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90185发布日期:2023-04-21 01:2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显示面板,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微型器件为达到更高的亮度,在发光器件上会增加透镜(lens)工艺,达到光效放大、提升亮度的目的。lens因为较高的光效增益和可明显降低器件的功耗,成为高亮产品的标配工艺。

2、相关技术中,各个lens间相互粘连会产生显示面板亮度mura(不均匀)的情况。所以,在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相邻lens之间会设置一定的间隔,但是,在间隔处会存在溢出光现象,当某一侧溢出光太强时,将表现为此视角范围内的色偏,从而限制产品视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以改善显示面板的色偏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和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设置的像素发光层、封装层、滤光层和光调节层;所述像素发光层至少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

3、所述滤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滤光部、第二滤光部和第三滤光部,所述第一滤光部、所述第二滤光部、所述第三滤光部与所述子像素相对设置;

4、所述滤光层包括第一交叠区、第二交叠区和第三交叠区,所述第一交叠区由所述第二滤光部延伸至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滤光部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由所述第三滤光部伸至与其相邻所述第二滤光部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三交叠区由所述第三滤光部延伸至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滤光部的表面形成;

5、所述光调节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滤光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滤光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三滤光部对应设置;

6、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不相等;和/或,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不相等;和/或,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不相等。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光部为红色滤光部,所述第二滤光部为绿色滤光部,所述第三滤光部为蓝色滤光部,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相等,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相等。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光部为红色滤光部,所述第二滤光部为绿色滤光部,所述第三滤光部为蓝色滤光部,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相等。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滤光部为红色滤光部,所述第二滤光部为绿色滤光部,所述第三滤光部为蓝色滤光部,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大于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透镜的重叠面积;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大于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间距的范围为0.35微米至0.5微米;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的范围为0.6微米至1.1微米,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35微米至0.5微米。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间距的范围为0.35微米至0.5微米;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间距的范围为0.5微米至0.6微米,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为0.35微米至0.5微米。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均为半球形。

12、本技术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13、本技术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4、提供衬底;

15、在所述衬底上沿远离所述衬底的方向依次形成所述像素发光层、封装层、滤光层和光调节层,所述像素发光层至少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子像素;

16、所述滤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滤光部、第二滤光部和第三滤光部,所述第一滤光部、所述第二滤光部、所述第三滤光部与所述子像素相对设置;

17、所述滤光层包括第一交叠区、第二交叠区和第三交叠区,所述第一交叠区由所述第二滤光部延伸至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滤光部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交叠区由所述第三滤光部伸至与其相邻所述第二滤光部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三交叠区由所述第三滤光部延伸至与其相邻的所述第一滤光部的表面形成;

18、所述光调节层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滤光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二滤光部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三滤光部对应设置;

19、所述第一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不相等;和/或,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第一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不相等;和/或,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二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三交叠区的重叠面积不相等。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形成所述第一滤光部、所述第二滤光部和所述第三滤光部的步骤包括:

21、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沉积一层第一滤光层,通过第一掩膜版显影刻蚀形成孤立的多个第一滤光部;

22、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沉积一层第二滤光层,所述第二滤光层覆盖所述封装层和所述第一滤光部的表面,通过第二掩膜版显影刻蚀形成与所述第一滤光部相邻的所述第二滤光部及所述第一交叠区;

23、在所述封装层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沉积一层第三滤光层,所述第三滤光层覆盖所述封装层的表面、所述第一滤光部的表面和所述第二滤光部的表面,通过第三掩膜版显影刻蚀形成位于所述第二滤光部和所述第一滤光部之间的所述第三滤光部及所述第二交叠区和第三交叠区。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滤光部、第二滤光部和第三滤光部可通过不同波长的光,在滤光层设置了第一交叠区、第二交叠区和第三交叠区,第一交叠区由第二滤光部延伸至与其相邻的第一滤光部的表面形成;第二交叠区由第三滤光部伸至与其相邻第二滤光部的表面形成,第三交叠区由第三滤光部延伸至与其相邻的第一滤光部的表面形成。交叠区由两种滤光部构成用以限制溢出光射出,保证显示面板出光均匀。

25、其中,第一交叠区为第二滤光部延伸至与其相邻的第一滤光部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子像素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一滤光部后经过第一交叠区的第二滤光部而被吸收,子像素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二滤光部后经过第一交叠区的第二滤光部射出形成溢出光;第二交叠区为第三滤光部延伸至其相邻的第二滤光部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子像素发出的光束经过第二滤光部后经过第二交叠区的第三滤光部而被吸收,子像素发出的光束经第三滤光部后经过第二交叠区的第三滤光部射出形成溢出光;第三交叠区为第三滤光部延伸至其相邻的第一滤光部远离衬底一侧的表面,子像素发出的光束经第三滤光部后经过第三交叠区的第三滤光部射出形成溢出光,子像素发出的光束经第一滤光部后经过第三交叠区的第三滤光部而被吸收。

26、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不在其对应的子像素的中心。当某一溢出光强度过大时,显示面板会表现为在此视角范围的色偏现象,通过调整第一透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的位置,使透镜靠近某个交叠区,使透镜在溢出光的出射路径上对溢出光进行阻挡吸收,改善色偏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