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42099发布日期:2023-04-26 02:1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拔板夹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0176208.7)所提出的开一种拔板夹安装结构,其包括用于安装拔板夹的底座和螺钉,底座上固定设置有与之垂直的左夹板和右夹板,左夹板上开设有光孔且光孔左端为沉孔,右夹板上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左夹板上的光孔相对应且二者同心布置;螺钉由头部的沉头、中间段的光轴和尾部的螺纹杆一体组成,螺钉安装在左夹板上的光孔和右夹板上的螺纹孔中。

2、拔板夹用于插拔印刷电路板的起拔装置,安置在机箱中,通过扳动拔板夹,使其与母版上对插的连接器分离。在分离的过程中,保证分离过程的平稳,尤为关键。避免因分离过程导致连接器受损,因此要选择有效的拔板夹。原有的带鞍型垫圈的设计由于孔轴配合不是很好、鞍型垫圈被拧平等常常导致拔板夹转动时螺钉也跟着转动,导致拔板夹松动,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电路板本体,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的下方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内螺纹配合有安装配套螺钉,所述电源壳体的下方设置有拔板夹,所述拔板夹设置有两个且互相对称安装,所述拔板夹上设置有拔板夹杆,所述拔板夹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防磨台,所述凸起防磨台内开设有第一光孔,所述第一光孔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光孔,所述第一光孔内配合有螺纹,所述螺纹的上方连接有光柱,所述光柱与所述第二光孔相贴合。

2、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拔板夹分为长板夹部和短板夹部,所述长板夹部开设有板夹倒角。

3、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配套螺钉与所述螺纹连接孔连接处垫有鞍型垫圈。

4、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光孔的直径为.cm,所述第二光孔的直径为.cm,所述螺纹连接孔采用m.螺纹。

5、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钉头的上方开设有顶头槽。

6、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光孔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凸起部。

7、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柱的上方设置有螺钉头,所述光柱穿过鞍型垫圈。

8、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本体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缸座,所述缸座的上表面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上表面设置有气杆。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杆的上表面设置有拔板,所述拔板与所述气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垫盘,所述拔板的端部设置有夹头。

10、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垫盘与所述拔板连接处设置有转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2、在本发明的方案中:

13、1.通过使用拔板夹固定在电源壳体上,螺钉φ3.1光轴穿过鞍型垫圈,穿过φ3.2光孔内,外螺纹最终固定在电源壳体的螺纹孔内;在拧紧落定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鞍型垫圈不失效,有一定的阻尼,不可用力过大导致鞍型垫圈失效;

14、2.通过拔板夹采用7075系列的铝材料制作,刚度和强度高,耐磨性好,拔板夹采用螺钉安装,同时使用鞍型垫圈配合;将拔板夹通过安装专用螺钉、鞍型垫圈安装在电源壳体对应的螺纹孔位置;保证拔板夹,壳体螺纹孔,安装螺钉的同轴度;更改原有拔板夹的外形在拔板夹的底部增加0.5mm的凸台,避免与壳体接触面的摩擦导致掉屑。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包括电路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下方设置有电源壳体(2),所述电源壳体(2)的下方开设有螺纹连接孔(3),所述螺纹连接孔(3)内螺纹(12)配合有安装配套螺钉(5),所述电源壳体(2)的下方设置有拔板夹(6),所述拔板夹(6)设置有两个且互相对称安装,所述拔板夹(6)上设置有拔板夹杆(13),所述拔板夹(6)的端部设置有凸起防磨台(7),所述凸起防磨台(7)内开设有第一光孔(8),所述第一光孔(8)的下方连接有第二光孔(9),所述第一光孔(8)内配合有螺纹(12),所述螺纹(12)的上方连接有光柱(11),所述光柱(11)与所述第二光孔(9)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板夹(6)分为长板夹部(15)和短板夹部(17),所述长板夹部(15)开设有板夹倒角(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配套螺钉(5)与所述螺纹连接孔(3)连接处垫有鞍型垫圈(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孔(8)的直径为3.2cm,所述第二光孔(9)的直径为6.2cm,所述螺纹连接孔(3)采用m2.5螺纹(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头(10)的上方开设有顶头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孔(9)的外表面设置有弧形凸起部(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柱(11)的上方设置有螺钉头(10),所述光柱(11)穿过鞍型垫圈(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本体(1)的上方两侧设置有缸座(19),所述缸座(19)的上表面设置有气缸(20),所述气缸(20)的上表面设置有气杆(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杆(21)的上表面设置有拔板(22),所述拔板(22)与所述气杆(21)的连接处设置有垫盘(23),所述拔板(22)的端部设置有夹头(2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盘(23)与所述拔板(22)连接处设置有转轴(2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阻尼拔板夹,通过使用拔板夹固定在电源壳体上,螺钉Φ3.1光轴穿过鞍型垫圈,穿过Φ3.2光孔内,外螺纹最终固定在电源壳体的螺纹孔内;在拧紧落定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鞍型垫圈不失效,有一定的阻尼,不可用力过大导致鞍型垫圈失效,通过拔板夹采用7075系列的铝材料制作,刚度和强度高,耐磨性好,拔板夹采用螺钉安装,同时使用鞍型垫圈配合;将拔板夹通过安装专用螺钉、鞍型垫圈安装在电源壳体对应的螺纹孔位置;保证拔板夹,壳体螺纹孔,安装螺钉的同轴度;更改原有拔板夹的外形在拔板夹的底部增加0.5mm的凸台,避免与壳体接触面的摩擦导致掉屑。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伟,王秋颖,谢记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隆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