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35807发布日期:2024-02-02 22:0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具有自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视角宽,结构简单以及柔性显示等诸多优点,因其优异的性能吸引了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2、目前,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对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寿命的要求逐渐增高,传统的单层rgb发光层很难满足高亮与长寿命的需求,为了实现高亮与长寿命的高性能要求,通常采用结构更为复杂的叠层rgb发光器件或w器件结构,其能够实现数倍于单层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但是结构相对来说又比较复杂,工艺难度较高,使其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缓解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2、为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以及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区之间的间隔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4、基板;

5、第一电极,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

6、发光功能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组,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主发光器件组和与所述主发光器件组相邻的辅助发光器件组,所述主发光器件组位于所述发光区内,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位于所述间隔区内;

7、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8、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组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主发光器件组和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之和。

9、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功能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均由所述发光区延伸至所述间隔区;

10、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电子阻挡层和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电子阻挡层远离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一侧;

11、其中,所述主发光器件组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区内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电子阻挡层、所述发光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包括位于所述间隔区内的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电子阻挡层、所述发光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

12、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电子阻挡层和发光层,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同层且间隔设置第一电子阻挡层、第二电子阻挡层以及第三电子阻挡层;

13、所述发光层包括同层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以及第三发光层,且所述第一发光层的发光颜色、所述第二发光层的发光颜色以及所述第三发光层的发光颜色均不相同;

14、其中,所述第一电子阻挡层与所述第一发光层对应且层叠设置,所述第二电子阻挡层与所述第二发光层对应且层叠设置,所述第三电子阻挡层与所述第三发光层对应且层叠设置。

15、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以及设于相邻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之间的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与注入层以及电荷产生层;

16、所述空穴阻挡层、所述电子传输与注入层以及所述电荷产生层依次层叠设置于相邻所述发光器件组之间;

17、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第二空穴传输层,一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位于一所述发光器件组和一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主发光器件组和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之和。

18、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由所述发光区延伸至所述间隔区;

19、所述主发光器件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区内的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还包括位于所述间隔区内的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

20、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以及设于相邻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之间的电荷产生层;

21、一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一电子阻挡层和一发光层,所述发光层为红色发光层、绿色发光层以及蓝色发光层中的一种;

22、其中,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多个第二空穴传输层,一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位于一所述发光器件组和一所述电荷产生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发光器件组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

23、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所述色转换层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均由所述发光区延伸至所述间隔区;

24、其中,所述主发光器件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发光区内的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和所述色转换层;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还包括位于所述间隔区内的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和所述色转换层。

25、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8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50纳米。

26、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

27、空穴注入与传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与所述基板之间;

28、电子传输与注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组之间;

29、空穴阻挡层,设置于所述电子传输与注入层和所述发光器件组之间。

3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31、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以及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区之间的间隔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器件组,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主发光器件组和辅助发光器件组,所述主发光器件组位于所述发光区内,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位于所述间隔区内;通过设置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发光器件组靠近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主发光器件组和所述辅助发光器件组在所述基板上的投影之和,当所述显示面板工作时,所述第一空穴注入传输层中的部分载流子由所述主发光器件组迁移至所述辅助发光器件中,从而使所述间隔区内的所述辅助发光器件发光,以增大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面积,进而提升所述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和发光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以及位于相邻所述发光区之间的间隔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所述发光功能层以及所述第二电极均由所述发光区延伸至所述间隔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组包括电子阻挡层和发光层,所述电子阻挡层包括同层且间隔设置第一电子阻挡层、第二电子阻挡层以及第三电子阻挡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以及设于相邻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之间的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与注入层以及电荷产生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由所述发光区延伸至所述间隔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至少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以及设于相邻两所述发光器件组之间的电荷产生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色转换层,所述色转换层位于所述第二电极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的一侧,所述色转换层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均由所述发光区延伸至所述间隔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80纳米,且小于或等于150纳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终端主体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终端主体与所述显示面板组合为一体。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发光区以及位于相邻发光区之间的间隔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相对设置于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发光功能层包括位于发光区内的主发光器件组、以及位于间隔区内的辅助发光器件组;通过设置发光功能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空穴传输层,第一空穴传输层位于发光器件组靠近基板的一侧,第一空穴传输层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主发光器件组和辅助发光器件组在基板上的投影之和,当显示面板工作时,第一空穴注入传输层中的部分载流子由主发光器件组迁移至辅助发光器件组中,从而使间隔区内的辅助发光器件组发光,以增大显示面板的发光面积。

技术研发人员:华正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