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342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晶体管匪3的源极电压与晶体管NM4的源极电压相等,即晶体管NM2的漏极电压与晶体管NMl的漏极电压相等,这样有助于晶体管匪1和晶体管匪2的电流复制比例更加准确。如果设计恒流源Il和12不依赖电源电压变化,则本实用新型图2实现方式驱动LED电流随电源电压变化较小,优于图1现有技术。为了实现较好的镜像效果,优选的,应设计匪3和NM4都工作在饱和区。本实用新型无需图1中串联于LED的限流电阻,有利于印刷电路板小型化和低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实现方式占用芯片面积较小,成本较低。其中K为大于等于I的正数。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LED驱动电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电路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所述LED驱动电路100包括驱动晶体管MP1、镜像晶体管MP2、第一电流源I1、第二电流源12、第一钳位晶体管MP3和第二钳位晶体管MP4。
[0025]驱动晶体管MPl的源极连接电源电压端VDD,漏极作为驱动端PAD与LED的阳极相连。镜像晶体管MP2的源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Pl的源极,该镜像晶体管MP2的栅极连接驱动晶体管MPl的栅极。第一钳位晶体管MP3的源极与镜像晶体管MP2的漏极相连,第一电流源Il从第一钳位晶体管MP3的漏极抽取第一电流,第一电流流经第一钳位晶体管MP3和镜像晶体管MP2。第二钳位晶体管MP4的源极与驱动晶体管MPl的漏极相连,第二电流源12从第二钳位晶体管MN4的漏极抽取第二电流。该第二钳位晶体管MP4的栅极与该第一钳位晶体管MP3的栅极相连,第二钳位晶体管MP4的栅极与其漏极相连,镜像晶体管MP2的栅极与第一钳位晶体管MP3的漏极相连。
[0026]驱动晶体管、镜像晶体管、第一钳位晶体管、第二钳位晶体管为PMOS(P_channel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晶体管。所述LED的阴极与接地端相连。驱动晶体管、镜像晶体管、第一钳位晶体管和第二钳位晶体管的衬体均与电源电压端VDD相连。
[0027]同样的,镜像晶体管MP2和驱动晶体管MPl构成电流镜。实际驱动LED的电流等于晶体管MPl的电流Impi与晶体管MP4的电流I MP4之差,即I因为晶体管ΜΡ2的电流等于电流源Il的电流,设计晶体管MPl与ΜΡ2的宽长比之比为K: 1,则晶体管MPl的电流为K.1I,其中Il为电流源Il的电流值。晶体管MP4的电流等于电流源12的电流值12。由此可知流过LED的电流值等于K.11-12。在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Il等于12。为了节省功耗,Il和12 —般取值较小,例如I微安。当然也可以设计Il不等于12,此时需要将MP4与MP3的宽长比设计的等于12与Il的比例。由于晶体管MP3和MP4类型一样,其阈值电压一样,另外它们栅极相连,所以栅极电压相等,这样晶体管MP3和MP4的连接方式将调整使得两者的源极电压也相等。晶体管MP3的源极电压与晶体管MP4的源极电压相等,即晶体管MP2的漏极电压与晶体管MPl的漏极电压相等,这样有助于晶体管MPl和晶体管MP2的电流比例更加准确。如果设计恒流源Il和12不依赖电源电压变化,则本实用新型图3实现方式驱动LED电流随电源电压变化较小,优于图1现有技术。为了实现较好的镜像效果,优选的,应设计MP3和MP4都工作在饱和区。本实用新型无需图1中串联于LED的限流电阻,有利于印刷电路板小型化和低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实现方式占用芯片面积较小,成本较低。
[0028]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相连”、“连”、“接”等表示电性连接的词语,如无特别说明,则表示直接或间接的电性连接。
[0029]需要指出的是,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做的任何改动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前述【具体实施方式】。
【主权项】
1.一种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驱动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源端,漏极作为驱动端与LED的一端相连; 镜像晶体管,该镜像晶体管的源极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该镜像晶体管的栅极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 第一电流源,向所述镜像晶体管的漏极注入或从所述镜像晶体管的漏极抽取第一电流; 第二电流源,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注入或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抽取第二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有: 第一钳位晶体管,该第一钳位晶体管的源极与镜像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一电流源向第一钳位晶体管的漏极注入或从第一钳位晶体管的漏极抽取第一电流, 第二钳位晶体管,该第二钳位晶体管的源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二电流源向第二钳位晶体管的漏极注入或从第二钳位晶体管的漏极抽取第二电流, 该第二钳位晶体管的栅极与该第一钳位晶体管的栅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钳位晶体管的栅极与其漏极相连,镜像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钳位晶体管的漏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驱动晶体管、镜像晶体管、第一钳位晶体管和第二钳位晶体管的衬体均与第一电源端相连,驱动晶体管、镜像晶体管、第一钳位晶体管和第二钳位晶体管的类型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钳位晶体管和第二钳位晶体管的都工作在饱和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驱动晶体管和镜像晶体管的宽长比之比为K: 1, 镜像晶体管上的电流为第一电流II, 驱动晶体管上的电流为K*I1, 流过LED的电流为Κ*Ι1-Ι2,其中12表示第二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驱动晶体管、镜像晶体管、第一钳位晶体管、第二钳位晶体管为NMOS晶体管,第一电源立而为接地立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的阳极与第二电源端相连,阴极与所述驱动端相连,第二电源端为电源电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驱动晶体管、镜像晶体管、第一钳位晶体管、第二钳位晶体管为PMOS晶体管,第一电源端为电源电压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LED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LED的阴极与第二电源端相连,阳极与所述驱动端相连,第二电源端为接地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驱动电路,其包括:驱动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第一电源端,漏极作为驱动端与LED的一端相连;镜像晶体管,该镜像晶体管的源极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源极,该镜像晶体管的栅极连接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一电流源,向所述镜像晶体管的漏极注入或抽取第一电流;第二电流源,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漏极注入或抽取第二电流。这样,这样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与LED串联的电阻R1,有利于印刷电路板小型化和低成本。
【IPC分类】H05B37-02
【公开号】CN204442786
【申请号】CN201520150077
【发明人】王钊
【申请人】无锡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