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7181发布日期:2023-06-17 14:0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屏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目前,可折叠屏被广泛的应用在移动终端中,比如折叠手机、折叠平板等,在诸如这些移动终端中,主要包括两个壳体,两个壳体通过转轴结构连接,实现可折叠屏的展平和闭合。

2、比如,图1给出了一种移动终端的部分结构图,在图1中,第一壳体011通过转轴结构02与第二壳体012转动连接,折叠屏07设置在第一壳体011、转轴结构02和第二壳体012的一侧,当第一壳体011和第二壳体012在转轴结构02的作用下相对或者相背转动时,就可以带动折叠屏07的折叠,例如,在图1中,当第一壳体011沿p1方向和第二壳体012沿p2方向相向转动时,就可以使得折叠屏07由展平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

3、一般,第一壳体011和第二壳体012上会分别设置有不同功能的电子器件,例如,在图1中,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03设置在第一壳体011上,电池04设置在第二壳体012上,印制电路板03需要与电池04电连接,目前,常采用柔性电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05作为电连接结构实现印制电路板03和电池04的互连。

4、在折叠屏07的折叠过程中,柔性电路板05配合转轴结构02需要反复折弯,进而,对柔性电路板05的可弯折寿命的要求较高,以及为了提升柔性电路板05的使用时限,对柔性电路板05在折弯时的形态也是有要求的,是可控的。

5、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的,将柔性电路板05的靠近第一壳体011和第二壳体012的两端分别通过补强板06固定在相对应的壳体上,除此之外,在柔性电路板05的位于第一壳体011和第二壳体012之间的折弯区域设置有另一补强板06。也就是说,在折叠屏07的折叠过程中,通过三个补强板06可以维持柔性电路板05的形态,使得柔性电路板05的折弯趋势是可控的。

6、随着移动终端尺寸的减小,需要缩短图1的l方向的尺寸,从而,使得第一壳体011和第二壳体012之间的间距s也在不断减小,但是柔性电路板05沿l方向的尺寸,以及折弯的形态是基本维持不变,那么,如何在图1的l方向的尺寸不断缩小的情况下,还需要维持柔性电路板05的折弯区域的折弯形态基本不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两个壳体之间的距离减小时,还可以维持位于两个壳体之间的柔性电路板的折弯区域的折弯形态基本不变的电子设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是一种具有柔性屏的可折叠电子设备,比如,可以是折叠屏手机、折叠屏平板电脑等设备。

4、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转轴结构和柔性电路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在转轴结构相对的两侧,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转轴结构能够相向转动,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由展平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一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第一面和第二面的其中一面用于承载柔性屏,这样,在转轴结构的作用下,就可以实现电子设备在闭合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另外,第一壳体的靠近转轴结构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面,第二壳体的靠近转轴结构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面,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均为相对第一面倾斜设置的倾斜面;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固定在第一安装面上,以形成第一固定部;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固定在第二安装面上,以形成第二固定部;柔性电路板的位于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之间的部分折弯,形成折弯部,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向转动时,折弯部能够弯折。

5、本技术给出的电子设备中,由于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固定部可以与第一壳体上的电子器件电连接,第二固定部可以与第二壳体上的电子器件电连接,如此,可以实现第一壳体上的电子器件和第二壳体上的电子器件的电连接。并且,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转轴结构的带动下相向转动时,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柔性电路板的折弯部也会配合转轴结构折弯,以使得第一壳体上的电子器件和第二壳体上的电子器件处于稳定的电连接关系。

6、另外,在本技术给出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中,分别具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安装面,和具有用于固定柔性电路板的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安装面。也就是说,柔性电路板的位于折弯部两端的部分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这样的话,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转动时,可以控制柔性电路板的折弯部的折弯形态,使得柔性电路板的折弯趋势是可控的,而不是任意的折弯。

7、除此之外,固定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安装面,和固定第二固定部的第二安装面均为倾斜面,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倾斜面是相对第一壳体的用于承载柔性屏的面倾斜的面,相比将这两个安装面设置为与第一壳体的用于承载柔性屏的面相平行的面,在维持折弯部的折弯形态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所占据的空间,也可以这样解释,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间距变小时,通过将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倾斜设置,可以维持柔性电路板的折弯部的长度基本不变,折弯形态也基本不变,以适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计。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第一补强板固定在第一安装面上,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补强板上;第二补强板固定在第二安装面上,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二补强板上。

9、通过将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一补强板上,第一补强板固定在第一安装面上,以及,通过将第二固定部固定在第二补强板上,第二补强板固定在第二安装面上,可以提升整个柔性电路板的形态刚度,提升抗变形能力,也可以增强柔性电路板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强度。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向转动时,第一面相对第二面靠近第二壳体;沿着第二面至第一面的方向,第一安装面自第一壳体朝靠近转轴结构的方向倾斜,第二安装面自第二壳体朝靠近转轴结构的方向倾斜。

11、可以这样理解该实施例,当第一壳体的第二面上设置电子器件时,第二壳体的与第一壳体的第二面处于同一侧的面上也设置有电子器件时,就可以将沿着第二面至第一面的方向,第一安装面自第一壳体朝靠近转轴结构的方向倾斜,第二安装面自第二壳体朝靠近转轴结构的方向倾斜。如此的话,可以使得缩短柔性电路板至第一壳体上的电子器件的路径,方便第一壳体上的电子器件与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同理的,也可以缩短柔性电路板至第二壳体上的电子器件的路径,方便第二壳体上的电子器件与柔性电路板的电连接。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向转动时,第一面相对第二面靠近第二壳体;沿着第二面至第一面的方向,第一安装面自第一壳体朝靠近转轴结构的方向倾斜,第二安装面自第二壳体朝靠近转轴结构的方向倾斜;还有,在电子设备处于展平状态时,折弯部的靠近第一固定部的部分,以及折弯部的靠近第二固定部的部分,均朝第一面方向凸出。

13、这样的话,可以使得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平滑的过渡至折弯部,增强该柔性电路板的形态刚度和抗变形能力。

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上的电路板,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电子器件,第二壳体上设置有第二电子器件;柔性电路板的一部分与第一固定部相连接,并延伸至第一壳体上,与第一电子器件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另一部分与第二固定部相连接,并延伸至第二壳体上,与第二电子器件电连接。

15、也就是说,柔性电路板不仅包括了固定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折弯部,除此之外,还包括了铺设在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延伸部,和铺设在第二壳体上的第二延伸部,如此一来,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转动时,第一延伸部会随之第一壳体一起转动,第二延伸部也会随之第二壳体一起转动,而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用于限定折弯部的折弯走势。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折弯部的部分固定在转轴结构上。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折弯部包括向第二面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以及位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且连接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并向第一面方向凸出的连接部;连接部固定在转轴结构上。

18、由于在该实施例中,包括了相邻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从而,可以将位于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之间的连接部固定在转轴结构上。那么,柔性电路板的位于第一固定部和连接部之间的部分,可以由固定的第一固定部和固定的连接部控制折弯走势,还有,柔性电路板的位于第二固定部和连接部之间的部分,可以由固定的第二固定部和固定的连接部控制折弯走势,进而,可以控制整个柔性电路板的折弯走势。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补强板,第三补强板与第一面平行;第三补强板固定在转轴结构上,连接部固定在第三补强板上。

20、也就是说,采用了第三补强板将柔性电路板的连接部固定在转轴结构上,增强连接部与转轴结构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提升整个柔性电路板的形态刚度。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处于所述展平状态时,折弯部包括向第二面方向凸出的一个凸出部。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防水结构,柔性电路板包括与第一固定部相连接,且远离折弯部的第三固定部,第三固定部和第一壳体之间的缝隙被防水结构填充。

23、也就是说,将柔性电路板的靠近第一固定部的第三固定部通过防水结构与第一壳体连接,以阻止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水进入第一壳体内,影响第一壳体中的电子器件的使用性能。

24、还有,由于将固定第一固定部的第一安装面设置在倾斜的平面,这样的话,相比水平的平面,可以给防水结构避让出更多的空间,增加第一防水结构的尺寸,以提升该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壳体形成有贯通第一面和第二面的第一通孔;第一安装面形成在第一通孔的远离第二壳体的侧壁面上,第一通孔的形成第一安装面的侧壁面上还形成有与第一安装面相连接的第三安装面,第三安装面与第一面相平行;第三安装面上形成有防水结构,第三固定部固定在防水结构上;柔性电路板的部分自第一面依次穿过第一通孔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绕至第二面。

26、也就是说,可以在第一壳体上开设用于供折弯部的部分穿过的第一通孔,以充分利用第一壳体,使得整个电子设备的结构件更加紧凑,更加小型化。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压板结构;压板结构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且部分延伸至第一通孔内,将第一固定部压在第一安装面上,以及将第三固定部压在第三安装面上。

28、即利用压板结构对第一固定部的压紧力,提升第一固定部与第一壳体的连接强度,进一步的提升对折弯部的折弯走势的可控性。以及利用压板结构对第三固定部的压紧力,提升防水结构的防水效果。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转轴结构包括相对的第五面和第六面,第五面和第一面位于同一侧;转轴结构形成有贯通第五面和第六面的第二通孔;折弯部的至少部分自第五面穿过第二通孔绕至第六面。

30、上述实施例介绍了可以在第一壳体上开设第一通孔,以供折弯部的靠近第一固定部的部分穿过,此实施例中,是在转轴结构上开设第二通孔,以供折弯部的与转轴结构相对的部分穿过,这样形成的柔性电路板,可以被称为过轴排线结构,以充分利用转轴结构占据的空间。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面相对第一面的倾斜角度为15°至75°。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屏;柔性屏设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转轴结构的同一侧;且柔性屏的部分固定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

33、这样的话,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或者相对转动时,就可以带动柔性屏在闭合状态和展平状态之间切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