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服务器设备、终端装置、中继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152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服务器设备、终端装置、中继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原案申请号为99803377.4的发明专利申请(国际申请号PCT/JP99/07281,申请日1999年12月24日,发明名称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服务器设备、终端装置、中继设备和通信系统)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信息分配系统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服务器设备、终端装置、中继设备和通信系统,这一信息分配系统从至少一个服务器设备通过网络为多个用户终端提供信息。
因特网为内容提供商提供了一个能够以低成本直接向全世界的用户提供内容的环境,并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能够用一种标准用户接口使用全世界的内容的环境。随着因特网越来越普及,近些年来,利用因特网提供和使用内容提供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因特网上各种用途的大量内容日益增长。结果,访问因特网是否容易已经成为内容分配业务的开发过程中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随着因特网的扩展,在LAN(局域网)中采用互联网技术的透明系统体系结构已经变得非常平常。这里,“互联网技术”一个基本的内容就是通信协议,具体地说就是TCP/IP(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也就是说,目前大量的网络都采用TCP/IP。
按照TCP/IP进行数据通信,其基础是OSI分层模型(OSI参考模型),其中,在发送方一侧,通过将每一层的报头添加到实际数据上去,将数据从较高层中继到较低层,并将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另一方面,在接收方一侧,发送的数据包是从最低的物理层到最高层一层一层地处理的。在这一过程中,每一层里,从较低层提供的数据包被分成数据和对应于这一层的报头,分析这一报头的内容,将数据交给较高的层。
这里,将参考

图12~14,介绍发送方一侧每一层处理得到的数据包结构。但是,这里将假定,就象一般的拨号连接一样,发射方一侧和接收方一侧是用PPP(点到点协议)一对一地连接起来的。
图12说明的是一个TCP段的结构,它是一个经过了第四层处理的数据包。这一TCP段包括一个TCP报头和数据。这里,TCP报头包括一个基本报头(20个字节)和一个可选报头。基本报头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段口号、序列号、应答号、码比特和窗口大小这些信息。另外,这些数据包括实际的数据和高于或者等于对话层的一个较上层的处理添加的报头。
图13说明的是一个IP数据报的结构,它是经过了第三层处理的一个数据包。这一IP数据报包括一个IP报头和数据。这里,这一IP报头包括一个基本报头(20个字节)和一个可选报头。这一基本报头包括源IP地址、目的地IP地址、业务类型、数据包长度和一个协议号这样的信息。另外,这些数据包括实际数据和较上层((例如TCP、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或者ICMP(因特网控制消息协议))的一个报头,包括至少等于或者高于传输层的一层。
图14说明的是PPP帧的结构,它是一个数据包,已经经过了第二层处理。图中括号里数字的单位是字节。这一PPP帧包括一个PPP报头(5字节)、数据和一个PPP注脚(3个或者5个字节)。这里,PPP报头包括标志、地址、控制、数据包协议标识符(LCP(链路控制协议))、IPCP(因特网协议控制协议)、IP或者IPX(因特网数据包交换机)这样的各种信息。另外,这些数据包括实际数据和等于或者高于网络层的至少一层的一个层处理过程中添加的一个报头(包括上述TCP报头和IP报头)。这一PPP注脚包括一个FCS(帧检验序列)和一个标志。图中的MTU指的是最大传输单位。
如上所述,在发送方一侧,要发送的实际数据是由OSI分层模型中对应于从最高层到最低层中的每一层的过程处理的,这样对应于每一层的处理的报头被顺序地添加到实际的数据上去。
在图7里,7A是一个数据包,它已经经历了发送方这一侧的所有这些过程,最终发送出去,这样,如图所示,数据包7A是包括5个字节的PPP报头、20个字节的IP报头和20个字节的TCP报头的一个报头,如果假设没有任何可选的报头,总共有45个字节添加到了应用数据的头上,还有3个字节或者5个字节的注脚添加到这些应用数据的尾部。这一应用数据的长度是,例如,500个字节,最大可以扩展到1460个字节。
下一步参考图15介绍按照TCP/IP进行数据包通信的情形下的操作序列。
首先,从数据发送方一侧向数据接收方一侧,或者从数据接收方一侧向数据发送方一侧,发送请求建立LCP的一则消息(LCP建立请求)(S1)。其次,从接收LCP建立请求消息的一方向另一方发送这一LCP建立请求的一则应答响应消息(LCP建立应答)(S2)。
然后,从数据接收方一侧发送一则询问消息,用于另一方进行识别(S3),在数据发送方收到这一消息时,一则响应消息被发送出来(S4)。接下来,从数据接收方一侧向数据发送方一侧发送说明另一侧的识别已经成功的一则成功消息(S5)。
一旦完成这一操作序列,就从数据接收方向数据发送方发去一则IPCP建立请求消息(S6)。此外,从数据发送方向数据接收方发送一则IPCP建立请求消息(S7)。
接下来,从数据接收方向数据发送方发送一则IPCP建立请求消息或者一则否定响应消息(NaK)(S8)。收到这一消息时,从数据发送方发送对应于IPCP建立请求的一则应答响应消息(IPCP建立应答)(S9)。
于是,这个时候从数据发送方向数据接收方发送一则IPCP建立请求消息(S10)。收到这一消息时,从数据接收方发送一则对应于这一IPCP建立请求消息的应答响应消息(S11)。
通过这种方式,在数据发送方和数据接收方之间建立了一条PPP链路。
下一步,请求建立一条IP数据链路和建立一个TCP连接的一则消息(IP+TCP请求)从数据发送方发送给数据接收方(S12)。从数据接收方发送对应于这一消息的一则应答响应消息时(S13),数据发送方在收到这一消息时,发出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这一应答响应消息已经被收到(S14)。
这样,在数据发送方和数据接收方之间建立了一条TCP连接,实际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按照以下方式进行。
首先,当数据发送方通过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发送分组数据时(S15),数据接收方在收到这一分组数据后发送出一则应答响应消息(S16)。然后,根据要发送的数据的长短,重复地执行步骤S15和S16的操作,也就是发送数据包的操作和发送应答响应消息给数据发送源,说明数据包已经被成功地接收到而没有任何问题的操作,然后数据包数据的发送最终结束(S17)。
从数据发送方发送出说明数据包数据的发送已经完成的一则消息时,收到这一消息的数据接收方发送出一则应答响应消息(S18)。然后,这个时候,从数据接收方发送一则说明数据接收已经完成的消息,收到这一消息以后,数据发送方发送出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这样,这一TCP对话就结束了。
下一步,在断开这一PPP链路的过程中,从数据发送方发送一则消息,请求终止这一PPP链路(终止请求)(S21)。收到这一消息时,从数据接收方发送一则应答响应消息(S22)。
通过这种方式,这一TCP链路首先断开,在断开这一PPP链路时,这一信道被切断(S23),整个操作结束。
近些年来,移动通信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利用移动终端的移动数据通信也会迅猛发展。在移动数据通信领域,用户利用移动终端访问因特网已经成为可能,需要为用户提供对用户友好的因特网接入业务。然而,用上述TCP/IP数据包通信提供因特网接入业务时,会发生前面介绍过的问题,使得它们处理起来跟移动台(便携式电话)一样困难,而能够很方便地接入因特网的移动终端并不存在。
首先,对于TCP/IP,如上所述,数据包的报头被这一层添加上,并封装好,这样做的结果是整个报头变得特别大,特别是实际的数据长度很短的时候,相对而言报头长度非常长。例如,在移动通信中发送大约500字节的数据,包头就占了数据的百分之十,在这些信息中报头里还有一些字段,它们实际上根本没有使用。
其次,在实际发送数据之前,建立连接的操作序列中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交换的信号特别多,这是一个问题。在图15的实例中,从步骤S1到S14总共需要14个步骤。因此,随着访问网络的用户数的增加,通信量迅速增长,数据传输速率下降。
此外,由于用户要为数据发送和接收之前的操作(步骤S1~S14)付费,因此用户方的经济负担会加大。
虽然这些问题还发生在通过固定网跟因特网的连接中,但这些问题在移动通信中特别严重,其中的数据传输能力跟通过固定网的通信相比非常差。
另外,由于TCP/IP过于庞大,当安装能够将数据处理到移动台处理水平的装置的时候,它使得能够快速处理TCP/IP的移动终端跟移动台相比更大、更重和更贵。目前,仅仅是将一台便携式计算机跟一个移动台结合在一起的体积大、重量重、价格贵的移动终端只占据了很小的一部分市场。相反,移动台被设计成容易携带、操作方便、容易学会,由于它们用途广泛,并受到广泛欢迎,因此人们相信移动台的外形和价格已经占据了广泛的市场。另外,如上所述,能够满足各种用户需求的各种类型的内容已经存在在因特网上,而且由于内容的量持续增长,即使是现在,需要能够被各种用户接受的装置,用作访问因特网的装置。记牢了这些事情,就会发现利用能够快速处理TCP/IP的移动终端来访问因特网的业务将会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甚至没有将移动通信中的数据传输能力这一问题考虑在内。
当然,人们会想到让内容提供方提供为移动台的数据处理能力或者移动通信的数据传输能力专门设计的内容,但是提供这种专门设计的内容会给内容提供方带来很重的负担,而且有人预言跟因特网相比,只有很少一部分内容会提供给用户。也就是说,人们相信这种事情只会获得很小的一部分市场。
从以上说明可以看出,人们相信移动数据分配的基础是移动台跟因特网的组合,而为了实现这种组合,有必要开发高效的通信技术,从而使用户能够轻松地利用移动台从因特网获得内容。
本发明针对的是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通信方法、服务器设备、终端装置、中继设备和通信系统,它们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通信,即使是数据处理能力和传输能力象移动台那样不够强的时候。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权利要求1陈述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是中继设备里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在服务器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中继数据通信信号,包括接收包括一则请求跟服务器设备建立连接的消息,以及从用户终端按照是一个协议的第一种通信协议发送连接的识别号的步骤;发送包含应答响应消息的一个数据包,说明用户终端已经按照第一种通信协议成功地收到了数据包,并按照第二种通信协议在服务器设备和它自己之间建立了一个连接的步骤;接收包括按照第一种通信协议,从用户终端向服务器设备发送的数据传送请求消息的数据包,并按照第二种通信协议,发送包含给服务器设备的这一数据传输请求消息的数据包的步骤;以及按照第二种通信协议从服务器设备接收数据,并按照第一种通信协议将包含这些数据的数据包发送给用户终端的步骤。这里,第一个通信协议比第二个通信协议简单。
根据这一通信控制方法,在有一个服务器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有一个用户终端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了转换,在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设备之间中继客户机/服务器类型的数据通信时,它比这一通信协议更加简单。因此,根据这一通信控制方法,在用户终端一侧至少进行以下操作之一缩小数据包里的报头,减少交换的信号数,减少用户终端里的处理,从而减轻用户终端一侧的负担。特别是,由于因特网上交换的内容中大多数都是文字数据,而且按照TCP/IP传输文字数据,传输的数据包里实际数据量很少,这样,考虑跟因特网的连接时,减少数据包里的报头非常有效。
另外,权利要求2里的通信控制方法是中继设备里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用于在服务器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中继数据通信,包括接收包含了请求跟服务器设备建立连接的一则消息、一个连接识别号以及用户终端按照第一种通信协议发送给服务器设备的数据传送请求消息的一个数据包的步骤;发送一个数据包,其中包含一个应答响应消息,说明用户终端已经收到了按照第一种通信协议发送的数据包,按照第二种通信协议在服务器设备和它自己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以及发送一个数据包,包含数据传输请求消息,给服务器设备的步骤;以及按照第二种通信协议,从服务器设备接收数据,并按照第一种通信协议发送包含这一数据的数据包给用户终端的步骤。这里,第一种通信协议比第二种通信协议简单。
根据这一通信控制方法,有可能在服务器设备上包括一个连接建立请求,以及从用户终端到中继设备的单独一个信号里包括数据传输请求。结果,根据这一通信控制方法,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的业务可以减少,在用户终端那里,可以发出数据传输请求,而不需要等待中继设备的应答响应消息,除了权利要求1里陈述的本发明的效果以外。
权利要求3的通信控制方法是一种符合权利要求1或2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在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按第一种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信号的个数,小于按第二种通信协议在中继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信号的个数。
根据这种通信控制方法,建立连接的时候,有可能可靠地减少用户终端交换的信号数,除了本发明权利要求1或2中的效果以外。
权利要求4的通信控制方法是一种符合权利要求1或2的通信控制方法,其中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通信间隔(interval)包括面向无线电(radio-oriented)的间隔,以及中继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之间的通信间隔包括一个面向有线(wire-oriented)的间隔。
根据这一通信控制方法,按照比有线间隔里的协议更简单的这一通信协议进行的通信,是在一个无线电间隔里完成的,它通常都拥有比有线间隔更小的数据传输容量。于是,根据这一通信控制方法,除了权利要求1或2里的效果以外,获得了能够进行适合于每一间隔数据传输能力的效果。
权利要求5中陈述的通信方法是用于服务器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的一种通信方法,其中在数据通信中包含一个传输层的上层通信控制过程包括从用户终端向服务器设备发送第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请求建立连接的一则消息和一个连接标识号的第一个步骤;从服务器设备到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个数据包,这第二个数据包包括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这第一个数据包已经收到的第二个步骤;以及在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设备之间已经建立起连接以后,通过指定标识号,从服务器设备发送第三个数据包给用户终端,这一数据包包括实际数据的第三个步骤。
按照这一通信方法,通过包含传输层的上层的通信控制过程,在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设备之间建立起连接,包含实际数据的数据包的传输是通过这一连接进行的。因此,按照这一通信方法,在用户终端一侧,至少做了以下事情中的一件缩短数据包里的报头,减少交换的信号数并缩短处理过程,从而减轻用户终端一侧的负担。
这里,将详细介绍如何减轻用户终端一侧的负担。
例如,假设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设备用TCP/IP和PPP开始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以下问题1.既然每一层的通信协议都是为一般使用设计的,因此,由于这些层进行了封装,发送的数据中实际数据所占的比例很低。
2.由于建立连接的时候,建立过程是为每一层完成的,因此必须交换大量的信号,这样就增加了通信量,给用户终端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3.在用户终端那里,数据的封装和拆封过程是用多个步骤完成的,因此给用户终端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相反,通过按照这一通信方法,利用包含传输层的上层通信控制过程建立的连接发送包含实际数据的数据包,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另外,权利要求6里声明的通信方法是用于在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在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设备之间中继数据通信的一种通信方法,其中数据通信的上层通信控制过程包含一个传输层的通信控制过程,包括从用户终端向中继设备发送第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包括请求建立连接的一则消息和这一连接的一个标识号的第一个步骤;从中继设备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个数据包,这第二个数据包包括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第一个数据包已经收到的第二个步骤;以及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的连接已经建立好以后,通过指定标识号,根据预定协议,从服务器设备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三个数据包,其中包括提供给中继设备的实际数据的第三个步骤。
按照这一通信方法,通过包含传输层的上层的通信控制过程,在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来自服务器设备,包含实际数据的数据包通过这一连接从中继设备发送给用户终端。因此,按照这一通信方法,获得的效果跟权利要求5所声明的发明的效果一样。另外,按照这一通信方法,连接是建立在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的,因而跟连接是建立在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设备之间这种情况相比,缩短了用户终端收到应答响应消息所需要的时间。
还有,权利要求7陈述的通信方法,是符合权利要求5的通信方法,其中在第一个步骤中,用户终端向服务器设备发送数据长度信息,说明它能一次接收的最长的数据;服务器设备从收到的数据长度信息获得最大长度,如果第三个数据包的长度超过这一最大长度,就将实际数据分段,发送给用户终端。
按照这一通信方法,有可能避免服务器设备向用户终端发送其长度使用户终端不能一次接收的数据包这种情况,除了权利要求5陈述的发明的效果以外。
另外,权利要求8陈述的通信方法是符合权利要求6的通信方法,其中在第一步里,用户终端向中继设备发送数据长度信息,说明它能够一次接收的数据的最大长度;这一中继设备从收到的数据长度信息获得最大长度,如果第三个数据包的长度超过这一最大长度,就将实际数据包分段,发送给用户终端。
按照这一通信方法,有可能避免中继设备向用户终端发送其长度使得用户终端不能一次接收下来的数据包,除了权利要求6所陈述的发明的效果以外。
权利要求9陈述的服务器设备是跟用户终端进行数据通信的一种服务器设备,包括通信控制装置,用于在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在包含传输层的上层级别上进行通信控制;这一通信控制装置包括接收第一个数据包的装置,这第一个数据包包含一则请求建立连接的消息和从用户终端发送来的这一连接的标识号;发送第二个数据包给用户终端的装置,该数据包包含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第一个数据包已经收到;跟用户终端建立起连接以后,通过指定标识号,发送第三个数据包给用户终端的装置,该数据包包含实际数据。
根据这一服务器设备,通信控制是在包含传输层的上层级别上进行的。利用这一通信控制,在服务器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包含实际数据的数据包通过这一连接从服务器设备发送给用户终端。因此,这一服务器设备能够获得的效果跟权利要求5陈述的发明的效果一样。
权利要求10陈述的中继设备是用于在服务器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中继数据通信的一种中继设备,包括进行数据通信时在包含一个传输层的更高层级别上进行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装置;这一通信控制装置包括从用户终端接收包含请求建立连接的一则消息以及连接的一个标识号的第一个数据包的装置;发送给用户终端第二个数据包,其中包含应答响应消息,说明第一个数据包已经收到的装置;以及在用户终端和它自己之间已经建立起连接的情况下,根据预定协议通过指定标识号,发送服务器设备给中继设备的第三个数据包给用户终端,其中包含实际数据的装置。
根据这一中继设备,通信控制是在包含传输层的更高层级别上进行的。利用这一通信控制,在中继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通过这一连接,包含来自服务器设备的实际数据的数据包被从中继设备发送给用户终端。因此,这一中继设备能够获得权利要求6陈述的发明的效果。
另外,权利要求11的中继设备是用于服务器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中继数据通信的一种中继设备,包括接收包含跟服务器设备建立连接的请求的消息,以及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从用户终端发送的这一连接的标识号的一个数据包的装置;发送一个数据包,包含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给用户终端的数据包已经收到,并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在服务器设备和它自己之间建立一个连接的装置;接收一个数据包,包含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从用户终端发送给服务器设备的一则数据发送请求消息,并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发送包含这一数据发送请求消息的一个数据包给服务器设备的装置;接收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从服务器设备发送的数据,并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发送包含这一数据的一个数据包到用户终端的装置;其中第一个通信协议比第二个通信协议简单。
根据这一中继设备,在服务器设备的一个通信协议和用户终端的一个通信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在一个用户终端和一个服务器设备之间中继客户机/服务器类型的数据通信的时候,后者比这一通信协议简单。因此,这一中继设备能够获得权利要求1陈述的发明的效果。
而且,权利要求12的中继设备是用于在一个服务器设备和一个用户终端之间中继数据通信的一种中继设备,包括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接收从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包,该数据包包含请求建立到服务器设备的连接的一则消息、这一连接的标识号和这一服务器设备的一则数据发送请求消息的装置;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发送一个数据包给用户终端,包含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这一数据包已经收到,在服务器设备和它自己之间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建立一个连接,以及发送包含数据发送请求的一个数据包给服务器设备的装置;以及接收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从服务器设备发送的数据,以及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发送包含这一数据的一个数据包给用户终端的装置;其中第一个通信协议比第二个通信协议简单。
根据这一中继设备,有可能将发给服务器设备的连接建立请求和数据发送请求包括进从用户终端到中继设备的单独一个信号。于是,这一中继设备能够获得权利要求2陈述的发明的效果。
权利要求13的中继设备是符合权利要求11或12的一种中继设备,其中在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信号数,比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在中继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信号数少。
根据这一中继设备,除了权利要求11或者12陈述的发明的效果以外,建立连接的时候,在用户终端交换的信号数还可以可靠地减少。
权利要求14陈述的中继设备是符合权利要求11~12中任意一个的一种中继设备,其中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通信间隔包括一个面向无线电的间隔,以及中继设备跟服务器设备之间的通信间隔包括一个面向有线的间隔。
根据这一中继设备,在一般而言数据传输容量比有线间隔小的无线电间隔内的通信过程被缩得比有线间隔内的通信处理要短。因此,根据这一中继设备,能够实现适合于每一间隔的数据传输能力的通信的效果是除了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个的效果以外获得的。
权利要求15陈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户终端和服务器设备是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的任意一个通过一个中继设备连接起来的。
根据这一通信系统,可以获得权利要求10~12中任意一个的效果。
权利要求16陈述的终端装置是一种用于跟服务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终端装置,包括通信控制装置,进行数据通信时,用于在包含传输层的较高层级别上进行通信控制;通信控制装置,包括发送包含连接建立请求消息的第一个数据包和这一连接的一个标识号的装置;接收第二个数据包,包含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从服务器设备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已经收到的装置;以及跟服务器设备建立起连接以后,通过指定标识号,接收服务器设备发送的包含实际数据的第三个数据包的装置。
根据这一终端装置,通信控制是在包含传输层的更高层级别上进行的。利用这一通信控制,在服务器设备和终端装置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并且通过这一连接,包含实际数据的数据包从服务器设备发送到终端装置。因此,这一终端装置能够获得权利要求5陈述的发明的效果。
权利要求17的终端装置是用于通过管理跟这一终端装置的连接的中继设备跟服务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终端装置,包括进行数据通信时,在包含传输层的较高层级别上进行通信控制的通信控制装置;这一通信控制装置包括发送第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包含跟中继设备建立连接的一则请求消息,和这一连接的一个标识号的装置;接收第二个数据包,其中包含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从中继设备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已经收到的装置;以及接收第三个数据包,其中包含服务器设备根据一预定协议提供给中继设备的实际数据,并在中继设备和它自己建立起连接以后,通过指定标识号,从中继设备发送的装置。
根据这一终端装置,通信控制是在包含传输层的较高层级别上进行的。利用这一通信控制,在中继设备和终端装置之间建立起连接,包含实际数据来自服务器设备的数据包通过这一连接发送给终端装置。因此,这一终端装置能够获得权利要求6陈述的效果。
权利要求18的终端装置是通过管理跟终端装置的连接的中继设备跟服务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一种终端装置,包括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发送一个数据包,其中包含请求跟服务器设备建立连接的一则请求消息,以及这一连接的识别号的装置;接收数据包,其中包含一则应答响应消息,说明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从中继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已经收到的装置;发送一个数据包,其中包括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发送数据给服务器设备的请求消息的装置;以及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接收一个数据包,该数据包包含服务器设备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响应数据传输请求消息,提供给中继设备的实际数据的装置。这里,第一个通信协议比第二个通信协议简单。
根据这一终端装置,中继设备在有一个服务器设备的通信协议和有一个终端装置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转换,在终端装置和服务器设备之间中继客户机/服务器类型的数据通信时,后者比这一通信协议更加简单。因此,这一终端装置能够获得权利要求1的效果。
权利要求19的终端装置是跟一个服务器设备通过管理跟终端装置的连接的一个中继设备,跟一个服务器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的一个终端装置,包括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发送包含跟服务器设备建立连接的请求消息的一个数据包,这一连接的识别号和这一服务器设备的数据传输请求消息的装置;接收包含应答响应消息的数据包,说明已经收到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从中继设备发送的这一数据包的装置;以及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接收一个数据包,其中包含服务器设备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响应这一数据传送请求消息,提供给中继设备的实际数据的装置。这里,第一个通信协议比第二个通信协议简单。
根据这一终端装置,有可能将发给服务器设备的一个连接建立请求和一个数据传送请求包括进用户终端给中继设备的单独一个信号里去。于是,这一终端装置能够获得权利要求2陈述的发明的效果。
权利要求20的终端装置是符合权利要求18或19的一种终端装置,其中在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按照第一个通信协议建立连接的信号个数少于在中继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之间按照第二个通信协议建立连接所使用的信号数。
根据这一终端装置,有可能可靠地减少建立连接时交换的信号数,除了权利要求18或19陈述的发明的效果以外。
权利要求21的终端装置是符合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个的一种终端装置,其中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的通信间隔包括一个面向无线电的间隔,中继设备和服务器设备之间的通信间隔包括面向有线的间隔。
根据这一终端装置,通常比有线间隔的数据传输容量低的无线电间隔里的通信过程被缩小得比有线间隔里的通信过程短。因此,根据这一终端,除了权利要求17~19中任意一个的效果以外,有可能进行适合于每一间隔的数据传输能力的通信。
总而言之,在服务器设备和用户终端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本发明通过采用一种简化的协议,使报头长度更短,从而减少发送的数据的量,并减少信道连接过程中的信号数,从而减轻业务负担,减少系统开销,改善数据通信的响应。因此,它使得通过数据传输容量较低的通信信道,使用采用了有大致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能力的装置的因特网内容更加舒适。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中,一个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同一通信系统的协议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同一通信系统中另一个协议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同一通信系统中在数据包通信以前,操作序列的示意图。
图5是同一通信系统中在数据包通信期间,操作序列的示意图。
图6是同一通信系统中在数据包通信以后,操作序列的示意图。
图7是将TCP/IP通信里发送的数据包的结构跟按照同一实施方案中简化协议发送的数据包的结构进行比较的示意图。
图8是同一实施方案里在连接建立请求中发送的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同一实施方案中给连接建立请求的应答响应里发送的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同一实施方案中数据发送和接收期间发送的数据包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它说明发送包含了实际数据的数据包时,包含实际数据的数据包的结构,以及在应答响应消息中发送的数据包的结构。
图11是包含在同一通信系统中的移动台的外观实例,以及当移动台正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时,信息显示部分的显示屏的一个实例示意图。
图12是TCP段格式的一个示意图。
图13是IP数据报格式的一个示意图。
图14是PPP帧格式的一个示意图。
图15是数据通信是用TCP/IP进行的这种情况下,操作序列的一个示意图。
图16是同一实施方案一个修正实例中通信系统结构的一个示意图。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发明的优选模式,同时参考附图。
1.实施方案的结构1.1.系统结构图1说明了这一实施方案中通信网系统的结构。
这一通信网系统包括MS(移动台)1、BS(基站)2、PPM(数据包处理模块)3、GWS(信关服务器)5、通过因特网6或者专用线7跟GWS 5相连的CPS(内容提供商服务器)8和M-SCP(移动业务控制点)9。
BS 2、PPM 3、GWS 5、M-SCP 9和连接它们的通信线一起构成了移动数据包网10。
MS 1是一个终端装置,它接收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的数据包通信业务。除了跟图1所示的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相连接以外,MS 1还跟图中没有画出的一个移动电话网相连,从而使它能够接收移动电话业务。
图11给出了MS 1外观和MS 1上显示屏的一个实例。MS 1有一个音频输入/输出部分,供用户进行音频通信,一个无线电部分,用于跟BS 2进行无线电通信(这两样都没有画出来),信息显示部分1a包括一个液晶屏之类,一个操作部分1b,用于进行信息输入操作,比方说号码输入或者字符输入,以及一个内部微型计算机,用于控制这些部分。另外,MS 1包含查看文件数据的软件(一个所谓的浏览器)。这一浏览器是显示根据CPS 8通过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提供的,经过内容提供业务处理过的HTML格式的数据(以后叫做HTML数据)的一个软件。
MS 1在上述浏览器的信息显示部分1a上显示各种类型的信息,并将这一信息提供给用户。这一信息显示部分1a可以显示8(个字符)×6(行)信息(可能在水平方向上有8个以上的字符,在垂直方向上6行以上,这取决于显示部分的面积和字符大小)。
下一步将参考图11介绍使用MS 1的一个实例。
首先,当用户按下操作部分1b上的“信息”键时,为用户提供有关天气预报信息的一个初始屏11A显示在信息显示部分1a上。通过操作MS 1中心的一个小旋风(jog dial)键1c,用户可以选择初始屏上的天气预报菜单“1”~“5”。
也就是说,如果用户选择“1”,就在信息显示部分1a上显示今天的天气。如果用户选择“2”,就在信息显示部分1a显示一周的天气预报。如果用户选择“5”,就显示一个天气信息子菜单屏11D,从这一个显示屏可以获得降雨警报或者天气快报这样的信息。此外,如果用户选择“6”,就显示一个世界天气预报屏11E。
通过这种方式,在浏览器的控制下,按照MS 1用户很容易就能看到的形式,将文本信息显示在信息显示部分1a上。
在图1里,基站按照无线电区域方式布设,将覆盖区划分成一个个半径为500米的区域,跟这一无线电区域内的MS 1进行无线电通信。
PPM 3是数据包用户交换台里的一个计算机系统,支持多个BS 2,接收MS 1的数据包交换请求,并将数据包交换中继给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
GWS 5是跟移动数据包信关交换台一起提供的一个计算机系统,用于将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跟因特网6这样的另一个网相互连接起来。就象下文将介绍的那样,这一GWS 5是用于将一个从MS 1到它自己的面向无线电的间隔跟从它自己到CPS 8的一个面向有线的间隔连接起来的,它同时进行各种类型的控制,通过吸收用在面向无线电的间隔内的简化协议(以后叫做TL,第一个通信协议)跟面向有线的间隔的TCP协议之间的差别,从而使MS 1和CPS 8之间能够进行数据包通信。
另外,提供了多个GWS 5,用于形成一个服务器群,这一服务器群里还有一个代理服务器。
CPS 8是内容提供商事物操作的一个服务器系统,它为GWS 5提供信息,用HTML数据格式通过因特网6或者专用线7交给用户。
另外,GWS 5自己包含一个服务器,用于让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事物提供内容。
M-SCP 9管理用户信息,当数据包通信开始的时候进行数据包注册处理,下面还会介绍,以及当数据包通信结束的时候,撤销数据包的注册。
数据包通信的记账信息记录在PPM 3和GWS 5中,在预定的时间发送给没有画出的话费征收记账中心。
1.2.协议结构上述通信系统里的装置采用以下协议结构,以便在MS 1和CPS 8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图2和3介绍这一实施方案中基于OSI分层模型的协议结构原理。这里,图2说明的协议结构只是针对由移动台从CPS 8收到信息这种情形,图3说明的协议结构只是针对收到CPS 8的信息,其结构涉及便携式信息终端或者汽车导航装置这样的外部装置11这种情形。
在图2和图3所示的协议结构里,GWS 5的左侧,也就是PPM 3和MS 1(以及外部装置11)都是在面向无线电的数据通信间隔里,其中使用了无线电通信协议和这一实施方案的简化协议TL。另一方面,GWS 5的右侧,也就是一直到CPS 8是一个面向有线的通信间隔,其中采用了通用协议TCP/IP(第二个通信协议)。
这样,图2和3的协议结构将按照OSI分层模型从底层按顺序描述。
1.2.1.第一层(物理层)在图2和图3里,L1表示一个物理层。
在面向有线的间隔的物理层协议里,定义了使用频率、发射功率、调制方法、接入方法等等,以便保证比特序列的传输是用包括专用线、公共电话线或者ISDN这样的物理媒介的通信线进行的。
另一方面,在面向无线电的间隔的物理层协议里,数据包通信信道是在PDC系统信道结构的基础之上定义的,特别是,为利用物理信道的数据包通信定义了数据包通信物理信道的安排/结构以及信号编码方法和信号传输方法。
1.2.2.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在图2和3里,L2表示一个数据链路层。
在面向有线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里,利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序列发送功能定义了在节点之间进行透明的,而且是高可靠的数据传输的过程和接口。数据链路是用作为这一数据链路层协议的PPP建立的。
另一方面,在面向无线电的间隔的数据链路层里,在MS 1和PPM3之间采用了LAPDM(数字移动信道的链路接入过程)。这一LAPDM是用于增加了功能,以便有效地进行数据包通信,从而使物理信道能够用于数据包通信的物理控制信道和物理通信信道的。此外,在图3所示的情形中,在MS 1和外部装置11之间采用了LAPB(平衡了的链路接入过程)。
1.2.3.第三层(网络层)面向有线的网络层协议包括一个IP(因特网协议)。这一IP通过因特网6选择路由,将HTML数据从CPS 8发送给GWS 5。
另外,在面向无线电的间隔里,在PPM 3和GWS 5之间使用了PMAP(数据包移动应用部分)。这一PMAP被定义成一种信号格式,用于在PCD-P网络内的节点之间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包。
MS 1和PPM 3之间进行通信的网络层协议包括RT(射频传输管理)、MM(移动性管理)和CC(呼叫控制)。
这里,RT完成的功能涉及到无线电资源的管理(包括用于数据包通信的物理信道),包括选择无线电区域和设置、维护、交换以及断开无线电信道这样的功能,MM完成的功能涉及到移动台的移动支持,包括位置注册和识别功能,CC完成的功能涉及到信道呼叫连接控制,包括设置、维护和释放呼叫这些功能。它们的详细操作在“数字汽车电话系统标准RCR STD-27F”中介绍。
这些功能一起完成同时等待控制、通信初始化控制、数据包传输控制、信道交换控制、周期性的注册控制和通信终止控制这样的控制。
1.2.4.第四层(传输层)面向有线的间隔的传输层协议包括TCP。这是用来通过因特网6从CPS 8向GWS 5发送HTML数据的。
另外,用于面向无线电的间隔中的MS 1和GWS 5之间的通信的传输层协议包括简化协议TL。这一TL提供一种连接类型的服务,用于进行高可靠的端到端通信,通过可能的虚电路进行通信。结果,更高层的应用可以提供对话类型的服务,就好像已经跟通信伙伴建立了点到点物理链路(这里叫做“逻辑连接”)一样。此外,这一TL可以同时建立多个逻辑连接。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的通信协议组成方法使得TL直接驻留在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的承载电路上。
1.2.5.第五层(对话层)在面向有线的间隔里,HTTP用于浏览器显示,SMTP用于GWS 5和CPS 8之间的对话层和表述层上电子邮件的分发。
在MS 1和GWS 5之间,通信是通过下面要介绍的虚电路用HTTP进行的。另外,在应用层里,数据通信是在有一个浏览器的MS 1和处理普通文字、HTML、GIF这一类的各种格式的数据的CPS 8之间进行的。
1.2.6.第六层(表述层)在MS 1和GWS 5之间,第六层包括HTTP,在GWS 5和CPS 8之间作为网络专用协议,它包括HTTP/SMTP。
1.2.7.第七层(应用层)MS 1的应用层包括有网络浏览软件功能的一个浏览器,为MS 1的用户提供各种信息的CPS 8的应用层包括普通文字、HTML、GIF这样的数据。
2.实施方案的工作过程通信系统的整个操作序列,包括采用这一类型协议结构的面向有线的间隔和面向无线的间隔,将针对进行数据包通信这种情形进行介绍。在以下介绍中,面向无线电的间隔里交换的数据包的结构将叫做偶发需求(the occasion demands)。
2.1.数据包注册的操作序列用户按下MS 1上的“信息”键时,执行图4所示的数据包注册操作序列。
首先,从MS 1向PPM 3发出一个数据包通信注册请求(S100)。收到以后,PPM 3向GWS 5发出一个信号,请求读出数据包出发地信息,说明发出数据包的是不是一个数据包用户(S101)。这一数据包出发地信息读出请求信号通过GWS 5发送给M-SCP 9(S102)。
M-SCP 9搜索对应于数据包出发地信息读出请求信号里包括的始发方ID的用户信息,以判断MS 1的用户是不是一个数据包业务用户,并发出一个数据包出发地信息读出相应信号(S103)。然后,这一数据包出发地信息读出响应信号通过GWS 5发送给PPM 3(S104)。
收到这一信号时,PPM 3向MS 1发送一个数据包识别请求信号(S105)。对应于这一数据包识别请求信号的响应信号从MS 1返回到PPM 3(S106)。
下一步,请求注册数据包通信的数据包通信注册请求信号通过GWS 5从PPM 3发送给M-SCP 9(S107->S108)。M-SCP 9为启动MS 1和无线电传输系统之间的数据包通信进行注册,并返回一个数据包注册响应信号给GWS 5(S109)。然后,这一数据包通信注册请求信号从GWS 5发送到PPM 3(S110)。
收到这一数据包通信注册响应信号时,PPM 3发送一个信道连接请求信号给GWS 5,请求连接信道(S111)。收到这一信号时,GWS 5发送一个信道连接请求信号给CPS 8(S112),CPS 8返回一个信道连接响应信号(S113)。
在收到信道连接响应信号以后,GWS 5向PPM 3发出一个信道连接请求信号(S114),PPM 3向MS 1发出一个数据包通信注册响应信号(S115)。
2.2.数据包通信期间的操作序列当这一数据包通信注册过程序列结束时,在MS 1的信息显示部分1a显示前面在图11所示的初始屏。然后,当用户操作小旋风键1c并从这一初始屏选择一个菜单号时,开始数据包通信,在信息显示部分1a上显示跟上述号连接的URL处的主页内容。
图5说明数据包通信期间的操作序列。
首先,MS 1发送出一个数据包(TL-OpenReq数据包;权利要求中的“第一个数据包”),其中包括一个连接建立请求消息(打开请求)、要访问的主页的URL以及一个HTTP-Get方法,请求传输在MS 1的信息显示部分上显示主页内容所需要的数据(S200)。
图8说明请求建立连接的时候发送的TL-OpenReq数据包的结构。在这一数据包里,说明消息类型的字段包含了说明这一消息类型是“打开请求”消息的信息,而且数据字段包含HTTP-Get方法的数据,包括上述URL。逻辑号字段包括识别号,用于识别在MS 1和GWS5之间建立的端到端连接。面向无线电的间隔里的简化协议TL使得多个逻辑连接能够同时存在,每一个逻辑连接都用这一逻辑号识别。这一逻辑号是在移动台一侧设置的。
另外,说明通信参数的字段包括能够被MS 1立即接收的数据的长度和数据单位数,以及要进行重新发射这种情况下定时器值这样的信息。也就是说,MS 1在发送给网络一侧的传输数据包的通信参数字段里保存了跟它自己的能力有关的信息。
这一TL-OpenReq数据包通过PPM 3发送给GWS 5(S201)。收到这一数据包时,GWS 5返回一个TCP应答响应数据包,以及包括一个对应于TL打开请求的应答响应消息(打开应答)的一个数据包被返回给PPM 3(S202、S203)。
也就是说,在网络一侧,收到一个逻辑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分析MS 1一侧的通信参数信息,确定逻辑连接建立的通信参数,并跟应答响应消息(打开应答)一起发送出去。
通过这种方式,利用简化协议TL,在数据交换以前,建立起逻辑连接以前,协商伙伴一侧的能力(上述通信参数值),这样,资源能够得到高效地使用,容量控制由业务梯度进行。
然后,利用这些操作,在MS 1和GWS 5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连接,数据包数据的交换结束。
图9说明了作为连接建立请求的应答响应发送的TL-OpenAck数据包的结构。在这一数据包里,说明消息类型的字段包括说明它是一则“打开应答”消息的信息,逻辑号字段包括连接建立请求时指定的逻辑号。
于是,这一TL-OpenAck数据被传送给移动台一侧(S205),TCP应答响应数据包从PPM 3传送给GWS 5(S204)。
另一方面,在正常的TCP操作序列基础之上,在收到了TL-OpenReq数据包的GWS 5和CPS 8之间进行了以下类型的交换。
首先,为了在GWS 5和CPS 8之间建立连接,已经设置了一个SYN标志的一段从GWS 5发送到CPS 8(S206),一个应答响应说明这一段已经收到,有一个SYN标记和ACK标记的一段从CPS 8返回GWS 5(S207)。然后,有一个ACK标志的段从GWS 5发送到CPS 8(S208)。通过这三通道握手过程,在GWS 5和CP服务器8之间建立起一个连接。
其次,包括目标主页(在步骤S201里从MS 1获得的)URL的一个HTTP-Get段从GWS 5发送给CP服务器5(S209),CPS 8返回一个应答响应信号,说明给GWS 5的段已经收到(S210)。
然后,包括URL指定的CPS 8中主页数据的HTTP-Res段从CPS 8发送给GWS 5(S211),有一个ACK标记,说明这一段已经收到的一段从CPS 8返回(S212)。
当HTTP数据传输结束时,进行以下类型的连接终止过程。
首先,有一个FIN标记的一个段从CPS 8发送给GWS 5(S213)。GWS 5返回一个应答响应段,说明这一段已经收到(S214)。然后,在这个时候,从GWS 5进行类似的连接终止过程(S215、S216)。
利用由步骤S206~S216这11个步骤组成的这一个序列,CPS 8里主页的数据被提供给GWS 5。
下一步,提供给GWS 5包括提供给GWS 5的CPS 8里主页数据的数据包(TL-DATA数据包)被传送给PPM 3(S217)。
在图10里,给出了用数据包10A标识的这一数据包以及它的结构。在这一数据包10A里,说明消息类型的字段包含说明消息类型是“数据”消息的信息,数据字段包含来自CPS 8中主页的数据。
说明这一数据包已经收到的一个TCP应答响应数据包从PPM 3返回到GWS 5(S218)。然后,传送给PPM 3的TL-DATA数据包被传送给MS 1(S219)。结果,来自用户指定的主页的数据被传送给MS 1,对应于初始屏上用户选择的号码的内容显示在信息显示部分1a上。
然后,MS 1返回一个应答响应数据包(TL-DATA Ack数据包),说明PPM 3已经收到TL-DATA数据包(S220)。
在图10里,这一数据包用数据包10B说明,同时给出了它的结构。在这一数据包10B里,说明消息类型的字段包含说明这一消息类型是“数据应答”的信息。
返回给PPM 3的数据包被传送给GWS 5(S221),说明这一数据包已经收到的TCP应答响应数据包返回到PPM 3(S222)。
尽管前面介绍的实例中在单独一个数据包从CPS 8传送到MS 1以后,数据传送结束,但在实践中,PPM 3和GWS 5之间的序列(S217、S218、S221、S222)以及MS 1和PPM 3之间的序列(S219、S220)被按照CPS 8提供的数据量重复地进行。也就是说,如果CPS 8提供的数据量是MS 1一侧一次能够接收的最大数据量的3倍,那么传送给MS 1一侧的数据就分成3份,步骤S217、S218、S221和S222,以及步骤S219和S220的过程被执行3次。
2.3.数据包通信终止的操作序列图6说明数据包通信终止时的操作序列。
首先,数据包通信请求撤销注册的信号从MS 1通过PPM 3和GWS5发送给M-SCP 9(S300->S301->S302)。M-SCP 9将MS 1从数据包通信中撤销注册,并发送一个数据包通信撤销注册信号(S303)。这一数据包通信撤销注册信号通过GWS 5和PPM 3传送给MS 1(S304->S305),收到它的时候,MS 1针对数据包通信撤销注册信号发送给PPM 3一个响应信号(S306)。
下一步,PPM 3发送给GWS 5一个信号,请求断开信道(S307),GWS 5发送给CPS 8这一信道断开请求信号(S308)。收到这一信号时,CPS 8发送给GWS 5一个信道断开响应信号(S309),GWS 5发送给PPM 3一个信道断开响应信号(S310),这样就结束了数据包通信终止过程中的序列。
3.实施方案的效果(1)这样,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将利用图15所示的PPP、IP和TCP的传统序列跟利用图5所示的MS 1和GWS 5之间的TL的序列进行比较,可以极大地减少(到大约1/3)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交换的信号数量,平滑地进行数据通信,即使MS 1的硬件指标(CPU处理能力、存储器容量等等)不是很高。
(2)另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案中发送的数据包7B的结构得到了显著的简化。也就是说,在采用这一简化协议TL的通信中,每一个数据包都包括大约10个字节的一个报头(叫做TL报头)和应用数据(例如500个字节,最大可以扩展到1400字节)。因此,跟采用TCP/IP的传统数据包7A相比,报头的长度极大地缩短了(到大约1/5)。结果,传送的数据量得到了减少,通信成本也得到了降低。
4.改进实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可以有各种改进,例如下面的实例。
(1)尽管本实施方案中描述相对于网络的下游数据通信,是从接收CP服务器分送数据的移动台用户的角度来进行的,但是也可以在数据通信上游里按照本实施方案里描述的通信协议(TL)传输数据。也就是说,也可以在电子邮件要发送给跟因特网连接的一个伙伴终端这种情形下进行采用TL的数据通信。
(2)本实施方案描述的通信协议(TL)仅仅是简化协议的一个实例。它可以是任意协议,没有传统TCP/IP这样的高信号号(a highsignal number),在传输层用虚电路跟通信伙伴连接,允许连接类型的通信。
(3)本实施方案中描述的数据包的结构和信息元素的内容仅仅是实例,它们可以是任意类型,允许使报头长度更小,并支持用户终端和中继设备之间的平滑数据通信。
(4)从CP服务器分配的数据的格式不必是HTML,可以采用其它格式。例如,如果分配的信息只是文本信息,那么它就不必是采用HTML这样的跟浏览器兼容的标记的数据格式。
(5)GWS 5可以有多个装置,从而分散GWS 5上的符合和通信量。例如,如图16所示,它可以分成一个M-PGW(移动消息-数据包信关模块)11和一个GWS 13,从而使GWS 13在移动数据包通信网10和外部通信路径之间进行中继处理,M-PGW 12进行其它处理。另外,有可能提供多个M-PGW 11,并将每一个M-PGW 11跟GWS 13连接,从而分散每一M-PGW的负担和通信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在一网络上在第一和第二节点之间中继应用数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建立数据包通信连接,该数据包通信连接实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的数据包通信;通过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建立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通信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之间传递所述应用数据;并且当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之间中继所述应用数据时,在所述网络上对要发送给所述第一节点以及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的所述应用数据进行通信协议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包括在所述网络上登记所述第一节点,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进行数据包通信。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登记所述第一节点包括使用登记请求中的用户信息验证所述第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验证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在所述网络中的用户数据库中查找所述用户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的所述用户信息包括由所述网络唯一地分配给所述第一节点的源发站ID。
6.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还包括登记所述数据包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部分,并且执行无线通信的控制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是无线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执行所述第一节点的移动性管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建立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通信连接包括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连接建立请求以及向所述第一节点返回确认。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逻辑通信连接确保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的应用数据的传递。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一头部加入所述应用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的逻辑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头部包括标识所述逻辑通信连接的逻辑编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是位于所述网络外部的多个数据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通过公共数据通信网络与所述网络相连。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网络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中实现TCP/IP。
16.一种中继装置,用于在第一和第二节点之间中继应用数据,该中继装置包括至少第一和第二通信协议栈,其实现不同的通信协议,以用于与所述第一和第二节点进行通信,并且在所述第一和第二节点之间中继所述应用数据,同时对所述第一和第二节点之间所中继的所述应用数据进行通信协议转换,所述第一通信协议栈包括多个数据包通信连接层,其在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中继装置之间建立数据包通信连接,该数据包通信连接实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中继装置之间的数据包通信;以及传输层,该传输层位于所述多个数据包通信连接层上,该传输层通过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建立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中继装置之间的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通信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节点和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之间传递所述应用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部分,并且执行无线通信的控制和管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无线移动终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执行所述第一节点的移动性管理。
20.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逻辑通信连接确保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的应用数据的传递。
21.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传输层将一头部加入所述应用数据,以实现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网络之间的逻辑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头部包括标识所述逻辑通信连接的逻辑编号。
22.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中继装置通过公共数据通信网络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进行通信。
23.根据权利要求16的中继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协议栈在所述中继装置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第二节点之间的通信中实现TCP/IP。
24.一种终端,该终端通过一网络与一个或更多个相应的节点交换应用数据,该终端包括实现第一通信协议的通信协议栈,该通信协议栈包括多个数据包通信连接层,其在所述终端和所述网络之间建立数据包通信连接,该通信包数据连接实现所述终端和所述网络之间的数据包通信;以及传输层,该传输层位于所述多个数据包通信连接层上,该传输层通过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在所述终端和所述网络之间建立一个或更多个逻辑通信连接,以在所述终端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相应的节点之间传递应用数据,使用不同于所述第一通信协议的第二通信协议在所述网络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相应的节点之间传输所述应用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发送登记请求,以开始建立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4的终端,其中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在其中包括至少一个无线部分,并执行无线通信的控制和管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是无线移动终端。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终端,其中所述数据包通信连接执行所述终端的移动性管理。
29.根据权利要求24的终端,其中所述终端向所述网络发送连接建立请求,以开始建立所述逻辑通信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4的终端,其中所述逻辑通信连接确保所述终端和所述网络之间的应用数据的传递。
31.根据权利要求24的终端,其中所述传输层将一头部加入所述应用数据,以实现所述终端和所述网络之间的逻辑通信连接,其中所述头部包括标识所述逻辑通信连接的逻辑编号。
32.根据权利要求24的终端,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相应的节点为位于所述网络外部的多个数据源。
33.根据权利要求32的终端,其中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相应的节点通过公共数据通信网络与所述网络相连。
34.根据权利要求24的终端,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协议在所述网络和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相应的节点之间的通信中实现TCP/IP。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在移动台和服务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通信时,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地传输数据。在本发明中,在传输层用一个简化协议TL来代替TCP/IP,作为MS(移动台)1和GWS(信关服务器)5之间面向无线电的间隔的通信协议,这一信关服务器5在MS1和CPS(内容提供商服务器)之间中继数据通信。另外,按照TL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包报头大约有10个字节。跟采用TCP/IP相比,通过这样做,MS1和GWS5之间的通信量被减少,系统开销也减少了,从而改善了数据通信响应。结果,用户可以利用采用TCP/IP时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的MS1,通过面向无线电的间隔在因特网上舒服地访问CPS8提供的内容,跟面向有线的间隔相比,面向无线电的间隔的数据传输容量较低。
文档编号H04L12/28GK1549539SQ20041003371
公开日2004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8日
发明者栗田 崇, 栗田穣崇, 广濑纪彦, 彦, 中土昌治, 治, 佐佐木启三郎, 启三郎 申请人:株式会社Ntt杜可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