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故障保护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8865发布日期:2023-01-03 20:2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故障保护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故障保护模块。


背景技术:

2.保护模块,int69/69f是特别设计用来监控具有外部冷却装置的电机,最典型的是运用在蒸发器和具有高开关频率的电机上。2个ptc测量回路(符合din 44081/082标准)连接到保护模块,第一个测量回路具有10安培触点的继电器,此触点可连接到外部冷却风扇中去,在输出继电器的开关能力范围内时,单相风扇电机能直接连接到端子11/14。测量回路的滞后设置在10kω左右,使之在复位前,外部冷却有足够的时间。第二个测量回路是监控电机风扇的上限温度,当温度超过时,继电器被断开。
3.目前,现有故障保护模块进行使用时,其整体进行安装布置时,其安装结构的安装性能较差,进行整体故障保护模块的安装布置工作时,其安装拆卸便利便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差,此外现有故障保护模块缺乏良好的防撞防护结构,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进行运输或是使用时,其极易受到冲击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故障保护模块缺乏良好的安装结构与防撞防护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包括故障保护模块主体,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前侧壁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输入输出接头,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前侧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两侧壁下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顶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圈,两个所述安装座呈对称状设置,两个所述安装座顶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两个所述加固块呈对称状设置。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设置有良好的防撞防护结构,即故障保护模块主体顶部设置有缓冲垫,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底部设置有防护垫圈,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进行运输或是使用时,其不易受到冲击损伤。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前后对称状开设有两个安装孔,两个所述加固块相向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故障保护模块主体,所述加固块前后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孔。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整体设置有良好的安装结构,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两侧设置有安装座,其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加固块,整体进行安装布置时,其安装结构的安装性能较好,进行整体故障保护模块的安装布置工作时,其安装拆卸便利便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好。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底壁且位于安装孔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橡胶
圈,所述橡胶圈底壁与防护垫圈的底壁保持平齐,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后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一组散热孔,一组所述散热孔为多个且由一侧向另一侧呈水平等距离状设置。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工作时,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其后侧的多个散热孔散发,防止故障保护模块主体积热,进而提高故障保护模块主体的工作稳定性。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安装结构,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两侧设置有安装座,其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加固块,整体进行安装布置时,其安装结构的安装性能较好,进行整体故障保护模块的安装布置工作时,其安装拆卸便利便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好;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设置有良好的防撞防护结构,即故障保护模块主体顶部设置有缓冲垫,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底部设置有防护垫圈,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进行运输或是使用时,其不易受到冲击损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一侧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另一侧立体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7.图中:1、故障保护模块主体;2、输入输出接头;3、指示灯;4、安装座;5、加固块;6、散热孔;7、安装孔;8、橡胶圈;9、防护垫圈;10、通孔;11、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请参阅图1-3,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包括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前侧壁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输入输出接头2,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前侧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指示灯3,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两侧壁下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4,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顶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1,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圈9,两个安装座4呈对称状设置,两个安装座4顶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5,两个加固块5呈对称状设置,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设置有良好的防撞防护结构,即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顶部设置有缓冲垫11,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底部设置有防护垫圈9,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进行运输或是使用时,其不易受到冲击损伤。
20.如图1-3所示,安装座4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前后对称状开设有两个安装孔7,两个加固块5相向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加固块5前后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孔10,整体设置有良好的安装结构,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两侧设置有安装座4,其上开设有安装孔7,且安装座4顶部设置有加固块5,整体进行安装布置时,其安装结构的安装性能较好,进行整体故障保护模块的安装布置工作时,其安装拆卸便利便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好。
21.如图1-3所示,安装座4底壁且位于安装孔7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圈8,橡胶圈8底壁与防护垫圈9的底壁保持平齐,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后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一组散热孔6,一组散热孔6为多个且由一侧向另一侧呈水平等距离状设置,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工作时,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其后侧的多个散热孔6散发,防止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积热,进而提高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的工作稳定性。
2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设置有良好的防撞防护结构,即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顶部设置有缓冲垫11,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底部设置有防护垫圈9,整体故障保护模块进行运输或是使用时,其不易受到冲击损伤,整体设置有良好的安装结构,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两侧设置有安装座4,其上开设有安装孔7,且安装座4顶部设置有加固块5,整体进行安装布置时,其安装结构的安装性能较好,进行整体故障保护模块的安装布置工作时,其安装拆卸便利便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工作时,其工作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其后侧的多个散热孔6散发,防止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积热,进而提高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的工作稳定性好,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可通过前侧的两个输入输出接头2配合连接线材进行电路连接,起到电路故障保护作用。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包括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前侧壁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输入输出接头(2),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前侧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指示灯(3);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两侧壁下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4),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顶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1),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圈(9);两个所述安装座(4)呈对称状设置,两个所述安装座(4)顶壁相向一侧中间位置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加固块(5),两个所述加固块(5)呈对称状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上下两侧壁之间呈前后对称状开设有两个安装孔(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加固块(5)相向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底壁且位于安装孔(7)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橡胶圈(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圈(8)底壁与防护垫圈(9)的底壁保持平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块(5)前后两侧壁中心位置之间开设有通孔(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1)后侧壁中心位置开设有一组散热孔(6),一组所述散热孔(6)为多个且由一侧向另一侧呈水平等距离状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故障保护模块,包括故障保护模块主体,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前侧壁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输入输出接头,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前侧壁中心位置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两侧壁下方各固定连接有一个安装座,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顶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故障保护模块主体底壁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垫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良好的安装结构,整体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两侧设置有安装座,其上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座顶部设置有加固块,整体进行安装布置时,其安装结构的安装性能较好,进行整体故障保护模块的安装布置工作时,其安装拆卸便利便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好。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好。捷性与安装牢固性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斌 李小龙 高立里 李渝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播梦能源创新(广东)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9
技术公布日:202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