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31098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压力开关,包括一外壳、一设置在外壳盖中的控制装置、一设置在外壳下部中的电子扁坯以及电线通道。
目前这种电子压力开关已广为人知且具有多种用途,为使开关本身或其功能在控制时能看得见,已知的办法是控制装置设置一窗形的由塑料制成的透明盖板,在盖板后部固定一小辉光灯。这种带监控灯的开关需要供应功能正常的电流,以使小辉光灯发光。在电流中断的情况下,也即辉光灯不亮时,开关就不能被看清。过去人们试图克服这一缺点,在开关周围饰以含磷的颜料,然而这一方法因对人畜有害而不能采用,此外此方法还有一个缺点,即存储的光能相对较小。
已有的电子压力开关还具有机械开关装置,这一装置磨损较快且易被故意损坏。人们曾试图通过采用电容的和感应的开关装置来克服这一缺点,然而开关装置的干扰因素很多,诸如外加场、由于气候影响而产生的电流短接等等。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前面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使其具有更好的可见性且不会磨损。
这一任务按照本发明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即在一带有一开口的外壳盖与一盆状外壳下部之间设有一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光导板,该板具有一沿纵向可弯的区域。
因此该电子压力开关不仅防止受到外界的影响(干扰),并设有一实际上不磨损的控制器,而且由于光导板遵循几何光学关于在光线从光密的塑料进入光疏的空气过程中光折射或全反射的规律性,开关的可见性是很好的。
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光导板的可弯区域有一向外壳下部突出的凸出部,它与光柜共同构成一个无机械接触的电子控制装置。这一设置的优点是光电板具有平整的聚光表面以及尽可能小的指向开关表面的光反射边棱。
因为如此构成的开关在其承载范围内不存在任何缝隙,故开关能很好地防止喷水进入。
在特殊的要求下,考虑到开关的可见性,其优点是,在一设在外壳下部并携带电子电路的电子扁坯的上表面设有一发光二极管。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的电子压力开关正视图;
图2是如图1所示的电子压力开关的局部横剖图。
如图1所示的电子压力开关由一外壳盖2和一盆形外壳下部3组成。外壳盖2在所述实施例中为圆环形并具有一中心孔4。介于外壳盖2和外壳下部3之间设置一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光导板5。光导板5呈盆形并借助其伸出部5a与盆形外壳下部3防尘防水地螺旋连接。在光导板5和外壳下部3的边缘之间夹有一扁坯6,其下侧携有电子电路7,上侧也可携带发光二极管8。通过外壳下部3,电线9被无拉力地并防尘防水地引出。电子压力开关1朝安装面具有一由弹性材料组成,起密封和缓冲作用的模制件10,同样在光导板5和外壳盖2之间设有一由弹性材料组成的起密封和缓冲作用的模制件11。穿通外壳盖2,光导板5及模制件10、11引出钻孔12,固定螺丝13穿过钻孔将开关1固定在未绘出的安装位置上。
光导板5可由聚光的聚碳酸酯,如由西德Leverkurs的巴伐利亚公司大量销售名为LISA的产品制成。光导板5具有平整的聚光面5b,入射光在其上聚集并导入光反射边棱5c。与无光泽的光反射边棱5c相反,该聚光面5b是抛光的。几何光学关于在光线从光密的聚碳酸酯进入光疏的空气过程中的光折射或全反射的规律性适用于荧光发射,从这一原理出发,光导板选择的形状必须使得仅在很小的部位即光反射边棱5c上,入射光可被重新散逸出。
因为入射光量保持恒定并在较大面积上被聚集,但只有在较小面积上被重新散逸出,因而产生较大的反差。
光导板5具有一沿开关1纵向可弯的区域14,该区域厚度约为0.4~0.7mm,并设有一向外壳下部3突出的凸出部15。圆柱形凸出部15在图中绘成圆柱状并与光柜16共同形成一无机械接触的控制装置,其标号为15、16。
通过倒棱17使得上部入射光转向并可继续在开关1的边缘散逸出,反之亦然。
因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故倒棱角必须为45°。
为使聚光面5b免遭污染,将面向开关一侧的表面抛光、使朝外的表面无光泽是很有意义的。
下面借助实施例对电子压力开关的作用方式进行说明假设这种开关装设在短途列车车门左右侧上。列车进站时,日光或夜晚的灯光足以使旅客看清开关,因为聚集的光能从导板5释放出,同时光导板的荧光涂层按配色发出讯号。当车辆停止时火车司机(驾驶员)操纵一总开关,通过这一总开关,发光二极管18被通电,同时也照亮开关,使旅客知道现在可通过操纵电子压力开关1将门打开。旅客用手按在光导板5的发亮的可弯区14上,这样圆柱形凸出部15朝外壳下部3移动大约只有十分之一毫米,并对光柜16的光线产生影响。通过这一影响将进一步给车厢的开门装置发出讯号,这种开门装置可以是电动、气动或机械开门装置。作为给旅客的回答,即系统已获得开门的讯号,可由操纵开关后亮起的发光二极管8照亮光导板5来指示。
为了在环境亮度较大时使发光二极管18特别看得清楚,在圆柱状凸出部15中设有一高抛光的加厚部分15a,其按光学透镜原理将发光二极管18发出的光线聚集。
假如用一闪光二极管代替一般的发光二极管8,则其能见度还要好。
这种电压力开关1的用途不只局限于短途交通工具,同样还有多种用途,如作为在大楼、工厂、设备等中的紧急开关,因为在电流断开时譬如火灾发生时仅需较小的光源(如手电筒)即可让寻找者即使在有浓雾浓烟的情况下看到此开关,因此能毫不迟疑地操纵之,从而有效地提高安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压力开关,包括一外壳、设置在外壳盖中的控制装置、设置在外壳下部中的电子扁坯以及电线通道,其特征是在一具有一开口4的外壳盖2和一盆形外壳下部3之间设有一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光导板5;光导板5有一沿纵向可弯的区域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一固定在光导板5的可弯区域14上的凸出部15与光柜16共同构成一无机械接触的电子控制装置15、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凸出部15呈圆柱状并与光导板5单块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光导板5具有平整的聚光面5b和尽可能小的指向开关1表面的光反射边棱5c。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平整的聚光面被抛光或稍褪光,而光反射边棱5c则无光泽。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设在外壳下部3中携带电子电路7的扁坯6的上表面装设发光二极管8。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在圆柱状凸出部15中设一发光二极管18,与可弯区域14邻接的凸出部15的端部有一光学透镜式的加厚部15a。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在外壳盖2和光导板5之间设有一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模制件11。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开关1在其安装位置中被弹性模制件10无振动地、紧密地夹持。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外壳盖2是圆环形。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或多个权利要求所述的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光导板5涂有发荧光的颜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压力开关,其特征是在外壳盖2和外壳下部3之间设一由透明塑料组成的、具有一可弯区域14的光导板5。
文档编号H03K17/18GK1031152SQ8810408
公开日1989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1988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1987年8月4日
发明者约瑟夫·弗兰肯, 西尔维亚·耶格 申请人:约瑟夫·弗兰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