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39578发布日期:2023-12-21 11: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源,特别涉及一种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1、户外活动中,人们一般借助户外电源装置来对手机、平板或烧烤箱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2、随着户外电源电量和充电速度的提高,内部电子元器件的工作功耗也成倍增长。户外电源装置在长时间工作时,内部的元器件可能会持续发热,温度快速升高,导致元器件寿命降低或失效,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失火或电池爆炸等安全问题。为避免内部元器件过度升温,户外电源装置会在壳体上设置散热孔等结构,实现被动散热。

3、然而,仅依靠散热孔等结构被动散热,在散热效果方面仍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散热效率较高。

2、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模组、逆变器模组、导风罩和风扇;

4、所述电池模组、所述逆变器模组、所述导风罩和所述风扇均位于所述壳体内;

5、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所述导风罩与所述电池模组或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具有空间;

6、所述风扇工作时,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进入所述壳体,经所述空间以及所述第二通风口流出所述壳体。

7、可选的,所述导风罩包括第一导风壳,所述第一导风壳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8、可选的,所述第一导风壳位于所述逆变器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

9、所述导风罩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导风壳相连的第一扩张部,所述第一扩张部在所述第一导风壳的延伸方向上向远离所述逆变器模组的方向逐渐扩张;

10、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第一扩张部的端面。

11、可选的,所述风扇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中的一个与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

12、所述导风罩还包括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中的另一个与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所述第一侧板上具有多个第三通风孔。

13、可选的,所述电源装置还具有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

14、所述逆变器模组和所述电池模组分别安装于所述支架的两侧;

15、所述导风罩位于所述逆变器模组与所述壳体之间,且所述导风罩与所述支架或所述逆变器模组相连。

16、可选的,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与所述逆变器模组之间存在热传导,且所述散热片位于所述空间内。

17、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散热片具有多个平行布置的散热齿,相邻两个所述散热齿之间存在空隙。

18、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的所述散热齿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的连线的延伸方向。

19、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封装板和第二封装板,所述第一封装板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共同构成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封装板上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共同构成第二通风口。

20、可选的,所述第一封装板和所述第二封装板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向靠近所述风扇的方向伸出的限位壳;

21、所述风扇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壳围成的空间内。

2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中具有风扇和导风罩,导风罩与电源装置的壳体内的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之间存在空间。当风扇工作时,借助导风罩的导风作用,经壳体的第一通风口进入壳体的气流会沿导风罩的延伸方向流动,进而气流必然流过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的表面,与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发生热交换后,经壳体的第二通风口流出壳体。这样,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散发的热量便能被气流带走,实现降温。并且,风扇能有效提高气体流动速率,实现主动式散热,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电池模组(7)、逆变器模组(2)、导风罩(3)和风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3)包括第一导风壳(31),所述第一导风壳(31)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通风口(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壳(31)位于所述逆变器模组(2)与所述壳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4)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中的一个与所述逆变器模组(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具有支架(5),所述支架(5)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还包括散热片(6),所述散热片(6)与所述逆变器模组(2)之间存在热传导,且所述散热片(6)位于所述空间(x)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散热片(6)具有多个平行布置的散热齿(61),相邻两个所述散热齿(61)之间存在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6)的所述散热齿(61)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通风口(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的连线的延伸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1-4和7-8任一项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对平行布置的第一封装板(13)和第二封装板(14),所述第一封装板(13)上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孔(111),所述多个第一通风孔(111)共同构成所述第一通风口(11),所述第二封装板(14)上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孔(121),所述多个第二通风孔(121)共同构成第二通风口(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装板(13)和所述第二封装板(14)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向靠近所述风扇(4)的方向伸出的限位壳(131);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源装置,包括壳体、电池模组、逆变器模组、导风罩和风扇;电池模组、逆变器模组、导风罩和风扇均位于壳体内;壳体具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导风罩与电池模组或逆变器模组之间具有空间;风扇工作时,驱动气流从第一通风口进入壳体,经空间以及第二通风口流出壳体。该电源装置的散热效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毛伊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