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18493发布日期:2022-05-06 07:20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终端设备的使用变得普及,长时间的使用终端设备会使得终端设备发热,影响终端设备的工作性能以及用户的使用体验。
3.在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终端设备中设置风扇,或热传导材料进行散热;但直接通过风扇进行散热的方式存在较大的机械转动噪声,影响终端设备的使用环境,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而通过热传导材料进行散热的方式,散热效率较低,无法有效的降低终端设备的温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公开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和终端设备。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包括:
6.基座,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7.散热管道,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与所述容置空间形成供散热液体单向流通的散热通道;
8.压电振动片,覆盖在所述开口上,并密封所述容置空间;驱动组件,与所述压电振动片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向所述压电振动片施加不同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呈现不同姿态;所述压电振动片呈现的姿态不同,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不同;其中,通过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促使所述散热液体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流动。
9.可选地,所述散热管道包括:
10.第一端,通过所述容置空间上的出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11.第二端,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通过所述容置空间上的入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12.其中,在所述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侧,且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供所述散热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从所述容置空间流向所述散热管道;
13.在所述入口处设置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供所述散热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回流到所述容置空间内。
14.可选地,所述容置空间至少能够在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积;
15.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
16.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
17.可选地,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一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向第一方向弯曲,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一容积;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二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向第二方向弯曲,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二容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极性相反。
18.可选地,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一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向第一方向弯曲,并具有第一姿态,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一容积;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所述第一电压撤回,所述压电振动片恢复直板姿态,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三容积。
19.可选地,所述散热模组还包括:
20.温度传感器,位于待散热区域,用于检测待散热区域的温度;
21.控制组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压值和/或电压切换频率。
22.可选地,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以第一频率变化的电压;
23.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以第二频率变化的电压;
24.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包含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包含的温度值,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
25.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器;
26.其中,所述pwm控制器,产生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pwm信号。
27.可选地,所述散热管道为:柔性管道。
2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散热模组及产热模组;
29.其中,所述产热模组与所述散热模组相邻设置,所述散热模组用于对所述产热模组散热。
30.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31.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压电振动片和基座形成封闭的容置空间,并通过散热通道与容置空间连通,形成供散热液体单向流通的散热通道;利用驱动组件向所述压电振动片施加不同的电压,改变压电振动片的姿态,从而改变容置空间的容积;通过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使得容置空间与散热管道之间存在液体压强差,从而利用液体压强差促使散热液体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流动。相对于通过热传导材料散热的方式,通过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内循环流动散热,散热效率高;而与风扇散热造成的较大的机械转动噪声相比,通过散热液体流动散热噪声较小,不会影响终端设备的正常工作,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3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3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34.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
35.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展开示意图。
36.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一姿态时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示意图。
37.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二姿态时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示意图。
38.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39.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4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4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模组,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所述散热模组100,可包括:
42.基座101,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43.散热管道102,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与所述容置空间形成供散热液体单向流通的散热通道;
44.压电振动片103,覆盖在所述开口上,并密封所述容置空间;驱动组件104,与所述压电振动片103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04向所述压电振动片103施加不同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103呈现不同姿态;所述压电振动片103呈现的姿态不同,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不同;其中,通过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促使所述散热液体在所述散热通道内流动。
45.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散热模组可应用在终端设备中,该终端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智能家居设备或安防设备等。该移动终端可包括:手机、笔记本或平板电脑;该智能家居设备可包括:智能电视机或智能音箱;该安防设备可包括:监控摄像设备等。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
46.本公开实施例中,基座内可包括:容置空间,用于将散热液体存储在容置空间内;基座可以设计成规则形状或近似规则形状,例如,长方体或近似长方体。当然也可以是任意的其他形状,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7.这里,基座与终端设备可以是活动连接的,即可以将基座从终端设备上分离。如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螺丝连接或卡接。活动连接的方式便于后续的维修和管理。
48.另外,为了便于安装和散热模组的轻便性,基座可以由塑料或金属等重量较轻以及耐磨损的材料制成。
49.所述散热管道设置在待散热区域,并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与所述容置空间形成供散热液体单向流通的散热通道,从而通过散热液体的流通,降低所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
50.这里,所述散热液体可为水或氮液等。
51.所述单向流通是指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的流动过程中任一时间点,所述散热液体只能顺时钟流动或逆时针流动,不能同时进行顺时钟和逆时针流动。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和所述散热管道连通之后,由于液体压强差就会自动在某一个时刻形成单向流通的散热通道;并且在进行散热时,第一温度的散热液体从散热管道流动到容置空间内,而容置空间内的第二温度的散热液体从容置空间流到散热管道;其中,第一温度高于第二温度。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与所述散热管道的连通处可设置确保散热液体单向流通的阀门结构。
54.示例性地,所述阀门结构可为弹性片;当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散热管道存在液体压强差时,所述弹性片被高液体压强差作用后处于平躺状态,散热液体从液体压强高的位置流向液体压强低的位置;当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散热管道不存在液体压强差时,所述弹性片基于自身的弹性恢复到初始状态,即处于直立状态,容置空间与散热管道形成的散热通道被所述弹性片阻断,散热液体停止流动。
55.所述压电振动片是指采用具有压电性能的材料制备的元件,例如,压电陶瓷等。所述压电振动片通过正极和负极的电场作用激发压电振动片的逆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即压电振动片实现振动。
56.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振动片设于所述基座的开口上,并与所述基座合成可用于存储散热液体的封闭容置空间;这里,只要所述压电振动片能够满足:将所述基座的开口覆盖以封闭所述容置空间;也即所述压电振动片的面积应当大于所述基座的开口面积;所述压电振动片可以设计成任意形状,例如矩形或圆形;本公开实施例不对所述压电振动片的形状进行限定。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振动片与基座可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压电振动片与基座可为两组相互独立的元件,通过连接件(例如螺丝等)或连接结构(例如卡接结构等)实现连接。并且,为了实现封闭容置空间的效果,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与所述基座的连接面可设置有防漏垫圈,当压电振动片覆盖在所述基座的开口上时,该防漏垫圈被压制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与所述基座之间,以填塞压电振动片与基座连接处之间的空隙,避免容置空间内的散热液体挥发或漏出。
58.所述压电振动片具有逆压电效应,实现电能到机械能的转换;通过对所述压电振动片施加不同极性或不同强度的电压,触发所述压电振动片的负压电效应,使得所述压电振动片产生形变,得到不同的姿态。例如,若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5v的电压,压电振动片以第一幅度往外弯曲振动(即压电振动片向远离基座的方向弯曲振动);若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10v的电压,压电振动片以第二幅度往外弯曲振动,且第二幅度大于第一幅度;若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5v的电压,压电振动片以第一幅度向内弯曲振动(即压电振动片向靠近基座的方向弯曲振动)。
59.所述容置空间为所述压电振动片覆盖在所述基座的开口处形成的封闭空间,当所述压电振动片发生形变,所述容积空间的容积随压电振动片的形变而变化。也就是说,由于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电压发生往外弯曲振动或往内弯曲振动时,促使所述压电振动片与所述基座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容积发生变化,进而促使所述散热液体在容置空间与散热管道间流动。
60.例如,若压电振动片往外弯曲振动,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增大,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散热液体流入至容置空间中;若所述压电振动片向内弯曲振动,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减小,所述容置空间内存储的散热液体流入至散热管道中。
61.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压电振动片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向所述压电振动片施加电压,驱动所述压电振动片发生形变。
62.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信号可为双极性信号;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电压值不同,所述压电振动片的振动方向、振动幅度都不同;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也不同。
6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模组的工作原理如下:
64.压电振动片与基座形成封闭的可用于存储散热液体的容置空间,通过散热管道与容置空间连通,并将散热管道设置于待散热区域;由驱动组件向压电振动片施加双极性信号,压电振动片被施加双极性信号后,发生往外弯曲振动和往内弯曲振动,使得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随着所述压电振动片的弯曲振动而发生变化,促使容置空间内存储的散热液体在容置空间与散热管道构成的散热通道内循环单向流动,从而通过散热液体的流动,降低待散热区域的温度。
65.在一些实施例中,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展开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散热管道,可包括:
66.第一端1021,通过所述容置空间上的出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67.第二端1022,为所述第一端的相反端,通过所述容置空间上的入口与所述容置空间连通;
68.其中,在所述出口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011;所述第一单向阀1011,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外侧,且所述第一单向阀1011处于打开状态,供所述散热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从所述容置空间流向所述散热管道;
69.在所述入口处设置第二单向阀1012,所述第二单向阀1012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且所述第二单向阀1012处于打开状态,供所述散热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回流到所述容置空间内。
7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单向阀是指仅允许单向流通的阀门。若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单向阀导通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散热通道,散热液体从液体压强高的区域流向液体压强低的区域;若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单向阀隔离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散热通道,所述容置空间的液体压强与所述散热通道内的液体压强处于平衡状态,散热液体停止流动。
7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都为单向阀,单向阀可基于液体压强自动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前切换,如此,在一个时刻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仅有一个打开状态,另一个处于闭合状态;在液体压强差发生反向变化后,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切换,从而实现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内的流动,且具有结构简单及控制简便的特点。
72.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出口处,所述容置空间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散热管的第一端连通;当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时,容置空间内的散热液体通过第一单向阀流向所述散热管。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容置空间的入口处,所述容置空间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散热管的第二端连通;当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
时,散热管内的散热液体通过第二单向阀流回至容置空间;从而使得散热液体在散热管内单向流通。
73.所述出口和所述入口可为所述容置空间上的通孔,通过所述出口将第一单向阀设置在容置空间外侧,通过所述入口将第二单向阀设置在容置空间内。
74.在一些实施例中,单向阀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出口和所述入口处设置有与单向阀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第一单向阀与出口通过螺纹连接,第二单向阀与入口通过螺纹连接,从而将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固定连接在容置空间中。
75.所述散热管通过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与容置空间密封连接,从而能够避免容置空间内存储的散热液体通过单向阀与容置空间的连接处泄露至散热模组外。具体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出口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入口之间。
76.当单向阀与出口、入口螺纹连接时,第一密封圈位于出口对应的容置空间的内壁面与第一单向阀的外壁面之间的间隙;第二密封圈位于入口对应的容置空间的内壁面与第二单向阀的外壁面之间的间隙,避免容置空间内存储的散热液体通过单向阀与容置空间的连接处泄露至散热模组外。
7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可为电磁阀门,所述电磁阀门的开关可以受电磁信号的控制,如此电磁阀门通过轮流打开和关闭并在液体压强差的作用下实现散热液体的流通。进一步地,所述容置空间内和所述散热管道内均可设置液压传感器,该液压传感器与所述电磁阀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液压传感器检测的容置空间和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然后根据液体压强差分别控制对应的电磁阀门进入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
7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至少能够在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之间切换,所述第一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积;
79.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
80.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
81.本公开实施例中,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电压不同,所述压电振动片具有不同的姿态,所述压电振动片与所述基座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容积不同;通过切换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压,使得所述容置空间至少能够在第一容积和第二容积之间切换。
82.这里,所述第一容积可为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一电压时,所述容置空间对应的容积;所述第二容积可为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二电压时,所述容置空间对应的容积。第一容积大于第二容积;例如,第一容积可为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一电压发生往外弯曲振动时对应的容置空间的容积;第二容积可为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二电压发生往内弯曲振动时对应的容置空间的容积。如图3、图4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一姿态时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示意图;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二姿态时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示意图。
83.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发生变化,所述容置空间的液体压强和所述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也相应发生变化,单向阀基于液体压强自动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
态之间切换。
84.当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即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电压后,容置空间的容积增大,所述容置空间的液体压强减小;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第一单向阀可基于容置空间和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自动切换为闭合状态,第二单向阀基于容置空间和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自动切换为打开状态。
85.当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即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电压后,容置空间的容积减小,所述容置空间的液体压强增大,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第一单向阀可基于容置空间和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自动切换为打开状态,第二单向阀基于容置空间和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自动切换为闭合状态。
86.总之,当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时,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二单向阀开启,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
87.当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时,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一单向阀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
88.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容置空间内散热液体的液体压强大于预设压强阈值,所述第一单向阀开启;若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散热液体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预设压强阈值,所述第二单向阀开启。
89.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具有预设压强阈值;这里,预设压强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
90.所述第一单向阀基于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自动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单向阀基于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自动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之间切换。
91.示例性地,若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预设压强阈值为所述容置空间与所述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平衡时对应的液体压强值;当所述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二姿态,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预设压强阈值,此时,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不变,所述第一单向阀切换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单向阀保持闭合状态,容置空间内的散热液体流向散热管道,以使所述容置空间的液体压强与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达到第一平衡。当所述压电振动片切换为第二姿态,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小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预设压强阈值,而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达到第一平衡时,液体压强相对初始液体压强增大,即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预设压强阈值,所述第二单向阀切换为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单向阀切换为闭合状态,散热管道内的散热液体流向容置空间,以使所述容置空间的液体压强与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达到第二平衡。
9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一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向第一方向弯曲,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一容积;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二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向第二方向弯曲,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二容积;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极性相反。
9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与压电振动片的姿态相关,所述压电振动片的姿态与所述压电振动片上被施加的电压相关。
94.当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一电压时,所述压电振动片往第一方向弯曲;此时,所述压电振动片处于第一姿态,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当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二
电压时,所述压电振动片往第二方向弯曲;此时,所述压电振动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姿态对应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姿态对应的弯曲方向相反。
95.示例性地,若所述第一电压为正极电压,所述第一方向为往外弯曲;所述第一姿态为压电振动片在所述第一电压作用下,往外弯曲得到的姿态;此时,容置空间的容积增大。若所述第二电压为负极电压,所述第二方向为往内弯曲,所述第二姿态为压电振动片在所述第二电压作用下,往内弯曲得到的姿态;此时,容置空间的容积减小。
9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压电振动片的振动方向与所述压电振动片上被施加的电压的极性相关;例如,若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电压为正极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往外弯曲振动;若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电压为负极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往内弯曲振动。
9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二容积大于所述第一容积,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同,所述第二电压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一电压的电压值。
98.所述压电振动片的振动幅度与所述压电振动片上被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相关。例如,若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电压为+5v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的振动幅度为第一幅度;若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电压为+10v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的振动幅度为第二幅度,且所述第二幅度大于第一幅度。
9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一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向第一方向弯曲,并具有第一姿态,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一容积;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所述第一电压撤回,所述压电振动片恢复直板姿态,所述容积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三容积。
100.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容积为所述压电振动片未发生形变时,与所述基座形成的容积空间的容积。
101.所述压电振动片在被施加第一电压时发生形变,向第一方向弯曲振动,此时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一姿态;由于压电振动片的形变,使得压电振动片与基座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容积发生变化,具有第一容积;
102.当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第一电压被撤离后,压电振动片形变恢复,此时压电振动片恢复成直板姿态,所述压电振动片与所述基座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容积恢复至第三容积。
103.示例性地,若所述第一电压为正极电压,所述第一方向为往外弯曲;所述第一姿态为压电振动片在所述第一电压作用下,往外弯曲得到的姿态;此时,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当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第一电压被撤离后,所述压电振动片恢复至直板姿态;此时,容置空间具有第三容积。所述第一容积大于所述第三容积。
104.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第二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向第二方向弯曲,并具有第二姿态,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具有第二容积;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所述第二电压撤回,所述压电振动片恢复直板姿态。
105.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压与所述第一电压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姿态对应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第二姿态对应的弯曲方向相反。
106.示例性地,若所述第一电压为正极电压,所述第二电压为负极电压,所述第二方向为往内弯曲;所述第二姿态为压电振动片在所述第二电压作用下,往内弯曲得到的姿态;此时,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当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第二电压被撤离后,所述压电振动片恢
复至直板姿态;此时,容置空间具有第三容积。所述第三容积大于所述第二容积。
1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组还可包括:
108.温度传感器,位于待散热区域,用于检测待散热区域的温度;
109.控制组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压值和/或电压切换频率。
110.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可设置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待散热区域,并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并将检测到的温度传输至所述控制组件;
111.控制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与预设温度阈值的比对结果,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压值和/或电压切换频率。
112.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组件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压值与所述压电振动片的姿态相关;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切换频率与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速率相关。
113.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的电压值。
114.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第二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二姿态,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二容积;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容置空间的散热液体从所述第一单向阀流向所述散热管道;
115.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第一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具有第一姿态,所述容置空间具有第一容积;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一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所述第二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散热液体从所述第二单向阀流回所述容置空间。
116.示例性地,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向所述压电振动片施加负极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往内弯曲振动,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减小,所述容置空间内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散热管道内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一单向阀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关闭;容置空间内存储的散热液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流向散热管道;通过散热液体的流动降低所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小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组件控制驱动组件向所述压电振动片施加正极电压,所述压电振动片往外弯曲振动,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增大,所述散热管道的液体压强大于所述容置空间的液体压强,所述第二单向阀开启,所述第一单向阀关闭;散热管道内的散热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流回至容置空间。
117.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且处于预设温度区间内,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压切换频率。
118.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信号可为双极性信号;例如,所述信号为正弦波脉冲信号或pwm脉冲信号等。所述电压切换频率是指所述双极
性信号的极性切换频率。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对应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所述预设温度区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公开实施例不作限制。
119.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处于预设温度区间内时,所述控制组件通过控制驱动组件输出的双极性信号的电压切换频率,以控制散热液体在所述散热通道内的流动速度。
120.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所述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以第一频率变化的电压;
121.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以第二频率变化的电压;
122.其中,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包含的温度值高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包含的温度值,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
123.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可为高温区间,所述第二温度区间可为次高温区间;控制组件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确定所述温度对应的温度区间,并控制驱动组件输出与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电压切换频率的双极性信号,从而根据待散热区域的温度,调整散热液体的流动速度。
124.示例性地,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双极性信号的电压切换频率为第二频率,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以第二频率进行切换;所述散热液体以第二速度在散热通道中流动,快速降低待散热区域的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待散热区域的温度降低至第一温度区间内时,控制组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双极性信号的电压切换频率为第一频率,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以第一频率进行切换,降低所述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内的流动速度,降低散热模组的功耗。
1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可包括:pwm控制器;
126.其中,所述pwm控制器,产生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pwm信号。
127.本公开实施例中,pwm控制器与所述控制组件连接,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组件控制pwm控制器输出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和幅度;所述pwm控制器根据所述占空比和幅度,产生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pwm信号;压电振动片被施加pwm信号后,发生往外弯曲和往内弯曲的往复运动,促使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中流动;所述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内的流动速度与所述pwm信号的真空比和幅度相关。
128.如此,控制组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pwm控制器,根据待散热区域的温度,控制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内的流动速度。
12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道可为:柔性管道。
130.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管道可为形状可调的柔性管道;所述柔性管道可包括:柔性复合管道或增强热塑性管道。
131.这里,所述柔性管道的形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所述柔性管道为矩形管道,如图5所示,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二。
1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管道的形状可根据待散热区域的形状确定,从而增大柔性管道与待散热区域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散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三。
13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集成模组和产热模组;
134.其中,所述产热模组与所述散热模组相邻设置,所述散热模组用于对所述产热模组散热。示例性地,散热管道依附于产热模组周围。
135.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产热模组可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int,cpu)、内存或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等。
136.所述产热模组位于待散热区域,所述散热模组中的散热管道设置于所述产热模组处,当待散热区域内的温度高于待散热区域外的温度时,通过向压电振动片施加电压,使压电振动片弯曲振动,改变容置空间的容积;通过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使得容置空间与散热管道之间存在液体压强差,从而利用液体压强差促使容置空间内的散热液体在所述散热管道内流动,通过散热管道内散热液体的流动,降低所述待散热区域内的温度;当所述待散热区域内的温度下降至与待散热区域外温度相同时,驱动组件撤回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施加的电压,压电振动片恢复直板状态,容置空间的容积保持不变,从而促使散热液体停止流动。
137.以下结合上述任意一个技术方案提供一个具体示例:
138.本示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散热模组和产热模组;
139.其中,所述散热模组,可包括:
140.密封舱基座,具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开口;
141.散热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与所述密封舱基座连接,与所述容置空间形成供散热液体单向流通的散热通道;
142.压电振动片,覆盖在所述开口上,并密封所述容置空间;
143.驱动组件,与所述压电振动片连接,向所述压电振动片施加电压改变所述压电振动片的姿态;
144.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与所述压电振动片的姿态相关,所述容置空间的容积变化促使所述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内流动。
145.这里,所述密封舱基座即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基座。
14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组还包括:
147.温度传感器,位于产热模组,用于检测产热模组的温度;
148.控制组件,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驱动组件输出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电压值和/或电压切换频率。
149.这里所述驱动组件可为pwm控制器;若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控制组件控制pwm控制器产生pwm信号,压电振动片被施加pwm信号后,由于pwm信号中不同电平信号切换,使得压电振动片在不同电平信号作用下,发生不同形变,具有不同的姿态,所述压电振动片与密封舱基座形成的容置空间的容积不同,从而促使散热液体在散热通道内单向循环流动,及时将待散热区域产生的热量引导至容置空间内,实现散热的功能。
150.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组件,还可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与预设温度区间的比对结果,调整pwm控制器输出的施加在所述压电振动片上的pwm信号的占空比和电
压值。
151.如此,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到的温度,调整所述压电振动片被施加的pwm信号的电压值和占空比,从而有效调整压电振动片的振动速度和幅度,调整散热液体的流动速度。
15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153.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