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0213发布日期:2023-04-21 01:2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机箱及医疗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机箱及医疗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医疗手术器械的防尘性能要求标准较高,以保证医疗手术器械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医疗手术器械通常包括彼此连接的执行部分和主机部分,通常主机部分设置于密闭的机箱内,一方面,避免主机部分被误触导致损坏;另一方面,能够使得主机部分与外界物质(例如灰尘、水汽、病菌等)隔离,保证了主机部分的稳定的工作环境。

3、现今机箱包括面板、底板以及护罩,护罩通常是罩设于底板上,使得底板和护罩两者围设形成一筒状空间,面板设置于该筒状空间的一端。

4、然而,现今的机箱为了隐藏连接接缝,通常是以底板的底面为基准,将底板与护罩进行连接。这使得对护罩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一旦护罩的加工精度不足,便会导致护罩的与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即顶板)的设置位置产生偏差。具体地,参见图1和图2示出的第一侧板的设置位置产生偏差的示例为例,该第一侧板与面板的上沿之间会出现透灰缝隙,这使得机箱的隔离外界物质的能力极大降低,外界物质(例如灰尘、水汽、病菌等)极易透过该透灰缝隙接触到机箱内部的主机部分,这给主机部分的正常运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且使得医疗手术器械难以达到手术的无菌无尘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箱及医疗设备,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旦护罩的加工精度不足,便会导致护罩的与底板相对设置的第一侧板(即顶板)的设置位置产生偏差,机箱的隔离外界物质的能力极大降低,外界物质(例如灰尘、水汽、病菌等)极易透过该透灰缝隙接触到机箱内部的主机部分,这给主机部分的正常运转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且使得医疗手术器械难以达到手术的无菌无尘标准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机箱,包括:

3、底板,

4、框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框架部与所述底板连接;

5、护罩部,罩设于所述底板,使得所述护罩部与所述底板两者围设形成筒状容纳空间,所述护罩部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

6、限位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和所述护罩部两者之中一者;

7、缺欠部,设置于所述框架部和所述护罩部两者之中另一者;

8、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限位部和所述缺欠部两者到所述顶板的距离均为预定距离,且所述缺欠部与所述限位部的形状相配合,使得当所述护罩部罩设于所述底板时,所述限位部卡设于所述缺欠部内。

9、优选地,所述护罩部还包括两个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0、所述限位部设置于两个所述侧板中的至少一者。

11、优选地,所述框架部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肋板;

12、当所述护罩部罩设于所述底板时,两个所述肋板自所述护罩部的内侧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贴合:

13、所述缺欠部设置于与所述限位部相对应的所述肋板上,所述缺欠部沿所述第二方向贯穿所述肋板。

14、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钉销,

15、所述缺欠部在第三方向上的一侧开放,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

16、优选地,所述钉销的外径为5mm~6mm;

17、所述缺欠部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连接的卡接部分和导向部分,所述卡接部分被圆的部分所限定,所述导向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自所述导向部分的靠近所述卡接部分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

18、所述卡接部分与所述钉销两者之间的配合间隙为0.1mm~0.3mm;

19、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预定距离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机箱高度的一半。

20、优选地,所述框架部还包括挂板,所述挂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一端;

21、所述挂板垂直于所述底板,所述肋板分别与所述挂板和所述底板连接;

22、对于任一所述侧板,所述侧板还包括连接沿,所述连接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背离所述顶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沿平行所述底板设置,所述护罩部经由所述连接沿与所述底板连接。

23、优选地,所述护罩部还包括加强部分;

24、所述加强部分设置于所述侧板的靠近所述挂板的一端;

25、所述加强部分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26、所述加强部分自所述侧板向所述侧板的内侧突出预定厚度。

27、优选地,所述预定厚度为1mm;

28、当所述护罩部罩设于所述底板时,所述侧板经由所述加强部分与所述肋板贴合。

29、优选地,所述机箱还包括:

30、面板,挂设于所述挂板的背离所述肋板的一侧;

31、盖板,与所述面板平行设置,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在第三方向上的另一端。

32、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医疗设备,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机箱,因而,具有该机箱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34、本申请提供的机箱,通过在所述框架部和所述护罩部两者上分别设置限位部和缺欠部,使得限位部和缺欠部两者到顶板距离均为预定距离,当所述护罩部罩设于所述底板时,通过将限位部卡设于缺欠部内,实现将护罩部与底板之间的装配基准由现有技术中以底板的底面为基准转化为以顶板为基准,有效地保证了在护罩部与底板处于装配状态下时,顶板的设置精度,有效地避免了背景技术所述的第一侧板(即顶板)与下述面板上沿之间出现透灰缝隙,进而有效地将外界物质隔离与机箱之外,保证了机箱内部的环境的稳定性。

35、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还包括:

10.一种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箱。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箱及医疗设备,机箱包括底板、框架部、护罩部、限位部以及缺欠部。具体地,框架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框架部与底板连接,护罩部罩设于底板,使得护罩部与底板两者围设形成筒状容纳空间,护罩部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底板相对设置的顶板。限位部设置于框架部和所述护罩部两者之中一者。缺欠部设置于框架部和护罩部两者之中另一者。在第一方向上,限位部和缺欠部两者到顶板的距离均为预定距离,且缺欠部与限位部的形状相配合,使得当护罩部罩设于底板时,限位部卡设于缺欠部内。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机箱及医疗设备,保证了顶板的设置精度,避免了出现透灰缝隙,保证了机箱内部的环境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刚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锐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1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