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9829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安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阴极射线管的安装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供自动对准和减小操纵台尺寸的安装设备。
背景技术
一个阴极射线管如彩色显象管具有包括颈部、漏斗状后壳和面板组件的玻璃管壳。该面板组件包括一个被周边侧壁围绕的观看面板。当阴极射线管被抽真空到极低的内压时,该管遇到由大气压力在管壳上产生的应力引起的爆炸的可能性。为了减小爆炸的可能性,也为了减小如果发生时爆炸的影响,通常在面板组件侧壁上从外部加一条张力带。这样一条张力带对侧壁施加压力,这种压力使面板组件中的应力重新分布。
如该技术中已知和

图1中所示,与张力带14一体化的、固定在张力带14上的或安置在张力带14和阴极射线管侧壁之间的安装凸耳16用于支撑操纵台10内的阴极射线管22。通常,安装凸耳16安置在阴极射线管22的角落上,因为凸耳16依赖于张力带在阴极射线管角落中的张力提供力来使其就位。但是,操纵台设计者已发现这种安装技术不太理想,因为操纵台10的内部尺寸必须容纳阴极射线管加上安装凸耳16,这使阴极射线管22的总尺寸增加约5~9cm。由于阴极射线管和已知的张力带14的热膨胀特性,安装凸耳16和其中形成的孔要形成得大于容纳由于阴极射线管加工期间的热膨胀而产生的尺寸和部分变化。这些部件尺寸的变大造成安装系统和机器的总尺寸的增大。
在装配中,具有外加的张力带14和凸耳16的阴极射线管22安置在面朝下的仪表前板11中的孔上,而安装凸耳孔与仪表前板10中的螺栓或螺钉20对准。这样一种对准技术要求手动插入来使凸耳16与仪表前板10中的各个孔对准。操纵台设计者已希望一种安装技术能减小安装系统的尺寸,以便可以获得更平整的视觉外观。操纵台设计者也已希望一种更简单的更自动的安装技术,该技术能使阴极射线管易于在操纵台孔或仪表前板内对准。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减小操纵台尺寸的安装方法和一种用于将阴极射线管安装到操纵台内的简单的自动对准的设备。
发明概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阴极射线管安装在仪表前板内的改进方法。该阴极射线管包括一个具有一体化安装凸耳的整体的壳体接合框架,这些安装凸耳安置或不是安置在角落中。安装凸耳沿深度方向形成锥形区段,使具有外加的壳体接合框架的阴极射线管简单地降低而进入具有互补形状的凸耳容放凹槽的仪表前板中。在阴极射线管固定于仪表前板中之前,锥形凸耳和互补的凸耳容放凹槽提供阴极射线管的自动对准。
附图简述现在参照附图作为例子描述本发明,附图中图1是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先有技术安装装置的后视透视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安装在仪表前板内的阴极射线管的后视透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安装凸耳的部分透视图。
图4是图3的安装凸耳的省略的透视图。
图5是沿图2的线5-5截取的截面图。
图6是用于图2的安装对准中的壳体接合框架的前视图。
图7是第一替代的壳体接合框架的前视图。
图8是第二替代的壳体接合框架的前视图。
图9是第三替代的壳体接合框架的前视图。
图10是第一替代的安装凸耳的省略的透视图。
图11是类似于图5的表示第二替代的安装凸耳的截面图。
图12是具有图11的第二替代的安装凸耳的壳体接合框架的前视图。
发明详述首先参照图2概括地描述本发明,然后参照其它图详细地描述。先参照图2,图中示出安装在机壳的前部或仪表前板11中的阴极射线管22。壳体接合框架30围绕在射线管面板23(见图5)和漏斗状后壳24之间结合部的周围。壳体接合框架30用作防爆装置和安装装置。壳体接合框架30周围设有多个一体化的安装凸耳32。一体化的安装凸耳32用合适的紧固件如螺母、螺栓或螺钉固定在仪表前板11上。参照图3和图6,将更详细地描述壳体接合框架30。壳体接合框架30最好用模制材料或铸造材料制成并包括带状部分31和多个一体化安装凸耳32。一体化安装凸耳32安置在带状部分31周围的所要位置上,不限于安置在角上。如图3和图4中最清楚地示出的,每个一体化安装凸耳32从带状部分32伸出。每个一体化安装凸耳32的形状有一锥形前表面37和一对对置的锥形侧表面38。锥形表面37、38从后侧面35逐渐变窄到前侧面33。用于容纳合适的紧固件的通道36从前侧面33穿过凸耳32到达后侧面35。
参照图3,仪表前板11特设位于其周边合适位置处的凸耳容放凹槽13。凸耳容放凹槽13从仪表前板11的外表面向内伸出,以容放一体化安装凸耳32。每个凸耳容放凹槽13的内轮廓与每个一体化安装凸耳32的锥形表面37、38成互补。每个凸耳容放凹槽13的底部设置一个紧固件孔15。
壳体接合框架30通过涂敷在这些部分之间的可以固化的胶粘剂34装配在阴极射线管22上。一旦壳体接合框架30通过胶粘剂34固定在阴极射线管22上,该框架就外加到仪表前板11上,如图3中所示。由于锥形表面37、38和各自的凸耳容放凹槽13的互补的内轮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需要壳体结合框架30和阴极射线管分组件和机壳的预先准直,因此该装配过程很简单。一旦一体化安装凸耳32正确地安置在凸耳容放凹槽13中,每个紧固件容放孔15将与各自的一个通道36对准。然后外加一个螺栓21或其它合适的紧固件而将安装凸耳32固定在各自的凸耳容放凹槽13上,如图5中清楚地显示的。
应当理解,因为安装凸耳32是与带状部分31一体化的,而整个壳体接合框架30胶粘在阴极射线管22上,所以安置围绕带状部分31的一体化安装凸耳32不像需要安置在各角落中的先有技术那么严格。例如,一体化安装凸耳可以安置在围绕带状部分31周边的各个位置中,如图7~9所示。图7表示第一替代的壳体接合框架40,其一体化安装凸耳42安置在带状部分41的长度和宽度两者的对置侧边上。图8表示第二替代的壳体接合框架50,其中在带状部分51的每个侧边的近乎中心处安置单独一个整体化凸耳52。图9表示第三替代的壳体接合框架60,其中沿带状部分61的对置两侧边按三角形方位安置三个一体化安装凸耳62。该技术的普通专业人员应当理解,虽然这里已示出几种凸耳位置替代方案,但凸耳可以安置在任何位置上,或是在带状部分的角落中,或是在角落之外。这使得能够变化和减小仪表前板的尺寸。
图10表示具有不同形状的第一替代的一体化安装凸耳82。该第一替代的安装凸耳82做成有一个曲面外表面86。曲面外表面86为锥形,使其前侧面85处的半径小于后侧面84处的半径。一个类似的通道89穿过安装凸耳,以容放一个合适的紧固件。该技术的普通专业人员应当理解,为了使壳体接合框架和阴极射线管分组件同样对准仪表前板,可以采用各种锥形表面构型。使用该第一替代的安装凸耳82可以利用图3中所示的凸耳容放凹槽13,或者利用一种其外形与凸耳形状更精确地互补的替代的凸耳容放凹槽。
图11和图12表示一种具有又一种外形的第二替代的一体化安装凸耳132。该替代的安装凸耳132的外形有一曲面的外表面137,该外表面23从朝向面板组件23前端的相对窄的区段向着安装表面138处的相对宽的部分逐渐变宽。该第二替代的一体化安装凸耳132同样从壳体接合框架30的带状部分31向外伸出。该第二替代的一体化安装凸耳132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容放紧固件21的通道。相反,紧固件21用附加的止动件135如垫圈或固定一体化安装凸耳132的其它合适元件同样外加到仪表前板11上。紧固件21穿过止动件135而进入紧固件孔15。止动件135延伸在安装表面138上而使曲面外表面137对着仪表前板11固定。
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具有外加于其上的壳体接合框架的阴极射线管通过简单地将该分组件降低到仪表前板上就可容易地对准而不需要目视对准。此外,因为安装凸耳是与壳体接合框架一体化的,所以凸耳可以移动离开角落而使操纵台制造商能够沿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或两个方向来减小仪表前板和操纵台的外形尺寸。另一个优点是,由于通过这些自准直的特点能获得更精确的准直,并由于目前可以利用精密铸造技术,通道36可以做得更小,因为更小的通道在加工期间对热膨胀更不敏感。
以上例示了实施本发明的一些可能方案。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内可以有许多其它实施例。因此,意欲以上描述被认为是例示性质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与其全部等同的范围给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阴极射线管(22)安装到操纵台仪表前板(11)上的安装设备,包括一个壳体接合框架(30,40,50,60),其尺寸能围绕该阴极射线管;多个一体化安装凸耳(32,42,52,62,82,132),与壳体接合框架一体化形成并自壳体接合框架伸出,这些安装凸耳的形状做成沿宽度方向有一锥形表面(37,38,86,137);以及该仪表前板有多个安装凸耳容放凹槽(13),每个凹槽容放一个相应的安装凸耳,每个安装凸耳容放凹槽有一个与每个安装凸耳的锥形表面轮廓互补的内轮廓。
2.权利要求1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凸耳还包括一条从前侧面(33,85)延伸到后侧面(35,84,138)的通道(36,89),用于容放一个紧固件(21)。
3.权利要求2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凸耳容放凹槽还包括一个紧固件容放孔(15),当将安装凸耳插入该安装凸耳容放凹槽时,该孔(15)与通道(36,89)对准。
4.权利要求3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凸耳还包括一个锥形前表面(37)。
5.权利要求4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凸耳还包括一对对置的锥形侧表面(38)。
6.权利要求3的安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安装凸耳还包括一个曲面形锥形外表面(86,137)。
7.一种用于将阴极射线管(22)安装到操纵台仪表前板(11)上的壳体接合框架(30,40,50,60),包括一个围绕阴极射线管的周边延伸的带状部分(31,41,51,61);以及至少一个安装凸耳(32,42,52,62,82,132),与该带状部分一体化形成并从该带状部分伸出,该安装凸耳的外形制有一个沿宽度方向的锥形表面(37,38,86,137)。
8.权利要求7的壳体接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凸耳还包括一条从前侧面(33,85)延伸到后侧面(35,84,138)的通道(36,89),用于容放一个紧固件(21)。
9.权利要求8的壳体接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凸耳还包括一个从后侧面(35)上的较宽部分逐渐变窄到前侧面(33)上的较窄部分的锥形前表面(37)。
10.权利要求9的壳体接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凸耳还包括一对从后侧面上的较宽部分逐渐变窄到前侧面上的较窄部分的对置的锥形侧表面(38)。
11.权利要求8的壳体接合框架,其特征在于,该安装凸耳还包括一个从后侧面上的较宽部分逐渐变窄到前侧面(85)上的较窄部分的曲面形锥形外表面(86,137)。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将阴极射线管(22)安装在仪表前板(11)内的改进方法。该阴极射线管包括一个具有一体化安装凸耳(32,42,52,62,82,132)的整体的壳体接合框架(30,40,50,60),安装凸耳安置在角部或非角部。安装凸耳沿深度方向形成锥形区段(37,38,86,137),使具有外加的壳体接合框架的阴极射线管能够简单地降低而进入具有互补形状的凸耳容放凹槽(13)的仪表前板中。在阴极射线管被紧固到仪表前板中之前,该锥形的凸耳和互补的凸耳容放凹槽提供阴极射线管的自动对准。
文档编号H04N5/645GK1529899SQ02809304
公开日2004年9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4日
发明者H·R·斯万克, S·T·奥普雷斯科, H R 斯万克, 奥普雷斯科 申请人:汤姆森许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