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挠结合线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0418发布日期:2022-12-17 10:5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刚挠结合线路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路板技术领域,具体为刚挠结合线路板结构。


背景技术:

2.线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软硬结合板fpc与pcb的诞生与发展,催生了软硬结合板这一新产品。因此,软硬结合板,就是柔性线路板与硬性线路板,经过压合等工序,按相关工艺要求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fpc特性与pcb特性的线路板。刚挠结合板不是一种普通电路板,顾名思义,是软板和硬板的相结合,是将薄层状的挠性底层和刚性底层结合,再层压入一个单一组件中,形成的电路板。
3.现有的刚挠结合线路板结构在使用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安装时直接使用手触摸刚性板体,手上的污渍容易对线路板造成侵蚀,同时边缘处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磕碰损坏;挠性板体的长度固定,但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挠性板体所需使用的长度往往不一样,若过短,则无法适用多种场合,若过长,则容易弯折损坏,同时占用空间,过于杂乱,不利于灵活使用,即使一些刚挠结合板上设置了卷收机构,也无法灵活调节卷收机构的位置并对其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刚挠结合线路板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刚性板体、挠性板体,所述刚性板体左右两端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插槽,用于连接,且右侧的所述插槽中连接有所述挠性板体,还包括第一把手、固定机构、防护壳、第二螺栓、装配板、挡板、出口槽、卷收机构、限位机构、凹槽、连接机构,所述刚性板体外部设有所述防护壳,用于防护,所述防护壳左右两端设有若干和所述插槽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机构,用于固定连接,侧面设有若干所述第一把手和带有连接孔的所述装配板,便于拿取和安装,内部设有若干和所述刚性板体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挡板,用于所述刚性板体的限位,正面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并啮合有所述第二螺栓,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挠性板体滑动连接所述卷收机构,可以在所述挠性板体不同的位置进行卷收,所述卷收机构左右两端均设有和所述挠性板体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出口槽,正面设有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位,底部设有所述凹槽和与所述凹槽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出口槽和所述固定机构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使所述出口槽能够移动至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并进行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把手上设有防滑纹,防止手部滑动。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螺栓、上固定框、下固定框,所述上固定框和所述下固定框均设在所述防护壳上,且二者均和所述插槽位置相
对应,所述上固定框和所述出口槽上均设有若干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啮合所述第一螺栓,使所述出口槽可以与所述上固定框连接固定,所述上固定框上还设有和所述限位机构位置相对应的通槽,避免阻挡所述限位机构。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包括上壳体、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侧面设有若干所述第一把手,便于移动,正面设有若干所述第二螺纹孔并啮合有所述第二螺栓,所述下壳体侧面设有若干所述装配板,便于安装,正面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螺栓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便于连接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收机构包括移动块、通孔、卷收板、转轴、旋钮,所述移动块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左右两端设有所述通孔并连接所述出口槽,内部轴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底部连接所述旋钮,中部连接带有第二通孔的所述卷收板,所述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和所述挠性板体滑动连接,转动所述旋钮,所述挠性板即可被所述卷收板卷收。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把手、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出口槽滑动连接,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便于移动,所述出口槽正面设有第三通孔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卷收机构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内啮合有第四螺栓,拧紧所述第四螺栓,即可压紧所述挠性板,避免所述卷收机构继续移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板、第三螺栓、固定座,所述卷收机构底部前端设有所述凹槽,后端设有若干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所述卷收机构、所述凹槽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栓和所述第三螺纹孔相啮合,使不同的所述卷收机构之间可以连接固定。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把手、防护壳,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在安装时直接用手触摸到刚性板体,可以避免手上的污渍对线路板造成的侵蚀,同时边缘处不会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不易磕碰损坏;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卷收机构、限位机构、出口槽、凹槽,可以通过卷收机构调节挠性板体暴露在外部的长度,进而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会过短导致无法使用,也不会因过长导致其过于杂乱、占用空间和弯折损坏,使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同时通过固定机构和出口槽的配合,可以将卷收机构固定起来,也可以通过连接机构和凹槽的配合,使不同的卷收机构连接起来。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卷收机构主视图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卷收机构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卷收机构仰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第一把手;2、固定机构;201、第一螺栓;202、上固定框;203、下固定框;3、防护壳;301、上壳体;302、下壳体;4、第二螺栓;5、装配板;6、挡板;7、刚性板体;8、挠性板体;9、出口槽;10、卷收机构;1001、移动块;1002、通孔;1003、卷收板;1004、转轴;1005、旋钮;11、限位机构;1101、第二把手;1102、限位板;12、凹槽;13、连接机构;1301、连接板;
1302、第三螺栓;1303、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1
1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刚挠结合线路板结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刚性板体7、挠性板体8,所述刚性板体7左右两端设有若干对称设置的插槽,用于连接,且右侧的所述插槽中连接有所述挠性板体8,还包括第一把手1、固定机构2、防护壳3、第二螺栓4、装配板5、挡板6、出口槽9、卷收机构10、限位机构11、凹槽12、连接机构13,所述刚性板体7外部设有所述防护壳3,可以保护所述刚性板体8,所述防护壳3左右两端设有若干和所述插槽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固定机构2,用于固定连接,侧面设有若干所述第一把手1和带有连接孔的所述装配板5,便于使用者拿取和进行安装,内部设有若干和所述刚性板体7位置相对应的所述挡板6,用于所述刚性板体7的限位,正面设有若干第二螺纹孔并啮合有所述第二螺栓4,用于连接固定,所述挠性板体8滑动连接所述卷收机构10,可卷收所述挠性板体8,所述卷收机构10左右两端均设有和所述挠性板体8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出口槽9,正面设有所述限位机构11,可以防止所述卷收机构10继续滑动,底部设有所述凹槽12和与所述凹槽12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连接机构13,用于连接固定不同的所述卷收机构10,所述出口槽9和所述固定机构2位置相对应,尺寸相匹配,使所述出口槽9能够移动至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并进行固定连接。
2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把手1上设有防滑纹,防止在安装时手部滑动。
2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第一螺栓201、上固定框202、下固定框203,所述上固定框202和所述下固定框203均设在所述防护壳3上,且二者均和所述插槽位置相对应,所述上固定框202和所述出口槽9上均设有若干位置相对应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啮合所述第一螺栓201,使所述出口槽9可以与所述上固定框202连接固定,所述上固定框202上还设有和所述限位机构11位置相对应的通槽,避免阻挡所述限位机构11,使所述出口槽9可以插入所述固定机构2内。
2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3包括上壳体301、下壳体302,所述上壳体301侧面设有若干所述第一把手1,便于移动,正面设有若干所述第二螺纹孔并啮合有所述第二螺栓4,所述下壳体302侧面设有若干所述装配板5,便于安装固定,正面设有若干与所述第二螺栓4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孔,便于连接。
2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卷收机构10包括移动块1001、通孔1002、卷收板1003、转轴1004、旋钮1005,所述移动块1001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左右两端设有所述通孔1002并连接所述出口槽9,内部轴连接有纵向设置的所述转轴1004,所述转轴1004底部连接所述旋钮1005,中部连接带有第二通孔的所述卷收板1003,所述通孔1002和所述第二通孔均和所述挠性板体8滑动连接,转动所述旋钮1005,即可使所述卷收板1003卷收所述挠性板体8。
2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机构11包括第二把手1101、限位板1102,所述限位板1102和所述出口槽9滑动连接,顶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1101,便于移动,所述出口槽9正面设有第三通孔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把手1101,所述第二把手1101和所述
卷收机构10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四螺纹孔,所述第四螺纹孔内啮合有第四螺栓,拧紧所述第四螺栓,即可压紧所述挠性板8,避免所述卷收机构10继续移动。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机构13包括连接板1301、第三螺栓1302、固定座1303,所述卷收机构10底部前端设有所述凹槽12,后端设有若干所述固定座1303,所述固定座130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301,所述连接板1301、所述卷收机构10、所述凹槽12上均设有位置相对应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栓1302和所述第三螺纹孔相啮合,使不同的所述卷收机构10之间可以连接固定。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第一把手1拿取防护壳3,将刚性板体7放入防护壳3中,并通过第二螺栓4对防护壳3进行连接固定,挡板6可以对刚性板体7进行限位,通过装配板5可以将防护壳3安装至指定位置,将挠性板体8的端部插入固定机构2内的插槽上,中部依次穿过出口槽9和卷收机构10,限位机构11可以对卷收机构10进行限位,通过凹槽12和连接机构13的配合可以将不同的卷收机构10连接固定起来;固定时,将出口槽9放入上固定框202和下固定框203之间,通过第一螺栓201连接固定;防护时,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可以对刚性板体7的边框处进行防护;卷收时,旋转移动块1001上的旋钮1005,使转轴1004带动卷收板1003转动,进而使挠性板体8通过通孔1002被卷收;限位时,拧紧第四螺栓,使第二把手1101带动限位板1102压紧挠性板体8即可避免卷收机构10继续滑动;连接时,转动与固定座1303转动连接的连接板1301,直至接触到另一个卷收机构10上的凹槽12,然后通过第三螺栓1302连接固定。
27.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机械连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的惯用手段,可通过有限次试验得到技术启示,属于公知常识。
28.本文中未详细说明的部件为现有技术。
29.上述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而不具备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