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源晶振振荡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13133发布日期:2023-09-02 17:06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源晶振振荡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源晶振振荡电路。


背景技术:

1、无源晶振是一块石英晶体,配合ic内部的振荡电路或外部电路配合才能进行工作,而有源晶振就是一块包含了振荡电路和晶体的振荡器,按照管脚要求通电后从某个脚就可以得到需要的振荡波形,当一些电子设备需要频率高度稳定的交流信号可采用晶体振荡电路为其提供交流信号,而现有的晶体振荡器在配置时不便于调节输出的波形幅度,且当电路中出现干扰时候也会导致信号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源晶振振荡电路,用以解决现有的晶体振荡器在配置时不便于调节输出的波形幅度,且当电路中出现干扰时导致信号衰减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包括第一晶体x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一电容c1、第一输出端out1,所述第一电阻r1一端和第二电阻r2一端、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电源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一端、第一电容c1一端、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和第二电阻r2另一端、第二三极管q2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和第四电阻r4一端、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和第一晶体x1一端连接,第一晶体x1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第一输出端out1、第六电阻r6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另一端、第一电容c1另一端、第四电阻r4另一端、第六电阻r6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c3、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三三极管q3、第二输出端out2,所述第二电容c2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连接,第二电容c2另一端和第七电阻r7一端、第八电阻r8一端、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七电阻r7一端和电源、第九电阻r9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连接,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和第十二电阻r12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和第十电阻r10一端、第十一电阻r11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和第二输出端out2、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第八电阻r8另一端、第十电阻r10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三电容c3,所述第三电容c3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三电容c3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十三电位器r13,所述第十三电位器r13一端和第一电阻r1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位器r13抽头端和第一电阻r1另一端连接,第十三电位器r13另一端和第三电阻r3一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五电阻r5为可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r5抽头端和第一晶体x1一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四电容c4,所述第四电容c4一端和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连接,第四电容c4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振荡电路还包括第十四电阻r14,所述第十四电阻r14两端串接在第九电阻r9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源晶振振荡电路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分压为第一三极管q1基极提供偏置电压,设置第十三电位器r13用于调节第一三极管q1基极静态工作点,第二三极管q2用于放大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信号,第一晶体x1谐振时,晶体呈阻性,使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等同于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信号相位,第五电阻r5设置为可调节的反馈电阻,用于调节第一晶体x1反馈量使电路达成振幅平衡,电路满足振荡条件进行振荡,第三电容c3用于电源滤波,第七电阻r7和第八电阻r8用于第三三极管q3基极偏置,第二电容c2用于信号耦合,采用第二电容c2和后级电路时,第一输出端out1进行开路,由第二输出端out2进行输出,第二电容c2耦合的信号经第三三极管q3基极后改变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信号,第一运算放大器u1用于放大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信号,第十一电阻r11、第十电阻r10用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1负反馈,第四电容c4用于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旁路,防止第十二电阻r12压降过大导致第三三极管q3基极电流降低,在便于调节波形的同时避免了信号衰减,以解决现有的晶体振荡器在配置时不便于调节输出的波形幅度,且当电路中出现干扰时导致信号衰减的技术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有源晶振的振荡电路频率稳定性好,通过合理的调校参数,精度可以达到0.1ppm,减少外部器件及线路带来的耦合干扰。



技术特征:

1.一种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三电阻一端、第一电容一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和第四电阻一端、第五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阻另一端和第一晶体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晶体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发射极、第一输出端、第六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第一电容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第六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三三极管、第二输出端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二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另一端和第七电阻一端、第八电阻一端、第三三极管基极连接,所述第七电阻一端和电源、第九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和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发射极和第十二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和第十电阻一端、第十一电阻一端连接,第十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另一端、第十电阻另一端、第十二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一端和电源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三电位器,所述第十三电位器一端和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位器抽头端和第一电阻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位器另一端和第三电阻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电阻为可调电阻,所述第五电阻抽头端和第一晶体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一端和第三三极管发射极连接,所述第四电容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十四电阻,所述第十四电阻两端串接在第九电阻一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源晶振振荡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电容、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一端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电源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和第三电阻一端、第一电容一端、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二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和第四电阻一端、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和第一晶体一端连接,第一晶体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发射极、第一输出端、第六电阻一端连接。本技术的振荡电路频率稳定性好,通过合理的调校参数,精度可以达到0.1ppm,减少外部器件及线路带来的耦合干扰。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雄,李文丽,刘寒遥,张卫华,宋扬,蒋笑林,胡浩,黄贺,彭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省计量检测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