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接结构及插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30428发布日期:2022-10-26 00:1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接结构及插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结构及插接设备。


背景技术:

2.现有的led灯和摄影灯能够通过外接插接设备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这里的插接设备类似于路由器,能够接发信息,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远程控制灯光设备。
3.在实际的视频拍摄或者影视剧创作场景中,通常会用到多种型号的灯光设备,这些设备之间形态各异,这就使得其与插接设备装配时容易出现空间上的干涉,导致插接设备不能与灯光设备良好适配。
4.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接结构,通过其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可调,可避免相互干涉。
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接设备,其插接在其他设备上后可调整空间位置,具有良好地通用性。
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一种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基座以及与所述第一基座转动连接的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贯穿所述第一基座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本体上配置有限位凸台,所述本体外套设有限位压块,所述第一基座分布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限位压块之间;所述限位压块作用于所述本体以使得限位压块与第一基座贴合以及限位凸台与第一基座贴合。
9.这样,可通过限位压块和限位凸台的配合将转动架安装在第一基座上,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压块的方式调节转动架与第一基座安装的松紧程度,即调节限位压块与第一基座的贴合程度以及限位凸台与第一基座的贴合程度,使得转动架相对于第一基座转动时具有一定的阻尼力,从而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结构转接后不至于松垮晃动,转接效果好;并且通过其连接的两个部件之间的空间位置可调,可避免相互干涉。
1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外套设有阻尼垫片,所述阻尼垫片压设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和/或所述阻尼垫片压设于所述限位压块与所述第一基座之间。通过阻尼垫片进一步增加了转动架转动的阻尼效果。
11.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外套设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压设于所述限位压块与所述阻尼垫片之间。这里的弹性垫在限位压块和阻尼垫片之间起缓冲和预紧作用,作用类似于弹簧,这里的弹性垫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可避免因限位压块过紧导致阻尼垫片与第一基座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卡死,或者限位压块过松导致阻尼垫片与第一基座之间的摩擦力过小使其阻尼效果的问题,降低了用户对限位压块的操作难度。
12.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接结构还包括第二基座和限位件;所述第二基座分布于所述第一基座上侧,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本体上配置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的限位块;当所述限位块抵接至所述限位件时,所述限位件能够限定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的转动。限位件配合限位块可防止转动架无限周向转动,进而可防止当转动架上连接有连接线时连接线断裂。
13.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上配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套设于所述定位柱外并与其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定位柱与定位块之间拆卸方便,便于维护。
14.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凸出于所述本体的周侧壁,所述定位块靠近所述本体的周侧壁分布;所述限位块能够跟随所述本体转动,所述定位块位于所述限位块的转动路径上。这里的定位块处于限位块的转动路径上,当限位块跟随本体转动时,处于限位块转动路径上的定位块能够对限位块进行阻挡,从而使得本体不能继续沿该方向转动,实现了对本体转动角度的限定。
15.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转动架上贯穿设置有引线孔,该引线孔内嵌设有插接头;所述插接头与所述引线孔螺纹连接;所述引线孔用于引导所述插接头上的连接线连接至与所述第一基座相对静止的电性元器件。通过插接头能更好地与被连接零件互连,便于使用;插接头与引线孔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插接头与转动架拆卸和装配。
16.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接头包括彼此连接的内连接段和外连接段,所述内连接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外连接段的外径,所述内连接段嵌设于所述引线孔内;所述内连接段外套设有pc片;所述pc片夹设于限位凸台的下端面与外连接段的上端面之间。内连接段用于与转动架配合连接,外连接段用于与被连接零件配合连接。
17.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压块与所述本体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压块背离所述限位凸台的端面开设有操作孔。方便用户借助工具在狭小空间内对限位压块进行调节。
18.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本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主体部,其中:所述限位凸台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自由端;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限位压块套设于所述第一延伸部外;所述弹性垫、所述阻尼垫片和所述第一基座均套设于所述主体部外。
19.一种插接设备,包括底壳以及上述的转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底壳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壳内。该插接设备在与其他设备配合使用时,可调节其与配合使用的设备之间的相对空间位置,避免二者之间产生干涉,具有很好地通用性,实用性强。
20.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壳侧壁上贯穿设置有天线座,该天线座与底壳外壁之间配置有硅胶垫。所述硅胶垫的一侧抵紧所述底壳外壁,另一侧抵紧所述天线座;所述底壳内配置有pcb板,底壳侧壁上配置有type-c接口,所述type-c接口电连接至所述pcb板。这里的天线座能够使得该插接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信号互连,便于使用,并且通过底壳与天线座将二者之间的硅胶垫挤压变形,使得硅胶垫能够与底壳之间以及硅胶垫与天线座之间紧密贴合,从而能够对天线座安装位置进行密封防水,安全性高。type-c接口可为用户提供信号或者电传输通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插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插接设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转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转接结构中转动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标:1、转接结构;11、插接头;111、外连接段;112、内连接段;113、线槽;121、转动架;1210、本体;1211、第二延伸部;1212、第一延伸部;1213、主体部;1214、限位凸台;1215、定位凸起;1216、pc片;122、上孔;123、下孔;124、限位压块;1241、操作孔;125、限位件;1251、定位柱;1252、定位块;126、限位块;1261、过渡圆角;127、阻尼垫片;128、压套;129、弹性垫;13a、第一基座;13b、第二基座;2、壳体;21、底壳;22、顶盖;23、pcb板;24、天线座;25、type-c接口;26、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31.实施例1
32.请参照图3至图5,一种转接结构,包括第一基座13a以及与第一基座13a转动连接的转动架121;转动架121包括本体1210,本体1210贯穿第一基座13a并与其转动连接;本体1210上配置有限位凸台1214,本体1210外套设有限位压块124,第一基座13a分布于限位凸台1214与限位压块124之间;限位压块124与本体1210螺纹连接。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这里的转动架121为回转体状,其轴向上,一部分处于第一基座13a上方,另一部分处于第一基座13a下方。在使用时,处于第一基座13a上方的部分用于连通或者连接第一部件,处于第一基座13a下方的部分用于连通或者连接第二部件,这里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为通过本实用新型转接结构1转接的两个零件。例如图1和图2所示的插接设备,以及图3所示的转接结构1,转接结构1安装于插接设备的壳体2内,该应用环境下,第一部件为壳体2,第二部件为插接头11;这里的转动架121用于将插接头11与壳体2连接。
33.在使用时,具体地,通过限位压块124和限位凸台1214的配合将转动架121安装在
第一基座13a上,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压块124与限位凸台1214之间的距离的方式,实现调节转动架121与第一基座13a安装的松紧程度,即调节限位压块124与第一基座13a的贴合程度以及限位凸台1214与第一基座13a的贴合程度,使得转动架121相对于第一基座13a转动时具有一定的阻尼力,从而使得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结构1转接后不至于松垮晃动,转接效果好;并且,通过本实用新型转接结构1转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二者可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转接后的二者的空间位置可调,进而可避免二者在具体使用场景中出现相互干涉的现象,提升转接结构的灵活性,适配更多不同形状构造的设备。
3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阻尼力来自于限位凸台1214和/或限位压块124对第一基座13a的摩擦力。这里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压块124与限位凸台1214之间的距离的方式调节阻尼力的大小,方便实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动架121与第一基座13a连接部位呈圆柱体状。便于转动架121与第一基座13a转动安装。
35.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进一步地增加转动架121与第一基座13a之间的阻尼效果,本实施例中,本体1210外套设有阻尼垫片127,阻尼垫片127压设于限位凸台1214与第一基座13a之间。更进一步地,限位压块124与第一基座13a之间也压设有阻尼垫片127。即在限位压块124与第一基座13a之间、第一基座13a与限位凸台1214之间均设置有阻尼垫片127。通过设置的阻尼垫片127,可有效增加限位压块124与第一基座13a之间的摩擦力,也可有效增加限位凸台1214与第一基座13a之间的摩擦力,可从整体上提升转动架121与第一基座13a之间转动时的阻尼力,增加结构的稳定性,有利于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安装后两者相对位置调整的同时,也有利于调整后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保持,稳定性高。
36.优选的,阻尼垫片127可为尼龙垫片。在其他实施例中,阻尼垫片127也可以是橡胶垫片。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装配,可将阻尼垫片127分别与限位压块124和限位凸台1214粘接。通过预先将阻尼垫片127与限位压块124粘接,以及将阻尼垫片127与限位凸台1214粘接的方式,可在装配时防止阻尼垫片127脱落,简化了转接结构1的装配步骤。
37.更进一步地,本体1210外套设有弹性垫129,弹性垫129压设于限位压块124与阻尼垫片127之间。通过弹性垫129配合限位压块124,使得阻尼垫片127起阻尼效果的同时不至于因为限位压块124直接抵接至阻尼垫片127而使得阻尼力过大而影响转动架121相对于第一基座13a的转动。具体地,这里的弹性垫129在限位压块124和阻尼垫片127之间起缓冲和预紧作用,作用类似于弹簧,这里的弹性垫129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可避免因限位压块124过紧导致阻尼垫片127与第一基座13a之间的摩擦力过大卡死,或者限位压块124过松导致阻尼垫片127与第一基座13a之间的摩擦力过小使其阻尼效果变差的问题,降低了用户对限位压块124的操作难度(表现在限位压块124对阻尼垫片127的预紧力上),可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本实施例中,弹性垫129为弹性橡胶垫。在其他实施例中,这里的弹性垫129也可以是可压缩的弹簧或者硅胶圈等。
38.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在狭小的空间内调节限位压块124,于限位压块124背离所述限位凸台1214的端面开设有操作孔1241。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与操作孔1241适配的工具嵌入操作孔1241内,从而通过工具对限位压块124施力以实现对限位压块124进行调节。
39.本实施例中,本体1210包括依次连接的主体部1213、第一延伸部1212和第二延伸部1211,具体如图5所示,限位凸台1214设置于主体部1213的下端(自由端),第一延伸部
1212设置于主体部1213的上端。优选的,限位凸台1214、主体部1213、第一延伸部1212和第二延伸部1211均为圆柱体状且四者一体成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使用时,第一基座13a、弹性垫129和两个阻尼垫片127均安装在主体部1213上,均为间隙配合,而限位压块124套设在第一延伸部1212外并与第一延伸部1212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1212的外径小于主体部1213的外径。以使得在第一延伸部1212安装限位压块124后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限位压块124能够作用于弹性垫129,于弹性垫129与限位压块124之间设置压套128,该压套128为刚性材料,用于传递限位压块124对弹性垫129的压紧力,这里的第一基座13a、压套128、弹性垫129和两个阻尼垫片127的厚度和大于主体部1213的轴向长度,以使得在安装后限位压块124能够对弹性垫129施加压力。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限位压块124锁紧,上侧的限位压块124可对下侧的限位压块124起到防松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压套128是否设置取决于第一基座13a、弹性垫129和两个阻尼垫片127的厚度和是否大于主体部1213的轴向长度,若第一基座13a、弹性垫129和两个阻尼垫片127的厚度和大于主体部1213的轴向长度,则不需要设置压套128,反之则需要设置压套128。在其他实施例中,压套128与下侧的限位压块124一体成型,方便装配使用。
40.如图3、图4和图5所示,转动架121上贯穿设置有引线孔,该引线孔内嵌设有插接头11。这里的引线孔包括沿转动架121轴向延伸且贯通的下孔123和上孔122,其中下孔123分布于主体部1213内并贯穿主体部1213的下端面;上孔122贯穿第一延伸部1212和第二延伸部1211并连通至下孔123。本实施例中,插接头11嵌设于下孔123内并与其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插接头11的上端开设有线槽113,用于安装信号传输或者电传输的连接线,该连接线穿设在引线孔内。引线孔用于引导插接头11上的连接线连接至与第一基座13a相对静止的电性元器件(这里的电性元器件可以是安装在第一基座13a上的pcb板等能够或者需要与连接线电连接的元器件)。在使用时,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结构1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不存在信号或者电力传输时,则这里不考虑连接线。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转接结构1连接的两个零件之间存在信号传输或者电力传输时,则需要考虑存在连接线的情况。
41.进一步地,插接头11包括彼此连接的内连接段112和外连接段111,内连接段112的外径小于外连接段111的外径,内连接段112嵌设于引线孔内;内连接段112外套设有pc片1216;pc片1216夹设于限位凸台1214的下端面与外连接段111的上端面之间。这里的外连接段111用于与被连接的零件插接配合。这里的pc片1216用于覆盖限位凸台1214的下端面,提升美感。进一步地,限位凸台1214的下端面配置有定位凸起1215,该定位凸起1215贯穿pc片1216用于对其进行定位,同时能够起到插接头11防呆的作用。
42.当考虑存在连接线的情况时,又因为转动架121与第一基座13a为转动连接,为了防止在实际使用时转动架121的无限周向转动而造成连接线断裂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基座13b和限位件125,第二基座13b分布于第一基座13a上侧,限位件125设置于第二基座13b,本体1210上配置有与限位件125配合的限位块126;当限位块126抵接至限位件125时,限位件125能够限定本体1210相对于第一基座13a的转动。具体如图3和图5所示,这里的限位件125与第二基座13b相对固定,可直接安装在第二基座13b上靠近限位块126的位置。在使用时,当转动架121转动时,限位块126随着转动架121周向转动,当转过一定角度后限位块126抵近限位件125,再转动时限位块126与限位件125抵接,从而限制了转动架121的周向转动角度,使其能够实现角度调节的同时又不至于无限周转而造成连接线的断裂。
43.进一步地,限位件125包括设置于第二基座13b的定位柱1251,定位柱1251上配置有用于与限位块126配合的定位块1252。更进一步地,定位块1252套设于定位柱1251外并与其螺纹连接。限位块126凸出于本体1210的周侧壁,定位块1252靠近本体1210的周侧壁分布;限位块126能够跟随本体1210转动,定位块1252分布于限位块126的转动路径上。这里的定位块1252处于限位块126的转动路径上,当限位块126跟随本体1210转动时,处于限位块126转动路径上的定位块1252能够对限位块126进行阻挡,从而使得本体1210不能继续沿该方向转动,实现了对本体1210转动角度的限定。这里的定位柱1251与定位块1252可拆卸,方便维护。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柱1251与定位块1252可一体成型,结构强度高。
44.本实施例中,定位块1252可呈圆柱体状。限位块126设置于第二延伸部1211,并与其一体成型。具体地,限位块126沿第二延伸部1211的径向向外凸出,第二延伸部1211与限位块126过渡部位配置有过渡圆角1261,该过渡圆角1261与定位块1252适配。在使用过程中,限位块126跟随本体1210转动,当限位块126抵接至定位块1252时,定位块1252抵接至过渡圆角1261以实现对转动架121的限位。这里的过渡圆角1261可减小限位块126与第二延伸部1211连接处的应力集中。
45.实施例2
46.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插接设备,用于电性连接照明灯具或者控制台等设备,其包括底壳21以及上述的转接结构1,其中:第一基座13a与底壳21固定连接;转动架121的一端延伸至底壳21内。接下来以插接设备对摄影灯的控制举例说明。在使用时,将插接头11的外连接段111插接在摄影灯等设备上,从而实现将其与插接设备的连接,此时可以通过转接结构1调整插接设备和摄影灯的相对空间位置,从而可避免插接设备与摄影灯之间产生空间干涉而造成不能安装,并且能使得该插接设备适配不同型号的摄影灯,具有通用性,实用性强。
47.本实施例中,插接头11可为dmx接头。本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3a与底壳21一体成型。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基座13a可以与底壳2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也可将二者粘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4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底壳21构成壳体2的顶盖22,顶盖22与底壳21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通过螺钉、或者采用螺纹装配或者胶粘或者卡接等。本实施例中,壳体2内腔配置有pcb板23,具体如图2和图3所示,这里的pcb板23高度与限位块126的高度适配,可将限位件125安装至pcb板23上,或者将第二基座13b固定安装在pcb板2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基座13b与pcb板23一体成型。在使用时,插接头11上的连接线通过过线孔进入壳体2内并连接至pcb板23,使用过程中,插接头11与pcb板23调节角度,通过限位件125与限位块126配合限定了插接头11的角度调节范围,防止其无限周转,从而可防止插接头11与pcb板23之间的连接线断裂。本实施例中,底壳21的侧壁上装配有type-c接口25,type-c接口25采用现有的防水型type-c接口25,从而提高本插接设备的防水性能。这里的type-c接口25电连接至pcb板23。type-c接口25可为用户提供信号或者电传输通道。
49.底壳21的侧壁上还装配有天线座24,底壳21设置有天线通孔,天线座24穿过天线通孔且至少部分位于底壳21外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用户连接其他零部件,本插接设备将天线座24外露,用户能够将外置天线或其他信号传输线缆转接头插接在天线座24上,以便于用户进行插接,提高本插接设备的协作性。本实施例中,天线座24与底壳21外壁之间
配置有硅胶垫(图中未示出),硅胶垫的一侧抵紧底壳21外壁,另一侧抵紧天线座24。通过底壳21与天线座24将二者之间的硅胶垫挤压变形,使得硅胶垫能够与底壳21之间以及硅胶垫与天线座24之间紧密贴合,从而能够对天线座24安装位置进行密封防水,安全性高。
50.本实施例的插接设备还包括安装在底壳21内的蓄电池26,用于为插接设备内的电性元器件供电。pcb板23与蓄电池26电连接。于底壳21上还配置有磁吸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连接至蓄电池26,用于为蓄电池26充电。
51.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