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和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83733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和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和应用该LED灯具的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发展,能源利用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每年电能的使用量日益增加,导致能源危机日益显现。目前,LED灯具有耗能低、无污染、不含汞、无屏闪、易控制、可以调光以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因此LED灯具被广泛推广应用。
[0003]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中的LED灯具大都采用直流供电,但市电一般为110-220V的交流电,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复杂的驱动电路来将市电转换为恒定的直流电压,并利用该恒定直流电压对LED灯具进行供电。
[0004]但,设置该驱动电路会造成成本的提升,并令到电路变得复杂,从而造成维修不便的问题,并且,由于采用恒定的直流电压,因此LED灯具的工作状态只能在亮-不亮之前进行切换,并不具备调光功能。
[0005]综上所述,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和照明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和照明系统,能够降低成本并具有调光功能。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其包括可控硅、控制芯片、全波整流电路、过零检测电路、平滑滤波电路、LED灯组以及红外接收传感器,其中:可控硅的阳极与交流电源的火线连接;过零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过零点,设置有检测端和电平输出端,检测端与可控硅的阴极连接,电平输出端输出过零点信号;控制芯片设置有脉冲信号输出端、电平输入端以及串行信号输入端,脉冲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与可控硅的受控端连接,电平输入端与电平输出端连接;红外接收传感器用于接收红外控制信号,设置有串行信号输出端,串行信号输出端与串行信号输入端连接,红外接收传感器根据红外控制信号在串行信号输出端输出对应的亮度控制信号;全波整流电路用于对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进行全波整流以获取电压值波动的直流电压,设置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以及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与可控硅的阴极连接,第二输入端与交流电源的零线连接,第一输出端与平滑滤波电路连接,第二输出端接地;平滑滤波电路用于对电压值波动的直流电压进行平滑滤波以获取恒定电压,其包括第五二极管以及滤波电容,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阴极通过滤波电容接地;LED灯组的阳极与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阴极通过第二限流电阻接地;控制芯片进一步根据亮度控制信号、过零点信号在脉冲信号输出端输出与过零点信号相距不同时间的脉冲信号,以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从而调整恒定电压的大小。
[0008]其中,LED灯具还包括限压保护电路,限压保护电路包括NMOS管、电感、第六二极管以及电压比较器,其中:NM0S管的漏极与第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源极通过电感与LED灯组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NMOS管的源极连接、阳极与LED灯组的阴极连接;电压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输入一参考电压、反相输入端与LED灯组的阴极连接、输出端与NMOS管的栅极连接。
[0009]其中,全波整流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以及第四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作为第一输入端、阴极作为第一输出端,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作为第二输出端、阴极作为第二输入端。
[0010]其中,过零检测电路包括:直流电压源;上拉电阻;第三限流电阻;光耦合器,设置有交流输入引脚、接地引脚以及输出引脚,交流输入引脚通过所述第三限流电阻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所述接地引脚接地,所述直流电压源通过所述上拉电阻与所述输出引脚连接,所述输出引脚作为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所述电平输出端,所述交流输入引脚通过所述第三限流电阻与所述可控硅的阴极连接的连接点作为所述过零检测电路的检测端。
[0011]其中,光耦合器为CNX82A芯片。
[0012]其中,LED灯组包括多个串联的LED灯。
[0013]其中,控制芯片为89C2051芯片。
[0014]其中,红外接收传感器为SH1506-38芯片。
[00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LED灯具以及红外遥控器。
[0016]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通过接收红外遥控器的红外控制信号,并且在过零检测电路检测到交流电源的交流电过零点时,根据红外控制信号控制可控硅导通,从而控制LED灯组的亮暗时间,使得LED灯具具有调光功能,有效提升LED灯组的实用性,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交流电源、可控硅、过零检测电路以及平滑滤波电路的工作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照明系统,该照明系统包括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和红外遥控器10。红外遥控器10用于发送红外控制信号至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以控制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的亮暗。
[0020]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交流电源的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该LED灯具包括红外接收传感器11、可控硅12、控制芯片U1、全波整流电路13、过零检测电路14、平滑滤波电路15、LED灯组16以及限压保护电路17。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芯片Ul为89C2051芯片,红外接收传感器11为SH1506-38芯片。应理解,控制芯片Ul还可以为其他芯片。
[0021]红外接收传感器11用于接收红外遥控器10的红外控制信号。红外接收传感器11设置有串行信号输出端111,串行信号输出端111与控制芯片Ui连接。其中,红外接收传感器11根据红外控制信号在串行信号输出端111输出对应的亮度控制信号至控制芯片Ulo
[0022]可控硅12的阳极与交流电源Vs的火线连接。可控硅12的阴极与全波整流电路13连接。可控硅12的受控端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l与控制芯片Ul连接。
[0023]控制芯片Ul设置有脉冲信号输出端Pl.7、电平输入端Pl.5以及串行信号输入端P1.0o脉冲信号输出端Pl.7通过第一限流电阻Rl与可控硅12的受控端连接,电平输入端Pl.5与过零检测电路14连接,串行信号输入端Pl.0与红外接收传感器11的串行信号输出端111连接。
[0024]过零检测电路14用于检测交流电源Vs的交流电过零点。过零检测电路14设置有检测端141和电平输出端142。检测端141与可控硅12的阴极连接,电平输出端142与控制芯片Ul的电平输入端Pl.5连接,用于输出过零点信号至控制芯片Ul。
[0025]过零检测电路14包括直流电压源VCCl ;上拉电阻R4 ;第三限流电阻R3 ;光耦合器
143。其中光耦合器143设置有交流输入引脚144、接地引脚146以及输出引脚145。交流输入引脚144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3与可控硅12的阴极连接,接地引脚146接地,直流电压源VCCl通过上拉电阻R4与输出引脚145连接。输出引脚145作为过零检测电路14的电平输出端142,交流输入引脚144通过第三限流电阻R3与可控硅12的阴极连接的连接点作为过零检测电路14的检测端141。在本实施例中,光耦合器143优选为CNX82A芯片。
[0026]全波整流电路13用于对交流电源Vs的交流电进行全波整流以获取电压值波动的直流电压V2,即全波整流电路13用于对经过可控硅12输出的控制电压Vl进行全波整流。全波整流电路13包括第一二极管L1、第二二极管L2、第三二极管L3、第四二极管L4。第一二极管LI的阴极与第二二极管L2的阳极连接,第二二极管L2的阴极与第四二极管L4的阴极连接,第四二极管L4的阳极与第三二极管L4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L3的阳极与第一二极管LI的阳极连接。另外,全波整流电路13设置有第一输入端131、第二输入端132、第一输出端133以及第二输出端134。第一输入端131与可控硅12的阴极连接,第二输入端132与交流电源Vs的零线连接,第一输出端133与平滑滤波电路15连接,第二输出端134接地。其中,第一二极管LI的阳极作为第一输入端131,第一二极管LI的阴极作为第一输出端133 ;第四二极管L4的阳极作为第二输出端134,第四二极管L4的阴极作为第二输入端132。
[0027]平滑滤波电路15用于对电压值波动的直流电压V2进行平滑滤波以获取恒定电压V3o平滑滤波电路15包括第五二极管L5以及滤波电容C。第五二极管L5的阳极与全波整流电路13的第一输出端133连接,第五二极管L5的阴极通过滤波电容C接地。
[0028]限压保护电路17包括NMOS管N1、电感Ls、第六二极管L6以及电压比较器A。NMOS管NI的漏极d与第五二极管L5的阴极连接,NMOS管NI的源极s通过电感Ls与LED灯组16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L6的阴极与NMOS管NI的源极s连接,第六二极管L6的阳极与LED灯组16的阴极连接。电压比较器A的同相输入端181输入一参考电压VCC2,电压比较器A的反相输入端182与LED灯组16的阴极连接,电压比较器A的输出端183与NMOS管NI的栅极g连接。
[0029]LED灯组16包括多个串联的LED灯L7。LED灯组16的阳极与第五二极管L5的阴极连接,即LED灯组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