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94149发布日期:2024-04-18 12:29阅读:8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显示器领域,倒梯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应用在封装区域的阻隔(rib)结构中,用来断开打印形成的有机层,从而改善封装效果;又例如,应用于辅助电极结构,用来断开蒸镀形成的有机层,从而使阴极搭接下层的辅助电极引线,从而进行辅助电极的设计。为此,如何获得结构稳定的倒梯形结构,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能够获得结构稳定的倒梯形结构。

2、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基板的上方制作电极层,并在所述电极层的上方制作金属层;对所述金属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在所述金属层上形成正梯形结构;利用胶材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制作形成倒梯形结构;刻蚀去除所述正梯形结构,形成具有所述倒梯形结构的像素界定层(pixel definition layer,pdl)。

3、本申请中,在制备显示面板的像素界定层的倒梯形结构的过程中,利用了像素界定层下方的金属层作为硬掩模(hard mask),在电极层上制作金属层并在金属层上刻蚀形成正梯形结构,由于相邻正梯形结构之间形成倒梯形的容纳空间,可以利用胶材在倒梯形空间内填充形成倒梯形结构,最后刻蚀去除正梯形结构,仅留下电极层及其上方的倒梯形结构。该过程操作简单,且有采用金属层作为硬掩模,使得形成的倒梯形结构不易坍塌,具有更优的结构稳定性。

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利用胶材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制作形成所述倒梯形结构,包括:在所述金属层上涂覆胶材,以使所述胶材填充至所述容纳空间内;通过光刻去除所述金属层的表面上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之外的胶材;对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胶材进行固化,且在固化过程中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所述胶材向上凸起形成具有球面的所述倒梯形结构。

5、在该实现方式中,利用胶材填充倒梯形的容纳空间,并利用光刻去除该容纳空间之外的多余的胶材,对该容纳空间内的胶材进行固化,在固化过程中胶材向上凸起形成球面,得到上表面为球面的倒梯形结构。这样,在显示屏的发光层发射的光线到达封装层后,由于封装层的折射率高于胶材的折射率,光线到达倒梯形结构的球面后会发生全反射,从而将大角度的光线汇聚回来,提高了光线再利用的概率。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材的主体材料中掺杂有特定粒子,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密度,其中,所述特定粒子在固化的过程中沉降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底部。例如,所述特定粒子的浓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7、并且,可选地,所述特定粒子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折射率。

8、在该实现方式中,胶材的主体材料中可以掺杂有密度更大的特定粒子,这样,胶材在固化过程中该特定粒子倾向于沉降,从而保留在固化后得到的倒梯形结构的底部,在该特定粒子的折射率大于主体材料的折射率的情况下,该倒梯形结构的底部的折射率更高,可以将显示器内的横向出射的光线通过折射改变其光路,从而再次折射回像素内,增大了光线再利用的概率。

9、可选地,所述特定粒子的折射率位于1.7至1.9之间,和/或,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位于3g/cm3至7g/cm3之间。

10、所述主体材料例如可以采用聚酰亚胺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特定粒子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氧化锆或者二氧化钛。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位于0.5微米至1微米之间。本申请中的金属层的初始厚度需要大于或者等于所期望的倒梯形结构的高度,这样,在金属层上刻蚀形成的正梯形结构之间才能够形成足够的空间用来容纳胶材,使得该胶材在处理后最终形成的倒梯形结构的高度满足需求。

12、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倒梯形结构,所述倒梯形结构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向上凸起形成球面,所述倒梯形结构的主体材料中掺杂有特定粒子,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密度。并且,可选地,所述特定粒子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折射率。

13、本申请中的显示面板的像素界定层的倒梯形结构由胶材形成,且该胶材包括主体材料、以及掺杂在主体材料中的折射率更大且密度更大的特定粒子,这样,胶材在固化过程中该特定粒子倾向于沉降,从而保留在固化后得到的倒梯形结构的底部,在该特定粒子的折射率大于主体材料的折射率的情况下,该倒梯形结构的底部的折射率更高,从而可以将显示器内的横向出射的光线通过折射改变其光路,从而再次折射回像素内,增大了光线再利用的概率。另外,由于胶材在进行固化的过程中向上凸起形成球面,得到上表面为球面的倒梯形结构,这样,在显示屏的发光层发射的光线到达封装层后,由于封装层的折射率高于胶材的折射率,光线到达倒梯形结构的球面后会发生全反射,从而将大角度的光线汇聚回来,也提高了光线再利用的概率。

14、可选地,所述特定粒子的折射率位于1.7至1.9之间,和/或,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位于3g/cm3至7g/cm3之间。

15、所述主体材料例如可以采用聚酰亚胺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特定粒子的材料例如可以采用氧化锆或者二氧化钛。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电极层的材料例如可以包括金属和氧化铟锡(indium tinoxide,ito)中的至少一种。

17、为了进一步提高像素界定层的倒梯形结构的光学性能,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对倒梯形结构的尺寸进行相应的设计。

18、例如,所述球面向上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球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比例,位于0至1之间。

19、又例如,所述球面向上凸起的高度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总高度之间的比例,位于0.4至0.6之间。

20、再例如,所述倒梯形结构的底边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腰之间所形成的钝角大于或者等于110°,从而使金属层与倒梯形结构之间形成更好的隔断,方便刻蚀。

21、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倒梯形结构,所述倒梯形结构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向上凸起形成球面,所述倒梯形结构的主体材料中掺杂有特定粒子,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密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粒子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粒子的折射率位于1.7至1.9之间,和/或,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位于3g/cm3至7g/cm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材料包括聚酰亚胺或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特定粒子的材料包括氧化锆或者二氧化钛。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电极层,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像素界定层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金属和氧化铟锡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向上凸起的高度与所述球面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之间的比例,位于0至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向上凸起的高度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总高度之间的比例,位于0.4至0.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底边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腰之间所形成的钝角大于或者等于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粒子的浓度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胶材在所述容纳空间内制作形成倒梯形结构,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材的主体材料中掺杂有特定粒子,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密度,所述特定粒子在固化的过程中沉降于所述倒梯形结构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粒子的折射率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折射率。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基板一侧的像素界定层,所述像素界定层包括倒梯形结构,所述倒梯形结构远离所述基板一侧的表面向上凸起形成球面,所述倒梯形结构的主体材料中掺杂有特定粒子,所述特定粒子的密度大于所述主体材料的密度。所述倒梯形结构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崔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