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虹吸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32523发布日期:2021-11-29 16:3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虹吸散热片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散热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虹吸散热片。


背景技术:

2.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会有部分电能转换为热能。电子元件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散热,就会降低电子元件的效能,减少使用寿命。
3.目前电子产品散热主要是依靠散热片,其中鳍片散热片是主要的散热片形式,其工作原理在于通过鳍片加大散热面积,通过设置通风通道来提高热传导的速率。在极少的专利文献中,涉及到利用特殊的散热结构对热气流进行引导的技术,希望通过加大热气流的流动速度来提高散热效果,然而,这些方案对热气流的引导效果有限,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改进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虹吸散热片,该散热片通过热气流引导技术可显著提高散热片的散热效果。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复合式虹吸散热片,包括底板,所述的底板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在底板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有若干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相邻行及相邻列的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之间构成气流穿行通道。
7.优选的,所述的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包括圆台形的导流罩以及设于导流罩内部的导流管,所述的导流罩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流管为三段台阶形管状结构,所述的导流管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流罩与导流管同轴设置,在导流罩的侧壁底端及导流管的侧壁底端绕共同的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进气孔,所述的导流管底端相对应的底板1的下表面所在位置还设有与导流管底端内径相同的凹槽。
8.优选的,所述的导流管由下向上依次包括大径段、中径段、小径段,所述的大径段位于导流罩内的底部,所述的中径段向上延伸出导流罩的顶端,所述的小径段上转动连接有导风扇叶。
9.优选的,所述的大径段的直径为中径段直径的3

5倍,导流管进气孔均匀分布在大径段的侧壁,所述的导流管进气孔为沿纵向设置的长条形气孔。
10.优选的,所述的导流罩的侧壁为由波峰和波谷交替连接的波浪形曲板结构,所述的导流罩进气孔分布在导流罩侧壁下部的波谷上。
11.优选的,所述的中径段的外壁表面还绕轴线设有多条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沿中径段的轴线方向从中径段底部向上延伸至中径段顶部。
12.优选的,所述的导流板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中径段外表面一体成型。
13.优选的,所述的小径段通过轴承与导风扇叶转动连接。
14.本发明一种复合式虹吸散热片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与传统的鳍片散热片不同,其原理是通过对热气流的引导加速散热片的散热效果,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可充分带动热空气流动,加速冷热交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热气流引导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对电子元件提供了良好保护。
附图说明
16.图1、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本发明a处的局部放大图;
18.图3、本发明a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本发明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1、底板;2、安装孔;3、导流罩;3

1、波峰;3

2、波谷;3

3、导流罩进气孔;4、导风扇叶;5、导流板;6、导流管;6

1、大径段;6

2、中径段;6

3、小径段;7、轴承;8、凹槽;9、导流管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所述,是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该说明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22.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3.实施例1、
24.一种复合式虹吸散热片,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所述的底板1下表面设有用于安装电子元件的安装结构(图中未画出),在底板1的上表面呈矩阵分布有若干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相邻行及相邻列的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之间构成气流穿行通道;
25.如图2、3、4所示,所述的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包括圆台形的导流罩3以及设于导流罩3内部的导流管6,所述的导流罩3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流管6为三段台阶形管状结构,所述的导流管6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导流罩3与导流管6同轴设置,在导流罩3的侧壁底端及导流管的侧壁底端绕共同的轴线均匀分布有若干进气孔,所述的导流管底端相对应的底板1的下表面所在位置还设有与导流管底端内径相同的凹槽8;
26.如图4所示,所述的导流管6由下向上依次包括大径段6

1、中径段6

2、小径段6

3,所述的大径段位于导流罩3内的底部,所述的中径段6

2向上延伸出导流罩3的顶端,所述的小径段6

3上转动连接有导风扇叶4。
27.本实施例中的导风扇叶4(图中仅为示意)接受来自下方的热气流可带动导风扇叶转动,从而进一步带动热气流快速分散,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28.导风扇叶4下方的热气流来自2处,其中一处是导流罩3(上下端敞口,类似烟囱)顶
端涌出的热气流,由于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导流罩,导流罩内的热气流上升,以及导风扇叶对气流分散的影响,导流罩顶端的气压降低,在导流罩内形成虹吸效应,从而使热气流加速向上流动,进一步推动导风扇叶转动,从而一方面在热气流流动过程中通过导流罩3本身散热,另一方面快速与上方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下方的热气流还包括从导流管6的顶端涌出的热气流,由于导流管为三段台阶形管状结构,热气流在管内加速向上涌出,空气通过导流管底部的进气孔进入,形成虹吸效应,涌出的热气流继续在导风扇叶上方形成低压,引导导风扇叶加速转动。
29.为了增加热交换的效率,提高热气流流动的速度,在导流管底端相对应的底板1的下表面所在位置还设有与导流管底端内径相同的凹槽8,凹槽8导致所在位置的底板厚度变薄,从而使热量更快地进入导流管6内,由于热量的蓄积,导流管6的温度要高于导流罩内外围热空气的温度,从而使导流罩的轴线处于更高温度且压力更低的状态,在中心轴线处的低压及高温度状态可带动导流罩内的热气流更快速的向外流动。
30.实施例2、
3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为:
32.如图4所示,所述的大径段6

1的直径为中径段6

2直径的3倍,导流管进气孔9均匀分布在大径段的侧壁,所述的导流管进气孔9为沿纵向设置的长条形气孔。
33.实施例3、
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为:
35.如图4所示,所述的大径段6

1的直径为中径段6

2直径的5倍,导流管进气孔9均匀分布在大径段的侧壁,所述的导流管进气孔9为沿纵向设置的长条形气孔。
36.以上实施例2、3中,加大大径段与中径段的直径比例,可使大径段底部对应的薄壁底板的面积增大,从而加速热量在大径段内的蓄积速度,随着进气孔空气的流入,中径段内的热空气流速也会加大,温度也会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热气流流动的效率。
37.实施例4、
38.在以上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为:
39.如图2、3、4所示,所述的导流罩3的侧壁为由波峰3

1和波谷3

2交替连接的波浪形曲板结构,所述的导流罩进气孔3

3分布在导流罩侧壁下部的波谷3

2上。
40.本实施例中,波浪形曲板结构不但增加了导流罩的散热面积,同时也起到了波浪形导流的作用,空气经过波浪形导流被充分扰动,加速冷热空气的热交换,导流罩进气孔3

3分布在导流罩侧壁下部的波谷3

2上,一方面向导流罩内输送空气,另一方面引导气流从导流罩外侧底部开始沿波浪形曲板结构向上流动。
41.实施例5、
42.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进一步改进为:
43.如图4所示,所述的中径段6

2的外壁表面还绕轴线设有多条导流板5,所述的导流板5沿中径段6

2的轴线方向从中径段底部向上延伸至中径段顶部;
44.如图1所示,所述的导流板5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中径段外表面一体成型;
45.如图4所示,所述的小径段6

3通过轴承7与导风扇叶4转动连接。
46.本实施例中,还设置了导流板5,导流板5加大了导流管6的散热面积,同时具有引
导热空气向上流动的效果,由于导流罩中心处热空气向上流动加速,会带动导流罩内的热空气进一步快速上流,从而提高了热交换的速度。
47.作为常用设置,本发明的底板及复合式虹吸散热单元均由导热金属材料制成,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

5构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方案,该完整的技术方案的各个部分之间是彼此连接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完整的方案可实现通过对热气流的引导加速散热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