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64672发布日期:2023-07-13 07:0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模组,尤指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


背景技术:

1、电脑和服务器等电子产品中电子零组件的散热方式大多广泛地采用液冷散热器。而一般的液冷散热器主要包括散热用的一液冷排及接触于热源的一液冷头,并通过两个疏液管连接以构成回路,从而供内部的冷却液于回路中循环流动以达到液冷散热的效果。

2、然而,随着电脑和服务器等电子产品朝向高效能、高效率及轻量化发展,一般的液冷散热器已无法满足日渐提升的散热需求,从而影响电脑和服务器等电子产品的运作效能,因此如何在液冷排原先既有的散热效果下,再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果乃亟待改善的缺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在液冷排原先既有的散热效果下,再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果。

2、为了达成上述之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包括一液冷排、一散热器及一致冷芯片,液冷排具有位于液冷排一端的一水槽,水槽具有一第一热交换面,散热器相邻设置于液冷排的侧边,散热器具有对应第一热交换面配置的一第二热交换面,致冷芯片设于液冷排及散热器之间,致冷芯片具有相对的一吸热端面及一放热端面,吸热端面热耦合于第一热交换面,放热端面热耦合于第二热交换面。

3、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散热器为气冷式散热器或液冷式散热器。

4、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一导热座,第一导热座设于第一热交换面且热耦合于吸热端面,第一导热座具有一通道,通道至少包括平行吸热端面的一放热段,水槽具有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经由通道连通第二腔室。

5、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第二导热座,第二导热座设于第二热交换面且热耦合于放热端面,散热器为另一液冷排并具有一泵浦,散热器与第二导热座共同形成有封闭的一循环水路,循环水路至少包括位于第二导热座且平行放热端面的一受热段,泵浦用以驱动一冷却液于循环水路内循环流动。

6、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冷排还具有一进液槽、一出液槽及复数第一散热流道及复数第一波浪鳍片,进液槽与出液槽相邻配置且位于液冷排的另一端,进液槽经由其中一部分的第一散热流道连通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经由其余部分的第一散热流道连通出液槽,各第一波浪鳍片连接在各第一散热流道之间。

7、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液冷头,液冷头具有一进液管及一出液管,进液管连通进液槽,出液管连通出液槽。

8、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液冷排还具有一汇流槽、复数第一散热流道及复数第一波浪鳍片,汇流槽位于液冷排的另一端,水槽经由各第一散热流道连通汇流槽,各第一波浪鳍片连接在各第一散热流道之间,散热器为另一液冷排并具有一第一集液槽、一第二集液槽、复数第二散热流道及复数第二波浪鳍片,第一集液槽与第二集液槽分别位于散热器的两端,汇流槽连通第一集液槽,第一集液槽经由各第二散热流道连通第二集液槽,各第二波浪鳍片连接在各第二散热流道之间。

9、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热交换面位于第二集液槽邻近水槽的一侧。

10、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汇流槽具有穿入第一集液槽的一连接管,水槽具有一入水口,第二集液槽具有一出水口。

11、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一泵浦,泵浦设于液冷排内。

12、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水槽内设有一分隔件及复数散热鳍片,各散热鳍片设于水槽内对应第一热交换面的一侧,各散热鳍片彼此等距配置且平行于各第一散热流道,分隔件将水槽的内部分隔为一第一腔室及一第二腔室,第一腔室经由各散热鳍片之间的空间连通第二腔室,第二腔室连通各第一散热流道。

13、本发明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通过设置在液冷排及散热器之间的致冷芯片,能够在液冷排原先既有的散热效果下,再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中该散热器(30)为气冷式散热器(30)或液冷式散热器(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第一导热座(50),该第一导热座(50)设于该第一热交换面(111)且热耦合于该吸热端面(41),该第一导热座(50)具有一通道(51),该通道(51)至少包括平行该吸热端面(41)的一放热段(512),该水槽(11)具有一第一腔室(112)及一第二腔室(113),该第一腔室(112)经由该通道(51)连通该第二腔室(1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第二导热座(60),该第二导热座(60)设于该第二热交换面(301)且热耦合于该放热端面(42),该散热器(30)为另一液冷排并具有一泵浦(34),该散热器(30)与该第二导热座(60)共同形成有封闭的一循环水路,该循环水路至少包括位于该第二导热座(60)且平行该放热端面(42)的一受热段(62),该泵浦(34)用以驱动一冷却液于该循环水路内循环流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中该液冷排(10)还具有一进液槽(12)、一出液槽(13)及复数第一散热流道(14)及复数第一波浪鳍片(16),该进液槽(12)与该出液槽(13)相邻配置且位于该液冷排(10)的另一端,该进液槽(12)经由其中一部分的该些第一散热流道(14)连通该第一腔室(112),该第二腔室(113)经由其余部分的该些第一散热流道(14)连通该出液槽(13),各该第一波浪鳍片(16)连接在各该第一散热流道(14)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液冷头(20),该液冷头(20)具有一进液管(22)及一出液管(23),该进液管(22)连通该进液槽(12),该出液管(23)连通该出液槽(13)。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中该液冷排(10)还具有一汇流槽(15)、复数第一散热流道(14)及第一波浪鳍片(16),该汇流槽(15)位于该液冷排(10)的另一端,该水槽(11)经由各该第一散热流道(14)连通该汇流槽(15),各该第一波浪鳍片(16)连接在各该第一散热流道(14)之间,该散热器(30)为另一液冷排并具有一第一集液槽(31)、一第二集液槽(32)、复数第二散热流道(33))及复数第二波浪鳍片(35),该第一集液槽(31)与该第二集液槽(32)分别位于该散热器(30)的两端,该汇流槽(15)连通该第一集液槽(31),该第一集液槽(31)经由各该第二散热流道(33)连通该第二集液槽(32),各该第二波浪鳍片(35)连接在各该第二散热流道(33)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中该第二热交换面(301)位于该第二集液槽(32)邻近该水槽(11)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中该汇流槽(15)具有穿入该第一集液槽(31)的一连接管(151),该水槽(11)具有一入水口(114),该第二集液槽(32)具有一出水口(321)。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还包括一泵浦(70),该泵浦(70)设于该液冷排(10)内。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其特征是,其中该水槽(11)内设有一分隔件(116)及复数散热鳍片(117),各该散热鳍片(117)设于该水槽(11)内对应该第一热交换面(111)的一侧,各该散热鳍片(117)彼此等距配置且平行于各该第一散热流道(14),该分隔件(116)将该水槽(11)的内部分隔为一第一腔室(112)及一第二腔室(113),该第一腔室(112)经由各该散热鳍片(117)之间的空间连通该第二腔室(113),该第二腔室(113)连通各该第一散热流道(1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致冷芯片的散热模组,包括液冷排、散热器及致冷芯片,液冷排具有位于液冷排一端的水槽,水槽具有第一热交换面,散热器相邻设置于液冷排的侧边,散热器具有对应第一热交换面配置的第二热交换面,致冷芯片设于液冷排及散热器之间,致冷芯片具有相对的吸热端面及放热端面,吸热端面热耦合于第一热交换面,放热端面热耦合于第二热交换面;借此,能够在液冷排原先既有的散热效果下,再更进一步地提升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肖启能,郑达高,陈敏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昂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