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装置及其防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7211发布日期:2023-09-23 13:09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装置及其防伪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为防伪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防伪装置与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申请公布号为cn11383659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物理隔离的组合型唯一身份物联网防伪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闭合装置,用于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闭合装置闭合后只能开启一次;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设有两个能储存唯一身份信息的元器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闭合后,两个元器件的控制电路物理连通,组合形成唯一识别码,将防伪产品以2个独立存在的部件形式提供给防伪产品使用厂家,每个独立部件都具有储蓄唯一身份信息的元器件,防伪产品使用厂家可以随机选取任意2个防伪产品独立部件进行组合配对使用,形成只有防伪产品使用厂家独自掌握的组合型唯一身份信息。从而达到完全物理隔离防伪信息。然而该专利公开是装置和方法的防伪效果依旧不够理想,针对被保护的商品,防伪的措施单一,没有多重保护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成本低,通过机械结构与芯片配合丰富防伪手段,通过纯物理的方式锁定外壳,通过纯物理的方式解锁外壳,并且在解锁外壳后无法继续使用的一次性防伪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机械结构与芯片配合的多重防伪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防伪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侧壁开设有限位通孔,底座的限位通孔内侧设有差动限位结构,底座上设有外壳,所述外壳设有限位结构,所述外壳通过限位结构与底座内的差动限位结构一次性连接;所述差动限位结构包括套筒、一次性弹扣、弹扣限位滑动块和摆臂,所述套筒前端设有腔体,后端设有延伸段,腔体顶部或底部设有限位弹片,所述套筒通过解锁运动弹簧与底座固定的安装基座连接,所述一次性弹扣设置在腔体内,一次性弹扣的前端设有若干斜面,一次性弹扣的后端通过弹扣运动弹簧与套筒腔体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扣运动弹簧提供一次性弹扣向前的复位力,所述一次性弹扣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弹扣限位滑动块设置在一次性弹扣的顶部,且位于一次性弹扣的凹槽内,弹扣限位滑动块能在一次性弹扣的凹槽设定距离内运动,所述弹扣限位滑动块前端设有若干斜面,且弹扣限位滑动块的斜面高于一次性弹扣的斜面,所述弹扣限位滑动块后端设有至少一面凸出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凸出部分的前端开设有凹槽,所述摆臂一端与套筒延伸段接触,使解锁运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摆臂另一端通过低温易熔金属柱与底座连接。

3、本发明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4、1.所述外壳设有导向凹槽,外壳通过限位结构与弹扣限位滑动块和一次性弹扣的前端配合,外壳通过限位结构和导向凹槽与底座一次性连接,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插入方向指示箭头。

5、2.所述差动限位结构通过固定支架安装在底座中,底座的底部设有底座底壳,所述底座底壳顶部中心设有摆臂中心轴底部基座,底座底壳顶部设有固定支架底部定位柱,底座底壳的外圈侧壁上设有与外壳的导向凹槽配合的插入导向条,底座底壳的外圈侧壁还设有与外壳的插入方向指示箭头配合的插入方向标记,底座底壳的外圈侧壁和内圈侧壁上还开设有一次性弹扣开孔;底座的顶部设有底座上盖,所述底座上盖的外侧设有密封圈,底座上盖底部中心设有摆臂中心轴顶部基座,底座上盖底部还设有固定支架顶部定位柱,底座上盖的侧壁开设有与底座底壳的一次性弹扣开孔相配合的一次性弹扣开孔凹槽;所述摆臂中心轴底部基座通过摆臂与摆臂中心轴顶部基座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底部定位柱通过固定支架与固定支架顶部定位柱相连,所述一次性弹扣设在一次性弹扣开孔和一次性弹扣开孔凹槽一侧。

6、3.所述摆臂一端设有与套筒延伸段接触的旋转片,摆臂另一端套设在低温易熔金属柱上,所述低温易熔金属柱上还套设有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所述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另一端套设在低温易熔金属固定金属铆钉上,低温易熔金属固定金属铆钉与底座连接。

7、4.所述底座底壳的顶部还设有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底座,所述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底座中心设有低温易熔金属固定金属铆钉对插通孔,所述底座上盖的底部设有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上压结构;所述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底座和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上压结构用于安装固定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所述低温易熔金属固定金属铆钉对插通孔用于安装固定低温易熔金属固定金属铆钉;所述底座两侧可相对设置一个差动限位结构,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差动限位结构分别通过套筒后端的延伸段分别抵靠在旋转片上。

8、5.还包括pcb电路板,所述pcb电路板通过中心开孔套设在底座底壳中心的摆臂中心轴底部基座上,pcb电路板上设有显示屏和外接电源插座,pcb电路板上还设有滑动开关、触碰开关、发热体、通讯天线、通讯芯片和安全加密芯片;所述通讯芯片通过通讯天线发射信号,所述滑动开关和触碰开关与安全加密芯片电信号连接,所述安全加密芯片通过通讯芯片接收和发射信号,安全加密芯片控制电源控制电路向发热体供电。

9、6.所述底座底壳的外圈侧壁和内圈侧壁上开设有外接电源插座开孔和显示窗口开孔,所述底座上盖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底座底壳外接电源插座开孔和显示窗口开孔配合的外接电源插座开孔凹槽和显示窗口开孔凹槽;所述外壳上设有外接电源插头过孔,所述外接电源插头过孔与外接电源插座开孔和外接电源插座开孔凹槽配合;所述pcb电路板上的显示屏位于显示窗口开孔和显示窗口开孔凹槽内,外接电源插座位于外接电源插头过孔、外接电源插座开孔和外接电源插座开孔凹槽内。

10、7.所述套筒的顶部和底部设有限位弹片,所述限位弹片前部一侧与套筒连接,限位弹片后端设有卡扣结构,所述弹扣限位滑动块的第一限位块上下两侧均设有带斜面的凸块,当弹扣限位滑动块向后侧运动,卡扣结构沿凸块的斜面向外侧形变后,卡在第一限位块的凹槽处;所述套筒的底部开设有限位孔,一次性弹扣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套筒底部的限位孔内,当套筒向后运动,带动限位块运动,从而带动一次性弹扣向后运动;所述一次性弹扣凹槽内的前端设有第一台阶结构,所述弹扣限位滑动块前端的下侧设有缺口,所述第一台阶结构与弹扣限位滑动块下侧的缺口配合,阻止弹扣限位滑动块向前运动从一次性弹扣的凹槽脱离;所述第一限位块后端还设有触碰开关支臂,所述触碰开关支臂与pcb电路板上的触碰开关配合,所述套筒与pcb电路板上的滑动开关配合。

11、8.所述外壳为硬外壳或软外壳,当外壳为硬外壳时,所述外壳密封或外壳的顶部设有透气通孔,且透气通孔下方设有防水透气膜;当外壳为软外壳时,所述外壳通过薄膜固定环与薄膜连接,薄膜内嵌在外壳与薄膜固定环之间,此时底座上盖设有上单向阀通孔,底座底壳设有下单向阀通孔、单向阀固定底座和单向阀固定底座上的单向阀,通过加热薄膜,薄膜热缩后将被保护商品包裹保护在外壳内部。

12、还提供一种采用该防伪装置的防伪方法,方法具体如下:

13、s1.将鉴定好被保护商品放在底座上,将外壳上插入方向指示箭头对准底座上的插入方向标记,通过外壳导向凹槽与底座底壳的外圈侧壁上的插入导向条配合导向,从而将外壳插入底座底壳的外圈侧壁与内圈侧壁之间的缝隙中;在插入过程中,外壳下边边缘接触一次性弹扣上的弹扣限位滑动块,迫使弹扣限位滑动块往后运动,卡扣结构卡在第一限位块的凹槽处,弹扣限位滑动块下压触碰开关,触碰开关信号反馈至安全加密芯片,外壳继续往下插入,外壳下边边缘接触下压一次性弹扣,迫使一次性弹扣往后运动,直到一次性弹扣完全下压到外壳上的限位结构位置时,弹扣运动弹簧向前推动一次性弹扣,使一次性弹扣运动到限位结构中,从而完成对外壳的锁定限位,此时触碰开关处于非初始状态,滑动开关处于初始状态,表示外壳上的限位结构与一次性弹扣锁死,防伪装置未开启释放;

14、s2.鉴定人员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输入实名认证或生物识别特征信息与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鉴定人员备案信息进行身份比对,比对成功后允许登入,在防伪装置、鉴定人员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三者持续保持在加密数据链接联网状态下,鉴定人员向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输入鉴定信息数据,安全加密芯片与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非对称加解密双向确认,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获得安全加密芯片传输的滑动开关与触碰开关所处的状态,此时滑动开关处于初始状态代表未开启释放,触碰开关处于非初始状态,再此情况下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才允许鉴定人员向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输入鉴定信息数据,鉴定人员输入鉴定信息数据完成后,通过实名认证和或生物识别、数字签名固化鉴定数据,然后上传商品生产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至此鉴定信息数据无法更改;

15、s3.防伪验证使用者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防伪装置三者形成加密数据链接联网状态,最终上传鉴定信息数据的加密数据队列中包含防伪装置安全加密芯片id、通讯芯片id,鉴定信息数据与防伪装置、鉴定后真品绑定,形成一一对应关系;防伪验证使用者可通过外部电源接口或无线供电方式、也可是内部电池对pcb电路板供电,pcb电路板供电后,安全加密芯片检查滑动开关、触碰开关所处位置状态;安全加密芯片通过通讯芯片与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公钥、私钥)建立加密数据链接进行非对称加密解密互相验证,双方确认为有效合法身份,通讯芯片为远程通讯芯片,则防伪装置直接与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进行链接,通讯芯片为近距离通讯芯片,则通过与防伪验证使用者的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链接后再与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进行链接;防伪验证使用者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向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发出验证请求,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下发非对称加密动态码,防伪装置pcb电路板上安全加密芯片解密后在显示屏上显示,防伪验证使用者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也同步显示,防伪验证使用者通过比对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上显示的动态码与防伪装置显示屏上显示动态码是否一致来判定被保护商品是否真实合法有效;由于鉴定后的真品被保护商品被防伪装置封闭锁死受到保护,在防伪装置未开启释放前始终保持鉴定信息的有效性唯一性,在后续多次多程买卖时,防伪验证使用者只需给防伪装置供电,使得防伪验证使用者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防伪装置三者形成加密数据链接联网状态,防伪验证使用者获得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下发的加密鉴定信息数据,无需多次进行额外反复鉴定;

16、s4.防伪验证使用者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向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发出开启释放请求,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下发非对称加密开启释放指令,防伪装置pcb电路板上安全加密芯片通过通讯芯片接收到非对称加密指令后,进行加解密认证,确认合法有效后,pcb电路板上安全加密芯片控制电源控制电路向发热体供电,发热体发热熔解低温易熔金属柱,摆臂受限解除,解锁运动弹簧推动套筒向后运动,套筒带动滑动开关运动,此时还通过一次性弹扣的下侧限位块带动一次性弹扣一起向后运动,从而一次性弹扣和弹扣限位滑动块脱离外壳上的限位结构,外壳从而可以从差动限位结构上取出,防伪验证使用者获得被保护商品;防伪验证使用者还可以使用外部热源加热底座背面的低温易熔金属固定金属铆钉,低温易熔金属固定金属铆钉通过低温易熔金属固定环将热量传导给低温易熔金属柱,熔解低温易熔金属柱,从而获得被保护商品;安全加密芯片自动检测滑动开关所处位置状态,此时滑动开关处于非初始状态,滑动开关信号反馈安全加密芯片,安全加密芯片通过通讯芯片向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反馈此防伪装置开启释放,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自动关闭此防伪装置数据队列,防伪装置自动执行安全加密芯片自毁程序。

17、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

18、1.本发明是一次性机械锁,防伪装置上外壳的限位结构只能一次性插入防伪装置底盘,防伪装置上外壳的限位结构插入防伪装置底盘内,防伪装置底盘内的差动限位结构上非回弹限位件将回退,并顶推开上下限位弹片,随后上下限位弹片回落复原,阻挡差动限位结构上非回弹限位件复原,同时差动限位结构上回弹限位件也无法回退。造成差动限位结构上回弹限位件受到弹簧动作力,只能做一次性后退回弹复位运动动作,从而使得已经插入防伪装置底盘的防伪装置上外壳被破坏,新的上外壳无法第二次插入防伪装置底盘;

19、2.本发明的结构设计精巧,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

20、3.本发明是纯物理的开启方式,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解锁外壳,防伪装置上的低熔点易熔金属固定环为导热材质,且此固定环由导热材质固定件在防伪装置上,且导热材质固定件穿透至防伪装置底盘外壳外,所以消费者也可通过对此导热材质固定件进行加热,热量通过其传导至低熔点易熔金属固定环,从而使得低熔点易熔金属发生瞬间物理相位变化,从固态向液态,使得低熔点易熔金属破断强度低于防伪装置释放机构的弹簧推力,从而使得低熔点易熔金属断开,防伪装置释放机构得以运动,带动防伪装置底盘内的差动限位结构退回,使得防伪装置上外壳与防伪装置底盘可以脱离,消费者将防伪装置上外壳与防伪装置底盘脱离,消费者从而获得被包裹在防伪装置上外壳和防伪装置底盘之间的被保护商品;

21、4.机械结构与芯片进行配合,通过触碰开关与滑动开关向通信芯片传递装置的所处状态,通过安全加密芯片和通讯芯片向终端发送信号,防伪力度大,破解难度大;

22、5.通过人机交互界面手持通讯设备、商品厂家pc端管理平台以及云加密数据库、防伪装置三者形成加密数据链接联网状态,防伪验证使用者最终上传鉴定信息数据的加密数据队列中包含防伪装置安全加密芯片id、通讯芯片id,鉴定信息数据与防伪装置、鉴定后真品绑定,形成一一对应关系,形成多重保险,加大防伪力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