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2092发布日期:2021-07-02 21:2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为避免电磁、热量等因素对显示面板的干扰,会在显示面板背面设置散热层,以实现受力缓冲保护、电磁屏蔽、散热等功能。而在散热层中,起屏蔽、散热作用的铜箔位于最外侧,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电路板等释放的热量需经散热层中的多层膜层后传递至铜箔。因此,若散热层的选材不当,散热层与显示面板之间贴合不良,均会导致热量传导不均,使得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出现集中的高温受热,引起显示功能异常(如显示面板出现残影问题时所用的恢复时间较长),影响器件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因散热不良导致的显示面板功能异常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及散热层。所述面板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散热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的表面为非平坦表面。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凸起。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散热部处于弯曲状态。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面板主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侧部的第二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具有第一曲率,所述第二主体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所述散热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的多个第二凸起。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的分布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分布个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分布个数为n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分布个数为n2,其中,60≤n1≤120,30≤n2≤60。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凸起的轴截面均具有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第一夹角,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轴截面均具有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为α,所述第二夹角为β,其中,45°≤α≤75°,75°≤β≤120°。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凸起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相同。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散热部的厚度的一半,和/或,每一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散热部的厚度的一半。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凸起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通过压印工艺形成。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主体部处于平直状态,所述面板主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端部的邦定部,所述邦定部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三曲率;所述散热层包括对应于所述邦定部的第三散热部,所述第三散热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散热部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的多个第三凸起。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包括金属层,所述金属层包括所述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及所述第三散热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层为铜箔。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层还包括缓冲层和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缓冲层和所述金属层之间,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面板主体和所述导热层之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和/或所述第二凸起的形状包括棱柱、半圆柱、棱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第一凸起在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部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第一侧面;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在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第二侧面。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种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及散热层。所述面板主体包括第一主体部,所述散热层位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所述散热层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的一侧的表面为非平坦表面,以增大所述第一散热部的表面积,从而增大所述散热层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使所述显示面板中所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部更快地传导至显示面板外,有利于改善所述显示面板在第一主体部出现散热不良的问题,可以避免因散热不良导致的显示面板出现显示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c~图1d是图1b所示显示面板沿a-a’剖切的剖视图;

图2a~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位面积内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等宽时对应的第一夹角和/或第二夹角与散热效率的仿真结果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位面积内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的密度与高度以及对应的第一夹角和/或第二夹角的关联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请参阅图1a~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c~图1d是图1b所示显示面板沿a-a’剖切的剖视图。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自发光显示面板、被动发光显示面板、量子点显示面板等。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刚性显示面板、曲面屏显示面板等。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101及散热层102。所述面板主体101包括第一主体部101a;所述散热层102位于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所述散热层102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第一散热部102a,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的表面1021a为非平坦表面,以增大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表面积,从而增大所述散热层102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使得所述显示面板中所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更快地传导至显示面板外,有利于改善所述显示面板在第一主体部101a出现散热不良的问题,可以避免因散热不良导致的显示面板出现显示异常的问题。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d,所述面板主体10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011a和第二表面1011b,所述散热层102包括相对的第三表面1021a和第四表面1021b。若所述第一表面1011a为显示侧,所述第四表面1021b与所述第二表面1011b相邻,则所述第三表面1021a对应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部分即为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的表面1021a,所述第三表面1021a对应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部分为非平坦表面即为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的表面1021a为非平坦表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可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区,或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与之相应地,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区时,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处于平直状态,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随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处于平直状态。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时,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处于弯曲状态,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随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处于弯曲状态。可以理解的,所述弯折区包括动态弯折区及静态弯折区。

请继续参阅图2a~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面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为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面板主体101包括衬底1011、位于所述衬底1011上的驱动阵列层1012及发光器件1013。其中,所述驱动阵列层1012包括多个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场效应晶体管。进一步地,所述晶体管包括薄膜晶体管。所述晶体管包括氧化物晶体管、硅晶体管。所述发光器件1013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次毫米发光二极管、微型发光二极管等。所述发光器件1013包括阳极1013a、阴极1013c及发光层1013b,所述发光层1013b位于所述阳极1013a及所述阴极1013c之间且位于像素定义层1014的像素定义区内。

如图3a~图3g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层的结构。请继续参阅图1d与图3a~图3d,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的多个第一凸起1021,以使所述表面1021a为非平坦表面。

具体地,所述第三表面1021a对应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部分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形状包括棱柱、棱台、圆台、阶梯形等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形状可以相同或不同。

由于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包括的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个数越多,和/或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越高,则对增大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表面积越有利。因此,为提高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散热能力,可对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设置密度等参数进行调整。

如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厚度的一半,以兼顾制程工艺及散热性能。即h1≤0.5t1;其中,t1为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厚度,h1表示任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可选地,18μm≤t1≤50μm,则9μm≤h1≤25μm。可以理解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可相等或不等。由于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可根据制程中所用模具(如平板刀模、圆滚刀模等)的加工深度确定,因此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越小,所用模具的加工深度也越小,有利于降低制备难度。

为降低制备难度并节省制程工序和制程时间,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可均相等。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为10μm。

如基于所述面板主体101进行单位面积的限定,在对应所述面板主体101上1mm*1mm的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包括n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其中,n≥30,以保证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与之相似地,还可基于所述面板主体101进行单位长度或宽度的限定,在单位长度或宽度内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包括n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

例如请参阅图3a,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形状包括棱柱,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轴截面具有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第一夹角α。其中,所述第一夹角α越小,制程难度就越高,且制备出的所述第一凸起1021越易发生变形,因此为兼顾加工性能及散热性能,所述第一夹角α≥45°。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所述第一夹角α可相同或不同。

具体地,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包括第一边l1和与所述第一边l1相接的第二边l2,所述第一边l1和所述第二边l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中的任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所述第一边l1远离所述第二边l2的一端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的所述第二边的一端相连,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中的任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所述第二边l2远离所述第一边l1的一端和与之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的所述第一边的一端相连,任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所述第一边l1与所述第二边l2相交形成所述第一夹角α。

即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包括相邻的第一子凸起、第二子凸起及第三子凸起,所述第二子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子凸起与所述第三子凸起之间,所述第一子凸起的第一边l11与第二边l12相接形成第一子夹角α1,所述第二子凸起的第一边l21和第二边l22相接形成第二子夹角α2,所述第三子凸起的第一边l31和第二边l32相接形成第三子夹角α3,所述第二子凸起的所述第一边l21远离所述第二子凸起的第二边l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凸起的所述第二边l12远离所述第一子凸起的所述第一边l11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二子凸起的所述第二边l22远离所述第二子凸起的第一边l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子凸起的所述第一边l31远离所述第三子凸起的所述第二边l32的一端相接。所述第一夹角α包括所述第一子夹角α1、所述第二子夹角α2及所述第三子夹角α3。

其中,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凸起1021之间,和/或任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所述第一边l1与所述第二边l2的相接处可采用弧线过渡,以避免在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凸起1021交界处出现断裂的问题。

可选地,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所述第一边l1,或所述第二边l2可垂直所述面板主体101设置,如图3b所示。

可选地,为进一步增大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表面积,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散热性能,可将所述第一凸起1021设置为阶梯形,如图3d所示。其中,所述第一凸起1021设置的阶梯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可选地,还可通过调节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之间的间距调整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分布密度,以提高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散热面积。

由于所述显示面板可同时包括平面区及至少一弯折区,因此,所述散热层102可分别对应所述平面区和所述弯曲区设置不同的散热部,以使所述散热层102根据所述显示面板的不同区域的特征提高散热能力。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a~图1d及图3e~图3f,所述面板主体10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侧部的第二主体部101b,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具有第一曲率,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二曲率;所述散热层102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的第二散热部102b,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表面为非平坦表面,以进一步增大所述散热层102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改善所述显示面板的散热性能。

可选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散热能力与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散热能力相同或不同。进一步地,可通过调节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凸起1021、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分布密度,和/或所述第一凸起1021、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高度,和/或所述第一凸起1021、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形状结构,使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散热能力与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散热能力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和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可分别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及平面区;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和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也可分别对应所述显示面板中具有不同曲率的两弯折区。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以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区为例进行阐述说明。

在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对应所述平面区时,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处于平直状态,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的所述第二曲率为0,而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所述弯折区时处于弯曲状态,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所述第一曲率大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的所述第二曲率。

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分布个数大于或等于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分布个数。进一步地,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分布个数大于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分布个数,可使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弯折性能优于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的弯折性能,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散热层102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之间出现虚贴的风险,保证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处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可以理解的,在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和所述第二凸起1022高度均相等的情况下,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分布个数大于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分布个数,会使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表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的表面积,从而使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散热能力大于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散热能力,有利于所述显示面板在具有不同曲率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与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处,将所产生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层102传导至所述显示面板外,避免所述显示面板出现散热不良的问题。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分布个数为n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分布个数为n2,其中,60≤n1≤120,30≤n2≤60,以在兼顾加工性能的同时,改善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弯折性能,降低所述散热层102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部分处的刚性,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散热层102在贴合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处时的贴合应力,降低所述散热层102与所述面板主体101之间出现虚贴的风险。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高度相同或不同。进一步地,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厚度的一半,和/或,每一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的厚度的一半,以保证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和/或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

进一步地,为降低制备难度并节省制程工序和制程时间,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高度相等。具体地,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与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高度为10μm。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起1021和/或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形状包括棱柱、半圆柱、棱台、阶梯形。

若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形状均为棱柱,则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轴截面均具有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第一夹角α,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轴截面均具有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第二夹角β,所述第一夹角α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夹角β。

进一步地,由于所述第一夹角α、所述第二夹角β越大,所述散热层102在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处增加的散热效率越不明显,所述第一夹角α、所述第二夹角β越小,制备难度越大。但所述第一夹角α越小,单位面积内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分布个数就越多,越有利于提升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散热性能及弯折性能。因此,可令所述第一夹角α小于所述第二夹角β。具体地,可参阅图3e,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和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均包括第一边l1和第二边l2,每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的所述第一边l1与所述第二边l2形成所述第一夹角α,每一所述第二凸起1022的所述第一边l1与所述第二边l2形成所述第二夹角β。其中,45°≤α≤75°,75°≤β≤120°。

请继续参阅图3f,至少一所述第一凸起1021在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第一侧面1021c;和/或,至少一所述第二凸起1022在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第二侧面1022c,以进一步增大散热面积。所述第一凸起1021在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第一侧面1021c还可改善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的弯折性能,使所述散热层102在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部分具有较好的弯折回弹力,降低所述散热层102对应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的部分处的刚性,从而有利于降低所述散热层102在贴合至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处时的贴合应力,可以减少显示面板出现裂纹的风险,并降低所述散热层102与所述面板主体101之间出现虚贴的风险,保证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可选地,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一凸起1021之间也可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侧面;任一相邻的两所述第二凸起1022之间也可具有与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侧面,所述第一凸起1021与所述第二凸起1022之间也可具有与所述面板主体101对应的部分相平行的侧面。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b和图3g,仍以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弯折区,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对应所述显示面板的平面区为例,所述面板主体101还包括邦定部101c,所述邦定部101c连接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的端部,所述邦定部101c具有小于所述第一曲率的第三曲率;所述散热层102包括对应于所述邦定部101c的第三散热部102c,所述第三散热部102c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散热部102c的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一侧的多个第三凸起1023。

进一步地,所述邦定部101c可用于邦定覆晶薄膜、电路板106等器件。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三凸起1023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分布个数为n3,其中,50≤n3≤120,以保证所述邦定部101c具有较好的贴附平整性及良好的界面间剥离强度的同时,兼顾所述第三散热部102c的散热性能。多个所述第三凸起1023的轴截面均具有远离所述面板主体101的第三夹角γ,其中,45°≤γ≤90°,以在保证所述邦定部101c具有较好的贴附平整性及良好的界面间剥离强度的同时,兼顾所述第三散热部102c的散热性能和加工性能。可选地,所述第三凸起1023的形状包括棱柱、半圆柱、棱台、阶梯形。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凸起1021、所述第二凸起1022与所述第三凸起1023的形状、密度、高度、间距等可相同或不同。

通过对所述第一主体部101a、所述第二主体部101b及所述邦定部101c对应的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及所述第三散热部102c进行差异化设计(即对所述第一凸起1021、所述第二凸起1022及所述第三凸起1023的密度、高度,所述第一夹角α、所述第二角度β及所述第三角度γ进行差异化设计),可降低贴合所述散热层102时贴合应力对所述面板主体101的影响,还可降低所述面板主体101与所述散热层102之间出现虚贴的风险,可保证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请参阅图3a~图3g,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及多个所述第三凸起1023可通过压印工艺形成。具体地,请参阅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的示意图。利用蚀刻模具401对所述散热层102表面施加一定负载,制备得到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及多个所述第三凸起1023。其中,所述蚀刻模具401包括平刀模具或圆滚刀模具。

由于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及多个所述第三凸起1023的高度分别受所述刻蚀模具的加工深度与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及所述第三散热部102c厚度因素的影响,因此为简化制程,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及多个所述第三凸起1023的高度可设置为相同,通过采用改变多个所述第一凸起1021、多个所述第二凸起1022及多个所述第三凸起1023的形状、密度等方式调节所述显示面板的散热性能。

请继续参阅图1a~图1d,所述散热层102包括金属层1024,所述金属层1024包括所述第一散热部102a、所述第二散热部102b和所述第三散热部102c。

可选地,所述金属层1024为铜箔,以在保证所述显示面板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同时,可降低弯折应力对所述面板主体101的影响,并可实现电磁屏蔽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层102还包括导热层1025和缓冲层1026,所述导热层1025位于所述缓冲层1026和所述金属层1024之间,所述缓冲层1026位于所述面板主体101和所述导热层1025之间。

可选地,所述缓冲层1026包括pet材料等,所述导热层1025包括泡棉等。所述散热层102还包括位于所述导热层1025与所述缓冲层1026之间、所述金属层与所述导热层1025之间、所述缓冲层1026与所述面板主体101之间的连接胶层及其他未示出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面板主体101上的偏光片103、光学胶104、封装层105及触控层等未示出部分。

如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位面积内棱角与散热效率的仿真结果示意图。其中,所述棱角包括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第三夹角γ。由图5可知,单位面积比(即在固定的平面面积或宽度下,散热层的表面积相对于平面的比例)越大,散热效率越高,而随棱角增大,单位面积比会减小,散热效率随之降低。根据图5及对流换热公式:ф=ahδt;其中,ф为热流量w、a为换热面积、δt为换热面积的温差、h为表面传热系数w/m2·k得到,在当棱角为45°~90°时,有效散热面积约为现有设计(即散热层不包括第一凸起、和/或第二凸起、和/或第三凸起)的2倍~1.4倍之间,可以使所述显示面板兼顾加工性(棱角越小越难加工、形状不易控制且易出现变形)及散热效率(棱角越大则散热效率增加越不明显)。

如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单位面积内棱密度与高度、棱角的关联性示意图。其中,所述棱密度包括单位面积内所包括的第一凸起、或第二凸起、或第三凸起的设置个数,所述棱角包括第一夹角α、第二夹角β、第三夹角γ。由图6可知,在所述棱角固定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或所述第二凸起、或所述第三凸起的高度越高,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棱密度越小。在所述第一凸起、或所述第二凸起、或所述第三凸起的高度固定的情况下,所述棱角越大,在所述单位面积内的棱密度越小。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