二合一T-CON驱动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2690发布日期:2021-09-08 07:53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二合一T-CON驱动板的制作方法
二合一t

con驱动板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t

con驱动板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合一t

con驱动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改革创新,促使经济不断腾飞,人们对光电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t

con板作为光电产品的重要部件,不可避免成为各光电厂家必争之地。众所周知t

con板以硬件设计为主,随着硬件价格的透明化,如何在更好的设计电路使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同时控制成本成为每一个厂家急需解决的问题。
3.然而,现有的电平转换模块一般均需要连接电源模块,而现有的电源模块是直接连接在电平转换模块上,使得当电源模块出现异常的时候,则也会直接导致电平转换模块异常,使得整个t

con驱动板不能工作;并且,一般来说现有的大尺寸的t

con驱动板中需要两个驱动芯片,使得整个t

con驱动板的电路复杂,电子元器件较多,t

con驱动板较大,降低了t

con驱动板生产效率,提高了t

con驱动板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二合一t

con驱动板,能够使得电平转换模块正常工作,避免逻辑电压转换模块出现异常时,电平转换模块不能工作,进而可以保证整个t

con驱动板的正常工作;另外,通过设置一个tcon芯片,可以简化电路连接,降低复杂程度,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二合一t

con驱动板,包括:信号输入模块、逻辑电压转换模块、tcon芯片、电平转换模块、gamma电压模块及信号输出模块,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分别与所述tcon芯片和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tcon芯片、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和所述gamma电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tcon芯片电连接,所述gamma电压模块和所述tcon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电连接;
7.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包括电平转换芯片、第一输入滤波单元、第二输入滤波单元、开关控制单元、输出滤波单元及分压单元,所述电平转换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滤波单元、所述第二输入滤波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及所述分压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与所述tcon芯片及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入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104和电容c114,所述电容c104和所述电容c114的一端共同与3.3v电压和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电连接,所述电容c104和所述电容c114的另一端接地。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入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118和电容c119,所述电容c118和所述电容c119并联连接,其并联连接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和外部的vgl输入电压电连接,所述电容c118和所述电容c119并联连接的另一端接地。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50和mos管q6,所述电阻r150
的第一端与所述tcon芯片电连接,所述电阻r15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19脚和所述mos管q6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6的d极与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6的s极接地。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多个所述滤波电容的并联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输出端用于输出vghf电压。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包括三个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电阻r179和电阻r152,所述电阻r179的第一端用于接入12v电压,所述电阻r179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18脚和所述电阻r1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52的另一端接地。
14.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二合一t

con驱动板,通过逻辑电压转换模块、tcon芯片及电平转换模块,能够使得电平转换模块正常工作,避免逻辑电压转换模块出现异常时,电平转换模块不能工作,进而可以保证t

con驱动板的其他部分可以正常工作;另外,通过设置一个tcon芯片,可以简化电路连接,降低复杂程度,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二合一t

con驱动板的功能框图;
18.图2为图1所示的电平转换模块的功能框图;
19.图3为图2所述的电平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20.图4为图1所示的tcon芯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4.请参阅图1,一种二合一t

con驱动板,包括:信号输入模块100、逻辑电压转换模块200、tcon芯片300、电平转换模块400、gamma电压模块500及信号输出模块600,所述信号输入模块分别与所述tcon芯片和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tcon芯片、所述电平转换模块和所述gamma电压模块电连接,所述电平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tcon芯片电连接,所述gamma电压模块和所述tcon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输出模块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信号输入模块100用于输入12v的电压,并未整个驱动板进行供电;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200用于根据输入电压信号转换为多个不同的输出电压信号;所述tcon芯片300用于控制整个驱动板的工作;所述电平转换模块400用于连接逻辑电压转换模块200,并且将逻辑电压转换模块200输出的电压转换为高电压;所述gamma电压模块500用于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gamma电压输出;所述信号输出模块600用于输出驱动板的信号。
25.请参阅图2,所述电平转换模块400包括电平转换芯片410、第一输入滤波单元420、第二输入滤波单元430、开关控制单元440、输出滤波单元450及分压单元460,所述电平转换芯片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入滤波单元、所述第二输入滤波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及所述分压单元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与所述tcon芯片及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平转换芯片410用于转换电压,所述第一输入滤波单元420、第二输入滤波单元430用于对输入的电压进行滤波;所述开关控制单元440用于控制与逻辑电压转换模块200的连接;所述输出滤波单元450用于对输出的高电压进行滤波;所述分压单元460用于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分压,使得电压更平滑更稳定。
26.如此,通过设置单个的tcon芯片,以及在电平转换模块中设置开关控制单元,当逻辑电压转换模块出现异常时,则可以驱动开关控制单元断开,使得其不会将异常传导入电平转换模块中,使得电平转换模块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而可以保证t

con驱动板的其他部分可以正常工作;另外,通过设置一个tcon芯片,可以简化电路连接,降低复杂程度,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27.请参阅图3,所述第一输入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104和电容c114,所述电容c104和所述电容c114的一端共同与3.3v电压和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电连接,所述电容c104和所述电容c114的另一端接地。如此,通过设置电容c104和电容c114,可以使得输入电压更稳定,更干净。
28.请参阅图3,所述第二输入滤波单元包括电容c118和电容c119,所述电容c118和所述电容c119并联连接,其并联连接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和外部的vgl输入电压电连接,所述电容c118和所述电容c119并联连接的另一端接地。如此,通过设置电容c118和电容c119,可以滤除输出电压的纹波,并且使得连接该电平转换模块的电路更稳定。
29.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电阻r150和mos管q6,所述电阻r150的第一端与所述tcon芯片电连接,所述电阻r150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19脚和所述mos管q6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6的d极与所述逻辑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mos管q6的s极接地。如此,通过设置mos管q6,当mos管q6的控制端接入低电平时,mos管q6,正常工作,当逻辑电压转换模块出现异常的时候,则tcon芯片向mos管q6输出高电平,使得mos管q6截止,从而断开逻辑电压转换模块和电平转换模块之间的连接,使得其不会将异常传导入电平转换模块中,使得电平转换模块可以继续正常工作,进而可以保证t

con驱动
板的其他部分可以正常工作。
30.请参阅图3,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多个所述滤波电容的并联的第一端接入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输出端,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输出端用于输出vghf电压。具体地,所述输出滤波单元包括三个并联连接的滤波电容。通过设置三个滤波电容,从而可以提高电容的滤波能力,避免高电压无法滤波的情况。
31.请参阅图3,所述分压单元包括电阻r179和电阻r152,所述电阻r179的第一端用于接入12v电压,所述电阻r179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电平转换芯片的18脚和所述电阻r15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152的另一端接地。如此,通过设置电阻r179,可以起到分压的作用,通过设置电阻r152,则可以起到下拉的作用。
32.本实用新型以csq12

aos为t

con核心芯片,此芯片为带有176个引脚的大型芯片。主板输出的12v电压输入到t

con板,给pwm ic芯片rt6943供电,从而转化成t

con芯片的工作电压,此时从主板传输过来的lvds数字信号经过芯片处理转换出液晶屏玻璃基板所需的行列驱动数字信号,并进行输出。
33.本实用新型提高了t

con板的市场竞争力,使效率更高的同时节约成本。传统方式时,生产成本较高,贴片时耗费大量的锡膏,同时物料过多,在大批量产品时成本不占优势。传统方式电路合理,这是它的优点,所以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而且在尽量保证电路准确性的同时克服之前的缺点,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主,设计出了这么一款电路来对产品进行升级,既提高了现有的生产效益,也保证了电路的各方面功能。
34.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如下:
35.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二合一t

con驱动板,通过逻辑电压转换模块、tcon芯片及电平转换模块,能够使得电平转换模块正常工作,避免逻辑电压转换模块出现异常时,电平转换模块不能工作,进而可以保证t

con驱动板的其他部分可以正常工作;另外,通过设置一个tcon芯片,可以简化电路连接,降低复杂程度,提高产品的生产率。
36.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