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34371发布日期:2023-04-06 05:55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1、目前很多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会在显示屏面框上标示产品系列的logo(标志),以供消费者熟知该电子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屏幕面面框,基于成本和功能需求,会采用黑色pc原材裁切的mylar片,面框上标示产品系列的logo,通常采用黑色高亮油墨印刷,高亮油墨印刷会存在肥边、麻点、橘皮等不良现象,通常品质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及其制备工艺,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2、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将辊筒表面打磨整平后抛光,制备高亮辊筒;

4、在所述高亮辊筒表面电镀,得到镀层;

5、将所述镀层表面抛光,抛光厚度小于镀层厚度;

6、在抛光后的镀层上制备logo;

7、对制备好logo的辊筒表面进行电镀,得到logo辊筒;

8、将显示屏面框原料加热,经过logo辊筒挤出、冷却,得到原材,再将原材裁切后,得到显示屏面框。

9、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高亮辊筒表面电镀,得到镀层,包括:

10、在所述高亮辊筒表面镀镍,得到镀层,所述镀层厚度为8-10μm;

11、其中,电镀液包括:硫酸镍250-350g/l、氯化镍35-40g/l、硼酸40-50g/l、辅光剂bnb-95a 8-12ml/l、光亮剂bnb-95b 0.5-0.8ml/l及纯水。

12、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镀层表面抛光,抛光厚度为4-5μm。

1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抛光后的镀层上制备logo,包括:

14、通过镭雕机在抛光后的镀层上镭雕logo,其中镭雕机的功率不小于1000w。

15、在一可实施方式中,在抛光后的镀层上制备logo后,该工艺还包括:

16、通过镭雕机在logo区域以外的镀层上镭雕纹理,其中镭雕能量为80-160j。

17、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对制备好logo的辊筒表面进行电镀,其中电镀液的浓度为22-25%,电镀时间为12-18h;电镀液包括:硫酸镍250-350g/l、氯化镍35-40g/l、硼酸40-50g/l、辅光剂bnb-95a 8-12ml/l、光亮剂bnb-95b 0.5-0.8ml/l及纯水。

18、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得到显示屏面框,包括:

19、将显示屏面框原材粒子加热、干燥、除湿后注入成型机,原材粒子熔融后经过螺杆、模头、模具挤出,再经过胶辊、logo辊筒挤压成片材;

20、所述片材经过冷却辊冷却定型,得到面框原材,所述面框原材表面的光泽度为5-7°;

21、在所述面框原材表面贴覆保护膜,得到含有纹理和logo的面框原材;

22、根据电子设备的显示屏尺寸,裁切所述含有纹理和logo的面框原材,得到显示屏面框。

23、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胶辊与logo辊筒的挤压温度为260-300℃。

24、在一可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辊的温度为130-160℃。

25、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工艺制得,所述显示屏面框上带有高亮logo。

26、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及其制备工艺,首先将辊筒打磨、抛光、电镀,再将电子设备产品系列的logo直接镭雕在辊筒上,以做出logo的辊筒作为模具,再次对镭雕有logo的辊筒进行电镀,保持logo的亮面以及对模具进行保护,这样可以在原料成型时,直接成型出带有亮面logo的显示屏面框原材,最后根据电子设备或显示屏的尺寸对显示屏面框原材进行裁切,裁切后得到带有亮面logo效果的面框。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印刷技术,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制备出的带有亮面效果的显示屏面框比印刷制备的logo效果好,本发明制备工艺取代传统的印刷制程,在整个系列产品上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节省制程,也有效的节约了碳排放。

27、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高亮辊筒表面电镀,得到镀层,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镀层表面抛光,抛光厚度为4-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抛光后的镀层上制备logo,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抛光后的镀层上制备logo后,该工艺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制备好logo的辊筒表面进行电镀,其中电镀液的浓度为22-25%,电镀时间为12-18h;电镀液包括:硫酸镍250-350g/l、氯化镍35-40g/l、硼酸40-50g/l、辅光剂bnb-95a8-12ml/l、光亮剂bnb-95b 0.5-0.8ml/l及纯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得到显示屏面框,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辊与logo辊筒的挤压温度为260-3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辊的温度为130-160℃。

10.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工艺制得,所述显示屏面框上带有高亮logo。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面框及其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辊筒表面打磨整平后抛光,制备高亮辊筒;在所述高亮辊筒表面电镀,得到镀层;将所述镀层表面抛光,抛光厚度小于镀层厚度;在抛光后的镀层上制备Logo;对制备好Logo的辊筒表面进行电镀,得到Logo辊筒;将显示屏面框原料加热,经过Logo辊筒挤出、冷却,得到原材,再将原材裁切后,得到显示屏面框。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制备出的带有亮面效果的显示屏面框比印刷制备的Logo效果好,本发明制备工艺取代传统的印刷制程,在整个系列产品上应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节省制程,也有效的节约了碳排放。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娄海升,王文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联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