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电源结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5517发布日期:2022-11-23 00:2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电源结构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电源结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并向电路(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源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进行及时散热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整体工作效率。
3.目前市场上的电源通常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效果较差,且吹散的热量容易堆积在机箱中,容易受到通风环境的限制,且目前现有的电源箱无法适配不同规格的电源,面对不能适配的电源时会出现散热效率降低的情况。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节能型电源结构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市场上的电源通常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进行散热,这种散热方式效果较差,且吹散的热量容易堆积在机箱中,容易受到通风环境的限制,且目前现有的电源箱无法适配不同规格的电源,面对不能适配的电源时会出现散热效率降低的情况。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节能型电源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本体,所述散热器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降温机构;
7.所述散热器本体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背板;
8.所述散热器本体顶部和底部内表面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散热侧板;
9.所述散热器本体中安装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散热器本体底部内表面之间安装有多个弹簧。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循环降温机构包括回流弯管和水泵,所述回流弯管安装于散热器本体顶部,且所述回流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所述散热器本体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中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所述安装支架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液体一直于循环降温机构内循环,首先由水泵带动液体流动,液体流经回流弯管与电源的贴合处时吸收来自电源产生的热量,接着流经与散热鳍片时液体中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中,最终由第一散热风扇吹散。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回流弯管贯穿安装支架前后端底部,且顶部外表面与散热鳍片底部贴合。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实现液体流经散热鳍片时热量被吸收。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鳍片的材质为铜或铝。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这两种材料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贴合于发热表面后通过符合的热交换模式进行散热。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背板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散
热器本体后端,所述限位板中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散热风扇。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中限位板可对推入的电源进行限位,而两个第二散热风扇既可对电源后方进行散热,也可吹散散热侧板与散热器本体侧壁之间的热量。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板包括承重板,所述承重板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承重板两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承重板底部边角处、散热器本体底部内表面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通过导向板的引导直接将电源推至承重板上,若电源规格较大,则承重板两侧的滑块向下滑动,进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电源的适配。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散热侧板上开设有两个与滑块相对应的滑槽。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弹簧安装于多组安装基座之间。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承重板在下降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且会给承重板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电源与回流弯管贴合,保证散热效率。
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循环降温机构,有效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率,保证了电源工作的稳定性;
25.2.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弹簧和升降板,使散热装置可以适配不同规格的电源,且来自弹簧的反作用力可实现电源与循环降温机构的贴合,避免了散热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循环降温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板的立体结构图。
30.图中:1、散热器本体;2、循环降温机构;201、回流弯管;202、水泵;203、安装支架;204、散热鳍片;205、第一散热风扇;3、散热背板;301、限位板;302、第二散热风扇;4、散热侧板;5、升降板;501、承重板;502、导向板;503、滑块;504、安装基座;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32.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节能型电源结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器本体1,散热器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降温机构2,循环降温机构2包括回流弯管201和水泵202,回流弯管201安装于散热器本体1顶部,且回流弯管20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水泵202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上,散热器本体1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支架203,安装支架203中固定安装有散热鳍片204,安装支架203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205,液体一直于循环降温机构2内循环,首先由水泵202带动液体流动,液体流经回流弯管201与电源的贴合处时吸收来自电源产生的热量,接着流经与散热鳍片204时液体中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204中,最终由第一散热
风扇205吹散,回流弯管201贯穿安装支架203前后端底部,且顶部外表面与散热鳍片204底部贴合,从而实现液体流经散热鳍片204时热量被吸收,散热鳍片204的材质为铜或铝,这两种材料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贴合于发热表面后通过符合的热交换模式进行散热;
33.如图3所示,散热器本体1后端固定连接有散热背板3,散热背板3包括限位板301,限位板301固定连接于散热器本体1后端,限位板301中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散热风扇302,其中限位板301可对推入的电源进行限位,而两个第二散热风扇302既可对电源后方进行散热,也可吹散散热侧板4与散热器本体1侧壁之间的热量;
34.散热器本体1顶部和底部内表面两侧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散热侧板4;
35.如图3和图4所示,散热器本体1中安装有升降板5,升降板5包括承重板501,承重板501前端固定连接有导向板502,承重板501两侧前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503,承重板501底部边角处、散热器本体1底部内表面的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基座504,用户可通过导向板502的引导直接将电源推至承重板501上,若电源规格较大,则承重板501两侧的滑块503向下滑动,进而实现对不同规格电源的适配,两个散热侧板4上开设有两个与滑块503相对应的滑槽,升降板5与散热器本体1底部内表面之间安装有多个弹簧6,多个弹簧6安装于多组安装基座504之间,在承重板501在下降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且会给承重板502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电源与回流弯管201贴合,保证散热效率。
36.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用户需先将电源通过导向板501的引导推至承重板501上,若电源规格较大,则会导致承重板501下降,在承重板501在下降的过程中弹簧6起到缓冲的作用,且会给承重板501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推动电源与回流弯管201贴合,接着启动水泵202和两个第二散热风扇302,此时电源顶部产生的热量被回流弯管201中的液体吸收,两侧产生的热量则穿过散热侧板4,堆积在散热侧板4与散热器本体1侧壁之间,最后与后方产生的热量一起被两个第二散热风扇302吹散。
3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