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CB板的传输装置及插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0342发布日期:2024-01-16 11:2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PCB板的传输装置及插件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插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pcb板的传输装置及插件机。


背景技术:

1、家电、通讯、汽车电子、仪表仪器等行业的pcb板种类繁多,为导入异形元件自动化插装作业,较常使用的供料方式为进出板供料方式。目前在异形元件插件机使用进出板结构,进出板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单轨,通过皮带或链条输送,进出板在宽度方向可以做很大,然而做窄板时,插件需要等待进板,进板速度难以提升。另一种是双轨进出板,进板效率得到提高,然而进出板在宽度方向缩小了一半,无法实现输送宽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pcb板的传输装置,解决目前行业中进出板机构不能兼容宽板和效率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插件机。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pcb板的传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所述第一输送轨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一输送轨的另一侧配置成能够活动,以使所述第一输送轨的宽度可调,所述第二输送轨的一侧固定,所述第二输送轨与所述第一输送轨相邻的另一侧配置成能够活动,以使所述第二输送轨的宽度可调;压板结构,所述第一输送轨的两侧以及所述第二输送轨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压板结构,所述压板结构用于压抵到达所述第一输送轨或所述第二输送轨上指定位置的pcb板;以及第三输送轨,所述第一输送组件的两端均配置有所述第三输送轨,所述第三输送轨配置成能够适配所述第一输送轨的宽度或所述第二输送轨的宽度,所述第三输送轨能够运动至与所述第一输送轨或所述第二输送轨对接。

4、上述pcb板的传输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并排设置的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以便在第一输送轨在进行pcb板的电子元器件插装时,第二输送轨能够进行pcb板的输送压紧定位,第二输送轨进行pcb板的电子元器件插装时,第一输送轨能够进行插装完毕的pcb板的卸料以及待插装的pcb板的输送压紧定位,以此交替循环,实现插件机往复于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之间实现不间断的连续插件作业,大幅提高插件机的插装效率,同时,因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的宽度均可调节,当需要进行大宽度的pcb板插装时,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中的其中一个的宽度缩小,另一个的宽度即可调节至适配需插装的大宽度的pcb板,调节方便,此外,通过采用宽度可调的第三输送轨来实现第一输送组件的上板储存输送及下板输送,当需要进行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的进板或出板输送时,第三输送轨先调节到适配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的宽度,进板时,第三输送轨接收到上位机输送过来的待插装的pcb板后处于等待信号的状态,第三输送轨如感应到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插装完毕后,第三输送轨运动到与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的进板端对接,进板完毕后,第三输送轨回归至上位机对接;出板时,第三输送轨提前移动到至与待出板的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的出板端对接,以便及时接收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输送过来的插装完毕的pcb板,第三输送轨将插装完毕的pcb板输送至下位机后,继续回归至与待出板的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的出板端对接,单轨的第三输送轨有效利用插件机的插件时的空窗期,能够实现第一输送轨或第二输送轨的交替进板或出板,提高进出板效率,此外,通过单轨第三输送轨来实现进出板结构小型化,解决进出板结构占用空间过多的问题,使用至插件机时占用空间小,能够提高插件机的空间利用率。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pcb板的传输装置还包括安装基板,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第四安装板、第一传动结构以及第二传动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均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三安装板均通过第一直线导轨滑块结构滑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在所述第一传动结构的作用下能够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三安装板在所述第二传动结构的作用下能够朝向所述第四安装板靠近或远离,从而形成所述第一输送轨和所述第二输送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动结构包括第一丝杆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一丝杆的传动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且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朝向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同步轮同步带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丝杆。

7、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丝杆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二丝杆的传动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于所述安装基板且位于所述第四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通过同步轮同步带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

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承载件,所述第一承载件设置有能够循环转动的第一皮带,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承载件,所述第二承载件设置有能够循环转动的第二皮带,所述第一皮带和所述第二皮带均传动连接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的第三传动结构。

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三安装板与所述第四安装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承载件,所述第三承载件设置有能够循环转动的第三皮带,所述第四安装板与所述第三安装板相向的一侧设置有第四承载件,所述第四承载件设置有能够循环转动的第四皮带,所述第三皮带和所述第四皮带均传动连接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四安装板之间的第四传动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三输送轨包括第五安装板、第六安装板、第五传动结构以及第六传动结构,所述第五安装板和所述第六安装板均通过第二直线导轨滑块结构滑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第五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在所述第五传动结构的作用下,所述第五安装板和所述第六安装板能够同时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六传动结构设置于所述第六安装板,在所述第六传动结构和所述第五传动结构的配合作用下,所述第六安装板能够朝向所述第五安装板靠近或远离。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五传动结构包括第三电机和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所述第三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五安装板且传动连接所述第三丝杆,所述第三丝杆设置有第一丝杆螺母和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一丝杆螺母固定于所述第五安装板,所述第二丝杆螺母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六安装板,其中,所述第六传动结构包括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通过同步轮同步带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丝杆螺母。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所述第五安装板朝向所述第六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五承载件,所述第五承载件设置有能够循环转动的第五皮带,所述第六安装板朝向所述第五安装板的一侧设置有第六承载件,所述第六承载件设置有能够循环转动的第六皮带,所述第五皮带和所述第六皮带均传动连接设置于所述安装基板的第五传动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三安装板、所述第四安装板、所述第五安装板以及所述第六安装板两两相互平行。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插件机,包括上述所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

14、上述插件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装配有上述的pcb板的传输装置的插件机,在进行小型pcb板的插装时,能够通过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的交替进行pcb板定位,以便插件机插装好第一输送轨上定位好的pcb板时,能够迅速移动到第二输送轨继续进行pcb板的插装,解决了现有插件机需预留等待进出板的空窗期时间的问题,通过双轨的交替进行pcb板定位实现插件机的不间断插装,大幅提高小型pcb板的插装效率,另外,也可通过第一输送轨和第二输送轨的相对宽度实现大宽度pcb板的插装,无论是大尺寸的pcb板或小型pcb板均能够兼容,实用性强,插装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