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9743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配置于移动电话(Cellular Phone)的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配置于移动电话的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今社会中,移动电话已成为大众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轻薄短小且可随身携带的特性,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便利,缩短人们之间沟通距离,使得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移动电话,相当方便。在一般数字移动电话(Group Special Mobile,GSM)系统中,当使用者申请一个移动电话门号时,使用者会同时取得相对应于此移动电话门号的一张SIM卡。SIM卡配置于移动电话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中,用以识别合法使用者,并为通话及计帐的重要依据。此外,SIM卡是一种微处理芯片,它的存储空间可储存着使用者在通讯时可使用相关识别数据,用以备忘,例如个人电话簿、移动电话号码、通讯参数。另外,SIM卡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电连接,让使用者可以使用配置SIM卡的移动电话。
请参照图1A,其绘示的是SIM卡将安插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A中,用户识别卡连接器102包括插槽104、开口106及108,而开口106及108分别位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102的面板110及112上,且插槽104、开口106及108互相连通。其中,使用者将SIM卡114的一侧边115对准开口108,使得SIM卡114沿图1A的箭头150方向插入插槽104中,且让SIM卡114固定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102中。另外,SIM卡114的表面116也通过开口106而裸露部分区域于外界,如图1B所示,其绘示的是图1A的SIM卡安插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在图1B中,当使用者要将SIM卡114拔离用户识别卡连接器102时,使用者只要将手指碰触SIM卡114的表面116的裸露于开口106处的部分区域,而使用者沿图1B的箭头160的方向施力推动SIM卡114,即可使得SIM卡114沿着箭头160的方向脱离出插槽102,又如图1A所示。
通常SIM卡及用户识别卡连接器于移动电话中所占的硬件空间都很小,且SIM卡以可插拔的方式固定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所以,导致使用者不易直接于SIM卡表面施力而推动SIM卡。倘若使用者施力过大或不正确时,将会让SIM卡刮伤损坏,也影响SIM卡的运作功能。另外,SIM卡表面通常是光滑的,倘若使用者的手指头有潮湿现象且施力于SIM卡表面时,因为摩擦力不足而导致使用者推不动SIM卡,此时即必须要借助其他辅助工具才可取出SIM卡,相当麻烦且浪费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其退卡装置的设计,可以让使用者直接利用退卡装置推出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的SIM卡,十分简便,更不用直接施力于SIM卡,且避免刮伤SIM卡。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连接器,配置于一移动电话中,可用以安插至少一SIM卡,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包括一壳座,具有一开口;以及一退卡装置,用以将该SIM卡推出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包括一本体部,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该开口处;一受力部,位于该本体部的一端且突出于该开口外;及一推动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对该端的另一端且位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用以接触该SIM卡;其中,当该受力部受力时,该受力部带动该本体部及该推动部,以使该推动部推出该SIM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退卡装置,配置于一移动电话的一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处,用以将配置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至少一SIM卡推出,该退卡装置包括一本体部,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处;一受力部,位于该本体部的一端且突出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外;及一推动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对该端的另一端且位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用以接触该SIM卡;其中,当该受力部受力时,该受力部带动该本体部及该推动部,以使该推动部推出该SIM卡。
本发明装置的优点在于,其设有一退卡装置,可以让使用者直接利用退卡装置推出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的SIM卡,从而操作方便、快捷,且不用直接施力于SIM卡,且避免刮伤SIM卡。


图1A为现有SIM卡将安插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1B为图1ASIM卡安插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图2A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分解图;图2B为图2A的退卡装置配置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时的俯视图;图2C为图2B的退卡装置配置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时的侧视图;图3A为图2B的SIM卡脱离用户识别卡连接器时的俯视图;图3B为图3A的SIM卡脱离用户识别卡连接器时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在移动电话(Cellular Phone)内的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Module,SIM)卡连接器上配置一退卡装置,用以供使用者直接施力于退卡装置且将置放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的SIM卡轻易推出,操作十分方便。至于本发明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将以一较佳实施例说明如下,而移动电话的异于退卡装置的其他构成元件并非本发明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A,其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分解图。在图2A中,用户识别卡连接器202包括壳座203、退卡装置204、插槽205及开口206,而开口206位于壳座203的面板210上,且插槽204及开口206互相贯通。其中,SIM卡214可插入于插槽204中,并可以可插拔方式固定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202中。而退卡装置204包括有本体部204a、受力部204b及推动部204c,退卡装置204用以供使用者将SIM卡214推出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202。本体部204a以可滑动方式配置于开口206边缘的滑轴216a及216b中,而受力部204b位于本体部204a的一端且突出于开口206外,且推动部204c位于本体部204a的另一端及位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202内,用以接触SIM卡214的一端,如图2B及图2C所示。
请同时参照图2B及图2C,当使用者沿箭头250的方向施力于受力部204b时,受力部204b带动本体部204a及204c沿箭头250的方向移动。因为SIM卡214的一端接触于推动部204c,所以当推动部204c移动时,推动部204c可将SIM卡214沿箭头250的方向推出用户识别卡连接器202外,如图3A及图3B所示。
在使用者退出SIM卡214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202的过程中,使用者并非直接碰触到SIM卡214,可防止SIM卡214因使用者碰触施力而刮伤,而退卡装置204确实让使用者可轻易地将置放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202的SIM卡214退出,相当方便且比图1A的传统插拔SIM卡方式节省更多时间。
另外,本体部204a、受力部204b及推动部204c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而退卡装置204只要是以可滑动方式固定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上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且使用者直接施力于本体部204a时也可带动推动部204c,使得推动部204c推出SIM卡214。然而,对于可置放多张SIM卡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而言,也可在用户识别卡连接器上在设计如上述的退卡装置,让使用者还可一次将多张SIM卡退出连接器,十分方便且节省时间。
综上所述,虽然以上结合一较佳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连接器,配置于一移动电话中,可用以安插至少一SIM卡,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包括一壳座,具有一开口;以及一退卡装置,用以将该SIM卡推出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包括一本体部,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该开口处;一受力部,位于该本体部的一端且突出于该开口外;及一推动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对该端的另一端且位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用以接触该SIM卡;其中,当该受力部受力时,该受力部带动该本体部及该推动部,以使该推动部推出该SIM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其中该本体部、该受力部及该推动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可再安插多张SIM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其中当该受力部受力时,该受力部带动该本体部及该推动部,以使该推动部推出该各SIM卡。
5.一种退卡装置,配置于一移动电话的一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处,用以将配置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的至少一SIM卡推出,该退卡装置包括一本体部,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处;一受力部,位于该本体部的一端且突出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外;及一推动部,位于该本体部的相对该端的另一端且位于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用以接触该SIM卡;其中,当该受力部受力时,该受力部带动该本体部及该推动部,以使该推动部推出该SIM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卡装置,其中该本体部、该受力部及该推动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退卡装置,其中该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可再安插多张SIM卡。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退卡装置,其中当该受力部受力时,该受力部带动该本体部及该推动部,以使该推动部推出该各SIM卡。
全文摘要
一种具有退卡装置的用户识别(SubscriberIdentity Module,SIM)卡连接器,可配置于移动电话中,用以安插SIM卡,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包括壳座及退卡装置,而退卡装置包括本体部、受力部及推动部,且本体部以可滑动的方式配置于壳座的开口处。受力部位于本体部的一端且突出于开口外,而推动部位于本体部的另一端且位于用户识别卡连接器内,用以接触SIM卡,且当受力部受力时,受力部带动本体部及推动部,使该推动部推出SIM卡。
文档编号H04M1/02GK1402496SQ0112606
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4日
发明者陈俊隆 申请人: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