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0638发布日期:2024-01-16 11:27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却,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


背景技术:

1、由于考虑移动电源内部器件发热,容易造成器件热衰减,因此需要在电源器件内安装冷却散热结构,以降低电源内部器件的温度,维持器件的正常运行。

2、现有技术中常见的电源内部冷却散热结构为风冷式结构,具体结构为在器件的侧壁对应的位置安装风扇,在器件内部形成流经电源的散热风道,将热量带出系统内部;这种结构的缺点在于,风扇运行过程中,灰尘及水蒸气会被吸进机器内部,器件受潮,造成电路器件可靠性降低,甚至短路的情况;且器件外观需要结合进出通风孔进行设计,外观设计上较为不便。

3、鉴于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源的冷却散热结构加以改进,以解决其长期工作时导致电源可靠性降低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包括:

4、导热组件,贴合于所述电源模组设置,用于吸收所述电源模组的热量;

5、冷却管路,其一端与所述导热组件连接,且所述冷却管路内流动有冷却液体;

6、驱动泵,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用于驱动所述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体流过所述导热组件。

7、可选的,所述导热组件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导热组件内开设有用于供冷却液体流通的第一内通道,所述第一内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

8、可选的,所述导热组件包括第一导热板,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热板设置的第二导热板;

9、所述第一内通道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导热板和所述第二导热板。

10、可选的,所述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还包括:

11、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散热风扇,所述散热器内开设有用于供冷却液体流通的第二内通道,所述冷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内通道连通。

12、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散热壳体,所述散热壳体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13、所述散热壳体的一端面设置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管路连接。

14、可选的,所述冷却管路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组件和所述散热组件连接,以形成循环管路。

15、可选的,所述驱动泵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冷却液体的储液组件,所述第一管道穿过于所述储液组件设置;

16、所述储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液压驱动组件,所述液压驱动组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储液组件连通,用于驱动所述储液组件内的冷却液体沿着所述第一管道流动。

17、可选的,所述第二管道和所述储液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18、可选的,所述导热组件为导热铜板、合金铝板、石墨板或陶瓷板中的一种。

19、可选的,所述导热组件贴合于所述电源模组的一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本水冷结构安装于电源模组上,使导热组件贴合于电源模组的表面设置,利用热传导原理吸收电源模组的热量,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体在驱动泵的作用下,沿着冷却管路流过导热组件,从而带走导热组件的热量,使导热组件持续保持良好的导热和散热作用;本水冷结构能够利用导热材料的面接触来吸收热量,热传导效果更好,同时无需通过流体经过器件,有效避免灰尘和水蒸气的进入,电源模组得以长期稳定运行;因此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冷却效率,也有助于提高电源模组的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1)上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导热组件(1)内开设有用于供冷却液体流通的第一内通道,所述第一内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进水口(11)和所述出水口(12)与所述冷却管路(2)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1)包括第一导热板(13),以及垂直于所述第一导热板(13)设置的第二导热板(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41)包括散热壳体(411),所述散热壳体(411)开设有安装槽(412),所述散热风扇(42)安装于所述安装槽(4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2)包括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所述第一管道(21)和第二管道(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热组件(1)和所述散热组件(4)连接,以形成循环管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泵(3)包括壳体组件(31),所述壳体组件(31)内设置有用于存储冷却液体的储液组件(32),所述第一管道(21)穿过于所述储液组件(32)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2)和所述储液组件(32)之间设置有隔热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1)为导热铜板、合金铝板、石墨板或陶瓷板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1)贴合于所述电源模组的一表面设置有绝缘层。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冷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源模组的水冷结构,包括导热组件、冷却管路和驱动泵;导热组件贴合于所述电源模组设置,用于吸收所述电源模组的热量;冷却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导热组件连接,且所述冷却管路内流动有冷却液体;驱动泵与所述冷却管路连通,用于驱动所述冷却管路内的冷却液体流过所述导热组件;将本水冷结构安装于电源模组上,使导热组件贴合于电源模组的表面设置,利用热传导原理吸收电源模组的热量,利用导热材料的面接触来吸收热量,热传导效果更好,同时无需通过流体经过器件,有效避免灰尘和水蒸气的进入,电源模组得以长期稳定运行;因此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冷却效率,也有助于提高电源模组的可靠性和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省洛仑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