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0932发布日期:2024-03-13 21:0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电路基板和具备收纳该电路基板的收纳空间的金属制的外壳。外壳具备:外壳主体,其具备开口并收纳电路基板;以及盖体,其将外壳主体的开口堵塞。在盖体的外周缘形成有朝向外壳主体突出的环状的突条部。在外壳主体的开口缘形成有供盖体的突条部压入的环状的压入槽。通过将盖体的突条部向外壳主体的压入槽压入来将收纳空间封闭,自印刷电路板向壳体外部的电磁噪声的辐射(emi)得到抑制,并且由来自外部的电磁噪声引起的印刷电路板的误动作容限(ems)提高。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实案平6-262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子设备的外壳有可能因自印刷电路板产生的电磁噪声而共振。若外壳的共振频率与电磁噪声的频率实质上一致,则有可能由于共振而使电磁噪声放大。其结果是,电子设备有可能向外部辐射电磁噪声。

3、因此,本公开的课题在于,在具有产生电磁噪声的噪声产生源和收纳该噪声产生源的外壳的电子设备中,使外壳的共振频率与自噪声产生源产生的电磁噪声的频率不同。

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公开的一方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6、该电子设备具有:

7、噪声产生源,其产生电磁噪声;以及

8、外壳,其由导电材料制作,收纳所述噪声产生源,

9、所述外壳具备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该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划定收纳所述噪声产生源的收纳空间,

10、所述第1外壳部件包括:第1固定部,其被固定于所述第2外壳部件;以及至少两个突条部,其朝向所述第2外壳部件突出,并且分别沿与所述第1固定部分离的方向延伸,

11、所述第2外壳部件包括:第2固定部,其被固定于所述第1外壳部件的所述第1固定部;以及至少两个槽,其分别沿与所述第2固定部分离的方向延伸,并且供所述两个突条部进入,

12、所述突条部和所述槽具备使所述外壳的共振频率与所述电磁噪声的频率不同的突出量以及深度。

13、发明的效果

14、根据本公开,在具有产生电磁噪声的噪声产生源和收纳该噪声产生源的外壳的电子设备中,能够使外壳的共振频率与自噪声产生源产生的电磁噪声的频率不同。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设备,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技术总结
电子设备具有产生电磁噪声的噪声产生源和外壳。外壳具备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该第1外壳部件和第2外壳部件划定收纳噪声产生源的收纳空间(R)。第1外壳部件包括:第1固定部;以及至少两个突条部,其分别沿与第1固定部分离的方向延伸。第2外壳部件包括:第2固定部,其被固定于第1固定部;以及至少两个槽,其分别沿与第2固定部分离的方向延伸,并且供两个突条部进入。突条部和槽具备使外壳的共振频率与电磁噪声的频率不同的突出量以及深度。

技术研发人员:管英春,竹下贵雄,藤野新九郎,斋藤正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