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6789发布日期:2023-12-13 09:3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了实现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高分辨率和彩色化,更好地解决阴极模板分辨率低和器件成品率低等问题,实际研究中引入了阴极隔离柱结构,即在器件制备中不使用金属掩膜板,而是在蒸镀有机薄膜和金属阴极之前,在基板上制作绝缘的间壁,最终实现将器件的不同像素隔开,实现像素阵列。

2、阴极隔离柱结构包括与阴极搭接的导电结构和绝缘结构。由于绝缘结构中的部分结构悬空设置。在封装过程中,悬空部分容易出现膜层脱落或者塌陷的可能,断裂的膜层可能会将阴极刺破,造成阴极在与导电结构搭接的部分发生断裂,影响阴极的整面连接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封装过程中膜层断裂或塌陷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3、驱动基板;

4、像素定义层,设置于所述驱动基板上,所述像素定义层凸出于所述驱动基板以形成像素容纳区域;

5、导电隔离结构,设置于所述像素定义层上且围绕所述像素容纳区域的上表面;所述导电隔离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位于所述主体结构的上表面且遮挡所述主体结构的顶部结构;限定所述顶部结构延伸出所述主体结构的上表面的部分为悬垂部;

6、子像素,设置于所述像素容纳区域内;

7、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填充层和包封层,所述支撑层覆盖所述子像素,以及覆盖所述导电隔离结构的内侧壁以支撑所述悬垂部,且围设形成凹槽;所述填充层至少部分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以封装所述凹槽并支撑所述悬垂部;所述包封层设置于所述填充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且至少覆盖所述填充层;其中,所述支撑层包括氧化铝基陶瓷薄膜。

8、其中,所述支撑层还覆盖所述顶部结构的部分上表面;所述包封层覆盖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

9、其中,所述填充层的上表面不低于位于所述悬垂部的下表面的所述支撑层靠近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表面,且不高于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表面。

10、其中,所述填充层的上表面略高于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表面。

11、其中,所述填充层覆盖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的部分表面。

12、其中,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的侧壁与所述悬垂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导电结构的侧壁与所述悬垂部的下表面的倾斜角小于90度;

13、或,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导电结构和位于所述导电结构和所述顶部结构之间的中间结构;所述中间结构的侧壁与所述悬垂部倾斜设置,且所述中间结构的侧壁与所述悬垂部的下表面的倾斜角小于90度。

14、其中,所述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所述阴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支撑层之间,且与所述导电结构接触设置并导通。

15、其中,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1~2μm。

16、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包封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侧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

1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1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板、像素定义层、导电隔离结构和子像素。像素定义层设置于驱动基板上。像素定义层凸出于驱动基板以形成像素容纳区域。导电隔离结构设置于像素定义层上且围绕像素容纳区域的上表面。导电隔离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位于主体结构的上表面且遮挡主体结构的顶部结构。限定顶部结构延伸出主体结构的上表面的部分为悬垂部。子像素设置于像素容纳区域内。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填充层和包封层,支撑层覆盖子像素以及覆盖导电隔离结构的内侧壁以支撑悬垂部,且围设形成凹槽。填充层至少部分填充于凹槽内以封装凹槽并支撑悬垂部。包封层设置于填充层远离像素定义层的一侧且至少覆盖填充层。其中,支撑层包括氧化铝基陶瓷薄膜。本申请通过在导电隔离结构的内侧壁上设置支撑层,以及在支撑层围设形成的凹槽内设置填充层,对悬垂部进行双重支撑并提升导电隔离结构的整体强度,防止在封装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因悬垂部膜层脱落或塌陷将悬垂部下方的阴极刺破,而导致阴极在与导电隔离结构搭接的部分发生断裂进而影响阴极的整面连接性;同时通过包封层对子像素起到抗刻蚀保护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还覆盖所述顶部结构的部分上表面;所述包封层覆盖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的上表面不低于位于所述悬垂部的下表面的所述支撑层靠近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表面,且不高于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的上表面略高于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覆盖位于所述顶部结构的上表面的所述支撑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的部分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结构包括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的侧壁与所述悬垂部倾斜设置,且所述导电结构的侧壁与所述悬垂部的下表面的倾斜角小于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的阳极、发光层和阴极,所述阴极设置于所述发光层和所述支撑层之间,且与所述导电结构接触设置并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的厚度为1~2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包封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一侧的有机封装层和无机封装层。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限定顶部结构延伸出主体结构的上表面的部分为悬垂部。显示面板还包括支撑层、填充层和包封层,支撑层覆盖子像素以及覆盖导电隔离结构的内侧壁以支撑悬垂部,且围设形成凹槽。填充层至少部分填充于凹槽内以支撑悬垂部。本申请通过在导电隔离结构的内侧壁上设置支撑层,以及在支撑层围设形成的凹槽内设置填充层,对悬垂部进行双重支撑并提升导电隔离结构的整体强度,防止在封装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因悬垂部膜层脱落或塌陷将悬垂部下方的阴极刺破,而导致阴极在与导电隔离结构搭接的部分发生断裂进而影响阴极的整面连接性;同时通过包封层对子像素起到抗刻蚀保护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瑶,叶利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