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应急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3211发布日期:2023-01-06 21:3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压应急电缆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新型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压应急电缆。


背景技术:

2.电缆是一种电能或信号传输装置,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在一些特殊工程中,需要在短时间内在野外进行电缆的铺设,但是现有的电缆在应用在野外时,由于野外容易对电缆皮壳刮伤,缺乏跟随电缆的多功能局部保护结构,且由于野外铺设,长时间暴晒容易使得电缆连接处过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压应急电缆,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电缆在应用在野外时,由于野外容易对电缆皮壳刮伤,缺乏跟随电缆的多功能局部保护结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压应急电缆,包括电缆主体,所述电缆主体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所述电缆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所述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用于对接电缆主体与电缆主体的连接处进行冷却保护;
5.所述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包括配装顶盖、配装底板、第一收折推导杆、第二收折推导杆、防压支撑防护结构和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所述配装底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配装顶盖,所述配装顶盖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折推导杆,所述配装底板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收折推导杆,所述第一收折推导杆的一端与第二收折推导杆交叉转动连接,所述配装顶盖的顶端和配装底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压支撑防护结构,所述防压支撑防护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所述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为双面斜坡设计,所述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用于接触受力及将降水进行向两侧的分流,完成对电缆主体的防降雨腐蚀保护。
6.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推动配装顶盖使得配装顶盖在配装底板的顶端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收折推导杆和第二收折推导杆进行滑动展开,使得配装顶盖和配装底板打开,从而使得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可以滑动位移至电缆主体需要保护的位置,此时推动配装顶盖复位,从而完成配装顶盖和配装底板的封闭,完成对需要保护位置的电缆主体进行封闭保护及锁紧拉直的限位。
7.优选的,所述防压支撑防护结构包括中心导力杆、内装卸力块、第一弹簧、接触分力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内装卸力块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中心导力杆,所述内装卸力块内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中心导力杆的底端与第二弹簧的顶端贴合,所述内装卸力块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行程滑槽,所述行程滑槽内部的一侧焊接有接触分力杆,所述接触分力杆的一侧与第一弹簧的另一侧贴合,所述接触分力杆的另一侧与中心导力杆底端的两侧贴合。
8.优选的,所述防压支撑防护结构还包括分导卸力推杆、引导卸力滑板和防护基座,
所述内装卸力块下表面的四端均转动连接有分导卸力推杆,所述防护基座上表面的四端均对称设置有引导卸力滑板,所述分导卸力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分导卸力结构,所述分导卸力结构的两侧与引导卸力滑板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分导卸力结构包括配动跟随推导杆、滑动支撑基座、收折卸力推杆、挤压推杆、内装卸力柱和第三弹簧,所述滑动支撑基座的两侧均焊接有内装卸力柱,所述内装卸力柱内部的一侧焊接有第三弹簧,所述内装卸力柱内部远离第三弹簧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推杆,所述挤压推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收折卸力推杆,所述收折卸力推杆的一端与滑动支撑基座转动连接,所述收折卸力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配动跟随推导杆。
10.利用中心导力杆与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的连接,当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在野外受到踩踏时,利用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将受力传导至中心导力杆处,利用中心导力杆在内装卸力块内部的滑动,将受力导出至第二弹簧处,利用中心导力杆将受力同步挤压至接触分力杆和第二弹簧出,利用接触分力杆向侧向的滑动将分导的受力挤压至第一弹簧处,利用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受力的第一段卸力支撑,从而完成一端保护;
11.此时利用分导卸力推杆与内装卸力块及分导卸力结构的配合,使得内装卸力块将受力再次向四端的分导卸力结构进行推导分力,利用分导卸力结构与引导卸力滑板的滑动,将一部受力通过滑动完成卸力,导出至分导卸力结构的受力经过配动跟随推导杆的挤压,使得收折卸力推杆收折,将分导卸力结构处的受力向两侧的挤压推杆导出,利用挤压推杆在内装卸力柱内部的滑动将受力传导至第三弹簧内部,利用第三弹簧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受力的第二段卸力支撑,形成整体的配合防压保护。
12.优选的,所述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包括线端接入块、防过热连接块和持续散热循环模块,所述线端接入块的一端焊接有防过热连接块,所述防过热连接块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持续散热循环模块。
13.优选的,所述持续散热循环模块包括制冷液存放箱、半导体制冷板、接触导出块、循环抽水泵和集中导出管,所述制冷液存放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板,所述制冷液存放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导出块,所述半导体制冷板的底端通过导温垫与接触导出块连接,所述接触导出块的材质为铜,所述制冷液存放箱的一端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循环抽水泵,所述制冷液存放箱一端的循环抽水泵的输出端与集中导出管的输入端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持续散热循环模块27还包括分流引出管33、片状散热板34、吸附热力回流管35和集中回流管36,所述集中导出管32的输出端焊接有两个分流引出管33,所述集中导出管32底端的一侧焊接有片状散热板34,所述分流引出管33输出端的顶部焊接有吸附热力回流管35,所述吸附热力回流管35与片状散热板34的内侧焊接连接,所述吸附热力回流管35输出端的顶端焊接有集中回流管36,所述集中回流管36的输出端与制冷液存放箱28一侧的循环抽水泵3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片状散热板的材质为铜,所述片状散热板的内侧与电缆主体完全贴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发明通过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在野外进行应急电缆铺设过程完成对电缆的拉直限位及防压受力支撑保护,且可以对野外电缆受损位置进行
防水的临时保护,大大提高了电缆在野外的整体使用安全性;
18.2、本发明通过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在野外铺设时进行对连接部位的持续冷却,避免了野外暴晒使得连接处过热受损。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侧视图;
22.图3为本发明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防压支撑防护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分导卸力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发明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本发明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27.图8为本发明持续散热循环模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电缆主体;2、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3、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4、配装顶盖;5、配装底板;6、第一收折推导杆;7、第二收折推导杆;8、防压支撑防护结构;9、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10、防护基座;11、引导卸力滑板;12、分导卸力结构;13、中心导力杆;14、内装卸力块;15、第一弹簧;16、接触分力杆;17、第二弹簧;18、分导卸力推杆;19、配动跟随推导杆;20、滑动支撑基座;21、收折卸力推杆;22、挤压推杆;23、内装卸力柱;24、第三弹簧;25、线端接入块;26、防过热连接块;27、持续散热循环模块;28、制冷液存放箱;29、半导体制冷板;30、接触导出块;31、循环抽水泵;32、集中导出管;33、分流引出管;34、片状散热板;35、片状散热板;36、集中回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0.请参阅图1-8,一种防压应急电缆,包括电缆主体1,电缆主体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2,电缆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3,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2用于对接电缆主体1与电缆主体1的连接处进行冷却保护,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3用于形成对电缆主体1的多功能保护。
31.具体为,请参阅图3:
32.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3包括配装顶盖4、配装底板5、第一收折推导杆6、第二收折推导杆7、防压支撑防护结构8和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配装底板5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配装顶盖4,配装顶盖4的两侧转动连接有第一收折推导杆6,配装底板5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收折推导杆7,第一收折推导杆6的一端与第二收折推导杆7交叉转动连接,配装顶盖4的顶端和配装底板5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防压支撑防护结构8,防压支撑防护结构8的顶端
固定连接有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为双面斜坡设计,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用于接触受力及将降水进行向两侧的分流,完成对电缆主体1的防降雨腐蚀保护;
33.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推动配装顶盖4使得配装顶盖4在配装底板5的顶端滑动,从而带动第一收折推导杆6和第二收折推导杆7进行滑动展开,使得配装顶盖4和配装底板5打开,从而使得便捷限位多功能防压结构3可以滑动位移至电缆主体1需要保护的位置,此时推动配装顶盖4复位,从而完成配装顶盖4和配装底板5的封闭,完成对需要保护位置的电缆主体1进行封闭保护及锁紧拉直的限位。
34.具体为,请参阅图4-5:
35.防压支撑防护结构8包括中心导力杆13、内装卸力块14、第一弹簧15、接触分力杆16和第二弹簧17,内装卸力块14内侧顶端滑动连接有中心导力杆13,内装卸力块14内侧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17,中心导力杆13的底端与第二弹簧17的顶端贴合,内装卸力块14内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行程滑槽,行程滑槽内部的一侧焊接有接触分力杆16,接触分力杆16的一侧与第一弹簧15的另一侧贴合,接触分力杆16的另一侧与中心导力杆13底端的两侧贴合;
36.防压支撑防护结构8还包括分导卸力推杆18、引导卸力滑板11和防护基座10,内装卸力块14下表面的四端均转动连接有分导卸力推杆18,防护基座10上表面的四端均对称设置有引导卸力滑板11,分导卸力推杆1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分导卸力结构12,分导卸力结构12的两侧与引导卸力滑板11滑动连接;
37.分导卸力结构12包括配动跟随推导杆19、滑动支撑基座20、收折卸力推杆21、挤压推杆22、内装卸力柱23和第三弹簧24,滑动支撑基座20的两侧均焊接有内装卸力柱23,内装卸力柱23内部的一侧焊接有第三弹簧24,内装卸力柱23内部远离第三弹簧24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挤压推杆22,挤压推杆2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收折卸力推杆21,收折卸力推杆21的一端与滑动支撑基座20转动连接,收折卸力推杆21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配动跟随推导杆19;
38.利用中心导力杆13与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的连接,当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在野外受到踩踏时,利用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将受力传导至中心导力杆13处,利用中心导力杆13在内装卸力块14内部的滑动,将受力导出至第二弹簧17处,利用中心导力杆13将受力同步挤压至接触分力杆16和第二弹簧17出,利用接触分力杆16向侧向的滑动将分导的受力挤压至第一弹簧15处,利用第一弹簧15和第二弹簧17的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受力的第一段卸力支撑,从而完成一端保护;
39.此时利用分导卸力推杆18与内装卸力块14及分导卸力结构12的配合,使得内装卸力块14将受力再次向四端的分导卸力结构12进行推导分力,利用分导卸力结构12与引导卸力滑板11的滑动,将一部受力通过滑动完成卸力,导出至分导卸力结构12的受力经过配动跟随推导杆19的挤压,使得收折卸力推杆21收折,将分导卸力结构12处的受力向两侧的挤压推杆22导出,利用挤压推杆22在内装卸力柱23内部的滑动将受力传导至第三弹簧24内部,利用第三弹簧24受力压缩产生的弹性势能完成对接触受力分流波保护盖9受力的第二段卸力支撑,形成整体的配合防压保护;
40.具体为,请参阅图6-8:
41.连接口过热端块结构2包括线端接入块25、防过热连接块26和持续散热循环模块
27,线端接入块25的一端焊接有防过热连接块26,防过热连接块2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持续散热循环模块27;
42.持续散热循环模块27包括制冷液存放箱28、半导体制冷板29、接触导出块30、循环抽水泵31和集中导出管32,制冷液存放箱2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板29,制冷液存放箱28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接触导出块30,半导体制冷板29的底端通过导温垫与接触导出块30连接,接触导出块30的材质为铜,制冷液存放箱28的一端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循环抽水泵31,制冷液存放箱28一端的循环抽水泵31的输出端与集中导出管32的输入端连接;
43.持续散热循环模块27还包括分流引出管33、片状散热板34、吸附热力回流管35和集中回流管36,集中导出管32的输出端焊接有两个分流引出管33,集中导出管32底端的一侧焊接有片状散热板34,分流引出管33输出端的顶部焊接有吸附热力回流管35,吸附热力回流管35与片状散热板34的内侧焊接连接,吸附热力回流管35输出端的顶端焊接有集中回流管36,集中回流管36的输出端与制冷液存放箱28一侧的循环抽水泵3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
44.片状散热板34的材质为铜,片状散热板34的内侧与电缆主体1完全贴合。
45.具体为,由于电缆本身的传导电,使得装置在电缆连接后,获得电力,在线端接入块25的内部接入另一端电缆主体1,利用电缆主体1接入端与片状散热板34的接触,电缆主体1连接处的温度通过与片状散热板34的连接,使得电缆主体1连接处的热力根据热传导原理被导出至片状散热板34,为了维持片状散热板34的较冷可吸附热力的温度,通过在制冷液存放箱28内部提前注入冷却液,利用半导体制冷板29和接触导出块30的配合,向制冷液存放箱28内部的冷却液传导制冷温度,当此时用过制冷液存放箱28一端的循环抽水泵31将制冷液存放箱28内部的冷却抽排导出至集中导出管32处,利用分流引出管33的导出,使得冷却液在吸附热力回流管35内的流通,利用吸附热力回流管35更低的温度带走片状散热板34处导出的温度,流经集中回流管36回到制冷液存放箱28的内部,利用半导体制冷板29完成对带有温度的冷却液进行再次降温,维持对电缆主体1的降温保护。
46.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