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76043发布日期:2022-04-22 12:06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为了符合安规的要求,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上还必须设置多道感温安全开关,以保证在电控组件控制失效且即热式加热组件温度异常时能够断开即热式加热组件的电路连接,避免发生危险。现有的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如中国专利cn212962182u所述的,即热式加热组件和多道感温安全开关都是分开生产然后再组装一起的,且它们之间都是通过导线进行连接,这就使得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布线比较复杂、安装操作不方便,而且容易出现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路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其内部的布线比较复杂、安装操作不方便,且容易出现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路的缺陷,提供一种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简化容器内部的布线,使得安装操作方便,且能够减少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路危险的发生。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其中,包括安装座、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安装槽中的即热式加热管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并用于控制所述即热式加热管通/断电的温控组件,所述温控组件包括能够分别单独控制所述即热式加热管通/断电的可自动复位的第一感温开关以及可手动复位的第二感温开关,所述第一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的感温端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外壁紧贴。这样就将即热式加热管和温控组件上的第一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全部都集成在了安装座上,使它们成为一个集成化的模块,这样在装配时就简单了许多。
5.进一步的,所述温控组件还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导电体的一端和第二导电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两极紧贴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体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体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极,所述第一感温开关设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对应的位置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体的通/断路,所述第二感温开关设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二导电体对应的位置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电体的通/断路,所述第一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低于所述第二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由于第一导电体的一端和第二导电体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两极紧贴连接,第一导电体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体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极,以此来实现即热式加热管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这就省去了两条导线;第一导电体另一端和第二导电体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导线分别与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的电控组件的两极连接,然后通过电控组件与电源连接。由于第一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是直
接设置在温控组件的壳体的一侧面上的,两个感温开关这里又可以省去几条导线。这就极大的简化了即热式液体加热器内部的布线,使得即热式液体加热器内部的各部件安装操作也方便。具体工作时,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即热式加热管是由电控组件根据即热式加热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值来控制即热式加热管的工作启停的,也就是说电控组件不出现问题时,第一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都是不会动作的,处于备用状态。一旦电控组件出现问题,不能在即热式加热管该停止时让其停止,那么即热式加热管就会持续工作,温度就会持续上升,当温度上升到第一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就会动作切断第一导电体的通路,使得即热式加热管断电,避免发生危险。如果电控组件和第一感温开关都失效的情况下,还有第二感温开关,其原理与第一感温开关类似,当发热盘的温度上升到第二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时,第二感温开关就会动作切断第二导电体的通路,使得加热管断电,避免发生危险。这样,就相当于给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设置了三道安全开关,基本可以完全避免发生危险。
6.由于第一感温开关是可自动复位的,也就是说温度上升到第一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就会动作断开第一导电体的通路,当温度再次下降到低于其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就会自动复位,再次导通第一导电体的通路。第二感温开关是可手动复位的,也就是说,一旦第二感温开关动作切断了第二导电体的通路,就不会自动恢复了,必须进行手动复位才行。所以,当第一感温开关动作了,那就说明电控组件出现了问题,只用维修电控组件即可,第一感温开关能够自动复位。当第二感温开关动作了,那就说明电控组件和第一感温开关都出现了问题,修好电控组件和第一感温开关后,将第二感温开关手动复位即可,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是极低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电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导电金属片和第一导电弹片,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外部并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一极紧贴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电源的一极,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两者紧贴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弹片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感温开关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连接。这样,当即热式加热管温度上升到第一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就会动作将第一导电弹片顶开,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分开,则第一导电体的通路就断开了,此时第一导电弹片发生了变形,处于蓄能状态,当温度降低到低于第一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就会自动复位,第一导电弹片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就会弹回,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一导电体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感温开关包括第一连接柱和可自复位感温片,所述第一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可自复位感温片固定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可自复位感温片在低于其感温阈值的温度时,其是朝向一侧凸起的,当温度上升到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向相反的一侧凸起变形,当温度再次降低后,其又能够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中,可自复位感温片在温度到达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着背向即热式加热管这一侧凸起变形,并挤压第一连接柱,通过第一连接柱将第一导电弹片挤压变形,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分开;当温度再次降低到低于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向即
热式加热管这一侧变形复位,第一导电弹片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也会复位,使得第一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一导电体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体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二导电金属片和第二导电弹片,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外部并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另一极紧贴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外部用于连接电源的另一极,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壳体内部且两者紧贴接触,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感温开关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连接。这样,当即热式加热管温度上升到第二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时,第二感温开关就会动作将第二导电弹片顶开,使得第二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分开,则第二导电体的通路就断开了,由于第二感温开关是可手复位的,所以即使当温度降低到低于第二感温开关的感温阈值时,第二感温开关也不会自动复位,必需通过手动才能复位,进而使得第二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二导电体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感温开关包括第二连接柱和不可自复位感温片,所述第二连接柱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不可自复位感温片固定在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可手动复位感温片在低于其感温阈值的温度时,其是朝向一侧凸起的,当温度上升到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向相反的一侧凸起变形,当温度再次降低后,其不能够自动复位,必需进行手动复位。本实用新型中,不可自复位感温片在温度到达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着背向即热式加热管这一侧凸起变形,并挤压第二连接柱,通过第二连接柱将第二导电弹片挤压变形,使得第二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分开;当温度再次降低到低于其感温阈值时,其不会朝向即热式加热管这一侧变形复位,必须进行手动复位,进而使得第二导电弹片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二导电体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背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中活动穿设有顶杆,所述顶杆一端伸入到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上与所述第二连接柱连接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外部一定长度。顶杆另一端可以设置伸出到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外侧,这样,在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外侧通过按压顶杆即可将第二感温开关手动复位。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的侧面上设有安装板,所述第一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均固定于所述安装板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座的安装槽的两侧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柱配合连接的连接耳,所述温控组件通过安装柱与连接耳的配合固定于所述安装座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两端还设有用于安装ntc感温探头的支撑架。这样可以在安装板两端的支撑架上分别固定一个ntc感温探头,分别用来探测进、出即热式加热管的水的温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通过将即热式加热管和温控组件上的第一
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全部都集成在了安装座上,使它们成为一个集成化的模块,这样在装配时就简单了许多。
17.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通过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来实现了液体加热容器的即热式加热管和电控组件的连接,并在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上分别集成第一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省去了感温开关、即热式加热管和电控组件之间的多条连接导线,大大简化了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布线设置,使得其内部的部件安装也变得简单了,并且可以减少导线破损互相粘连发生短路危险的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温控组件上第一感温开关和第二感温开关所在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温控组件上顶杆所在侧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温控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集成化即热式加热模块,其中,包括安装座1、设于所述安装座1的安装槽2中的即热式加热管3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座1上并用于控制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通/断电的温控组件4,所述温控组件4包括能够分别单独控制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通/断电的可自动复位的第一感温开关44以及可手动复位的第二感温开关45,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4和第二感温开关45的感温端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外壁紧贴。这样就将即热式加热管3和温控组件4上的第一感温开关44和第二感温开关45全部都集成在了安装座1上,使它们成为一个集成化的模块,这样在装配时就简单了许多。
25.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温控组件4还包括壳体4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41 内的第一导电体42和第二导电体43,所述第一导电体42和第二导电体43的两端均伸出到所述壳体41的外部,所述第一导电体42的一端和第二导电体4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两极紧贴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体42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体43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极,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4设在所述壳体41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一导电体42对应的位置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导电体42的通/断路,所述第二感温开关45设在所述壳体 41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二导电体43对应的位置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导电体43的通/断路,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4的感温阈值低于所述第二感温开关45的感温阈值。由于第一导电体42的一端和第二导电体4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两极紧贴连接,第一导电体42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体43的另一端分别用于连接电源的两极,以此来实现即热式加热管3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这就省去了两条导线;第一导电体42
另一端和第二导电体43 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导线分别与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的电控组件的两极连接,然后通过电控组件与电源连接。由于第一感温开关44和第二感温开关45是直接设置在温控组件4的壳体41的一侧面上的,两个感温开关这里又可以省去几条导线。这就极大的简化了即热式液体加热器内部的布线,使得即热式液体加热器内部的各部件安装操作也方便。具体工作时,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内部的即热式加热管3是由电控组件根据即热式加热管3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数值来控制即热式加热管3的工作启停的,也就是说电控组件不出现问题时,第一感温开关44 和第二感温开关45都是不会动作的,处于备用状态。一旦电控组件出现问题,不能在即热式加热管3该停止时让其停止,那么即热式加热管3就会持续工作,温度就会持续上升,当温度上升到第一感温开关44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44就会动作切断第一导电体42的通路,使得即热式加热管3断电,避免发生危险。如果电控组件和第一感温开关44都失效的情况下,还有第二感温开关45,其原理与第一感温开关44类似,当发热盘的温度上升到第二感温开关45的感温阈值时,第二感温开关45就会动作切断第二导电体43的通路,使得加热管断电,避免发生危险。这样,就相当于给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设置了三道安全开关,基本可以完全避免发生危险。
26.由于第一感温开关44是可自动复位的,也就是说温度上升到第一感温开关 44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44就会动作断开第一导电体42的通路,当温度再次下降到低于其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44就会自动复位,再次导通第一导电体42的通路。第二感温开关45是可手动复位的,也就是说,一旦第二感温开关45动作切断了第二导电体43的通路,就不会自动恢复了,必须进行手动复位才行。所以,当第一感温开关44动作了,那就说明电控组件出现了问题,只用维修电控组件即可,第一感温开关44能够自动复位。当第二感温开关45 动作了,那就说明电控组件和第一感温开关44都出现了问题,修好电控组件和第一感温开关44后,将第二感温开关45手动复位即可,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是极低的。
27.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电体42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41内的第一导电金属片421和第一导电弹片422,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421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41外部并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一极紧贴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22 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41外部用于连接电源的一极,所述第一导电金属片421 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弹片422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壳体41内部且两者紧贴接触,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22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4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 422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连接。这样,当即热式加热管3温度上升到第一感温开关44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44就会动作将第一导电弹片422顶开,使得第一导电弹片422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421的另一端分开,则第一导电体 42的通路就断开了,此时第一导电弹片422发生了变形,处于蓄能状态,当温度降低到低于第一感温开关44的感温阈值时,第一感温开关44就会自动复位,第一导电弹片422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就会弹回,使得第一导电弹片422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421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一导电体42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28.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4包括第一连接柱441和可自复位感温片442,所述第一连接柱441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弹片422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可自复位感温片442固定在所述壳体41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柱44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可自复位感温片 442在低于其感温阈值的温度时,其是朝向一侧凸起的,当温度上升到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向相反的一侧凸起变形,当温度再次降低
后,其又能够自动复位。本实用新型中,可自复位感温片442在温度到达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着背向即热式加热管3这一侧凸起变形,并挤压第一连接柱441,通过第一连接柱441 将第一导电弹片422挤压变形,使得第一导电弹片422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421的另一端分开;当温度再次降低到低于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向即热式加热管3这一侧变形复位,第一导电弹片422在其自身的弹力作用下也会复位,使得第一导电弹片422的另一端和第一导电金属片421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一导电体42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29.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第二导电体43包括固定在所述壳体41内的第二导电金属片431和第二导电弹片432,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431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41外部并与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另一极紧贴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2 的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41外部用于连接电源的另一极,所述第二导电金属片431 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弹片432的另一端均置于所述壳体41内部且两者紧贴接触,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2为自然状态,所述第二感温开关45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 432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连接。这样,当即热式加热管3温度上升到第二感温开关45的感温阈值时,第二感温开关45就会动作将第二导电弹片432顶开,使得第二导电弹片432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431的另一端分开,则第二导电体 43的通路就断开了,由于第二感温开关45是可手复位的,所以即使当温度降低到低于第二感温开关45的感温阈值时,第二感温开关45也不会自动复位,必需通过手动才能复位,进而使得第二导电弹片432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431 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二导电体43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30.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第二感温开关45包括第二连接柱451和不可自复位感温片452,所述第二连接柱451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2靠近其另一端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不可自复位感温片452固定在所述壳体41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侧面上并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5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可手动复位感温片在低于其感温阈值的温度时,其是朝向一侧凸起的,当温度上升到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向相反的一侧凸起变形,当温度再次降低后,其不能够自动复位,必需进行手动复位。本实用新型中,不可自复位感温片452在温度到达其感温阈值时,其就会朝着背向即热式加热管3这一侧凸起变形,并挤压第二连接柱451,通过第二连接柱451将第二导电弹片432挤压变形,使得第二导电弹片432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431的另一端分开;当温度再次降低到低于其感温阈值时,其不会朝向即热式加热管3这一侧变形复位,必须进行手动复位,进而使得第二导电弹片432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金属片431的另一端再次接触,则第二导电体 43的通路就又导通了。
31.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壳体41背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侧面上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51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453,所述通孔453中活动穿设有顶杆454,所述顶杆454一端伸入到所述壳体41内部并与所述第二导电弹片432上与所述第二连接柱451连接的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顶杆454另一端伸出到所述壳体41 外部一定长度。顶杆454另一端可以设置伸出到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外侧,这样,在即热式液体加热容器外侧通过按压顶杆454即可将第二感温开关45手动复位。
32.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壳体41朝向所述即热式加热管3的侧面上设有安装板412,所述第一感温开关44和第二感温开关45均固定于所述安装板412上。
33.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安装座1的安装槽2的两侧设有安装柱5,所述安装板412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安装柱5配合连接的连接耳413,所述温控组件4通过安装柱5与连接耳413
的配合固定于所述安装座1上。
34.如图3到图5所示,所述安装板412的两端还设有用于安装ntc感温探头的支撑架6。这样可以在安装板412两端的支撑架6上分别固定一个ntc感温探头,分别用来探测进、出即热式加热管3的水的温度。
35.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