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及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384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及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及记录媒体,并且特别涉及用于可以更有效地对视频数据再编码的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及其记录媒体。
如欧洲的DVB(Digital Video Broadcast,即数字视频广播)、美国的DTV(Digital Television,即数字电视)广播和日本的BS(Broadcast Satellite,即广播卫星)数字广播这样的数字电视广播,使用了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Group,即移动图像专家组)2传输流。这种传输流由一系列传输包形成,传输包是例如打包的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单一传输包的数据长度是188字节。
数字电视广播不同于模拟电视广播,其中数字电视广播可以以多媒体编码数据提供服务。这种服务通过多媒体编码数据,使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字母和图形数据、静止图像数据及其它数据彼此联系,并且传输数据。例如,在日本的BS数字广播的情况下,基于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即扩展标记语言)的编码方法,用于多媒体编码数据。在用于例如数字广播的ARIBSTD-B24数据编码和传输规范中,揭示了这种方法的细节。
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字母和图形数据、静止图像数据及其它数据作为传输包传送。
在数字电视广播中,如果作为所谓传输流传送的电视节目,在接收侧时被记录,那么能够记录电视节目而不使它的图像质量和声音质量下降。然而,在一些情况下,人们要求在有限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媒体上,记录尽可能长的电视节目,即使例如它的图像质量有点下降。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对视频流再编码而降低它的比特率。
在这样的情况下,视频流和其它流的比特率可以以相同的速率降低。
例如,当输入传输流的比特率降低到1/2用于输出时,视频流的比特率降低到1/2,同样视频流以外的流的比特率也降低到1/2。结果,视频流以外的流的比特率具有相对较低的数据容量,特别地,例如音频流被极大地影响,这导致声音质量显著地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视频流以外的流出现明显下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信息处理装置,包括分离装置,用于将输入多路复用流分离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其中第二流由第一流以外的流形成;设置装置,用于设置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装置,用于根据第二流的比特率和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编码条件,用于对第一流再编码;编码装置,用于在编码条件下对第一流编码;和多路复用装置,用于将编码的第一流和第二流多路复用。
以这种结构,第一流是视频流,并且控制装置可以通过设置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与第二流的位置之间的差,控制编码条件,作为再编码时对第一流分配的比特率。
编码条件可以包括至少或者再编码时第一流的比特率,或者视频帧。
控制装置也可以根据第一流的流信息控制编码条件,其中第一流包括在输入多路复用流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信息处理方法,包括步骤将输入多路复用流分离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其中第二流由第一流以外的流形成;设置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根据第二流的比特率和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编码条件,用于对第一流再编码;在编码条件下对第一流编码;并且将编码的第一流和第二流多路复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记录媒体上的程序,包括步骤将输入多路复用流分离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其中第二流由第一流以外的流形成;设置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根据第二流的比特率和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编码条件,用于对第一流再编码;在编码条件下对第一流编码;并且将编码的第一流和第二流多路复用。
以这种结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及记录媒体上的程序,可以根据第二流的流信息和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编码条件,用于对第一流再编码。


图1是结构图,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实施例;图2A和2B是帮助解释图1中的多路复用器操作的图;图3A、3B和3C是帮助解释图1中到达时间标记加入器处理的图;图4是帮助解释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的图;图5是帮助解释输入传输流的图6显示了对图5的视频流再编码后的传输流;图7是流程图,帮助解释图1的记录装置记录速率控制过程;图8是流程图,帮助解释图1记录装置的另一个记录速率控制过程;图9显示了对视频流再编码后的另一个传输流;图10显示了另一个输入传输流;图11是结构图,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重现装置的实施例;图12A和12B是帮助解释当多媒体显示子信息被加入时的显示屏幕的图;图13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的另一个结构;图14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重现装置的另一个结构;而图15是帮助解释一种媒体的图。
下面将参考图示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图1是结构图,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记录装置1的实施例。由天线或相似部件(未画出)接收的传输流被输入到选择器10。选择器10还从天线11输入由用户从一个终端11指定的节目号(信道号)。选择器10根据节目号,从输入传输流中提取特定的节目,然后输出部分传输流。部分传输流被输入到多路解调器12和分析单元13。
输入到多路解调器12的传输流被分离成视频流和其它流(流包括音频、静止图像、字母和图形数据、多媒体编码数据及其它数据)。分离的视频流被输出到解码器14。其它流被输出到多路复用器16。多路解调器12不仅将视频以外的传输包,而且将输入传输流中传输包的输出时刻信息输出到多路复用器16。
解码器14通过特定的解码方法,例如MPEG2方法,将输入的视频流解码,然后将结果视频数据输出到编码器15。同样,解码器14将解码处理中得到的视频流的流信息,输出到编码控制器18。
同时,分析单元13通过分析输入的传输流得到流信息,例如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信息等等,然后将流信息输出到编码控制器18。编码控制器18提供有视频以外的流的流信息,其中视频以外的流从分析单元13输出;从解码器14输出的视频流信息;和终端19的流记录比特率信息。编码控制器18使用这些数据片断设置条件,用于通过编码器15对视频数据的编码,然后将设置的条件(编码控制信息)输出到编码器15和编码单元20。
例如通过从流记录比特率(从控制器输入的数据,未画出,用于通过终端19控制记录装置1的操作)中减去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总值(从分析单元13输入的数据),编码控制器18设置得到的值,作为对视频数据编码分配的比特率。编码控制器18设置比特率、视频帧和其它编码控制信息,而在设置的比特率得到优化的图像质量,然后将设置的编码控制信息输出到编码器15和编码单元20。编码控制信息将在后面参考图5到10具体描述。
顺便说,当以固定速率在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时,流记录比特率为固定速率,而当以可变速率进行记录时,流记录比特率为每个预定时间的平均比特率。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可变比特率的最大值,有必要不高于记录媒体保证的最大记录比特率。
编码器15根据从编码控制器18输出的编码控制信息(例如通过MPEG2方法对视频数据编码),对解码器14输出的视频数据编码,并且将结果数据输出到多路复用器16,多路复用器16从编码器15提供有视频流,同样提供有视频以外的传输流包,和多路解调器12的传输流包到达时刻的信息。多路复用器16根据到达时刻信息,将视频流和视频以外的传输流包多路复用,然后将结果输出到到达时刻时间标记加入器17,作为传输流。
图2A和2B示意地说明了由多路复用器16执行的这个处理。图2A说明了输入传输流包的时刻。在图2A中,灰色部分代表视频包,而白色部分代表视频以外的流包。如图2A所示,输入的传输流包是连续的。编码器15对视频数据再编码,由此减小视频数据的量。结果,减小视频包的数量。
如图2B所示,多路复用器16不改变视频以外的流时刻,而只从原始状态(图2A所示的状态)改变视频包的时刻。
如图3A、3B和3C所示,到达时间标记加入器17将包括到达时间标记的头,填加到输入传输流的每个传输流包中(图3A),由此产生源包(图3B)。到达时间标记加入器17以连续的方式安排源包(图3C),然后将源包输出到写入单元21。到达时间标记是指示传输流中的传输流包到达时刻的信息。写入单元21将源包流变成文件,然后将源包流记录到记录媒体22上,其中源包流由连续输入的包形成。顺便说,任何媒体可以用作记录媒体22。
写入单元21还提供有从编码单元20输出的信息。编码单元20根据编码控制器18的视频编码信息,产生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然后将多媒体显示子信息输出到写入单元21。当译码(由解码器14解码,此后由编码器15再编码)的视频流已经改变了视频帧的尺寸时,输出到写入单元21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在多媒体平面上将视频显示位置和显示尺寸,设置为与传送侧设置的相同。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用于与多媒体编码数据联合的再现。
特定的描述由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组成。如图4所示,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包括三个标记不匹配标记(mismatch_MMinfo_flag),再编码标记(Re encoded flag)和改变帧尺寸标记(changed_frame_size_flag);数据指示两个尺寸原始水平尺寸(original_horizontal_size)和原始垂直尺寸(original_vertical_size);和原始显示尺度比(original_display_aspect_ratio)。不匹配标记指示视频与多媒体编码数据之间是否有不匹配。再编码标记指示视频是否在记录中再编码。改变帧尺寸标记指示视频帧是否被例如再编码改变。原始水平尺寸是再编码前水平方向的视频帧尺寸。原始垂直尺寸是再编码前垂直方向的视频帧尺寸。原始显示尺度比指示再编码前的帧显示尺度比。
上面描述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只是例子,可以包括图4显示以外的信息,或者图4显示的部分信息可以根据需要去除。
由编码单元20建立并输出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由写入单元21记录在记录媒体22上。多媒体显示子信息作为与源包流文件分离的文件记录,其中源包流文件从到达时间标记加入器17输出。当写入单元21将多媒体显示子信息记录在记录媒体22上,作为与源包流文件分离的文件时,编码单元20输出变成文件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
在上面的描述中,编码控制器18根据输入的数据,产生编码控制信息,包括比特率、视频帧和其它信息。然而,后面的信息可以作为其它编码控制信息产生当分析单元13分析输入的传输流,并由此确定输入专输流包括多媒体编码数据时,编码控制器18可以产生编码控制信息,用于指示编码器15对与原始视频帧(再编码前的视频帧)相同尺寸的视频帧再编码,并将编码控制信息输出到编码器15。
在这样的情况下,视频编码器15根据输入编码控制信息,在与原始视频流的视频帧相同的值上,将解码器14的视频数据再编码。当产生这样的编码控制信息,并且根据编码控制信息执行再编码时,视频帧不被再编码改变,由此能够防止再编码得到的视频流,与多媒体编码数据之间的不匹配。
根据编码控制信息的例子将参考图5到10在下面描述。
如图5所示,假设输入到选择器10的传输流具有固定的比特率,例如RI,视频流和视频以外的流都以可变比特率编码。在图5的情况下,视频流的比特率在单位时间(例如GOP)A是RVA,而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在单位时间是ROA,在单位时间B,视频流的比特率是RVB,而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是ROB。在单位时间C,视频流的比特率是RVC,而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是ROC。
当图5所示的传输流将被再编码,并从多路复用器16输出,作为如图6所示,具有固定比特率S的传输流时,编码控制器18执行图7的流程图说明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1,编码控制器18根据从终端19,通过图中未画出的控制器输入的控制信号,在S设置传输流的比特率(记录速率),其中传输流将从多路复用器16输出。下面,在步骤S2,编码控制器18确定将被记录的视频以外的流,并且计算流的总比特率的最大值D。
从输入传输流的流规范确定最大值D。例如,根据根据日本数字BS广播的流的规范,单一音频流的比特率的最大值是384kbps,这样当将不仅记录视频流,而且记录两个音频流时,最大值D为384×2kbps。
下面,在步骤S3,编码控制器18从步骤S1设置的记录比特率S中,减去步骤S2计算的最大值D,然后设置得到的值C(=S-D),作为对再编码的视频数据分配的比特率。在步骤S4,编码控制器18通过参考解码器14输出的视频流信息,分析视频流的比特率、视频帧和其它编码信息。
在下面的步骤S5,编码控制器18确定视频编码参数(视频编码控制信息),来根据步骤S3计算的值C,和步骤S4分析的视频流的编码信息,得到优化的图像质量。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值S为值RI的1/2。在这种情况下,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具有最大值D,并且当它作为再编码后多路复用流的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时,使用最大值D。
然后,确定视频编码参数,而在(S-D)的范围内得到优化的图像质量。当控制视频帧时,例如720×480象素的视频帧在水平方向上二次取样,而将象素减小到1/2,即360×480象素。确定的编码参数(比特率、视频帧等等)被提供给编码器15,作为视频编码控制信息。
在步骤S6,编码器15根据编码控制器18提供的视频编码控制信息,将处理的视频数据在单位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是单位时间A)上再编码。在图6的例子中,尽管单位时间A的比特率ROA实际上低于最大值D,因为最大值D为固定值,分配给视频的比特率是(S-D)。由于最大值D固定,有一个浪费的部分Rsa不能用于视频编码。填充位插入到部分Rsa中。
在步骤S7,编码控制器18确定将被再编码的流是否结束。当流还没有结束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4而重复从步骤S4向下的过程。
当编码控制器18确定在步骤S7,将被再编码的流结束时,处理结束。
这样,同样在图6例子中的单位时间B,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为D,而分配给视频流的比特率为固定比特率,即S-D。填充位插入到相应于值Rsb(=S-(S-D)-ROB=D-ROB)的部分中。
同样在单位时间C上,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为D,而分配给视频流的比特率为S-D。在单位时间C中,D=ROC,这样没有填充位。
这样,在图6的例子中,视频流以固定比特率编码。
图8说明了当分配给视频再编码的比特率是可变比特率时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21,编码控制器18根据从终端19的输入,设置记录比特率S。在下面的步骤S22,编码控制器18根据从解码器14输出的视频流信息,分析视频流的编码信息。步骤S21和S22的处理与图7中的步骤S1和S4的相同。
在下面的步骤S23,编码控制器18从分析单元13的输出中,计算视频以外的流每单位时间的总比特率B。
在下面的步骤S24,编码控制器18从步骤S21设置的值S中,减去步骤S23的处理计算的值B,然后设置得到的值C(=S-B),作为对视频再编码分配的比特率。
然后,在步骤S25,编码控制器18根据步骤S24得到的值C,和在步骤22分析视频流编码信息的结果,确定视频编码参数,而得到优化的图像质量。确定的编码参数输出到编码器15。
在步骤S26,编码器15根据步骤S25的处理确定的编码参数,对当前单位时间的视频数据再编码。这样,如图9所示,例如Roa(=ROA)被保留,作为视频以外流的单位时间比特率,然后定义为(S-Roa)的比特率Rva,设置为视频流的比特率。
在步骤S27,编码控制器18确定流是否结束。当流没有结束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22,而从步骤S22向下重复过程。当编码控制器18确定在步骤S27流结束时,处理结束。
这样,在单位时间B,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Rob(=S-ROB)被保留,然后其余的比特率Rvb(=S-Rob)设置为视频流的比特率。在单位时间C,减去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Roc得到的Rvc(=S-ROC),被设置为视频流的比特率。
这样,在这个处理例子中,视频流以可变比特率再编码,由此不需要填充位,或者可以减少填充位的量。这样,能够更有效地对视频流编码。
应该注意,通过输入传输流具有固定比特率的情况,而做出了上面的描述;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输入传输流具有例如如图10所示的可变比特率的情况。
这样,能够在记录媒体22上,根据需要以较低的比特率,记录较长内容的传输流。
而且,能够防止视频以外的数据质量显著下降,如视频数据、静止图像/字母和图形数据、和多媒体编码数据。视频以外的这些段数据基本在容量上更低于视频数据。由此,与视频数据相同比例的视频以外数据的比特率减小,影响视频以外的数据更甚于视频数据。本发明可以防止这样的效果。
下面将描述记录媒体22上记录的源包流文件的重现。图11是结构图,显示了应用本发明的重现装置的实施例。记录在记录媒体22上的源包流文件,通过读取单元31读取。读取单元31还读取记录在记录媒体22上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其中多媒体显示子信息作为与源包流文件分离的文件。
由记录单元31读取的源包流,输出到到达时间标记分离器32。多媒体显示子信息输出到合成器36。到达时间标记分离器32具有内置的参考时钟,而将参数时钟的值与到达时间标记的值比较,其中到达时间标记加入到输入源包流的源包中。当两个值变得彼此相等时,到达时间标记分离器32从包括到达时间标记的源包中,去除具有相等值的到达时间标记,然后将源包输出到多路解调器33,作为传输流包。
多路解调器33将输入的传输流分离成视频-音频流、多媒体编码数据,和字母和图形/字母带止图像及其它数据的流。分离数据的视频-音频流输出到AV解码器34。多媒体编码数据输出到合成器36。字母和图形/字母/静止图像及其它数据的流,输出到字母和图形/静止图像解码器35。
AV解码器34将输入的视频-音频流分离成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将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解码,然后将音频数据输出到图中未画出的音频重现装置,并将视频数据输出到合成器36。字母和图形/静止图像解码器35,将输入的字母和图形、字母、静止图像及其它数据的流解码,然后将解码的字母和图形数据、字母数据、静止图像数据等等输出到合成器36。
合成器36从AV解码器34接收视频数据,并接收多路解调器33输出的多媒体编码数据,字母和图形/静止图像解码器35输出的字母和图形/字母/静止图像及其它数据,和读取单元31读取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合成器36检查输入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的不匹配标记(图4),来确定输入视频信号与多媒体编码数据之间是否有不匹配。
当不匹配标记指示输入视频信号与多媒体编码数据之间有不匹配时,合成器36依据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的原始水平尺寸和原始垂直尺寸,来改变输入视频信号的尺度,使视频信号以参考尺寸的帧重现。然后,通过将视频数据与多媒体平面上的其它字母和图形数据等等连接,而得到的视频数据,被输出到作为显示设备的电视接收机(未画出)或相似设备上,其中视频信号根据多媒体编码数据的尺度而改变。
另一方面,当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的不匹配标记指示,输入视频信号与多媒体编码数据之间没有不匹配时,合成器36将输入视频信号与多媒体平面上的其它数据连接,用于未改变输入视频信号的尺度的输出。
这样,通过在记录操作中记录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并且在重现中使用多媒体显示子信息,传输侧的帧显示在接收侧。参考图12A和12B,即使因为传输侧(记录侧)的再编码,视频帧改变为比原始视频帧更小的尺寸,通过记录视频帧尺寸中的改变,作为多媒体显示信息,并在重现中参考记录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不被再编码而得到的帧可以在接收侧(重现侧)得到,而在视频与其它数据之间没有不匹配。
当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可以记录在记录媒体22上,作为与源包流文件分离的文件时,其中源包流文件包括字母和图形数据和视频信号,如上所述,多媒体显示子信息还可以嵌入源包流文件中,而记录在记录媒体22上。图13显示了记录装置1的结构,用于在源包流文件中实施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用于重现。
从图13显示的记录装置1的结构,与图1显示的记录装置1的比较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从图13的记录装置1的编码单元20输出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输出到多路复用器16。多路复用器16建立传输包,然后将输入的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嵌入源包流文件中,并将传输流输出到到达时间标记加入器17。除了将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嵌入源包流文件作为传输包外,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可以写入MPEG视频流的用户数据区。
应该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对视频数据再编码的方法不限于前面的方法;输入的视频流可以转换到DCT区上,而改变视频帧和其它编码参数。
图14显示了重现装置30的结构,该装置用于将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嵌入到源包流文件中,并且记录到记录媒体22上。从图14显示的重现装置30的结构,与图11显示的重现装置30的比较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在图14的重现装置30的结构中,读取单元31只读取源包流。由读取单元31读取的源包流,通过到达时间标记分离器32输入到多路解调器33。
多路解调器33从输入的源包流文件中提取多媒体显示子信息,然后将多媒体显示子信息输入到合成器36。其它结构与图11相同。
这样,还在多媒体显示子信息包括在源包流文件中,用于存储的情况下,传输侧的视频帧尺寸和显示位置,在接收侧得到。
应该注意,通过传输流的情况描述了本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可应用于节目流和其它多路复用流。
上面描述的处理步骤序列不仅可以由硬件执行,而且可以由软件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图15所示的个人计算机构成记录装置1(并且还有重现装置30,尽管在图中未画出)。
在图15中,CPU(中央处理器)101根据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102中的程序,或从存储单元108装入RAM(随机存储器)103的程序,来执行各种处理。RAM103还存储CPU101所需数据等等,来根据需要形成各种处理。
CPU101、ROM102和RAM103通过总线104彼此连接。同样,输入/输出接口105连接到总线104上。
输入/输出接口105与键盘、鼠标等等形成的输入单元106连接;输出单元107包括CRT、LCD或相似部件形成的显示及扬声器;存储单元108由硬盘或相似部件形成;而通讯单元109由MODEM、终端适配器等等形成。通讯单元109通过网络执行通讯处理。
输入/输出接口105还根据需要连接到驱动器110上。磁盘121、光盘122、磁光盘123或半导体存储器124,根据需要插入驱动器110。从驱动器110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安装到存储单元108中。
当处理步骤的序列通过软件执行时,程序的记录媒体安装到计算机上,在那里,形成软件的程序结合到专用硬件或通用个人计算机中,其中通用个人计算机可以通过将例如各种程序安装其上,来执行各种功能。
记录媒体的例子不仅包括发布给用户的程序记录包媒体,与计算机分开来提供程序,如磁盘121(包括软盘)、光盘122(包括CD-ROM(紧凑光盘-只读存储器)和DVD(数字通用光盘))、磁光盘123(包括MD(迷你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124,如图15所示,而且包括硬盘,硬盘包括ROM102和存储程序的存储单元108,并以预结合到计算机中的状态提供给用户。
应该注意,在本说明书中,描述记录媒体提供程序的步骤,不仅包括以描述顺序的时间序列执行的处理步骤,而且包括并行或独立执行的和与时间序列无关的处理步骤。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及记录媒体上的程序,根据第二流的比特率和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编码条件,用于对第一流再编码。由此,能够对第一流再编码,而第二流的质量没有大的下降。
当使用特定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时,这样的描述只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应该理解,可以据此进行改变和变化,而未从后面权利要求书的原则和范围中分离出来。
权利要求
1.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对输入多路复用流再编码,来提供输出多路复用流,包括分离装置,用于将所述输入多路复用流分离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其中第二流由第一流以外的流形成;设置装置,用于设置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流的比特率和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调整用于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的编码条件;编码装置,用于在所述编码条件下对所述第一流编码;和多路复用装置,用于将编码的所述第一流和所述第二流多路复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设置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与所述第二流的比特率之间的差异,控制所述编码条件,作为再编码时对所述第一流分配的比特率。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编码条件包括至少或者再编码时所述第一流的比特率和视频帧。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根据所述第一流的流信息控制所述编码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流包括在所述输入多路复用流中。
5.根据权利要求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编码条件,而以固定的比特率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
6.根据权利要求2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编码条件,而以可变的比特率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
7.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对输入多路复用流再编码,由此提供输出多路复用流,包括步骤将所述输入多路复用流分离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其中第二流由第一流以外的流形成;设置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根据所述第二流的比特率和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调整用于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的编码条件;在所述编码条件下对所述第一流编码;并且将编码的所述第一流和所述第二流多路复用。
8.根据权利要求7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通过设置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与所述第二流的比特率之间的差异,控制所述编码条件,作为再编码时对所述第一流分配的比特率。
9.根据权利要求8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编码条件包括至少或者再编码时所述第一流的比特率和视频帧。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还根据所述第一流的流信息控制所述编码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流包括在所述输入多路复用流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步骤控制所述编码条件,而以固定的比特率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编码条件,而以可变的比特率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
13.记录媒体,用于记录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可读程序,用于对输入多路复用流再编码,来提供输出多路复用流,所述计算机可读的程序包括步骤将所述输入多路复用流分离成第一流和第二流,其中第二流由第一流以外的流形成;设置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根据所述第二流的比特率和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控制调整用于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的编码条件;在所述编码条件下对所述第一流编码;并且将编码的所述第一流和所述第二流多路复用。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记录媒体,其中所述控制步骤通过设置所述输出多路复用流的比特率,与所述第二流的比特率之间的差,控制所述编码条件,作为再编码时对所述第一流分配的比特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记录媒体,其中所述编码条件包括至少或者再编码时所述第一流的比特率和视频帧。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记录媒体,其中所述控制步骤还根据所述第一流的流信息控制所述编码条件,其中所述第一流包括在所述输入多路复用流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记录媒体,其中所述控制步骤控制所述编码条件,而以固定的比特率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4的记录媒体,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编码条件,而以可变的比特率对所述第一流再编码。
全文摘要
当输入传输流的比特率通过再编码,减小到较低的比特率S时,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Ro设置为与输入传输流中视频以外的流的比特率相同。然后,通过从值S减去Ro得到的值(S-Ro),设置为对视频流再编码的比特率。
文档编号H04N7/26GK1338870SQ01122190
公开日2002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日
发明者加藤元树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