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6449发布日期:2023-06-15 10:5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源结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防雨电源只需要半灌胶即可阻止雨水通过机壳内壁渗透进入到开关电源,目前对开关电源灌胶,胶水只能通过开关电源与机壳的缝隙流入开关电源底下,然后再慢慢填满底部空间,直到完成防雨电源的半灌胶。这种灌胶方式灌胶速度慢,且流入底部时,由于底部元器件的互相遮挡,容易存在灌胶不均匀,存在多次灌胶的情况,造成生产效益底下,人工成本的浪费。

2、如申请号为cn201920586609.x的专利一种防雨电源罩盒,外盒和设置在所述外盒内部的底板,底板将防雨电源固定在外盒内部,用于匹配各种型号的防雨电源;外盒为开口设置的长方体,用于放置底板与防雨电源;外盒还包括至少四个突条和至少四个螺孔;突条设置在外盒的底面上下两端,与底面垂直设置,用于固定底板;螺孔设置在底面四角,用于使用螺钉将防雨电源罩盒固定在建筑物上。该实用新型的外盒和底板虽然可匹配多种防雨电源,但是在对开关电源进行灌胶时也存在胶料浪费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对开关电源结构灌胶存在胶料浪费和不方便灌胶的缺陷,提供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包括可拆卸安装的下机壳和盖体,所述下机壳上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与下机壳端面设有缝隙,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用于灌胶的开孔;所述线路板和下机壳表面覆盖有胶层。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在线路板布线时,事先留出开孔,避免在后期走线时在开孔。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线路板上开孔的这种结构,对电源结构进行灌胶时,防水胶不仅可以通过线路板与下机壳的缝隙流入底部,还可通过线路板的开孔流入底部。通过线路板上的开孔流入下机壳底部这种方式灌胶速度更快,且由中间向四周扩散,这种灌胶方式不仅更均匀,还减少了防水胶灌胶的时间和避免灌胶不均匀多次灌胶的人工浪费。所述胶层即为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灌胶后,覆盖在线路板和电机壳表面的防水胶胶层。

5、同时线路板上面的电子元器件与防水胶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开关电源的散热,提高本防雨电源结构的寿命。

6、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的开孔避开线路板上元器件的走线位置。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在线路板上开孔时考虑到线路板上电子元器件的位置以及电子线路走线和开孔,在避开电子元器件的位置和电子线路走线的地方即可开孔,开孔的位置和数量均不固定。

8、更进一步地,线路板上设有四个开孔,开孔均匀设置在线路板的四个边角。

9、更进一步地,四个所述开孔的中间还设有一个开孔。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用于一种类型的线路板,四个开在线路板边角的开孔及中间的开孔,在通过开孔进行灌胶时,使灌胶更加均匀,也加快了防水胶灌胶的时间。电路板上的开孔不限于四个开孔,开孔位置选择在线路板未安装有电子元器件的位置。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上设有三个开孔。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用于另一种类型的线路板,开孔位置选择在线路板未安装有电子元器件的位置。

13、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与下机壳的四边边缘留有缝隙。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防水胶进行灌胶时,可以通过线路板与下机壳的缝隙流入底部,让注胶过程更快。

15、进一步地,所述下机壳整体呈u形,所述下机壳两端开口。

16、更进一步地,所述下机壳和盖体安装后,一侧安装有侧板。

17、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上设有散热孔。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用于给线路板进行散热。

19、进一步地,所述下机壳和盖体的冲压落料后均通过一次折弯成型。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前提下,显著地减少了对下机壳和盖体的加工工序。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包括可拆卸安装的下机壳和盖体,所述下机壳上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与下机壳端面设有缝隙,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用于灌胶的开孔;所述线路板和下机壳表面覆盖有胶层。

23、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线路板上开孔的这种结构,对电源结构进行灌胶时,防水胶不仅可以通过线路板与下机壳的缝隙流入底部,还可通过线路板的开孔流入底部。通过线路板上的开孔流入下机壳底部这种方式灌胶速度更快,且由中间向四周扩散,这种灌胶方式不仅更均匀,还减少了防水胶灌胶的时间和避免灌胶不均匀多次灌胶的人工浪费。所述胶层即为通过上述方法进行灌胶后,覆盖在线路板和电机壳表面的防水胶胶层。同时线路板上面的电子元器件与防水胶的接触面积更大,所形成的胶层也更均匀更大,更有利于开关电源的散热,提高本防雨电源结构的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包括可拆卸安装的下机壳(1)和盖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1)上设置有线路板(3),所述线路板(3)与下机壳(1)端面设有缝隙(4),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用于灌胶的开孔(301);所述线路板(3)和下机壳(1)表面覆盖有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上的开孔(301)避开线路板(3)上元器件的走线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四个开孔(301),所述开孔(301)均匀设置在线路板(3)的四个边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开孔(301)的中间还设有一个开孔(30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三个开孔(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板(3)与下机壳(1)的四边边缘留有缝隙(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1)整体呈u形,所述下机壳(1)两端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1)和盖体(2)安装后,一侧安装有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上设有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雨的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机壳(1)和盖体(2)的冲压落料后均通过一次折弯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源结构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雨的电源结构,包括可拆卸安装的下机壳和盖体,所述下机壳上设置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与下机壳端面设有缝隙,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用于灌胶的开孔;所述线路板和下机壳表面覆盖有胶层。防水胶不仅可以通过线路板与下机壳的缝隙流入底部,还可通过线路板的开孔流入底部。通过线路板上的开孔流入下机壳底部这种方式灌胶速度更快,且由中间向四周扩散,这种灌胶方式形成的胶层不仅更均匀,还减少了防水胶灌胶的时间和避免灌胶不均匀多次灌胶的人工浪费。同时线路板上面的电子元器件与防水胶的接触面积更大,更有利于开关电源的散热,提高本防雨电源结构的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周小宏,严安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市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