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527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通信协议,特别是涉及一种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
背景技术
一般网络电话网关上各家大都使用H.323、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及会话初始化协议(SIP)等标准通信协议;这些标准通信协议在互通性及扩充性上均十分优越,但是由于功能复杂及具扩充弹性而使得模块变得十分庞大,有时很难在容量及效能有限的嵌入式系统上实现。
另外,一般网络电话网关由于网络环境多样复杂,而让一般使用者望而却步;因此,有必要寻求解决的方法。

发明内容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其实现程序具有轻薄短小的优点,且可借以使网络电话网关达到稳定而有效率的通信。
依据本发明的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用以使多个网关可通过网际网络来进行语音通信,每一网关皆可做为一发话端网关或一受话端网关,其中该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包含(a)定义多个命令,用以执行该发话端网关及受话端网关间的一通信状态流程,其中该通信状态流程包括一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及一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b)定义一通信数据包格式,据以形成多个通信数据包,其中这些通信数据包是借由传输控制协议(TCP)在网际网络中传送;及(c)于每一网关中设置一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当执行其中一网关中的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时,可借以使这些网关皆可至该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中查询电话号码。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方块图,说明本发明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实施程序架构。
图2是一方块图,说明该实施程序架构中的主模块。
图3是一通话程序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当A/B端正常通话时的通话程序。
图4是一通话程序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当B端未应答且A端取消通话时的通话程序。
图5是一通话程序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当B端无法通话时的通话程序。
图6是一流程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所对应的通信状态流程。
图7是一流程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所对应的通信状态流程。
图8是一架构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多台网关间使用设定自己内部电话簿方式互相通话的通话架构。
图9是一架构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其中一台网关执行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的通话架构。
图10是一流程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的取码判断流程。
图11是一操作画面示意图,说明该优选实施例中一网络界面的一登录画面。
图12是一操作画面示意图,说明该网络界面的一主画面。
图13是一操作画面示意图,说明该网络界面的一网络设定画面。
图14是一操作画面示意图,说明该网络界面的一DDNS设定画面。
图15是一架构图,说明二根据本发明通信协议所实施的网络电话网关通过网际网络通话的一架构。
图16是一类似图15的视图,说明该架构中网关内线对打的情况。
图17是一类似图15的视图,说明该架构中网关内线打外线或远端市内电话的情况。
图18是一类似图15的视图,说明该架构中市内电话打(远端)网关内线的情况。
图19是一类似图15的视图,说明该架构中市内电话打到网关再通过网络电话拨到远端市内电话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是用以使多个网关可通过网际网络来进行语音通信;每一网关皆可做为一发话端网关或一受话端网关;该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包含(a)定义多个命令,用以执行该发话端网关及受话端网关间的一通信状态流程,其中该通信状态流程包括一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及一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b)定义一通信数据包格式,据以形成多个通信数据包,其中这些通信数据包是借由TCP在网际网络中传送;及(c)于每一网关中设置一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当执行其中一网关中的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时,可借以使这些网关皆可至该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中查询电话号码。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的实施程序包括一主模块11、一网络模块12、一驱动程序应用程序接口(API)模块13,及一实时传输协议(RTP)模块14;该主模块11负责信令与通话流程及交互式语音响应(IVR)流程的控制;该网络模块12负责系统参数的设定与维护;该驱动程序API模块13负责提供控制硬件的API呼叫接口;该RTP模块14负责RTP语音信道的建立与维护。
该主模块11包括一主要次模块110、一第一次模块111、一第二次模块112、一第三次模块113、一第四次模块114、一第五次模块115、一第六次模块116,及一第七次模块117;该主要次模块110负责主要流程的控制与其它次模块间的连结;该第一次模块111负责IVR的运作;该第二次模块112负责端口程序(Socket)的通信;该第三次模块113负责所有参数的设定及维护;该第四次模块114负责通话记录的传送作业;该第五次模块115负责监控与预设网关的连线;该第六次模块116负责读写闪速存储器中的自录语音档;该第七次模块117负责动态域名服务器(DDNS)的登录工作。
本发明的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使用C语言的TCP接口程序API来实现,然并不限于C语言;TCP是通过网络协议(IP)来进行可靠无误的双向数据传输,所以一般通称TCP/IP,其为一种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
因此,本发明实施时的主程序模块与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中对于重要的信令控制便选择TCP通信协议以简化程序复杂性;在信令控制上,本发明的实施程序同时扮演TCPSocket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两种角色;当要打电话出去时,在得到受话端网关的IP位址后,发话端网关便以客户端身份连线到受话端网关的服务器端;相反地,当有其它发话端网关欲打电话至本地受话端网关时,对方则是以客户端身份连入本地受话端网关的服务器端;至于,该优选实施例中,内定供信令使用的TCP端口号为1688。
为了执行发话端网关及受话端网关间的通信状态流程,本发明中需定义命令及响应消息如下表
另外,本发明中对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定义如下表中的命令
如图3所示,当网关A与网关B二者间可正常通话时,二者间需进行以下程序;如程序(1)所示,当网关A侦测有使用者举机时,便播放拨号音并准备收码;随后于收码完成后依拨码内容查询目的地端(例如网关B)的IP位址,并以客户端身份连结网关B,且在连线成功后对网关B送出Invite命令及相关信息的数据包。
接着,如程序(2)所示,当网关B收到Invite命令数据包后,便检查数据包内容并执行要求动作,例如振铃某空闲的分机,并对网关A传送消息为180 Ringing的Response命令数据包;然后,当网关A收到上述Response命令数据包时,便对使用者的话筒播放回铃音,等待对方应答。
接着,如程序(3)所示,当网关B振铃中的分机举机应答时,便对网关A传送消息为200OK的Response命令及B端RTP相关的信息数据包。
接着,如程序(4)所示,当网关A收到上述Response命令数据包时,表示知道对方已经应答,便依数据包内的RTP信息建立通往B端的RTP通话通道,并送出ACK命令及A端RTP相关的信息数据包。
接着,如程序(5)所示,当网关B收到上述ACK命令数据包时,便依数据包内的RTP信息建立通往A端的RTP通话通道;此时双向通话通道便已建立完成,因此可互相通话。
接着,如程序(6)所示,当网关B侦测到分机通话结束而挂机时,便对网关A传送BYE命令数据包,要求结束通话及连线。
然后,如程序(7)所示,当网关A收到上述BYE命令数据包时,便对使用者话筒送忙音,并对网关B送消息为200的Response命令数据包;网关B收到此Response命令数据包后,便切断Socket连线,而网关A端也会立即侦测出连线已断,随即关闭自己的Socket。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程序(6)与(7)进行的方式有可能发生网关A与网关B几乎同时挂机的情形,因此对于此种情况需特别小心处理。
如图4所示,当网关B未应答且网关A取消通话时,二者间需进行以下程序;依序进行如上所述的程序(1)及(2)。
接着,如程序(8)所示,在网关B分机应答前,网关A便已侦测出使用者挂机,此时便对网关B送出Cancel命令数据包;网关B收到此Cancel命令数据包时,便停止对分机响铃,并回应网关A消息为200的Response命令数据包;值得注意的是,有可能网关B收到Cancel命令数据包时分机正好应答并已送出Response 200OK命令数据包。
然后,如程序(9)所示,当网关A收到上述Response 200OK命令数据包后,便切断Socket连线,而网关B端也会立即侦测出连线已断,随即关闭自己的Socket。
如图5所示,当网关B无法通话时,二者间需进行以下程序;依序进行如上所述的程序(1);然后,如程序(10)所示,当网关B收到Invite命令数据包后,确定无法执行工作时,便对网关A送Response 140 Reject命令数据包;网关A收到后会对使用者的话筒播忙音,并且切断连线;此时网关B也会立即侦测出连线已断,而关闭自己的Socket。
如图6所示,本发明中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包括一IDLE状态21、一TO_DIAL状态22、一TO_INVITE状态23、一BUSY状态24、一RINGBACK状态25、一TO_CANCEL状态26、一TALKING状态27、一BYE_OK状态28及一TO_BYE状态29;如图所示,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所对应的通信状态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当发话端网关于IDLE状态21侦测到发话端使用者举机时,便改变至TO_DIAL状态22。
若于该TO_DIAL状态22下可收码完成,则改变至TO_INVITE状态23;若无法完成收码,则改变至BUSY状态24,且发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发话端网关回复至IDLE状态21。
于TO_INVITE状态23下,若发话端网关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Ring响应消息,则发话端网关改变至该RINGBACK状态25;若TO_INVITE状态23执行失败,则改变至BUSY状态24,并挂机以回复至IDLE状态21;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则发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21。
于RINGBACK状态25下,若发话端网关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则发话端网关送出Ack命令且改变至TALKING状态27,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则发话端网关改变至TO_CANCEL状态26,并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随后发话端网关回复至IDLE状态21。
于TALKING状态27下,若发话端网关收到受话端网关的Bye命令,则发话端网关改变至BYE_OK状态28,随后发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发话端网关回复至IDLE状态,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则发话端网关改变至TO_BYE状态29,随后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回复至IDLE状态21。
如图7所示,本发明中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包括一IDLE状态31、一RINGING状态32、一TO_ANSWER状态33、一TALKING状态34、一BUSY状态35、一TO_BYE状态36及一BYE_OK状态37;如图所示,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所对应的通信状态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当受话端网关于IDLE状态31收到发话端的Invite命令时,便改变至RINGING状态32。
于RINGING状态32下,若受话端使用者举机应答,则受话端网关送出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改变至TOANSWER状态33,若受话端网关收到发话端网关的CANCEL命令,则受话端网关回复至IDLE状态31。
于TO_ANSWER状态33下,若受话端网关收到发话端网关的Ack命令,则受话端网关改变至TALKING状态34,若受话端网关收到发话端网关的Cancel命令,则受话端网关改变至BUSY状态35,然后受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受话端网关回复至IDLE状态31。
于TALKING状态34下,若受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受话端网关改变至TO_BYE状态36,则随后受话端网关会收到发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回复至IDLE状态31,若受话端网关收到发话端网关的Bye命令,则受话端网关送出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改变至BYE_OK状态37,随后受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受话端网关回复至IDLE状态31。
至于,本发明中的通信数据包是使用自行定义的OSCP(Octtel Socket Communication Protocol,Octtel为本案申请人的英文名称)格式表头,其标包括一记号栏位、一版本栏位、一大小栏位、一命令栏位、一状态栏位、一保留栏位及一数据部分,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数据部分为变动长度,包含命令与参数,即数据部分的格式为数据命令 参数,命令2位元组(0×0000-0×ffff)参数n位元组,依命令而定。
例如以Response命令数据包为例,其数据格式如下CMD_RESPONE Msg_Code RportNo如图8、9所示,根据本发明通信协议的网络电话网关实施产品可以点对点的架构通话。如图8所示,多台网关间可使用设定自己内部电话簿方式互相通话。
或者,如图9所示,可在每一网关中设置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当执行其中一网关中的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时,同群的所有网关可指定使用该已执行的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并将此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的IP位址指向该台网关,以便于通话时让同群的其它网关可询问IP位址或相关的E.164国际编码查询;如此一来,可省去一一设定每台网关的内部电话簿的麻烦。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协议还包含定义多个速拨码与相对应的代表号,可整合企业电话号码且易于记忆及拨号;例如,这些速拨码可能性使用″0~9″、″*″、″a″及″n″等字元,而这些代表号可使用″0~9″、″*″、″a″、″n″及″,″等字元;″0~9″及″*″是指电话键盘上的按键;″a″是指特定个数的万用字元,一个a代表一个按键;″n″是指不特定个数的万用字元,可表示一个或多个按键;″,″代表拨号暂停时间,如一个逗号可表示暂停一秒,可应用在本发明中代表号与转拨到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号码之间隔;″a″及″n″是做为加减码的原则,且速拨码与代表号栏位中如果有此二字元,则必须成对;若速拨码中有3个a,则代表号中也必须有3个a;如果二个拨码规则冲突时,将会以编号较小的规则为优先;至于,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拨号方式为,号码拨完后加拨#即可马上拨出,或等待达到按键间的等候时间(进阶设定)便会将已按的号码拨出;此外,电话号码至少必须拨2码(不含*及#)。
例如,当速拨码与代表号间没有一定规则时,需如下表中所示逐笔建立数据;或者,当未使用万用字元建立拨号规则时,也必须逐笔建立速拨数据。
或者,当需建立拨号规则相同的号码时,则只如下表所示建立一笔数据;例如,速拨码设定为3aa表示如果拨出的号码为3开头,而且总共是3码时(一个3与二个a总共是三码),则本发明会依照代表号的设定转码后拨出。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通信协议还包含依照一电话号码比对顺序来进行取码,且是以这些速拨码、多个分机号码、该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及本机电话簿的顺序来进行取码;运用本发明通信协议的网络电话网关收到完整拨出的的号码后的比对号码顺序如图10中的流程图所示。
如步骤41所示,输入一电话号码;接着,如步骤42所示,该电话号码与速拨表比对是否完全相同或者是否符合设定的原则。
若是,则如步骤43所示,依原则加减码或转码,以产生真正的电话号码,然后再进行步骤44;若否,则直接进行步骤44。
步骤44是用来比对该电话号码是否与分机号码相同;若是,则完成取码流程,且如步骤45所示,与目的地进行通话;若否,则进行步骤46。
步骤46是用来与已执行的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比对是否有相同的号码;若是,则完成取码流程,且如步骤45所示,与目的地进行通话;若否,则进行步骤47。
步骤47是用来与本机电话簿比对是否有相同的号码;若是,则完成取码流程,且如步骤45所示,与目的地进行通话;若否,则进行步骤48。
步骤48是用来判断本机是否有外部交换局(FXO);若是,则如步骤49所示,则由FXO转拨到PSTN而与目的地进行通话;若无,则系统拨放忙音。
此外,本发明还包含操作一电话机而以互动语音引导界面来设定网关;利用互动语音引导界面,只要举起话机输入功能代码,便可在没有电脑的情形下依照语音指引执行查询及设定网关的作业。
如图11、12、13、14所示,本发明还包含于电脑上操作一浏览器而以一网络界面来设定网关;当打开浏览器并在浏览器的网址列输入欲设定的网关的IP位址后,电脑画面上便会出现登录画面51;接着,在登录画面51中输入正确的使用者名称与使用者密码后,便会出现主画面52,以供使用者以主画面52中左边的功能页来设定网络电话网关的相关工作参数。
例如,若想进行所使用的通信端口、IP组态及公用电话簿管理员(及前述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的IP位址的相关设定,则可按下网络设定按钮521,接着便会出现网络设定画面53,以供使用者进行相关设定工作。
又例如若想进行与DDNS相关的设定,则可按下DDNS设定按钮522,接着便会出现DDNS设定画面54,以供使用者进行相关设定工作;DDNS主要是由DNS与更新服务器所组成;当使用者的IP位址改变时,可通过更新客户端程序或浏览器向更新服务器程序送出更新需求;当更新服务器验证无误后,即动态更新DNS数据,使得固定的域名可对应到当时的实际IP位址。
如图15所示,假设在台北某地已安装一台应用本发明通信协议的网络电话网关,并结合原有的私人分支交换局(PBX)来使用,其中此网关的外部交换局(FXS)接到PBX的外线端;另外,需设定IP为xxx.xxx.xxx.xxx、网关电话号码(代表号,如3688)、国际前导码002、国码886及区码2;而在北京则安装另一台应用本发明通信协议的网络电话网关,并且需设定网关电话号码(如5168)、国际前导码00、国码86及区码10;于是,可结合原有的PBX来使用,将FXS界面连接到PBX的外线(C.O.)端;当内部分机要使用网络电话网关拨打VoIP电话时,只需抓取VoIP外线(以外线键抓取VoIP外线,依个别PBX设定而有所不同),并在听到拨号音后再拨打VoIP号码即可;以下假设上述位于台北及北京的网关皆分别具有二个FXS界面及二个FXO界面针对各种整合应用方式做实例说明。
如图16所示,双箭号61表示网关内线对打的情况(FXS至FXS);若想从北京分机701打至北京分机702,则可拨702#(直接拨分机号码)。
若想从台北分机301打至北京分机701,则先依PBX的设定抓取VoIP外线(以下简称抓取VoIP外线),再拨5168701#(拨对方网关电话号码后接分机号码)。
若想从北京分机701打至台北分机301,则拨3688#(拨对方网关电话号码后由总机接听后再转分机301);此种拨法显然可省国际电话费。
如图17所示,双箭号62及63表示网关内线打外线或远端市内电话的情况(FXS至FXO);值得注意的是,如果FXO接的是PBX内线,则可能需以浏览器设定该FXO的外线预拨码,如0,才能拨打电信公司的真正外线。
如双箭号62所示,若想从北京分机701打至市内电话31234567,则拨31234567#(直接拨北京市内电话号码)。
如双箭号63所示,若想从台北分机302打至北京市内电话31234567,则先抓取VoIP外线再拨516831234567#(拨对方代表号后接市内电话),或者先抓取VoIP外线再拨002861031234567#(依国际前导码+国码+区码+市内电话号码);此种拨法显然可省国际电话费。
如图18所示,双箭号64及65表示市内电话打(远端)网关内线的情况(FXO至FXS);当北京某市内电话(如31234567)拨入到FXO外线号码门号(如35020311)时,接着网关应答后会以1VR语音引导输入电话号码如双箭号64所示,若想与北京网关的分机701通话,则拨701#(拨入后再拨北京网关的分机701)。
如双箭号65所示,若想与台北的分机302通话,则拨3688#(拨入后再拨打台北网关的号码,接着由总机接听后再转分机302)。此种拨法显然可省国际电话费。
如图19所示,双箭号66表示市内电话打到网关再通过VoIP拨到远端市内电话的情况(FXO至FXO);当北京某市内电话(如31234567)拨入到FXO外线号码门号(如35020311)时,接着网关应答后会以IVR语音引导输入电话号码;然后,若想与台北市内电话21234567通话,则368821234567#(拨入后再拨打台北代表号+市内电话号码21234567);此种拨法显然可省国际电话费。
综上所述,本发明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的实施程序确实具有轻薄短小的优点,可借以使网络电话网关达到稳定而有效率的通信。
权利要求
1.一种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用以使多个网关可通过网际网络来进行语音通信,每一网关皆可作为一发话端网关及一受话端网关二者择一,其特征在于该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包含(a)定义多个命令,用以执行该发话端网关及受话端网关间的一通信状态流程,其中该通信状态流程包括一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及一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b)定义一通信数据包格式,据以形成多个通信数据包,其中这些通信数据包是借由TCP在网际网络中传送;及(c)于每一网关中设置一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当执行其中一网关中的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时,可借以使这些网关皆可至该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中查询电话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这些命令分别为Invite、Response、Ack、Bye及Cancel。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Invite命令接一目的地号码要求通话。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Ack命令接本地端供RTP使用的一IP位址与一端口号。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Response命令包括多个响应消息,且这些响应消息为Reject、Ring及OK。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OK响应消息后接本地端供RTP使用的一端口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包括一IDLE状态、一TO_DIAL状态、一TO_INVITE状态、一BUSY状态、一RINGBACK状态、一TO_CANCEL状态、一TALKING状态、一BYE_OK状态及一TO_BYE状态,且该发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所对应的通信状态流程包括(d)当该发话端网关于该IDLE状态侦测到一发话端使用者举机时,改变至该TO_DIAL状态;(e)若于该TO_DIAL状态下可收码完成,则改变至该TO_INVITE状态,若无法完成收码,则改变至该BUSY状态,且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该发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f)于该TO_INVITE状态下,若该发话端网关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Ring响应消息,则该发话端网关改变至该RINGBACK状态,若该TO_INVITE状态执行失败,则改变至该BUSY状态,并挂机以回复至该IDLE状态,若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则该发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g)于该RINGBACK状态下,若该发话端网关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则该发话端网关送出Ack命令且改变至该TALKING状态,若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则该发话端网关改变至该TO_CANCEL状态,并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随后该发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及(h)于该TALKING状态下,若该发话端网关收到受话端网关的Bye命令,则该发话端网关改变至该BYE_OK状态,随后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该发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若该发话端使用者挂机,则该发话端网关改变至该TO_BYE状态,随后收到受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回复至该IDLE状态。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包括一IDLE状态、一RINGING状态、一TO_ANSWER状态、一TALKING状态、一BUSY状态、一TO_BYE状态及一BYE_OK状态,该受话端网关的状态变化所对应的通信状态流程包括(i)当该受话端网关于该IDLE状态收到该发话端的Invite命令时,改变至该RINGING状态;(j)于该RINGING状态下,若一受话端使用者举机应答,则该受话端网关送出该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改变至该TO_ANSWER状态,若该受话端网关收到发话端网关的CANCEL命令,则该受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k)于该TO_ANSWER状态下,若该受话端网关收到发话端网关的Ack命令,则该受话端网关改变至该TALKING状态,若该受话端网关收到发话端网关的Cancel命令,则该受话端网关改变至该BUSY状态,然后该受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该受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及(l)于该TALKING状态下,若该受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该受话端网关改变至该TO_BYE状态,则随后该受话端网关会收到该发话端网关的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回复至该IDLE状态,若该受话端网关收到该发话端网关的Bye命令,则该受话端网关送出该Response命令的OK响应消息并改变至该BYE_OK状态,随后该受话端使用者挂机以使该受话端网关回复至该IDLE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通信数据包格式的一标头包括一记号栏位、一版本栏位、一大小栏位、一命令栏位、一状态栏位、一保留栏位及一数据部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该数据部分为变动长度且包括这些命令的其中的一及相对应的参数。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定义多个速拨码与相对应的代表号,可整合企业电话号码且易于记忆及拨号。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依照一电话号码比对顺序来进行取码,且是以这些速拨码、多个分机号码、该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及一本机电话簿的顺序来进行取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操作一电话机而以一IVR界面来设定这些网关。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操作一浏览器而以一网络界面来设定这些网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协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运用一DDNS,使得该动态域名服务器中的一固定域名可实时对应到具有一动态IP位址的其中一网关的该实际IP位址。
全文摘要
一种网络电话网关通信协议,用以使网关可通过网际网络来进行语音通信,该通信协议包含(a)定义多个命令,以执行发话端网关及受话端网关间的通信状态流程;(b)定义一通信数据包格式,据以形成多个通信数据包,这些通信数据包是通过TCP在网际网络中传送;及(c)于每一网关中设置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当执行其中一网关中的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时,可使这些网关皆可至该电话簿管理程序单元中查询电话号码。
文档编号H04L12/66GK1716948SQ20041006203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8日
发明者吴俊亿, 林鸿瑜, 罗正阳 申请人:福亿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