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1423发布日期:2021-12-31 23:4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热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常见的取暖器其壳体内大多采用发热体来制暖,其中发热体通过螺丝等安装件与壳体固定连接。但是当发热体发热达到一定温度时,发热体易发生膨胀损坏安装件或其他零件,导致发热体松动或者脱落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取暖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取暖器的发热体安装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耐用的发热体安装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发热体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若干安装件以及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件包括弹性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件弹性连接。
6.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以下改进:
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弹性收缩。
8.进一步地,所述发热体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部和对应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当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插接,受外力作用所述安装部能够扭转从而使得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卡紧。
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左、右内壁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安装件靠近所述壳体左、右内壁的一端端头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孔插接;所述安装件由所述固定部、连接部和弹性部以及安装部依次连接形成。
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设置有若干第一对接孔;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二对接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通过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对接孔和所述第一对接孔来固定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左、右内壁上;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发热体左、右两端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左、右内壁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其相应的所述第二对接孔和所述第一对接孔来固定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孔还设置在所述壳体后壁上;所述安装孔还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两端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后壁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其相应的所述第二对接孔和所述第一对接孔来固定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材质为金属,所述安装件为冲压一体成型。
14.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为弯折状。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具有弹性部,发热体受热膨胀时,安装件能起到弹性缓冲但不脱落的作用;结构简单,稳固耐用。
附图说明
16.图1是实施例中发热体安装结构的立体图。
17.图2是实施例中发热体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18.图3是实施例中发热体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安装部未扭转)。
19.图4是实施例中发热体安装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安装部扭转)。
20.图5是实施例中发热体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21.图6是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2.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8是图6中c的放大示意图。
24.图中,
25.1、壳体;11、第一对接孔;12、固定孔;13、左内壁;14、右内壁;15、后壁;
26.2、安装件;21、连接部;22、安装部;23、固定部;24、弹性部;25、第二对接孔;
27.3、发热体;3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见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热体安装结构,该发热体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和若干安装件2以及发热体3,发热体3设置在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安装件2包括弹性部24,发热体3与壳体1通过安装件2弹性连接。其中弹性部24包括但不限于弯折状。具有弹性部,发热体受热膨胀时,安装件能起到弹性缓冲的作用;结构简单,稳固耐用。
29.进一步地,弹性部24在发热体3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弹性收缩。这样使得发热体受热膨胀时,发热体和壳体之间仍能连接稳固。
30.进一步地,发热体3设置有若干安装孔31;安装件2包括连接部21和对应安装孔31设置的安装部22,弹性部24设置在连接部21和安装部22之间,连接部21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当安装部22与安装孔31插接,受外力作用安装部22能够扭转从而使得安装部22与安装孔31卡紧。其中壳体也可以采用以下结构:壳体由支架和前、后外壳板组成,发热体3与支架左、右两端或者前、后外壳板通过安装件2连接。采用安装部扭转从而使得安装部与安装孔卡紧能够避免发热体从壳体内脱落而影响取暖的正常使用。
31.进一步地,壳体1的左内壁13和右内壁14均设置有固定孔12,安装件2靠近壳体1的左内壁13、右内壁14的一端端头设置有固定部23,固定部23与固定孔12插接;安装件2由固定部23、连接部21和弹性部24以及安装部22依次连接形成。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固安装件和壳体之间的连接,进一步避免发热体从壳体内脱落。
32.具体的,壳体1设置有若干第一对接孔11;连接部21具有第二对接孔25,连接部21与壳体1通过螺丝依次穿过第二对接孔25和第一对接孔11来固定连接.
33.具体的,第一对接孔11设置在壳体1的左内壁13和右内壁14上;安装孔31设置在发热体3左、右两端上;连接部21与壳体1的左内壁13和右内壁14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其相应的第二对接孔25和第一对接孔11来固定连接。
34.具体的,第一对接孔11还设置在壳体1后壁15上;安装孔31还设置在发热体3两端之间;连接部21与壳体1后壁15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其相应的第二对接孔25和第一对接孔11来固定连接。
35.具体的,安装件2材质为金属,安装件2为冲压一体成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发热体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若干安装件以及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包括弹性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件弹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发热体的长度方向上能够弹性收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件包括连接部和对应所述安装孔设置的安装部,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当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插接,受外力作用所述安装部能够扭转从而使得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安装孔卡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左、右内壁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安装件靠近所述壳体左、右内壁的一端端头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孔插接;所述安装件由所述固定部、连接部和弹性部以及安装部依次连接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若干第一对接孔;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二对接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通过螺丝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对接孔和所述第一对接孔来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左、右内壁上;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发热体左、右两端上;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左、右内壁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其相应的所述第二对接孔和所述第一对接孔来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孔还设置在所述壳体后壁上;所述安装孔还设置在所述发热体两端之间;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壳体后壁通过螺丝依次穿过其相应的所述第二对接孔和所述第一对接孔来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材质为金属,所述安装件为冲压一体成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热体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为弯折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热体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和若干安装件以及发热体,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安装件包括弹性部,所述发热体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安装件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具有弹性部,发热体受热膨胀时,安装件能起到弹性缓冲但不脱落的作用;结构简单,稳固耐用。稳固耐用。稳固耐用。


技术研发人员:黄宝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朗田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0
技术公布日:2021/12/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