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0653发布日期:2024-03-05 15:4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路加热,具体涉及一种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电子机柜,内部有大功率电子设备,有着全国布置的地域特点。随着电子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功能越来越多,电子机柜冷却散热需求越来越大,液冷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的散热技术。电子机柜因为特殊性,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具备快速启动运行,需要对电子机柜进行短时快速升温,在电子机柜内部电子设备功率负载急剧变化时,需要对液冷系统进行快速升温补偿。

2、然而,现有的电子机柜通常是在柜体内设置加热器,来提高整个柜体的温度,这样,不但浪费能源,而且也不能起到快速加温的效果。

3、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常规管道加热装置与冷却系统未完全隔离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和液冷系统负载急剧变化时温差过大需要快速升温补偿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管路结构包括:加热管组件,加热管组件内具有供流体流通的流通通道;加热线圈,加热线圈缠绕在加热管组件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加热线圈连接,以向加热线圈通入交变电流,从而使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经过加热管组件,进行使加热管组件产生热量;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流通通道的外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流量传感器,与加热管组件连接,以检测加热管组件内的流量,流量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3、进一步地,加热管组件包括:加热管道,加热管道与磁场反应并产生热量,流通通道位于加热管道内;绝缘保温层,绝缘保温层套设在加热管道上,绝缘保温层不与磁场反应,加热线圈套设在加热管道上。

4、进一步地,绝缘保温层包括第一保温部件和第二保温部件,第一保温部件与第二保温部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固定或者释放加热管道。

5、进一步地,第一保温部件包括第一保温壳体和与第一保温壳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加热线圈缠绕在第一保温壳体上,第一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紧固件的第一连接孔;第二保温部件包括第二保温壳体和与第二保温壳体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加热线圈缠绕在第二保温壳体上,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用于穿设紧固件的第二连接孔。

6、进一步地,绝缘保温层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壳,安装壳凸出于绝缘保温层的外表面设置,安装壳内设置有安装腔,加热线圈穿设在安装腔内;安装壳沿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螺旋延伸;或者,绝缘保温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凸起,安装凸起为多个,多个安装凸起沿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相间隔地设置,相邻的两个安装凸起之间具有安装槽,加热线圈设置在安装槽内。

7、进一步地,加热管组件还包括散热片,散热片设置在流通通道的内壁面上,散热片凸出于流通通道的内壁面设置。

8、进一步地,散热片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流通通道的延伸方向;和/或,散热片为多个,多个散热片间隔设置。

9、一种电器柜,包括上述管路结构,电器柜包括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电器元件,管路结构的加热管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管路结构的加热管组件与电器元件连接。

10、一种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管路结构,控制方法包括:将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t与阈值t比较;若t<t,则管路结构的控制模块向加热线圈通入交变电流;一定时间后,检测管路结构是否符合停止加热条件,若符合,管路结构的控制模块停止向加热线圈通入交变电流。

11、进一步地,管路结构是否停止加热的条件包括:检测t≥t;和/或,管路结构的流量传感器检测到的流量为0。

12、进一步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流通通道内的流体的条件计算管路结构的升温加热量;若升温加热量达到预设值,则增大交变电流的频率,若升温加热量未达到预设值,则降低交变电流的频率;其中,流体的条件包括流通通道内的流体的流量、对流通通道内的流体进行加热的时间、流通通道内的流体的温度以及流通通道内的流体比热。

13、有益效果:

14、1、本发明的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采用非接触式电磁感应加热,对管道流阻影响小;

15、2、本发明的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中,加热装置与发热介质完全隔离,保证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16、3、本发明的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可根据现有的空间任意布置,结构简单,可维护性高;

17、4、本发明的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加热和冷却无惯性,升降温迅速高效;

18、5、本发明的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可控制电磁频率,实现无极升温补偿。



技术特征:

1.一种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组件(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保温层(13)包括第一保温部件(14)和第二保温部件(15),所述第一保温部件(14)与所述第二保温部件(15)可拆卸地连接,以固定或者释放所述加热管道(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组件(1)还包括散热片(16),所述散热片(16)设置在所述流通通道(11)的内壁面上,所述散热片(16)凸出于所述流通通道(11)的内壁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16)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流通通道(11)的延伸方向;和/或,所述散热片(16)为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片(16)间隔设置。

8.一种电器柜,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柜包括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电器元件,所述管路结构的加热管组件(1)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管路结构的加热管组件(1)与所述电器元件连接。

9.一种控制方法,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是否停止加热的条件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路结构、电器柜及控制方法,管路结构包括:加热管组件,加热管组件内具有供流体流通的流通通道;加热线圈,加热线圈缠绕在加热管组件上;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加热线圈连接,以向加热线圈通入交变电流,从而使加热线圈产生的磁场经过加热管组件,进行使加热管组件产生热量;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流通通道的外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流量传感器,与加热管组件连接,以检测加热管组件内的流量,流量传感器与控制模块信号连接,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常规管道加热装置与冷却系统未完全隔离而产生的安全性问题和液冷系统负载急剧变化时温差过大需要快速升温补偿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何哲,黄青青,魏欣,蓝金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