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32761阅读:7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使存在强干扰信号时也能防止接收机在饱和区工作的防饱和电路,例如适用于北美CDMA蜂窝可携电话系统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
对接收机,在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比期望信号的强并且期望信号和1个以上的干扰信号的频率满足一定的关系时,产生互调(IM)的问题,接收灵敏度变差。由于IM问题是由于传送电路的非线性导致的,所以,必须在标准规定的干扰信号电场强度的范围内确保接收机的各个元件的线性。
然而,即使在标准规定的干扰信号电场强度的范围内确保接收机的各个元件的线性,还存在会产生IM问题的传送系统。例如,使用谱扩散方式的现有模拟蜂窝系统和共存的北美CDMA蜂窝可携电话系统都是容易产生IM问题的系统。即,现有模拟蜂窝系统(AMPS;高级移动电话系统)的传送信号作为超过CDMA蜂窝可携电话系统规定的标准电平的干扰信号,对CDMA蜂窝可携电话系统造成干扰。
图2是AMPS中的传送信号(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纵轴)与该时刻的CDMA蜂窝可携电话系统中的传送信号(期望信号)的电场强度(横轴)的分布图。图2中的直线表示标准(IS-98 CDMA型IM标准)规定的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从图2可知,在使不满足IM标准的传送信号比(期望信号对干涉信号)只有约25%并且在接收机满足IM标准的限度内确保线性那样地构成时,产生约25%概率的接收干扰。
为解决这种问题,以前在接收机中设置了防饱和电路。即,设置了防止产生IM问题的电路元件在饱和区(非线性区)中工作的电路。
现有的防饱和电路包括在接收频带内进行放大工作的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NA);在中频带进行放大工作的自动增益控制用放大器(AGC·AMP);形成使这些放大器的增益可变的增益调整信号LNAGAIN ADJ和RX AGC ADJ的电路部分。一般地,通过使LNA的增益小于通常的增益,可防止在末级的饱和区中工作。
这些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和RX AGC ADJ根据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来形成。图3示出了根据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形成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和RX AGC ADJ的结构。
通过检波输出来形成与天线端的平均接收电场强度成正比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中频带内的平均功率,因为转换成中频的信号成分主要是期望信号成分,所以大致等于期望信号的功率)RSSI IN,并将其送给图3所示的饱和裕度判定电路1。还把第一阈值信号LNA RISE和第二阈值信号LNA FALL送给该判定电路1。
判定电路1在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为指示标准增益的″0″时,当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 IN从比第一阈值信号LNARISE小的状态变为比第一阈值信号LNA RISE大的状态时,就把加给未图示的LNA的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从指示标准增益的″0″切换到指示饱和防止用的增益″1″,还把加给加法电路2的输出信号RSSI OUT从″0″切换到″LNA OFFSET ″。
另外,判定电路1在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为指示饱和防止用的增益″1″时,当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 IN从比第二阈值信号LNA FALL大的状态变为比第二阈值信号LNA RISE小的状态时,就把加给未图示的LNA的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从″1″切换到″0″,还把加给加法电路2的输出信号RSSI OUT从″LNAOFFSET″切换到″0″。
在加法电路2中,还输入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加法电路2根据判定电路1的输出信号RSSI OUT,在使未图示的LNA以标准增益进行放大工作时,就使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原样通过,送给D/A转换器3;另一方面,在使未图示的LNA以饱和防止用增益进行放大工作时,只把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用RSSI OUT的值“LNAOFFSET”校正,送给D/A转换器3。把用该D/A转换器3转换成模拟信号的信号作为增益调整信号RX AGC ADJ,送给未图示的接收系统的AGC·AMP。
考虑IM问题后的直接控制是对在接收频带中进行放大工作的LNA的增益控制,但由于下述理由,在改变接收频带中进行放大工作的增益时,也需要对在中频进行放大工作的AGC AMP进行增益调整,因此,把判定电路1的输出信号RSSI OUT送给加法电路2。
在CDMA蜂窝可携电话系统中,为使加入者容量最大而需要进行开环和闭环的发送功率控制,在开环发送功率控制中,用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 IN控制发送功率。因此,即使改变LNA的增益,也需要维持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 IN恒定,因此,在改变LNA的增益时,与此相对应,也改变接收检测的AGC AMP的增益,维持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 IN一定。
图4是用于说明现有防饱和电路中的防饱和功能的特性曲线图,横轴是接收信号(期望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 IN),纵轴是干扰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
在接收信号(期望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 IN)大时(判断是不是大的阈值LNA RISE或LNA FALL,因变化的经历过程而不同),即使减小LNA的增益,也能通过检波分离提取期望信号,索性通过减少LNA的增益,使干扰信号衰减,从而可以有效地回避IM问题,即,考虑利用LNA使干扰信号衰减和对超过IM标准的电平设定产生IM问题的干扰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的界限可以等价。图4中的干扰信号电平I2与I1的差12-I1表示通过对干扰信号改变LNA的增益而得的衰减量,该衰减量相当于加给上述加法电路2的值″LNA OFFSET″。
另一方面,在接收信号(期望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IN)小时(判断是不是小的阈值LAN RISE或LNA FALL,因变化的经历过程而不同),即使减小LNA的增益,恐怕也不能通过检波分离提取期望信号(接收灵敏度变差),因此不使LNA的增益可变,只要满足IM标准就可以了。
这里,如果因为用于减少LNA的增益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IN)的阈值LNA RISE和用于把LNA的增益恢复到预定增益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 IN)的阈值LNA FALL为同一阈值时,LNA的增益变化会发生振荡,所以使二者为不同的值来防止该现象的发生。
然而,根据现有防饱和电路的饱和特性的改善方法(换言之即是IM改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LNA增益的步进改变方式,因此存在下述问题
(1)最佳的IM改善方法是根据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控制LNA的增益(或在末级设置的衰减器的衰减量)。也就是说,例如干涉信号的电场强度比接收机规定IM电平增加1dB时,LNA使增益只减少1dB是最佳IM改善方案。IM标准的规定留有裕度,在上述所示的情况下,最佳的(理想的)IM改善曲线是如图5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曲线。这里,由于在现有方法中,根据步进宽度I2-I1,存在着接收灵敏度劣化的区域AREA1和IM改善不够的区域AREA2。特别是,为解决接收灵敏度的劣化区域AREA1大的问题而减少步进宽度I2-I1以减少劣化区域时,在接收信号的电场强度的很大范围内,IM改善不够充分。
(2)在携带电话等移动通信中,由于衰减,接收平均电场强度变化很大。当然,不仅期望信号(CDMA蜂窝携带电话系统中的传播信号)产生衰减,干涉信号(AMPS中的传播信号)也产生衰减。因此,为确定是否改善IM,需要提高接收信号的电场强度电平的阈值LNARISE和LNA FALL。增大这些阈值LNA RISE及LNA FALL,使IM改善的范围(步进宽度为高电平的范围)变窄,IM改善效果就变小。
因此,要求能实现IM改善程度更高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
为解决该课题,本发明在具有通过根据设定增益放大接收频带中的接收信号来禁止末级在饱和区中工作的可变增益装置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中,包括产生表示期望信号的接收强度的信号的接收强度形成装置和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是产生与所得到的接收强度信号对应的、加到上述可变增益装置的第1增益调整信号的装置,该装置在上述接收强度信号在规定范围内时,根据连续或阶段性地单调变化的输入输出特性,形成上述第一增益调整信号。
在本发明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中,当接收强度信号在规定范围内时,使可变增益装置的增益根据连续或阶段性地单调变化的输入输出特性而改变。
这样,可以使开始改变可变增益装置的增益的接收强度信号的电平变小,可以期望,从小的接收强度信号的电平中得到IM改善。另外,接收强度信号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可以期望得到理想的IM改善效果。直到可变增益装置的增益达到可以改变的最小增益(最大的衰减量)时,都可以期待得到IM改善效果。
图1是本实施方案的防饱和用增益调整信号形成电路的框图;图2是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的分布图;图3是现有防饱和用增益调整信号形成电路的框图;图4是现有防饱和特性的说明图;图5是现有的课题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案的收发电路的框图;图7是表示形成实施方案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的结构框图;图8是实施方案的防饱和特性的说明图。
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适用于北美的CDMA蜂窝可携电话系统的发送接收机(不管是移动局还是基局)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
首先,使用图6说明在该实施方案的发送接收机中的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的基本处理结构。在现有产品中也采用了图6所示的结构。
在图6中,作为数字调制器26,使用了正交调制器。作为发送数据信号的I相数据信号TX I DATA和Q相数据信号TX Q DATA由未图示的数据处理电路提供给该数字调制器26,数字调制器26根据这些正交数据信号TX I DATA和TX Q DATA来对来自中频振荡器20的中频局部振荡信号进行数字调制。数字调制信号(QPSK信号)在中频放大器(IF·AMP)25以恒定的增益进行放大后,通过带通滤波器(BPF)24除去不要成分,之后,送给发送系统的AGC用的功率控制放大器(PC·AMP)23。
从下述图7所示的结构部分向该功率控制放大器23提供增益调整信号TX AGC ADJ,功率控制放大器23用增益调整信号TX AGCADJ所确定的增益来放大输入的数字调制信号,将其送到带通滤波器/混频器(BPF/MIXER)22。
向该带通滤波器/混频器22提供来自传送路频率振荡器19的传送路频率的局部振荡信号,带通滤波器/混频器22把中频带的数字调制信号向上变换至传送路频带之内。已向上变换至传送路频带内的数字调制信号(发送信号)用功率放大器(PA)21进行功率放大后,从收发共用天线11、通过收发自动转向开关18向空间发射。
另一方面,收发共用天线11捕捉的电波通过与收发自动转向开关18的动作配合工作转换成电信号(接收信号)后,送给LNA12。
向该LNA12提供来自后述的图1所示的结构部分的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LNA12用该增益调整信号LAN GAIN ADJ指示的增益放大接收信号,将其送给带通滤波器/混频器13。通过LNA12的增益调整,禁止末级在饱和区工作,执行IM改善。
向带通滤波器/混频器13提供来自传送路频率振荡器19的传送路频率的局部振荡信号,带通滤波器/混频器13将接收信号向下变换为中频带的数字调制信号,将其提供给AGC·AMP14。
向该AGC AMP14提供来自后述的图1所示的结构部分的增益调整信号RX AGC ADJ,AGC·AMP14用该增益调整信号RX AGC ADJ指示的增益来放大已转换至中频带的接收信号(QPSK)信号,依次通过带通滤波器(BPF)15和中频放大器16(IF·AMP)供给数字解调器17。
数字解调器17使用来自中频振荡器20的中频的局部振荡信号,对输入的数字调制信号不进行正交检波,得到作为基带信号的I相数据信号RX I TATA及Q相数据信号RX Q TATA,将其提供给未图示的数据处理电路。在数据处理电路中,在执行频谱逆扩散处理后,确定发送代码序列。
上述数字解调器17输出的I相数据信号RX I TATA和Q相数据信号RX Q TATA还提供给用于形成期望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RSSIIN的、图7所示的结构单元。在过去的产品中,也采用过图7所示的结构。
在图7中,I相数据信号RX I TATA和Q相数据信号RX QTATA提供给综合电路31。向综合电路31提供功率参考信号(接收AGC环路中的期望信号)POWER REF。从综合电路31输出I相数据信号RXI TATA和Q相数据信号RX Q TATA的合成值与功率参考信号POWER REF的差分信号,该差分信号由相当于AGC环路滤波器的积分电路32积分。对该积分信号,在乘法电路33中乘以与AGC环路增益相当的增益信号GAIN CONSTANT,形成就期望信号而言与天线11端的接收平均电场强度成正比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将其提供给后述的图1所示的电路部分。
由于I相数据信号RX I TATA和Q相数据信号RX Q TATA是正交检波后的基带信号,所以,这样形成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IN成为基本上没有干扰信号的影响(成分)的期望信号。
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经D/A转换器34进行D/A转换后,作为增益调整信号TX AGC ADJ输出到发送系统的AGC用的功率控制放大器23(参照图6)。这样,发送系统的AGC的开环可以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来控制。
图1是根据上面的期望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 IN形成供给所述LNA12和AGC·AMP14的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及RX AGC ADJ的电路部分。即,示出了该实施方案中与现有的图3所示的电路部分相对应的电路部分。
在图1中,从图7的乘法电路33输出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提供给第一电平转换电路41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还把选定为象下述那样值的第一和第二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1和RSSITH2(RSSI TH1<RSSI TH2)提供给第一电平转换电路41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第一电平转换电路41及D/A转换器42形成向AGC·AMP14提供的增益调整信号RX AGC ADJ,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及D/A转换器44形成向LNA12提供的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
第一电平转换电路41执行图1中表示该电路的功能模块内所示的电平转换。也就是说,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比第一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1小时,第一电平转换电路41就输出与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相等的输出信号RSSI OUT1 (RSSI IN∶RSSI OUT1=1∶1);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比第一电平转换特性的切换阈值RSSITH1大而比第二电平变换特性的切换阈值RSSI TH2小时,就输出与第一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1相等的输出信号RSSIOUT1(RSSI TH1=RSSI OUT1);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大于第二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2时,就输出与值RSSI IN-RSSITH1相等的输出信号RSSI OUT1(RSSI IN-RSSI TH1∶RSSIOUT1=1∶1)。
如上所述,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在RSSI IN<RSSI TH1时和RSSI IN≥RSSI TH2时输出取与接收电强度信号RSSI IN成正比的值的输出信号RSSI OUT1,在RSSI TH1≤RSSI IN<RSSI TH2时输出取一定值的输出信号RSSI OUT1,在D/A转换器42,把该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作为增益调整信号RX AGC ADJ提供给AGC·AMP14。
在本实施方案中的AGC·AMP14适用于增益连续可变的电路,增益调整信号PX AGC ADJ越大,放大的增益就越大。
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执行图1表示该电路的功能框图中所示的电平转换。也就是说,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比第一电平转换特性的切换阈值RSSI TH1小时,就输出值为0的输出信号RSSI OUT2(RSSI OUT2=0);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比第一电平转换特性的切换阈值RSSI TH1大而比第二电平转换特性的切换阈值RSSI TH2小时,就输出与值RSSI IN-RSSI TH1相等的输出信号RSSI OUT2(RSSI IN-RSSI TH1=RSSI OUT2);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大于第二电平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2时,就输出与值RSSITH2相等的输出信号RSSI OUT2(RSSI OUT2=TSSI TH2)。
如上所述,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在RSSI IN<RSSI TH1及RSSI IN≥RSSI TH2时,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输出一定大小的输出信号RSSI OUT2,在RSSI TH1≤RSSI IN<RSSI TH2时,输出与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成正比的输出信号RSSI OUT2。在D/A转换器44,把该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作为增益调整信号LNAGAINARJ提供给LNA12。
在该实施方案中的LNA12适用于增益连续可变的电路。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越大,该LNA的放大量就越小(从基准增益来看,衰减量变大)。
如上所述,在使LNA12的增益可变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的范围内,使AGC·AMP14的增益一定,在使AGC·AMP14的增益可变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的范围内,使LNA12的增益一定。也就是说,在AGC·AMP14不承担AGC的功能时,LNA12承担AGC的功能,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的动态范围的全部范围内,使AGC环有效地工作。因此,无论是控制还是不控制LNA12的增益,利用AGC环路的功能使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恒定,也使D/A转换器34的输出的、发送系统的AGC开环用的增益调整信号TX AGC ADJ恒定,稳定地执行开环发送功率控制。
图8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案的防饱和电路中的防饱和功能的特性曲线图,横轴是接收信号(期望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RSSI IN),纵轴是干扰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电平。
由于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IN在比第一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IH1大而比第二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2小时,就控制LNA12的增益,使LNA12的放大率比通常的放大率小,所以干扰信号的电场强度强时也能够抑制LNA12的输出电平,防止接收系统饱和。也就是说,能够改善IM特性。
这里,与现有方式相同,第一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1设定在衰减情况下的IM改善电路的工作起始点。但是,在本实施方案中,LNA12的增益控制是连续的而不是步进的,因此,可以把该第一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1设定得比现有的阈值LNA FALL和LNARISE小。
第二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2由LNA12的增益可变范围的下限增益来确定。因此,如果LNA12的增益可变范围大,就能将该阈值RSSI TH2设定得高,IM的改善效果也大。例如,在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的关系如上述图2所示时,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IN是第二电平转换特性切换阈值RSSI TH2时,LNA12的衰减量必须在30dB左右。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中的防饱和电路,由于使用具有上述输入输出特性的电平转换电路41和43形成LNA12和AGC·AMP14的增益调整信号LNA GAIN ADJ及RX AGC ADJ,所以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
(1)由电平切换电路41和43切换输出信号改变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的范围,即使LNA12的增益发生变化,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也不变化,因此,不需要象现有例那样设定滞后特性来改变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上升和下降时的LNA增益切换用阈值。换言之,电平转换电路41和43可以简单地构成。
(2)在电平转换电路41及43中,使与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IN对应的输出信号电平变化的范围互补,使接收AGC功能和接收防饱和功能互相独立,不管LNA12的增益变化如何,使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IN一定,来有效地进行发送系统的开环功率控制。也就是说,在该实施方案中,能够与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对应来稳定地进行发送系统的开环功率控制。
(3)对于期望信号和干扰信号的衰减所引起的振幅变化(因为在同一频带,所以认为二者的变化相同),因为现有的步进控制方式中,LNA衰减,由于衰减操作,使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在小范围内接收灵敏度变差,所以不希望LNA衰减。然而,在该实施方案中,对LNA12的增益控制是连续的控制,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越小,LNA12中的衰减量也越小,即使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为低电平时开始进行IM改善,因为此时LNA12中的衰减量变小,所以即使考虑到衰减,接收灵敏度也基本上不会变差。也就是说,发挥IM改善功能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的最低电平可以比现有的低。
(4)根据该实施方案,对LNA12连续进行增益控制,同时固定此时的AGC·AMP14的增益,因此,如图8所示,在LNA12的增益控制范围中,可以执行与理想的IM改善特性曲线基本相同的IM改善。也就是说,控制LNA的增益,使得即使存在超过IM标准电平的干涉信号,也不会产生IM问题,这时,在现有例中产生的图5中的IM问题产生区域1在本实施方案中不会产生。
(5)能够执行与这样理想的IM改善特性曲线基本相同的IM改善的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 IN的范围的上限由LNA12的增益可变范围的界限来确定,可以相当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案中,可以把现有例的图5上方的区域2的范围变成为更小的范围,在接收电场强度信号RSSIIN的相当宽的范围内,能够有效地发挥IM改善功能。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虽然接收频带中的增益可变装置示出了LNA,但也可以是其他电路部件。例如,也可以在LNA12与带通滤波器/混频器13之间设置可变衰减器,改变增益;还可以控制带通滤波器/混频器13中的带通滤波器部分或混频器部分,使增益改变。这里,增益可变装置可以使用有源元件来构成,也可以只由无源元件来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在接收频带中的增益可变装置的LNA的增益可以连续地进行改变的接收电场强度的范围中,虽然示出了使中频带的自动增益控制装置的AGC·AMP的增益恒定、在固定了LNA的增益的接收电场强度范围内使AGC·AMP的增益可连续进行改变的情形,但也可以设置使LNA及AGC·AMP的增益都可连续地进行变化的接收电场强度范围(可以是全部范围)。要点在于,在干扰信号的电平超过标准时,也可防止接收机饱和从而进行IM改善,不需要对二者的增益的连续可变范围进行划分。
增益的变化也可以不是连续的,步进的也可以。LNA12的增益变化和AGC·AMP14的增益变化也可以存在若增大一方则另一方减少的关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案中,虽然作为第一电平转换电路41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示出了数字输入输出的结构,但也可以是模拟输入输入的结构。这里,第一电平转换电路41和第二电平转换电路43的内部结构可以是能够实现图1所示输入输出特性的任何结构。例如,可以通过使用CPU进行软件运算来得到期望的输入输出特性,也可以根据使用ROM等的转换表得到期望的输入输入特性(此时,输入到电路41及43的阈值信号可以省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案中,本发明虽然示出了适用于北美的美国CDMA蜂窝携带电话系统的收发机的防饱和电路,本发明当然也能够适用于干扰信号电平相当大的其他通信系统(不限于无线系统(無權系)的接收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是不具有发送功能的装置,在具有发送功能时,也可以不进行与接收电场强度相应的发送功率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包括得到表示期望信号的接收强度的信号的接收强度形成装置和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其中,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与得到的接收强度信号相对应,形成加于接收频带用的可变增益装置的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当接收强度信号在规定的范围内时,就根据连续地或阶段性地单调变化的输入输出特性,形成第一增益调整信号。这样,能够提供能比现有例进一步进行IM改善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
权利要求
1.一种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具有通过根据设定的增益放大接收频带中的接收信号来禁止末级在饱和区工作的可变增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产生表示期望信号的接收强度的信号的接收强度形成装置和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是产生与所得到的接收强度信号对应的、加到所述可变增益装置的第1增益调整信号的装置,该装置在上述接收强度信号在规定范围内时,根据连续或阶段性地单调变化的输入输出特性,形成上述第一增益调整信号。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和第二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对向下变换至在比接收频带还低的频带内的接收信号或接收频带的接收信号进行自动增益控制操作;第二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是根据上述接收强度信号对上述自动增益控制装置形成第二增益调整信号的装置,当所述接收强度信号在上述的规定范围内时,在考虑利用所述可变增益装置的操作具有自动增益控制操作的功能的情况下,形成指示恒定增益或者连续或阶段性地单调变化的增益的上述第二增益调整信号。
3.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使所述第一增益调整信号指示的增益改变的所述接收强度信号的范围与所述第二增益信号形成调整装置使所述第二增益调整信号指示的增益改变的所述接收强度信号的范围是不同的。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记载的接收机的防饱和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及所述第二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根据上述接收强度信号使输出的第一及第二增益调整信号改变时,上述第一及上述第二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产生第一及第二增益调整信号,使上述接收强度形成装置输出的上述接收强度信号的电平相同。
全文摘要
该防饱和区与现有例相比,能进一步实现IM改善的接收机防饱和电路,包括与设定增益相应地放大接收频带内的接收信号来禁止末级在饱和区工作的可变增益装置,还包括得到表示期望信号的接收强度的信号的接收强度形成装置和增益调整信号形成装置,该增益调整信号装置是形成与得到的接收强度信号相应的、施加到不变增益装置的增益调整信号的装置,当接收强度信号在规定范围内时,根据连续或阶段性地单调变化的输入输出特性形成增益调整信号。
文档编号H03G3/30GK1160953SQ9710105
公开日1997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29日
发明者王禾丰 申请人:冲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