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0547发布日期:2023-05-24 13:4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尤其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具有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可以实现简易灵活的人机交互,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2、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可以实现全面屏、窄边框、高分辨率、卷曲穿戴、折叠等,成为显示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可折叠的显示装置受到广泛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旨在实现显示面板的分屏控制,同时,减少触控芯片的数量,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制备成本。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触控区,及围绕所述触控区的周边区,所述周边区包括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位于所述触控区的一侧;所述触控区包括多个触控子区。

4、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触控通道、多条触控走线以及多个开关模块。

5、其中,所述多个触控通道设于每个触控子区。所述多条触控走线中,每条触控走线的一端与一个触控通道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绑定区。所述多个开关模块设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与位于同一所述触控子区的多个触控通道电连接的多条触控走线中,至少部分触控走线中的每条触控走线与一个开关模块电连接。

6、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接收触控信号,并导通所述触控信号在所述触控走线中的通路,以使所述触控走线所电连接的触控通道所在的触控子区实现触摸感测;或,断开所述触控信号在所述触控走线中传输的通路。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晶体管,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被配置为接收开关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被配置为接收所述触控信号,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触控走线电连接。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有源层以及栅导电层。

9、其中,所述有源层设于所述衬底上,所述有源层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第一有源层图案,所述第一有源层图案形成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沟道、第一极和第二极。所述栅导电层与所述有源层叠层设置,所述栅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栅导电图案,所述栅导电图案形成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源漏导电层、第一绝缘层、触控导电层以及第二绝缘层。

11、其中,所述源漏导电层设于所述有源层和所述栅导电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源漏导电层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和所述绑定区之间的第一连接图案。所述第一绝缘层设于所述源漏导电层与所述有源层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层中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连接图案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有源层图案电连接。所述触控导电层设于所述源漏金属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多条触控走线设于所述触控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设于所述触控导电层和所述源漏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二绝缘层中设有第二过孔,所述触控走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电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源漏导电层包括第一源漏导电层和第二源漏导电层,所述第一连接图案包括第一子连接图案和第二子连接图案,所述第一子连接图案设于所述第一源漏导电层,所述第二子连接图案设于所述第二源漏导电层。

13、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源漏导电层和所述第二源漏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三绝缘层中设有第三过孔。

14、其中,所述第一子连接图案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有源层图案电连接,所述第二子连接图案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子连接图案电连接,所述触控走线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二子连接图案电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导电层包括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层、第四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

16、其中,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或,所述第四绝缘层中设有第四过孔,所述触控走线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触控走线依次通过所述第四过孔和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电连接。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触控引脚。所述触控引脚设置于所述绑定区,所述触控引脚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触控引脚被配置为,与电路板绑定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引脚设于所述触控导电层,所述源漏导电层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图案远离所述触控区一侧的第二连接图案。

19、所述第一绝缘层还设有第五过孔,所述第二连接图案通过所述第五过孔与所述第一有源层图案电连接。所述第二绝缘层还设有第六过孔,所述触控引脚通过所述第六过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图案电连接。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信号线。所述控制信号线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线被配置为向所述开关晶体管传输开关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晶体管打开或关闭。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栅导电层,所述栅导电层包括栅导电图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线设于所述栅导电层,且所述控制信号线与所述栅导电图案一体设置。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条所述控制信号线,一个所述触控子区与至少一条所述控制信号线对应设置。所述控制信号线和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相对应的所述触控子区中,位于所述触控子区的多个触控通道所连接的多个开关晶体管均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电连接。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开关模块组,每个开关模块组均包括至少一个开关模块,同一开关模块组内的开关模块传输相同的开关控制信号。所述多个触控子区中,每个触控子区均与至少一个开关模块组内的开关模块对应电连接,不同的触控子区分别对应不同的开关模块组。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所述触控子区中,所述多个触控通道包括多个第一触控通道和多个第二触控通道,所述多个第一触控通道和所述多个第二触控通道相交叉且相互绝缘。所述多条触控走线包括多条第一触控走线和多条第二触控走线,所述多条第一触控走线与所述多个第一触控通道电连接,所述多条第二触控走线与所述多个第二触控通道电连接。

25、在每个所述触控子区中,所述多条第一触控走线中的每条第一触控走线均与一个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且所述多条第一触控走线所连接的多个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相同的开关控制信号;和/或,所述多条第二触控走线中的每条第二触控走线均与一个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且所述多条第二触控走线所连接的多个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相同的开关控制信号。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控通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触控通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叉。所述多个触控子区包括第一触控子区和第二触控子区,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和所述第二触控子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设置。

27、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开关模块组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控子区的第一触控通道所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子区的第一触控通道所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分别与不同的所述开关模块组内的开关模块对应电连接。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并列设置的两个第二触控通道形成一个触控队列,所述两个第二触控通道分设于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和所述第二触控子区。

29、其中,属于同一所述触控队列的两个第二触控通道电连接,所述第一触控子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子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均直接接收触控信号;或,属于同一所述触控队列的两个第二触控通道相互分离设置,所述第一触控子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和所述第二触控子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分别与不同的所述开关模块组内的开关模块对应电连接。

3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周边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周边区、第二周边区、第三周边区和第四周边区,所述第一周边区和所述第三周边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周边区和所述第四周边区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周边区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绑定区设于所述第四周边区。

31、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经所述第一周边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和/或,经所述第三周边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二触控通道中,靠近所述第一周边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经所述第一周边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靠近所述第三周边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经所述第三周边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

32、所述第二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经所述第一周边区,和/或,经所述第三周边区延伸至所述绑定区。所述第二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二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直接延伸至所述绑定区。

33、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控制信号线的情况下,所述控制信号线包括第一子线、第二子线和第三子线,沿着所述第一周边区指向所述第三周边区的方向,所述第一子线、所述第三子线、所述第二子线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子线和所述第二子线传输相同的开关控制信号。

34、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中,经所述第一周边区延伸的第一触控走线对应的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二触控通道中,靠近所述第一周边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的开关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子线电连接。

35、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中,经所述第三周边区延伸的第一触控走线对应的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第一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二触控通道中,靠近所述第三周边区的第二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的开关模块,均与所述第二子线电连接。

36、所述第二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一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一触控走线对应的开关模块,以及所述第二触控子区内的多个第二触控通道所电连接的第二触控走线对应的开关模块,均与所述第三子线电连接。

37、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触控芯片、时序控制器以及如前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38、其中,所述触控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触控芯片被配置为,向所述开关模块传输触控信号。所述时序控制器与所述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时序控制器被配置为,向所述开关模块传输开关控制信号,所述开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开关模块打开或关闭。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时序控制器传输的开关控制信号包括第一开关控制信号和第二开关控制信号,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模块打开,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用于控制开关模块关闭。

40、所述显示装置可沿所述显示面板中相邻两个触控子区的交界线折叠。在所述显示装置展开的情况下,所述时序控制器向所述两个触控子区对应的开关模块传输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以使所述两个触控子区均进行触摸感测。在所述显示装置折叠的情况下,所述时序控制器向所述两个触控子区中的一者对应的开关模块传输所述第一开关控制信号,向所述两个触控子区中的另一者对应的开关模块传输所述第二开关控制信号,以使所述两个触控子区中的一者进行触摸感测。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连接。所述触控芯片和所述时序控制器设于所述电路板上。

42、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3、通过设置开关模块,并使得开关模块与触控走线电连接,使得开关模块可以控制触控信号在触控走线中的导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对触控走线所电连接的触控通道所在的触控子区的可触摸状态的控制,即,实现对显示面板的分屏控制。

44、通过开关模块实现显示面板的分屏控制,可以避免采用不同的触控芯片实现分屏控制的方案,从而一方面可以使得可折叠的显示面板适用于传统的仅设置一个触控芯片的电路板,另一方面,避免增加电路板中触控芯片的数量,降低显示装置的制备成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