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4982540发布日期:2021-05-07 22:58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管理信息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它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管理和决策产生影响的各种数据的总称,它通过数字、图表、表格等形式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为管理者对整个企业实现有效的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在管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控制装置对相关的一些信息收集设备进行控制,以便于信息的集中收集,普通的控制设备功能单一,结构固定,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使用时对于外界环境要求较高,当装置在灰尘较多或者湿度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其内部电器元件易受潮损坏,导致其使用寿命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板、壳体和主控制板,所述安装板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控制板,所述主控制板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另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前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外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滑座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套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线带,所述连接线带另一端与主控制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端内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下端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下端啮合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外侧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主轴末端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外侧与壳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壳体左右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一,所述挡板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进气箱的数量为2个,且进气箱对称分布在壳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进气箱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二,所述进气箱的内部被隔板分隔成进气腔和干燥腔,所述干燥腔对称分布在进气腔的两侧,且干燥腔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优选的,所述壳体后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框,所述防护框内侧设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外侧与壳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前端外侧开设有安装孔,所安装孔内侧设有扶手,所述扶手后端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前端中部开设有多媒体设备插孔。

优选的,所述滑座的数量为4个,且滑座均匀分布在主控制板的外侧。

优选的,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主控制板时,将缓冲杆插入滑座中,缓冲杆端部插入套筒中,通过螺纹将套筒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即可将主控制板夹紧在弹簧内侧,当装置受到震动或者外界冲击时,主控制板向外侧挤压弹簧,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旋动套筒即可调节弹簧的压紧力,便于安装与拆卸。

步骤二:通过安装板前端的控制按钮可以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使用时,接通伺服电机的电源,伺服电机运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转动,齿条转动带动防护板在滑槽中滑动,使显示屏显露出来,便于观察显示屏的各项参数,当不使用时,控制伺服电机反向转动,即可将显示屏进行遮挡,可以对显示屏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受到损坏,同时起到防护防尘的作用。

步骤三:散热扇运行可以对主控制板进行散热,同时可以降壳体内部的空气抽出,新鲜空气由挡板外端的进气孔进入到进气箱的进气腔中,经过滤网一过滤后,进入到干燥腔中,干燥腔中设有干燥剂,可以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吸收,经干燥后的空气由过滤网二再次过滤后进入到壳体内部,如此循环,可以使壳体中始终保持干燥,同时可以改善壳体中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良好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滑座、缓冲杆、套筒和弹簧,安装主控制板时,将缓冲杆插入滑座中,缓冲杆端部插入套筒中,通过螺纹将套筒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即可将主控制板夹紧在弹簧内侧,当装置受到震动或者外界冲击时,主控制板向外侧挤压弹簧,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旋动套筒即可调节弹簧的压紧力,便于安装与拆卸;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防护板、齿条、驱动齿轮和伺服电机,通过安装板前端的控制按钮可以控制伺服电机的运行,使用时,接通伺服电机的电源,伺服电机运行带动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转动,齿条转动带动防护板在滑槽中滑动,使显示屏显露出来,便于观察显示屏的各项参数,当不使用时,控制伺服电机反向转动,即可将显示屏进行遮挡,可以对显示屏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受到损坏,同时起到防护防尘的作用;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进气箱、过滤网一、过滤网二、干燥剂和散热扇,散热扇运行可以对主控制板进行散热,同时可以降壳体内部的空气抽出,新鲜空气由挡板外端的进气孔进入到进气箱的进气腔中,经过滤网一过滤后,进入到干燥腔中,干燥腔中设有干燥剂,可以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吸收,经干燥后的空气由过滤网二再次过滤后进入到壳体内部,如此循环,可以使壳体中始终保持干燥,同时可以改善壳体中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良好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散热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主控制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缓冲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驱动齿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进气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隔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过滤网二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进气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壳体、3-主控制板、4-滑座、5-缓冲杆、6-套筒、7-固定座、8-弹簧、9-显示屏、10-连接线带、11-滑槽、12-防护板、13-齿条、14-驱动齿轮、15-伺服电机、16-挡板、17-进气箱、18-隔板、19-过滤网一、20-进气孔、21-过滤网二、22-进气腔、23-干燥腔、24-干燥剂、25-防护框、26-散热扇、27-安装孔、28-扶手、29-多媒体设备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管理信息的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板1、壳体2和主控制板3,安装板1后端中部固定连接有主控制板3,主控制板3外侧固定连接有滑座4,滑座4内部滑动连接有缓冲杆5,缓冲杆5外侧滑动连接有套筒6,套筒6外侧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固定座7,固定座7另一端与壳体2固定连接,壳体2前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缓冲杆5外侧设有弹簧8,弹簧8一端与滑座4固定连接,弹簧8另一端与套筒6固定连接。

壳体2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显示屏9,显示屏9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线带10,连接线带10另一端与主控制板3固定连接,壳体2上端内侧对称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内侧滑动连接有防护板12,防护板12下端固定连接有齿条13,齿条13下端啮合有驱动齿轮14,驱动齿轮14外侧设有伺服电机15,伺服电机15主轴末端与驱动齿轮14固定连接,伺服电机15外侧与壳体2固定连接,壳体2左右端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板16,挡板16内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箱17,进气箱17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18,隔板18中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一19,挡板16端面均匀开设有若干个进气孔20,进气箱17的数量为2个,且进气箱17对称分布在壳体2内部,进气箱17内侧端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二21,进气箱17的内部被隔板18分隔成进气腔22和干燥腔23,干燥腔23对称分布在进气腔22的两侧,且干燥腔23内部填充有干燥剂24,壳体2后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框25,防护框25内侧设有散热扇26,散热扇26外侧与壳体2转动连接,安装板1前端外侧开设有安装孔27,所安装孔27内侧设有扶手28,扶手28后端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安装板1前端中部开设有多媒体设备插孔29,滑座4的数量为4个,且滑座4均匀分布在主控制板3的外侧。

工作流程:用电器均为外接电源,安装主控制板3时,将缓冲杆5插入滑座4中,缓冲杆5端部插入套筒6中,通过螺纹将套筒6与固定座7固定连接,即可将主控制板3夹紧在弹簧8内侧,当装置受到震动或者外界冲击时,主控制板3向外侧挤压弹簧8,可以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旋动套筒6即可调节弹簧8的压紧力,便于安装与拆卸,通过安装板1前端的控制按钮可以控制伺服电机15的运行,使用时,接通伺服电机15的电源,伺服电机15运行带动驱动齿轮14转动,驱动齿轮14转动带动齿条13转动,齿条13转动带动防护板12在滑槽11中滑动,使显示屏9显露出来,便于观察显示屏9的各项参数,当不使用时,控制伺服电机15反向转动,即可将显示屏9进行遮挡,可以对显示屏9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9受到损坏,同时起到防护防尘的作用,散热扇26运行可以对主控制板3进行散热,同时可以降壳体2内部的空气抽出,新鲜空气由挡板16外端的进气孔20进入到进气箱17的进气腔22中,经过滤网一19过滤后,进入到干燥腔23中,干燥腔23中设有干燥剂24,可以将空气中的水蒸气吸收,经干燥后的空气由过滤网二21再次过滤后进入到壳体2内部,如此循环,可以使壳体2中始终保持干燥,同时可以改善壳体2中的散热效果,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良好运行。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