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射遮光结构及通讯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46559发布日期:2022-06-02 00:4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射遮光结构及通讯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导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射遮光结构及通讯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通讯终端设备指示灯光路的正常导通与否,是识通讯终端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保证,如何有效地通过外部结构导通光路,标识清晰明确并降低成本,一直是通讯终端设备制造商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通讯终端设备的导光效果的好坏与光路传导的设计有很大关系。
3.相关技术中,导光结构往往采用导光柱结合遮光筋或导光柱结合遮光泡棉这种两件式的组合方式,来解决光线的传导和漏光、窜光的问题;还有的会采用导光柱结合面壳或底壳上长遮光筋遮挡的结构;还有的会通过薄壁结合遮光筋的方式。
4.但是,上述的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光线传导的同时解决漏光、窜光的问题,但是上述的结构在遇到壳件上开孔时,需要封堵牺牲部分原本用来散热的孔,这会大大影响整个设备的散热性能,其次,上述结构的结构空间容易受限且结构件成本较高,另外,薄壁结合遮光筋的方式只支持光线直上直下的传导,遇到光路折弯的情况则无法实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射遮光结构及通讯终端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导光和遮光时需要设置导光柱、遮光泡棉造成结构件成本高、组装难度大且还需牺牲散热孔影响散热性能的问题。
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反射遮光结构,其包括:
7.反射遮光主体,其包括两块连接板;
8.第一反射遮光板,其设于两块所述连接板的一端;
9.第二反射遮光板,其设于两块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并与所述第一反射遮光板和两块所述连接板形成从下至上设置的光输入口和光输出口;其中,
10.所述第一反射遮光板、第二反射遮光板和两块所述连接板共同用于与印制电路板和盖板组件形成一封闭内腔,所述第一反射遮光板还用于对所述印制电路板经所述光输入口输入的光进行反射,并使反射光经所述光输出口输出后投射在所述盖板组件的预设区域,所述第二反射遮光板还用于将照射至其表面的光线反射至所述光输出口。
11.一些实施例中,两块所述连接板均竖直对称设于所述第一反射遮光板和第二反射遮光板的两侧,所述第一反射遮光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反射遮光板靠近所述第一反射遮光板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以使所述光输入口处于水平状态。
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遮光板、第二反射遮光板和连接板的内表面均为镜面。
13.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均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卡
接条和设于所述卡接条一端的定位槽,所述卡接条用于与通讯终端设备上对应的卡扣卡接,所述定位槽用于收容所述通讯终端设备上对应的定位柱以实现限位。
14.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讯终端设备,其包括:
15.通讯终端主体,其包括印制电路板和一收容腔,所述印制电路板伸入所述收容腔内预设长度,所述收容腔的顶部盖设有盖板组件;
16.上述的反射遮光结构。
17.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组件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标识板和上盖板,所述标识板上设有标识区域,且所述标识板用于接收经光输出口输出的反射光,并使接收的所述反射光将所述标识区域全部覆盖。
18.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对称设于所述上盖板底部的定位柱和卡扣,所述卡扣用于与对应侧的卡接条卡接,所述定位柱用于收容于对应侧的定位槽内以实现限位。
1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的底面设有多条遮光筋,多条所述遮光筋用于分别与第一反射遮光板、第二反射遮光板和连接板的顶部配合。
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印制电路板伸入所述收容腔内的预设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0~12mm。
2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讯终端设备还包括下盖板,所述下盖板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
22.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遮光结构,其通过第一反射遮光板、第二反射遮光板和两块连接板共同与印制电路板和盖板组件形成封闭内腔,以将所有光线全部罩在该封闭内腔内,同时,经过第一反射遮光板与第二反射遮光板之间的位置配合设置,使得第一反射遮光板可以对经光输入口输入的光均进行反射,并使反射光经光输出口输出后投射在盖板组件的预设区域,由于所有的光线均罩在封闭内腔中,因此还利用第二反射遮光板将照射至其表面的光线反射至光输出口,以保证尽可能多的光均可能从光输出口输出。本反射遮光结构在不需要借助导光柱、单独的遮光泡棉以及牺牲散热孔的前提下,实现了光线的反射传导,同时解决了漏光的问题,区别于相关技术中导光和遮光分离设计的局限,简化了结构件的数量和成本,组装也简单很多。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射遮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反射遮光结构的竖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终端设备还未安装反射遮光结构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终端设备安装反射遮光结构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讯终端设备的安装反射遮光结构后的竖向截面示意图。
30.图中:1-反射遮光主体,10-连接板,11-固定组件,110-卡接条,111-定位槽,2-第一反射遮光板,3-第二反射遮光板,40-光输入口,41-光输出口,5-印制电路板,50-发光二极管,6-下盖板,60-散热孔,7盖板组件,70-卡扣,71-定位柱,72-标识板,720-标识区域,73-上盖板,730-遮光筋。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射遮光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在进行导光和遮光时需要设置导光柱、遮光泡棉造成结构件成本高、组装难度大且还需牺牲散热孔影响散热性能的问题。
33.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反射遮光结构主要包括反射遮光主体1、第一反射遮光板2和第二反射遮光板3,反射遮光主体1包括两块连接板10,第一反射遮光板2设于两块连接板10的一端,第二反射遮光板3设于两块连接板10的底部,并与第一反射遮光板2和两块连接板10形成从下至上设置的光输入口40和光输出口41。其中,当将反射遮光结构安装在对应的通讯终端设备上后,第一反射遮光板2、第二反射遮光板3和两块连接板10共同用于与印制电路板5和盖板组件7形成一封闭内腔,第一反射遮光板2还用于对印制电路板5经光输入口40输入的光进行反射,并使反射光经光输出口41输出后投射在盖板组件7的预设区域,第二反射遮光板3还用于将照射至其表面的光线反射至光输出口41。
34.具体的,参见图5所示,印制电路板5上设置有发光二极管50,其即为发光源,印制电路板5设于光输入口40处并与第一反射遮光板2和第二反射遮光板3共同封闭光输入口40,使得印制电路板5上的发光二极管50发射的光线进入封闭内腔内,进入后大部分光线均在第一反射遮光板2的反射下经光输出口41输出,盖板组件7包括标识板72和上盖板73,标识板72和上盖板73从下至上依次盖设在光输出口41上,标识板72上存在一标识区域720,该标识区域720即对应预设区域,标识区域720为镂空结构,通过反射光穿透可以发亮,因此,经第一反射遮光板2反射后的所有光线可以将标识板72的标识区域720全部覆盖,以使得其可以正常发亮。
35.进一步的,两块连接板10均竖直对称设于第一反射遮光板2和第二反射遮光板3的两侧,第一反射遮光板2的底端与第二反射遮光板3靠近第一反射遮光板2的一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以使光输入口40处于水平状态。从结构设计的角度出发,封闭内腔的竖向截面呈向下倾斜的长条形,与光线的传播路径匹配,对应的,两块连接板10的形状也为朝对应方向倾斜的倾斜结构,与第一反射遮光板2和第二反射遮光板3共同配合后,保证光线的传导的同时不漏光。
36.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封闭内腔尽可能的不漏光,因此,第一反射遮光板2、第二反射遮光板3和连接板10的内表面均为镜面。具体的,第一反射遮光板2、第二反射遮光板3和连
接板10内表面均进行高光处理,使得内表面均为反射面,而第一反射遮光板2为主反射面,保证反射的光线可以覆盖标识板72的标识区域720,第二反射遮光板3为辅助反射面,结合连接板10等内表面保证光线始终在封闭内腔内反射,减少漏光。
37.进一步的,参见图3和图4所示,由于反射遮光结构需要安装在通讯终端设备的收容腔的对应位置,为了保证安装的便捷性以及安装稳定性,因此,每一连接板10的外表面均设有固定组件11,固定组件11包括卡接条110和设于卡接条110一端的定位槽111,卡接条110用于与通讯终端设备上对应的卡扣70卡接,定位槽111用于收容通讯终端设备上对应的定位柱71以实现限位。具体的,卡接条110沿连接板1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与连接板10的外表面垂直,上盖板73的底部设有对称设置的定位柱71和卡扣70,定位柱71为圆柱形,其用于与定位槽111匹配,起到限位的作用,卡扣70则用于与卡接条110的边沿卡接,以实现固定,保证反射遮光结构与通讯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38.本反射遮光结构的原理为:
39.本反射遮光结构作为一个独立的塑胶结构件,其通过第一反射遮光板2、第二反射遮光板3和两块连接板10形成从下至上设置的光输入口40和光输出口41,并通过印制电路板5对光输入口40进行封闭,使得其上的发光二极管50发出的光线均可以从光输入口40进入封闭内腔中;其次对第一反射遮光板2、第二反射遮光板3和连接板10的内表面均做高光处理,使得内表面均为镜面,将第一反射遮光板2为主要反射面,对经光输入口40进入的大部分光线进行反射后再经光输出口41输出,将第二反射遮光板3作为辅助反射面,和连接板10一起对其他的光线进行反射,使得封闭内腔成聚光而不漏光。相比采用导光柱导光,再通过单独的遮光泡棉或遮光罩遮光,结构件少,模具及组装成本低,相比于采用导光柱导光,再通过面壳或底壳上长遮光筋730进行遮挡,不会遇到当遇到壳件上有开孔时,需要封堵牺牲部分原本用来散热的孔的问题,另外,也解决了光线只能直上直下的传导,遇到光路折弯的情况无法实施的问题。
40.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通讯终端设备,其包括通讯终端主体和上述的反射遮光结构,具体的,通讯终端主体包括印制电路板5和一收容腔,印制电路板5伸入收容腔内预设长度,收容腔的顶部盖设有盖板组件7,反射遮光结构位于收容腔内,反射遮光结构具体包括两块连接板10、第一反射遮光板2和第二反射遮光板3,第一反射遮光板2设于两块连接板10的一端,第二反射遮光板3设于两块连接板10的底部,并与第一反射遮光板2和两块连接板10形成从下至上设置的光输入口40和光输出口41。其中,第一反射遮光板2、第二反射遮光板3和两块连接板10共同用于与印制电路板5和盖板组件7形成一封闭内腔,第一反射遮光板2还用于对印制电路板5经光输入口40输入的光进行反射,并使反射光经光输出口41输出后投射在盖板组件7的预设区域,第二反射遮光板3还用于将照射至其表面的光线反射至光输出口41。
41.进一步的,还包括分别对称设于上盖板73底部两侧的定位柱71和卡扣70,卡扣70用于与对应侧的卡接条110卡接,定位柱71用于收容于对应侧的定位槽111内,以实现反射遮光结构与通讯终端设备之间的限位和固定。
42.进一步的,盖板组件7具体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标识板72和上盖板73,标识板72上设有标识区域720,且标识板72用于接收经光输出口41输出的反射光,并使接收的反射光将标识区域720全部覆盖。具体的,标识板72和上盖板73从下至上依次盖设在光输出口41上,
标识板72上存在一标识区域720,该标识区域720即对应预设区域,标识区域720为镂空结构,通过反射光穿透可以发亮,经第一反射遮光板2反射后的所有光线可以将标识板72的标识区域720全部覆盖,以使得其可以正常发亮。
43.进一步的,上盖板73的底面设有多条遮光筋730,多条遮光筋730用于分别与第一反射遮光板2、第二反射遮光板3和连接板10的顶部配合,形成密封。
44.进一步的,印制电路板5伸入收容腔内的预设长度的取值范围为10~12mm。
45.进一步的,通讯终端设备还包括下盖板6,下盖板6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散热孔60。
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8.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