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4949发布日期:2024-01-16 11:31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压力感应按钮,具体的说是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汽车上的配置也在日渐更新,汽车按键也由传统的机械式逐步转为电子式,电子按键已经逐渐成为新型汽车的标配,这就对电子按键的功能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既需要实现传统的按键功能,还需要满足驾驶者的安全操作,实现按键防误碰。在这种情况下,按键的开关形式与电子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2、目前市面上虽然已经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子开关,但针对开关的功能,逐步分成触控识别+压力识别,双策略来实现功能,防止误触等问题。针对与预压的设计,往往采用弹片、轻触开关、锅仔片、硅胶按键等单一触发点。

3、现有结构如采用弹片、轻触开关、锅仔片、硅胶按键等单一触发点的结构,识别效果单一,设计难度大,同时踩点体积较大,电路板不容容易布置,无法避免因后期结构老化产生的力学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包括面板、支架、硅胶垫、压力芯片、电路板和后壳,其中电路板上设有压力芯片,电路板上粘接一层硅胶垫,电路板与后壳固定连接,支架设置在电路板周围,粘接在硅胶垫上,支架中心设有通孔,面板扣合在支架上,面板上设有压力柱,压力柱穿过通孔,设置在压力芯片中心正上方,面板受外力向电路板运动时,压力柱对硅胶垫施加压力,使压力芯片受力;本实用新型将压力芯片的效果运用到最优状态,能避免结构后期老化变形,对产品产生的影响,设计了稳定的结构配合压力芯片,能更高力传导效率,提成产品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包括:面板、支架、硅胶垫、压力芯片、电路板和后壳,其中电路板上设有压力芯片,电路板上设有一层硅胶垫,电路板与后壳固定连接,支架设置在电路板周围,支架固定在硅胶垫上,支架中心设有通孔,面板扣合在支架上,面板上设有压力柱,压力柱穿过通孔,设置在压力芯片中心正上方,面板受外力向电路板运动时,压力柱对硅胶垫施加压力,使压力芯片受力。

3、进一步的,后壳上设有支撑筋,支撑筋顶在电路板压力芯片正后面。

4、进一步的,压力柱与压力芯片距离0.5-4.0mm。

5、进一步的,硅胶垫厚度为1.0-4.0mm。

6、进一步的,压力芯片焊接在电路板上。

7、进一步的,面板与支架一体成型。

8、进一步的,支架通过螺栓或粘接固定在硅胶垫或电路板上。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0、本实用新型将压力芯片的效果运用到最优状态,能避免结构后期老化变形,对产品产生的影响,设计了稳定的结构配合压力芯片,能更高力传导效率,提成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板、支架、硅胶垫、压力芯片、电路板和后壳,其中电路板上设有压力芯片,电路板上设有一层硅胶垫,电路板与后壳固定连接,支架设置在电路板周围,支架固定在硅胶垫上,支架中心设有通孔,面板扣合在支架上,面板上设有压力柱,压力柱穿过通孔,设置在压力芯片中心正上方,面板受外力向电路板运动时,压力柱对硅胶垫施加压力,使压力芯片受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设有支撑筋,支撑筋顶在电路板压力芯片正后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芯片焊接在电路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与支架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通过螺栓或粘接固定在硅胶垫或电路板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柱与压力芯片距离0.5-4.0m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垫厚度为1.0-4.0mm。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使用压力芯片实现压力感应的结构,属于压力感应按钮技术领域,包括面板、支架、硅胶垫、压力芯片、电路板和后壳,其中电路板上设有压力芯片,电路板上粘接一层硅胶垫,电路板与后壳固定连接,支架设置在电路板周围,粘接在硅胶垫上,支架中心设有通孔,面板扣合在支架上,面板上设有压力柱,压力柱穿过通孔,设置在压力芯片中心正上方,面板受外力向电路板运动时,压力柱对硅胶垫施加压力,使压力芯片受力;本技术将压力芯片的效果运用到最优状态,能避免结构后期老化变形,对产品产生的影响,设计了稳定的结构配合压力芯片,能更高力传导效率,提成产品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诚凯,杨丽莉,王明帆,孟钰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盖尔瑞孚艾斯曼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