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5330532发布日期:2021-06-04 18:18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及其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2.当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的叠构改变时,电路中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亦需一并进行调整,然而,在现有的电路绘制工具中,仅能通过手动逐一调整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或是只能调整特定角度的差动对信号线。
3.由此可知,开发一种可调整整段差动对信号线的线宽与线距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及其系统遂成相关业者值得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及其系统,其通过生成参考多边形将原差动对信号线自动地调整为新差动对信号线。
5.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用以调整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线宽及原线距而产生新差动对信号线。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包含参数设定步骤、中心距离差计算步骤、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参数设定步骤是通过使用者界面设定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线宽及新线距。中心距离差计算步骤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计算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中心距离与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距离之差,原中心距离等于原线宽及原线距之和,新中心距离等于新线宽及新线距之和。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自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中心线产生参考多边形,参考多边形具有参考线宽。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依据判断规则将参考多边形调整成新差动对信号线。其中,参考线宽等于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中心距离与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距离之差。
6.借此,本发明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可自动将包含不同角度的原差动对信号线调整为新差动对信号线。
7.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判断规则包含当原中心距离等于新中心距离时,将参考多边形的参考中心线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而产生出新差动对信号线。
8.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判断规则包含当原中心距离小于新中心距离时,将参考多边形的外切缘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而产生新差动对信号线。
9.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判断规则包含当原中心距离大于新中心距离时,将参考多边形的内切缘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而产生出新差动对信号线。
10.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还包含前置步骤。前置步骤包含数据汇入步骤及差动信号圈选步骤。数据汇入步骤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自存储单元读取电路,电路包含原差动对信号线。差动信号圈选步骤是通过使
用者界面圈选电路的原差动对信号线。
11.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原差动对信号线包含第一差动信号线及第二差动信号线,第一差动信号线的原中心线至第二差动信号线的另一原中心线的距离为原中心距离。新差动对信号线包含第三差动信号线及第四差动信号线,第三差动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至第四差动信号线的另一新中心线的距离为新中心距离。
12.根据本发明的结构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用以调整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线宽及原线距而产生新差动对信号线,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包含存储单元、使用者界面及运算处理单元。存储单元用以存取原差动对信号线、新差动对信号线及判断规则。使用者界面用以设定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线宽及新线距。运算处理单元电性连接存储单元及使用者界面,运算处理单元经配置以实施包含以下步骤的操作:中心距离差计算步骤、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中心距离差计算步骤是计算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中心距离与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距离之差,其中原中心距离等于原线宽及原线距之和,新中心距离等于新线宽及新线距之和。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用以自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中心线产生参考多边形,参考多边形具有参考线宽。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依据判断规则将参考多边形调整成新差动对信号线。其中,参考线宽等于原差动对信号线的原中心距离与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距离之差。
13.借此,本发明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可自动将包含不同角度的原差动对信号线调整为新差动对信号线。
14.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判断规则包含当原中心距离等于新中心距离时,将参考多边形的参考中心线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而产生出新差动对信号线;当原中心距离小于新中心距离时,将参考多边形的外切缘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而产生出新差动对信号线;及当原中心距离大于新中心距离时,将参考多边形的内切缘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而产生出新差动对信号线。
15.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运算处理单元经配置以实施一前置步骤,前置步骤包含数据汇入步骤及差动信号圈选步骤。数据汇入步骤自存储单元读取电路,电路包含原差动对信号线。差动信号圈选步骤通过使用者界面圈选电路的原差动对信号线。
16.前述实施方式的其他实施例如下:前述原差动对信号线包含第一差动信号线及第二差动信号线,第一差动信号线的原中心线至第二差动信号线的另一原中心线的距离为原中心距离。新差动对信号线包含第三差动信号线及第四差动信号线,第三差动信号线的新中心线至第四差动信号线的另一新中心线的距离为新中心距离。
附图说明
17.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18.图2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的原差动对信号线及新差动对信号线的示意图;
19.图3绘示依照图1实施方式的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的示意图;
20.图4绘示依照图1实施方式的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的另一
示意图;
21.图5绘示依照图1实施方式的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的再一示意图;
22.图6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的方块示意图;及
23.图7绘示依照图6实施方式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2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5.100: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
26.s01:前置步骤
27.s01a:数据汇入步骤
28.s01b:差动信号圈选步骤
29.s10:参数设定步骤
30.s20:中心距离差计算步骤
31.s30: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
32.s40: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
33.200: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
34.210:存储单元
35.220:使用者界面
36.230:运算处理单元
37.l1,l01,l02,l03,l04,l05,l06,l07,l08,l09,l010,l011,l012:原差动对信号线
38.l11:第一差动信号线
39.l12:第二差动信号线
40.l2:新差动对信号线
41.l23:第三差动信号线
42.l24:第四差动信号线
43.w1:原线宽
44.w2:新线宽
45.g1:原线距
46.g2:新线距
47.c1:原中心线
48.c2:新中心线
49.cd1:原中心距离
50.cd2:新中心距离
51.p:参考多边形
52.pc:参考中心线
53.pi:内切缘
54.po:外切缘
55.r:判断规则
56.rw:参考线宽
具体实施方式
57.以下将参照图示说明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示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图示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表示。
58.此外,本文中当某一元件(或单元或模组等)“连接”于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连接于另一元件,亦可指某一元件是间接连接于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当有明示某一元件是“直接连接”于另一元件时,才表示没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而对元件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亦可改称为第二元件。且本文中的元件/单元/电路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现有的组合,不能以元件/单元/电路本身是否为现有,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者轻易完成。
59.请参照图1及图2,其中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100的流程示意图;及图2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100的原差动对信号线l1及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示意图。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100用以调整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线宽w1及原线距g1而产生新差动对信号线l2。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100包含前置步骤s01、参数设定步骤s10、中心距离差计算步骤s20、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
60.前置步骤s01包含数据汇入步骤s01a及差动信号圈选步骤s01b。数据汇入步骤s01a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自存储单元读取电路。差动信号圈选步骤s01b是通过使用者界面圈选电路的原差动对信号线l1。换句话说,数据汇入步骤s01a读取完整电路,即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路的数据,电路包含原差动对信号线l1。差动信号圈选步骤s01b圈选出pcb电路中线宽及线距需进行修改的原差动对信号线l1。
61.参数设定步骤s10是通过使用者界面设定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线宽w2及新线距g2。
62.中心距离差计算步骤s20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计算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中心距离cd1与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距离cd2之差。具体而言,原差动对信号线l1包含第一差动信号线l11及第二差动信号线l12。新差动对信号线l2包含第三差动信号线l23及第四差动信号线l24。第一差动信号线l11的原中心线c1(见图3)至第二差动信号线l12的另一原中心线c1的距离为原中心距离cd1。第三差动信号线l23的新中心线c2(见图3)至第四差动信号线l24的另一新中心线c2的距离为新中心距离cd2。由于差动对信号为振幅相同、相位相反的二信号,pcb电路上的差动对信号线为等长、等宽且在同一层的两条信号线,因此原中心距离cd1等于原线宽w1及原线距g1之和。新中心距离cd2等于新线宽w2及新线距g2之和。
63.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自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中心线c1产生参考多边形(图未绘示)。参考多边形具有参考线宽,参考线宽等于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中心距离cd1与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距离cd2之差。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是驱动运算处理单元依据判断规则r将参考多边形调整成新差动对信号线l2。判断规则r用以
判断原中心距离cd1与新中心距离cd2的差异。以下当通过对应的示意图说明对应判断规则r的不同条件的各步骤的作动。
64.请参照图1及图3,其中图3绘示依照图1实施方式的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的示意图。判断规则r包含当原中心距离cd1等于新中心距离cd2时,将参考多边形p的参考中心线pc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线c2而产生出新差动对信号线l2。如图3所示,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线宽w1为4;原线距g1为3;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线宽w2为5;新线距g2为2;原中心距离cd1为7;新中心距离cd2为7,原中心距离cd1等于新中心距离cd2。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所产生的参考多边形p的参考线宽为0,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依据判断规则r以参考多边形p的参考中心线pc作为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线c2对称延伸出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一半的新线宽w2。
65.请参照图1及图4,其中图4绘示依照图1实施方式的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的另一示意图。判断规则r还包含当原中心距离cd1小于新中心距离cd2时,将参考多边形p的外切缘po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线c2而产生新差动对信号线l2。如图4所示,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线宽w1为4;原线距g1为3;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线宽w2为5;新线距g2为4;原中心距离cd1为7;新中心距离cd2为9,原中心距离cd1小于新中心距离cd2。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所产生的参考多边形p的参考线宽rw为2,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依据判断规则r以参考多边形p的外切缘po作为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线c2对称延伸出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一半的新线宽w2。
66.请参照图1及图5,其中图5绘示依照图1实施方式的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及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的再一示意图。判断规则r还包含当原中心距离cd1大于新中心距离cd2时,将参考多边形p的内切缘pi当作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线c2而产生出新差动对信号线l2。如图5所示,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线宽w1为4;原线距g1为3;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线宽w2为2;新线距g2为1;原中心距离cd1为7;新中心距离cd2为3,原中心距离cd1大于新中心距离cd2。参考多边形产生步骤s30所产生的参考多边形p的参考线宽rw为4,差动对信号调整步骤s40依据判断规则r以参考多边形p的内切缘pi作为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中心线c2对称延伸出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一半的新线宽w2。
67.借此,本发明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100可将包含不同角度的原差动对信号线l1的原线宽w1及原线距g1完全自动地调整为新差动对信号线l2,而非仅能调整线宽或线距的其中一者。
68.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7,其中图6绘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200的方块示意图。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200包含存储单元210、使用者界面220及运算处理单元230。存储单元210用以存取原差动对信号线l1、新差动对信号线l2及判断规则r。使用者界面220用以设定新差动对信号线l2的新线宽w2及新线距g2。运算处理单元230电性连接存储单元210及使用者界面220。运算处理单元230经配置以实施图1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100。具体而言,存储单元210可为存储器、暂存器或其他数据存储元件;使用者界面220可为一网页或一应用程式操作界面;运算处理单元230可为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69.请参照图7,图7绘示依照图6实施方式的使用者界面220的示意图。layer为层数;current width为原线宽w1;current gap为原线距g1;new width为新线宽w2;new gap为新
线距g2。由图7可知,本发明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200可通过使用者界面220同步将电路中第一层至第十二层的原差动对信号线l01、l02、l03、l04、l05、l06、l07、l08、l09、l010、l011及l012调整成新差动对信号线(图未标示)。
70.借此,本发明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200通过同步调整电路中所有的原差动对信号线l01~l012节省修改差动对信号线所花费的时间。
71.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亦可一并调整交叉网络(cross net;xnet)差动对信号线。
72.由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其一,本发明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方法可将包含不同角度的原差动对信号的原线宽及原线距完全自动地调整为新差动对信号线,而非仅能调整线宽或线距的其中一者;其二,本发明的差动对信号的线宽与线距自动调整系统通过同步调整电路中所有的原差动对信号线节省修改差动对信号线所花费的时间。
73.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