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1120发布日期:2023-03-04 00:2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闭式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封闭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器的易发热部件中,需要利用散热器进行散热作业,如电路板、锂电池、充电模块等。目前一般采用金属的散热翅片的方式进行散热,上述的易发热部件与散热翅片接触,热量传导至散热翅片上,再经散热翅片散发至周围空气中。上述的散热作业过程中,散热翅片依靠与空气的热交换进行自然散热,散热效率较低。此外,散热翅片全部或大部分暴露在外界空气中,空气中的灰尘大量附着在散热翅片上,导致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封闭式散热装置,将散热翅片封闭在夹层空间中,避免散热翅片全部或大部分暴露在外界空气中,延长散热翅片的使用寿命,且散热效率高,散热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封闭式散热装置,包括导热主体、盖板和配合体;
5.所述导热主体的内部设有安装空间,顶面上设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出入口;所述盖板用于开闭所述出入口;
6.所述导热主体具有底面以及形成于导热底面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侧面;
7.所述底面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的两端延伸至相对应端的所述侧面上;若干个所述散热翅片沿底面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风道;
8.所述配合体与导热主体相配合,并具有配合位置;在所述配合位置,所述导热主体和配合体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散热翅片的夹层空间;所述导热主体上位于风道的两端设有与夹层空间连通的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中设有排风扇;所述配合体上设有与夹层空间连通的透风孔。
9.进一步的,所述导热主体上位于底面宽度方向上的两端设有翼板;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两个翼板之间;两个所述翼板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开口,端部之间形成第二开口;所述配合体设置有两组,包括下封板和形成于下封板一侧的侧封板;在所述配合位置,两组所述配合体的下封板相互配合封盖所述第一开口,以及两组所述配合体的侧封板分别封盖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
10.进一步的,所述下封板与翼板沿底面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并具有插接位置;在所述插接位置,所述侧封板封盖所述第二开口,以及两组所述配合体的下封板的远离侧封板的端面之间紧密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透风孔形成于所述下封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侧封板和导热主体之间设有锁紧配合结构;在所述插接位置,所述
侧封板通过锁紧配合结构锁紧于导热主体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盖板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盖板上设有散热凸起。
14.进一步的,所述配合体上设有覆盖所述透风孔的过滤网。
1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将散热翅片封闭在夹层空间中,避免散热翅片全部或大部分暴露在外界空气中,进而能够减小灰尘附着在散热翅片上的几率,延长散热翅片的使用寿命,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翅片的两端布置有排风扇,气流能够在夹层空间中沿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的风道进行流动,从而能够快速将传导至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带走,有效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图1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图1的爆炸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配合体在装配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热主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图5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配合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导热主体;11、安装空间;12、底面;13、侧面;14、通风口;15、翼板;151、插槽;2、散热翅片;3、夹层空间;4、盖板;41、散热凸起;5、透风孔;6、配合体;61、下封板;62、侧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8.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封闭式散热装置,该装置用于对电路板、锂电池、充电模块等进行散热作业。该装置包括导热主体1、盖板4和配合体6。其中,该导热主体1由金属导热材料制作而成,为盒状结构。导热主体1的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11,前述的电路板、锂电池、充电模块等易发热部件安装在该安装空间11中。导热主体1的顶面上加工有与安装空间11连通的出入口。上述的易发热部件从该出入口进出该安装空间11中。盖板4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导热主体1上,以用于开闭该出入口。当盖板4封盖在出入口时,安装空间11形成封闭的空间,外界空气中的灰尘难以与安装空间11中的易发热部件接触,以延长前述的易发热部件的使用寿命。
29.前述导热主体1具有底面12以及形成于导热底面12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侧面13。底面12上成型有散热翅片2。散热翅片2的两端延伸至相对应端的侧面13上。若干个散热翅片2沿底面12的宽度方向并列布置,相邻的两个散热翅片2之间形成风道。配合体6与导热主体1相配合,并具有配合位置。在该配合位置,导热主体1和配合体6之间形成容纳全部的该
散热翅片2的夹层空间3。本实施例中该夹层空间3的侧壁与散热翅片2之间间隙配合连接。导热主体1上位于风道的两端形成有与夹层空间3连通的通风口14。该通风口14对应风道的两端布置。通风口14中安装有排风扇。该排风扇的出风端朝通风口14的外侧布置。配合体6上加工有与夹层空间3连通的透风孔5。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当排风扇启动后,空气流由透风孔5进入夹层空间3中,经由风道从通风口14中排出。其中,在配合体6上安装有覆盖透风孔5的过滤网,以对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进行过滤。
30.本实施例中,导热主体1上位于底面12宽度方向上的两端成型有翼板15。两侧的翼板15、底面12、侧面13之间构成夹层空间3的部分结构。散热翅片位于于两个翼板15之间。两个翼板15的底部之间形成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底面12相对应,两个翼板15的端部之间形成第二开口,该第二开口与侧面13相对应。配合体6布置有两组,包括下封板61和形成于下封板61一侧的侧封板62。在前述的配合位置,两组配合体6的下封板61相互配合封盖第一开口,以及两组配合体6的侧封板62分别封盖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该两组配合体6、两翼板15、底面12、侧面13之间构筑成前述的夹层空间。上述的透风孔5形成于下封板61上,上述的过滤网安装在下封板61上。
31.本实施例中,在翼板15的下端加工有插槽151,该插槽151沿底面12的长度方向延伸,两端敞口设置。每组配合体6的下封板61的两侧边缘与相对应侧的翼板15的插槽151沿底面12的长度方向插接配合,并具有插接位置。通过将下封板61抽出插槽151,以使得配合体6能够从导热主体1上拆卸下来。在该插接位置,侧封板62封盖该对应位置的第二开口,以及两组配合体6的下封板61远离侧封板62的端面之间紧密配合。
32.前述的侧封板62和导热主体1两者之间安装有锁紧配合结构。该锁紧配合结构包括布置在侧封板62边缘上的若干个贯穿孔、布置在导热主体1上对应贯穿孔的螺纹孔以及螺栓。其中贯穿孔和螺纹孔的中心轴线沿底面12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前述的插接位置,侧封板62封盖第二开口,贯穿孔和螺纹孔相对应,通过螺钉将侧封板62锁紧在导热主体1上,以使得配合体6能够固定在导热主体1上。前述的盖板4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盖板4上加工有散热凸起41。本实施例中,在导热主体1的除底面12和侧面13之外的其他侧面上加工有散热结构,以提高导热主体1整体的散热效果。
33.具体安装时,将易发热部件安装至安装空间11中,并通过盖板4封盖出入口,以使得安装空间11形成封闭空间,外界空气的灰尘不会进入该安装空间11中。两组配合体6的下封板61从对应侧位置插入翼板15的插槽151中,并推送至预定位置,最后通过螺栓将配合体6锁紧在导热主体1上。
34.散热作业时,在排风扇的作用下,气流由透风孔5进入夹层空间3中,并能在夹层空间3中沿散热翅片之间形成的风道进行流动,以快速将传导至散热翅片上的热量带走,有效提高散热翅片的散热效率。长时间使用后,通过松开螺栓,以将配合体6从导热主体1上拆卸下来,进而能够对散热翅片2进行清理灰尘等作业。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