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06210发布日期:2023-04-19 12:3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数转换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单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sar adc)依赖电容式数模转换器(cdac)产生残余电压,并通过比较器对残余电压的极性进行判断,随着精度的提升,模数转换器的总电容呈现指数增长,残余电压也缩小到亚毫伏,分辨率受电容不匹配和比较器噪声的影响较大。为了实现更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多级sar adc被提出。与单级结构不同,多级sar adc的精度主要受限于残差放大器(ra)的增益误差和失调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通过引入差异差分放大器作为残差放大器构成二级saradc架构,利用该架构通过一次性校准来消除失调电压,通过电阻网络形成负反馈来提供稳定的增益,能够实现更高的转换精度。

2、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子adc、差异差分放大器以及第二级子adc,所述第一级子adc以及第二级子adc均由电容阵列和比较器组成;还包括校准电路以及数字逻辑控制电路,所述校准电路用于一次性校准各个放大器和比较器的失调电压;所述数字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两个子adc的工作时序;

3、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由跨导放大器gm1、跨导放大器gm2、电阻负载r以及比例电阻r1和r2组成,所述跨导放大器gm1,电阻负载r和跨导放大器gm2组成负反馈回路;其中,所述比例电阻r1和r2用于调节放大器的增益;

4、基于上述架构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5、步骤ⅰ,开关s1闭合,信号电压被保存到第一级子adc的电容阵列中;

6、步骤ⅱ,开关s1断开,第一级子adc的电容阵列会依次进行翻转,电容阵列中存储的电荷会进行重新分配,跨导放大器gm1输入端的压差会逐渐减小;

7、步骤ⅲ,当第一级子adc电容阵列的最后一个对电容翻转完成后,开关s2闭合,第二级子adc电容阵列会存储残差放大器输出的电压;

8、步骤ⅳ,开关s2断开,第二级子adc的电容阵列会依次进行翻转,重新分配电荷,减小压差;

9、步骤ⅴ,整合第一级子adc电容阵列和第二级子adc电容阵列的翻转情况,输出最终量化后的信号。

10、进一步地,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工作过程:首先通过第一级子adc粗略地将差分输入信号数字化并产生残余电压,再将残余电压由差异差分放大器放大,接着通过所述第二级子adc进一步数字化,最后将两个子adc的输出在输出电路中进行校正和组合,生成16位数字输出。

11、进一步地,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由第一级子adc产生的残余电压经过跨导放大器gm1后变成电流信号iip,再将电流信号iip经过电阻负载r后输出电压信号vo;最后将vo经过比例电阻r1和r2的分压后,作为跨导放大器gm2的输入,输出iin来调节经过电阻负载的电流,从而调节输出电压vo。

12、进一步地,所述跨导放大器gm1和所述跨导放大器gm2的输出电流分别为:

13、iip=gm1·(vip-+vin)

14、

15、其中,gm1和gm2分别代表跨导放大器gm1和跨导放大器gm2的跨导值。

16、进一步地,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17、vo=r·(iip+iin)

18、进一步地,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的增益为:

19、

20、当1/gm1=1/gm2<<r时,上式可化简为:

21、

22、通过调节r1和r2的电阻比例,来灵活调节放大器的增益。

23、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24、1.通过引入差异差分放大器作为残差放大器构成二级sar adc架构,有效减小增益误差,提升模数转换器的精度。

25、2.相较于传统的基于电容反馈的闭环放大器结构,面积更小,成本更低。

26、3.相较于基于电阻反馈的闭环放大器结构,无需增加缓冲级,不会造成电荷泄漏。

27、4.相较于基于开环gm-r放大器的结构,该方案性能更加稳定,能够实现更高的转换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子adc、差异差分放大器以及第二级子adc,所述第一级子adc以及第二级子adc均由电容阵列和比较器组成;还包括校准电路以及数字逻辑控制电路,所述校准电路用于一次性校准各个放大器和比较器的失调电压;所述数字逻辑控制电路用于控制两个子adc的工作时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的工作过程:首先通过第一级子adc粗略地将差分输入信号数字化并产生残余电压,再将残余电压由差异差分放大器放大,接着通过所述第二级子adc进一步数字化,最后将两个子adc的输出在输出电路中进行校正和组合,生成16位数字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由第一级子adc产生的残余电压经过跨导放大器gm1后变成电流信号iip,再将电流信号iip经过电阻负载r后输出电压信号vo;最后将vo经过比例电阻r1和r2的分压后,作为跨导放大器gm2的输入,输出iin来调节经过电阻负载的电流,从而调节输出电压vo。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导放大器gm1和所述跨导放大器gm2的输出电流分别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的增益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差异差分放大器的二级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级子ADC、差异差分放大器以及第二级子ADC,所述第一级子ADC以及第二级子ADC均由电容阵列和比较器组成;所述差异差分放大器由跨导放大器GM1、跨导放大器GM2、电阻负载R以及比例电阻R1和R2组成,所述跨导放大器GM1,电阻负载R和跨导放大器GM2组成负反馈回路;其中,所述比例电阻R1和R2用于调节放大器的增益。本申请通过引入差异差分放大器作为残差放大器构成二级SAR ADC架构,利用该架构通过一次性校准来消除失调电压,通过电阻网络形成负反馈来提供稳定的增益,能够实现更高的转换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波,石方敏,马伟,燕翔,杨尚争,王美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谷泰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