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0036发布日期:2023-07-28 11:5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感应炉,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


背景技术:

1、感应线圈通过将电磁能转化热能,使坩埚炉中的金属物料熔化,所以感应线圈是中频感应炉中的核心部件,关系到感应炉的效率和使用寿命等。如果感应炉线圈的绝缘不好,会发生线圈匝间打火,严重时可能会造成感应炉传炉,感应线圈制造工艺中的匝与匝之间、感应线圈与加热工件之间的绝缘处理,则是感应线圈质量的关键。目前,感应线圈的绝缘处理工艺通常除了在线圈外层包裹绝缘材料以外,还分为立柱式线圈和无立柱线圈。立柱式线圈是由绝缘立柱支撑,在每匝线圈之间放置绝缘板后压制而成,立柱式线圈结构复杂,并且线圈匝间的固定容易导致线圈受损。在此基础上,现有技术对立柱式绝缘线圈做出了改进,例如公开号为cn20195727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固定立柱的感应炉用线圈,在感应炉用线圈的匝间置有采用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层,通过在线圈匝间设置绝缘层取代传统的绝缘立柱线圈。

2、无立柱线圈安装时通常上下用浇筑块压紧,外侧用分布均匀的磁轭抵紧。但是线圈在使用过程中会受热应力作用变形,导致排布在磁轭之间的绝缘板容易产生移位;尤其是安装在水冷线圈和有效线圈之间的绝缘板,绝缘板移位后线圈外层浆料脱落,导致线圈效率降低,甚至发生打火或者匝间短路等危险。

3、因此,亟需对此类无立柱线圈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

2、为了实现以上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绝缘单元,安装在有效线圈之间;第二绝缘单元,安装在所述有效线圈和水冷线圈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绝缘单元安装在相邻两个磁轭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单元和所述第二绝缘单元的材料不相同。

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单元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安装在所述有效线圈和所述水冷线圈之间,并且所述绝缘块与所述磁轭不接触,使所述有效线圈和所述水冷线圈之间存在散热的空隙。

4、在一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磁轭之间安装多个所述绝缘块,相邻两个所述绝缘块之间不接触,使所述有效线圈和所述水冷线圈之间存在散热的空隙。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绝缘单元还包括绝缘加强板,所述绝缘加强板上端面和下端面上均安装有所述绝缘块,并且通过所述绝缘块安装在所述有效线圈和水冷线圈之间。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块和所述绝缘加强板的材质均为金银云母板,使所述第二绝缘单元避免在高温下碳化。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单元为环氧树脂绝缘板。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有效线圈和所述水冷线圈之间设置第二绝缘单元,避免所述有效线圈变形导致外层浆料脱落,从而提高线圈的效率和使用安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单元包括绝缘块,所述绝缘块安装在所述有效线圈和所述水冷线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磁轭之间安装多个所述绝缘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单元还包括绝缘加强板,所述绝缘加强板上端面或下端面安装有所述绝缘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块和所述绝缘加强板的材质均为金银云母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单元为环氧树脂绝缘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感应线圈绝缘装置,包括第一绝缘单元,安装在有效线圈之间;第二绝缘单元,安装在所述有效线圈和水冷线圈之间,并且所述第二绝缘单元安装在相邻两个磁轭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单元采用环氧树脂材料,所述第二绝缘单元采用金银云母片。根据所述有效线圈和所述水冷线圈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绝缘单元可以包括绝缘块和绝缘加强板。通过在所述有效线圈和所述水冷线圈之间设置第二绝缘单元,避免所述有效线圈变形导致外层浆料脱落,从而提高线圈的效率和使用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姜兴华,王京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韦伯斯特感应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