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64010发布日期:2023-02-04 01:1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一种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plc控制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


背景技术:

2.目前的plc控制柜大多以通气式的散热形式进行散热,这样的散热方式在低功率的plc控制柜中使用效果明显,但若是plc控制柜内部有大功率的电气部件,传统的通气式散热结构效果就十分差劲了,在公开号为cn21044472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一种plc控制柜用散热通风结构,包括柜体,和分别设置在柜体两侧壁上的多个条形散热孔,其中,两组散热通风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分别固定在柜体的两侧壁的条形散热孔中;每组散热通风组件分别通过两组连接组件加以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加强了散热效果,又能够起到防护作用,安全可靠,该方式具备一定的散热能力,但是散热效果较差,难以应对发热严重的plc控制柜。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若是plc控制柜内部有大功率的电气部件,传统的通气式散热结构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包括主体机构、环流机构与支撑机构,所述环流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侧,所述支撑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下方;
7.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控制柜体、安装架与散热板管,所述控制柜体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的上端,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控制柜体的内部,所述散热板管固定安装在控制柜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散热板管的前端,所述安装架的切面呈工字型。
8.优选的,所述环流机构包括上储水仓、侧储水仓、连通管、潜水泵与供水管,所述上储水仓固定安装在控制柜体的上端,所述侧储水仓固定安装在控制柜体的左右两端,所述侧储水仓的下部与散热板管的下部之间通过连通管固定连通,所述潜水泵固定安装在上储水仓的内部,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侧储水仓的上端固定连通,该plc控制柜采用循环式的水冷散热结构,利用水流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板管与安装架接触,因此电气部件会通过安装架与散热板管进行快速的热量交换,铜制的安装架能够快速的传递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9.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座、阻尼器、减震弹簧与支撑腿,所述支撑底座位于固定底座的下方,所述阻尼器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与固定底座之间,所述减震弹簧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与固定底座之间,所述减震弹簧位于阻尼器的外侧,所述支撑腿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的下端,通过安装阻尼器与减震弹簧,能够有效的对控制柜体及其内部的电气部件进行减震保护,同时也能够对水流流通通道进行减震保护,避免该plc受到震动而导
致电气部件的损坏或是水道的破裂,提高该plc控制柜的稳定性。
10.优选的,所述主体机构还包括进风口、进风风机与排风口,所述进风口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的下端,所述进风口位于支撑底座的上方,所述进风风机固定安装在进风口的内部,所述排风口固定设置在控制柜体上部的后端,当该plc控制柜发热不严重时仅需开启进风风机,外界的气流会从进风口流入控制柜体中,气流吹过散热板管也能与水流互动增加散热效果,最后气流可携带电气部件散发的热气从排风口排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采用循环式的水冷散热结构,利用水流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板管与安装架接触,因此电气部件会通过安装架与散热板管进行快速的热量交换,铜制的安装架能够快速的传递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13.2、该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通过安装阻尼器与减震弹簧,能够有效的对控制柜体及其内部的电气部件进行减震保护,同时也能够对水流流通通道进行减震保护,避免该plc受到震动而导致电气部件的损坏或是水道的破裂,提高该plc控制柜的稳定性;
14.3、该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当该plc控制柜发热不严重时仅需开启进风风机,外界的气流会从进风口流入控制柜体中,气流吹过散热板管也能与水流互动增加散热效果,最后气流可携带电气部件散发的热气从排风口排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储水仓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体机构;2、环流机构;3、支撑机构;101、固定底座;102、控制柜体;103、安装架;104、散热板管;105、进风口;106、进风风机;107、排风口;201、上储水仓;202、侧储水仓;203、连通管;204、潜水泵;205、供水管;206、架空安装座;207、外部风机座;208、外风机;301、支撑底座;302、阻尼器;303、减震弹簧;304、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好的plc控制柜,包括主体机构1、环流机构2与支撑机构3,环流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外侧,支撑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下方;主体机构1包括固定底座101、控制柜体102、安装架103与散热板管104,控制柜体102固定安装在固定底座101的上端,安装架103固定安装在控制柜体102的内部,散热板管104固定安装在控制柜体102的内部,安装架103固定安装在散热板管104的前端,安装架103的切面呈工字型,环流机构2包括上储水仓201、侧储水仓202、连通管203、潜水泵204与供水管205,上储水仓201固定安装在控制柜体102的上端,侧储水仓202固定安装在控制
柜体102的左右两端,侧储水仓202的下部与散热板管104的下部之间通过连通管203固定连通,潜水泵204固定安装在上储水仓201的内部,供水管205的一端与潜水泵204的出水端固定连通,供水管205的另一端与侧储水仓202的上端固定连通,使用过程中若是控制柜体102内部的电气元件发热严重即可开启潜水泵204,潜水泵204可将上储水仓201内部的水流通过供水管205抽压至侧储水仓202中,当侧储水仓202内的水压增高后侧储水仓202内部的水流就会通过连通管203抽压至散热板管104中,最后散热板管104中的水流会再次回到上储水仓201中完成循环,该plc控制柜采用循环式的水冷散热结构,利用水流进行散热,由于散热板管104与安装架103接触,因此电气部件会通过安装架103与散热板管104进行快速的热量交换,铜制的安装架103能够快速的传递热量,提高散热效果;
22.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底座301、阻尼器302、减震弹簧303与支撑腿304,支撑底座301位于固定底座101的下方,阻尼器302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301与固定底座101之间,减震弹簧303固定连接在支撑底座301与固定底座101之间,减震弹簧303位于阻尼器302的外侧,支撑腿304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301的下端,通过安装阻尼器302与减震弹簧303,能够有效的对控制柜体102及其内部的电气部件进行减震保护,同时也能够对水流流通通道进行减震保护,避免该plc受到震动而导致电气部件的损坏或是水道的破裂,提高该plc控制柜的稳定性,主体机构1还包括进风口105、进风风机106与排风口107,进风口105固定设置在固定底座101的下端,进风口105位于支撑底座301的上方,进风风机106固定安装在进风口105的内部,排风口107固定设置在控制柜体102上部的后端,当该plc控制柜发热不严重时仅需开启进风风机106,外界的气流会从进风口105流入控制柜体102中,气流吹过散热板管104也能与水流互动增加散热效果,最后气流可携带电气部件散发的热气从排风口107排出;
23.环流机构2还包括架空安装座206、外部风机座207与外风机208,架空安装座206固定安装在上储水仓201的上端,架空安装座206的切面呈u型结构,外部风机座207固定安装在架空安装座206的上端,外风机208固定安装在外部风机座207的内部,安装的外风机208可在上储水仓201上进行散热保护,能够快速的将该plc控制柜内部的水流进行降温,确保散热效果的稳定,上储水仓201与侧储水仓202的结构相同,上储水仓201的外端呈波纹状结构,波纹状的上储水仓201与侧储水仓202可增大其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面积,能够使位于侧储水仓202与上储水仓201内部的水流快速降温。
24.工作原理:使用过程中若是控制柜体102内部的电气元件发热严重即可开启潜水泵204,潜水泵204可将上储水仓201内部的水流通过供水管205抽压至侧储水仓202中,当侧储水仓202内的水压增高后侧储水仓202内部的水流就会通过连通管203抽压至散热板管104中,最后散热板管104中的水流会再次回到上储水仓201中完成循环,当该plc控制柜发热不严重时仅需开启进风风机106,外界的气流会从进风口105流入控制柜体102中,气流吹过散热板管104也能与水流互动增加散热效果,最后气流可携带电气部件散发的热气从排风口107排出,安装的外风机208可在上储水仓201上进行散热保护,能够快速的将该plc控制柜内部的水流进行降温,确保散热效果的稳定,波纹状的上储水仓201与侧储水仓202可增大其与外部空气之间的热交换面积,能够使位于侧储水仓202与上储水仓201内部的水流快速降温。
2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
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