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控制通信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文档序号:759857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控制通信连接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2个通信用户之间控制进行面向分组的实时通信的通信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的面向分组的网络除传输数据外还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传输通信数据或实时通信数据。通过面向分组的网络传输通信数据通常也称之为“基于网际协议的语音传输”、VoIP。在此,VoIP的概念可理解成一种通过面向分组的网络传输有用数据、如语音和交换控制连接的信令数据的技术。
在此,对于在2个用户之间面向分组地传输通信数据以及进行用户交换和提供业务特征来说,已知有2个实现VoIP的标准化的协议、也即H.323和SIP。
SIP(会话启动协议)是一个由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建议的用于通过面向分组网络建立连接的信令标准,并且在今天主要用在因特网电话领域以及其它业务、如会议互通、事件消息、消息传递等等。
标准H.323是一个用于通过面向分组的网络进行语音、数据和视频通信的国际ITU-T-标准(国际通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该标准保障了生产产品彼此的互通性。
在通信系统中实现面向分组的通信技术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即前面所述的协议H.323和SIP必须并存,以便可以绑定相应的按照各自的通信协议工作的通信终端设备。但是,SIP通信终端设备与和H.323兼容的通信设备的通信在不考虑其它技术设备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
迄今,VoIP方案以所谓的独立的软件或“Stand Alone”软件为基础。人们把这种独立的软件理解为安装在通信终端设备中的或以一般形式安装在“客户”中的软件,该软件不仅处理信令数据而且处理有用数据。这样一种方案的缺点在于,每次通信协议的变更以及每次引入新的附加的业务特征只能通过在每个终端设备上更新这个软件来实现。对一个企业来说,这种措施就意味着很高的配置费用,并与此相连的意味着可观的成本费用。
另一个问题在于所述的软件的复杂性。随着每次引进新的性能特征和业务特征,这种软件总是变得更复杂和内容更丰富。在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的软件(客户软件)不仅必须识别出新来的业务特征,而且必须具有实现用于执行这种业务特征的方法。
在独立软件范围很广的情况下,集成到未规定用于通信目的应用内变得困难。为开发这种应用通常必须与已有的VoIP功能匹配,或必须完全重新开发。此外,几乎排除第三制造商附加业务特征的集成。
几种VoIP应用为集成其它的应用提供了程序接口,该程序接口在专业领域里被称为“应用接口”、API。但是,为将这种程序接口集成到其它应用中内,大多需要另一种编译过程。
为保障VoIP通信协议H.323以及SIP的互操作性,已知使用所谓的网关。在此,网关将基于SIP协议的信令数据转换成适合于H.323的格式,并进行相反的转换。但是,在此通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即各个通信协议的协议单元与另一种通信协议的协议单元不兼容。此外,还经常出现的情况是,这两种通信协议中的一种通信协议支持在另一种通信协议中不支持的业务、应用、处理方法等等。
为避开上述更新独立软件的问题,由几个业务供应商(也称之为“供应商”)提供了作为所谓的Web应用的VoIP方案。通过经面向分组的数据网获得的所谓的小应用和以所谓的“插入”形式集成到浏览器环境中,经Web-浏览器执行VoIP功能是可能的。前面提到的这种实现方案改进了所述的更新问题,可是却不可能无缝隙地集成到任何应用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通信环境,在该通信环境的应用中避免出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该任务的解决方案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装置以及通过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特征的方法实现。
在此,在面向分组的通信系统中按照本发明至少规定使用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以便在已交换的各个预置的通信协议的信令消息(譬如SIP或H.323)的基础上控制通信连接。此外,至少规定使用一个业务发送单元以在同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进行双向通信业务调用的基础上提供建立连接和控制连接的通信业务。这些通信业务特别作为Web业务提供。该业务发送单元设有通向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以及通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的接口,并且该业务发送单元包括装置,以表示所得到的信令消息的特征并且提取包含在信令消息中的参数和分配通信业务。此外,该业务发送单元包括装置,以便按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的通信业务调用顺序产生至少一个信令消息。
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个主要优点在于由一个通信终端设备,譬如一个所谓的SIP电话或按照标准H.323工作的通信终端设备将建立连接和控制连接的通信业务转移到中央业务发送单元内。
由此,用本发明所述的装置,取消了以前花费很大的在业务接收单元内或“客户”内采取的更新措施。
优选地,本发明所述的通信业务承担客户的全部信令任务,从客户的角度看,本发明所述的业务发送单元作为代理主控计算机单元或作为代理起作用。通过代理主控计算机单元的作用,在这个客户和代理主控计算机单元之间实现两个方向上与客户的全部通信。
即使在规定使用通信系统中需支持的附加的业务特征时,也证明本发明所述的装置是特别优选的。这种通常采取的更新措施同样只涉及业务发送单元,而对于业务接收单元来说只加入了新的或修改的抽象的通信业务调用。
具有布置在通信主控计算机和作为通信终端设备起作用的业务接收单元之间的(在业务发送单元实现的)级的优选地用3层“3Tier”实现的体系结构的特殊优点,是松耦合以及是通信业务(譬如以所谓的Web业务形式)到其它应用内的简单绑定,其中这种绑定优选地不仅与用于应用的程序语言无关,而且也与为执行业务接收单元或执行应用所规定的操作系统无关。
优选地,通信业务与存在于通信系统中或共存于通信系统内的通信协议无关,由此也适合用于具有不同种类的通信协议的通信系统内。
本发明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本发明的具有其它优点的实施例和扩展方案在下面就附图详细说明。
其中图1示出了在本发明所述的通信系统内以方框图的形式表示逻辑级的结构图;图2示出了以方框图的形式表示在通信系统内所交换的信令数据和有用数据以及表示通信业务调用的结构图;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交换信令消息和控制消息以建立一个业务接收单元和通信单元之间的连接的按时间顺序的流程图;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交换信令消息和控制消息以建立在2个业务接收单元之间的连接的按时间顺序的流程图;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交换信令消息和控制消息以建立在通信单元和业务接收单元之间的连接的按时间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示出了一个以3个逻辑级LYR1、LYR2、LYR3构成的通信系统CSY。通信系统CSY包含在一个(未画出的)面向分组的网络内。这就意味着在下面详述的功能部件中的每个部件都拥有与面向分组的网络进行面向分组的数据交换的可能性。
分配给第一逻辑级LYR1的第一主控计算机SRV1(除了其它的未画出的功能单元之外)拥有第一处理单元BL1.1以及拥有第一接口IF1.1。一个同样分配给第一逻辑级LYR1的第二主控计算机SRV2以相应的方式拥有第二处理单元BL1.2以及第二接口IF1.2。
分配给第二逻辑级LYR2的代理主控计算机单元、下面也称为代理服务器PRX,与第一主控计算机SRV1的第一接口IF1.1以及与第二主控计算机SRV2的第二接口IF1.2通过面向分组的网络(未画出)进行连接。在附图中,通过面向分组的网络的“连接”用贯穿线表示。在此,这样一个“连接”只用来观察通过面向分组的(按其性质本身无连接的)网络的通信关系。
代理服务器PRX(除了其它的未画出的功能部件之外)拥有一个集成单元IL、一个处理单元BL2以及一个接口IF2。
代理服务器PRX通过其接口IF2与第一和第二通信终端设备SC1、SC2连接。第一通信终端设备SC1和第二通信终端设备SC2被分配给第三逻辑级LYR3。
为表示与不同的通信协议的互通性,在下面以第一主控计算机SRV1是一个按照H.323通信协议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为基础,该中央管理机构在专业术语中也称为“关守”。
第二主控计算机SRV2相当于按照SIP通信协议工作的管理机构。在通信协议SIP的情况下,这个管理机构级通常分为多个(未画出的)单元、如一个SIP代理服务器、一个重定向服务器、一个注册服务器和一个位置服务器,而在附图中为了简便起见基于第二主控计算机SRV2形式的单元。
第一主控计算机SRV1(通过一个未画出的接口)与和H.323兼容的(未画出)终端设备交换按照H.323通信标准形成的消息。相类似地,第二主控计算机SRV2(通过一个未画出的接口)与和SIP兼容的(未画出)终端设备交换按照SIP通信标准所形成的消息。
但是,在第一主控计算机SRV1的第一接口IF1.1上以数据包形式交换的消息却不是按照H.323通信标准形成的。相类似地,在第二主控计算机SRV2的第二接口IF1.2上交换的消息也不是按照SIP通信标准形成的。也即,在第一或第二接口IF1.1、IF1.2上交换的消息是以另一种对于代理服务器PRX的集成单元IL来说可处理的格式进行交换,详情以后叙述。
在描述了硬件部件以说明通信系统CSY的物理结构之后,下面将根据功能和相互的通信关系观察在图1中所示的功能单元。3个逻辑级LYR1、LYR2、LYR3定义了按照所谓的“3层”模型的组织形式,在该“3层”模型中以硬件和/或软件的形式实现的单元彼此交换数据。
为结构上的考虑,在前面称之为通信终端设备的单元在第三级LYR内作为第一和第二业务接收器SC1、SC2采用。一个业务接收器SC1、SC2或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在专业术语上通常也称之为“客户”,并实现功能的调用,这些功能譬如由一个所谓的业务发送器或业务发送单元(在专业领域中通常也称之为“服务器”)提供。
由业务接收单元SC1、SC2调用的功能由前面称之为代理服务器的业务发送单元PRX维持。由此,对于业务接收单元SC1、SC2来说,这个业务发送单元PRX作为所谓的“业务供应商”起作用。
现在,在通信系统CSY的这种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逻辑级LYR1、LYR2、LYR3的工作方式可概括如下-第一逻辑级LYR1提供通信协议、譬如H.323和SIP的本质的信令功能。
-第二逻辑级LYR2概括出这种本质的信令功能,并且作为所谓的“Web业务”以(VoIP)通信业务的形式提供这种功能给第三逻辑级LYR3。
-第三逻辑级LYR3相当于客户软件。在提供这种客户软件的实现的基础上,研发人员能在使用由第二逻辑级LYR2提供的通信业务的情况下实现VoIP方案。在此,客户软件只包括对于客户、也即业务接收器SC1、SC2来说不能省略的功能,譬如控制有用数据交换和用于此的编译码功能。业务接收器SC1、SC2使用由第二逻辑级LYR2提供的通信业务以在自己的应用中执行。这种应用譬如在通信终端设备中或在计算机系统上实现。
各个业务接收器SC1、SC2发射一个连接建立的请求给业务发送器PRX,并且等待确认或拒绝这个请求。这个请求与在第一逻辑级LYR1中使用的原来用于建立连接的通信协议(SIP或H.323)无关,而是作为通信业务的调用形成。这种通信业务的调用采用中性协议,并且譬如在XML标准(可扩展标记语言)的基础上实现。在该请求被确认时,业务接收器SC1、SC2随着该确认获得参数譬如端口号和编码方法,这些参数应当用于紧接着(未画出)进行的有用数据交换。
这种有用数据交换和所属的媒体处理都与信令数据交换完全分开。
下面进一步地根据图1所示的功能单元来详细说明不同逻辑级之间的通信连接。
图2示出了在部分地从图1所知道的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及逻辑级LYR1、LYR2、LYR3之间的消息交换以及功能调用。为一目了然起见,不同于图1的描述逻辑级LYR1、LYR2、LYR3只用方向指示箭头标出。
除业务接收器SC1、SC2以外,在第三逻辑级TERM中配置了另一个通信单元TERM。
与图1所示不同,在以下需说明的实施例中假定,在通信系统CSY的第二逻辑级中配置2个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以及在第一逻辑级LYR1中只配置一个主控计算机SRV。该主控计算机SRV譬如作为中央SIP管理机构实现。
相应地,通信单元TERM作为SIP通信终端设备实现,并且在按照SIP标准形成的信令消息SGN的基础上与主控计算机SRV进行交换。
特别是通信单元TERM、第一业务接收器SC1和第二业务接收器SC2都可被考虑作为以下所述方法的通信用户。
在通信单元TERM和第一业务接收器SC1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直接在通信单元TERM和第一业务发送器SC1之间交换有用数据PLD1。
类似的直接的有用数据交换PLD2也可在第一和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1、SC2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的情况下实现。
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通过第一业务调用PR1经第一主控计算机PRX1的第一接口IF2.1调用其通信业务或Web业务。
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以相应的方式通过第二业务调用PR2来调用第二主控计算机PRX2的通信业务。
此外,在第一主控计算机PRX1的通信业务和第二主控计算机PRX2的通信业务之间的数据交换通过第三业务调用PR3实现。
位于第一逻辑级LYR1中的功能单元只有当一个主叫通信伙伴或一个被叫通信伙伴只能通过所支持的通信协议之一(在实施例SIP中为SIP)被激活时才会在按服本发明所规定的方法中得到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由第三逻辑级LYR3、譬如通过第一连接接收器SC1启动的与通信单元TERM建立连接的请求,通过第二逻辑级LYR2传递到第一逻辑级LYR1,其中在信令信息内的必要的参数(譬如呼叫号码和主叫用户的特性)用相应的消息或通信功能调用PR1、PR2来继续传递。
接着在第一逻辑级LYR1中,在被叫通信单元TERM和主控计算机SRV之间交换信令消息SGN。其中,信令消息SGN在通信连接建立的时刻用于约定,应在哪个端口上和用哪个编译码器实现需建立的通信。在这个信令阶段结束后,将关于所实现的通信连接的确认以及伴随此的用于语音传输的结果参数、以及通过第二逻辑级LYR2和第三逻辑级LYR3的通信连接控制都回复给主叫通信单元TERM。
从被叫通信单元TERM的角度看,在逻辑级LYR1中的消息交换相当于与一个SIP代理服务器的通信,或在可替代的实施方案中相当于与H.323关守的通信,视以下情况而定,即使用了该两种通信协议中的那种协议来与通信单元TERM交换信令消息。
从在第三逻辑级LYR3中的主叫的第一业务接收器SC1的角度看,这种消息交换仍为隐藏式的。在这个逻辑级LYR3中只调用抽象的通信业务PRI,并且通过这个业务PRI返回参数。
如果被叫通信伙伴象代替其的主叫通信伙伴那样被配置在第三逻辑级LYR3中,因此譬如在第一和第二业务接收器SC1、SC2之间有连接愿望时,则直接在第二逻辑级LYR2上建立连接。
在第二逻辑级LYR2上配置的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对此控制为建立连接所需的所有步骤和所属的参数、譬如建立连接的请求、容量的询问、请求的确认等等。
在图3中,在进一步参考图2的功能单元的情况下,示出了在建立第一主叫方业务接收单元SC1和被叫方通信单元TERM之间的连接时信令消息和控制消息交换的按时间顺序的流程图。
时间线1、2、3、4和5按照这个顺序被分配给第一业务发送单元SC1、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二接口IF2.1、通信主控计算机SRV的第一接口IF1、通信主控计算机SRV的第一处理单元以及通信单元TERM。时间线1、2、3、4和5从上到下发展变化,以致于较晚的时刻t比较早的时刻t所处的位置低很多。
在时刻t0,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调用一个通信业务“呼叫”以与在参数中指定的通信伙伴建立通信连接。这种调用通过一个包括其它参数的请求消息310由业务接收单元SC1发射到所分配的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并且由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一接口IF2.1进行接收。由于在第二逻辑级LYR2的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中,通过业务接收单元SC1事先所实现的注册已知,所述的业务接收单元SC1使用哪种编码方法(编译码器),或已知其应用的优选的顺序,所以业务接收单元SC1不需要在前面所实现的请求消息310中说明这些参数,并且在每次进行的方法调用时也无须额外地说明。
业务发送单元PRX1接受连同请求消息310一起发射的业务调用的请求,处理包含在请求消息310中的参数,并且在时刻t1产生另一个向第一逻辑级LYR1提出的请求消息312,该消息312在SIP主控计算机SRV的第一接口IF1上进行接收。这个请求消息312包括一个识别当前的连接愿望的连接识别号码,该连接识别号码也称之为“呼叫ID”,并且由业务发送单元PRX1分配。
在时刻t2由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一接口IF2.1将确认消息312传递到第一业务接收单元,该消息在常用专业术语中也称之为“确认”消息314。这个由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通过第一接口IF2.1发射的确认消息314通报了用请求消息310启动的连接建立的当前处理情况。
根据现在在第一逻辑级LYR1中进行的处理,现在从请求消息312中提取所有的连同该请求消息312一起接收到的参数,并且将这些参数转换成常用的SIP邀请请求,也称之为“SIP邀请请求”。接着启动SIP会议建立。
在时刻t3,这个SIP邀请请求以邀请消息316的形式通过主控计算机SRV的第一接口IF1基于请求消息312和在使用包含在其中的参数的情况下产生,并且转移到主控计算机SRV的第一处理单元BL1。类似于通过SIP主控计算机SRY的分布式特点所实施的前述的实施方案,这里还应解释的是,在可替代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处理单元BL1、转换的第一接口IF2.1以及SIP主控计算机SRV都可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这些系统通过(未画出的)面向分组的网络彼此进行通信。
在时刻t4,由第一处理单元BL1启动SIP会议建立,并且将邀请消息318、也称之为“邀请”消息318发射到通信单元TERM上。第一处理单元BL1相对于通信单元而承担“SIP代理”的作用。通信单元TERM在现有的实施例中作为所谓的“SIP用户代理”实现。
在时刻t5,由第一通信单元TERM将信令消息320发射到第一处理单元BL1上。信令消息320在成功的检验了通信单元TERM已准备接受连接愿望后,通报连接愿望已实现的信令,该信令在常规的通信单元中一般利用呼叫信令实现。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以软件应用形式实现通信单元的情况下,除声信令外,可实现许多其它的信令形式来显示到达的连接愿望。信令消息320在SIP术语中仿照常规的信令形式也称为“振铃”。按照SIP约定,这个信令消息用特征数“180”归类。
在时刻t6,由第一处理单元BL1接收的信令消息320以另一个信令消息322的形式传送到第一接口IF1。在以信令消息322的形式传送之前通过第一处理单元BL1有选择地用几个所包含的参数来变更前述的信令消息320。
在时刻t7,通过第一接口IF1将信令消息324发射给位于第二逻辑级LYR2上的第二接口IF2.1,在该第二接口IF2.1中SIP格式的前述的信令消息322所包含的数据被转换成第二接口IF2.1所期待的格式、譬如XML。现在,信令消息324在业务发送单元PRX中被处理,并且在使用测得的呼叫ID的情况下分配给在前面所启动的通信业务。
最后,在时刻t8以信令消息326的形式,通过在被叫通信单元TERM上所实现的信令将所调用的通信业务回复给主叫的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
如果被叫通信单元TERM的用户接受连接愿望,则在时刻t9,...,t12通信单元TERM分别将确认消息328,330,...,334发射到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上。在此,以类似的方式,第一个以SIP格式建立的(在SIP术语中也用“OK”表示并且按照SIP约定用特征数“200”归类的)确认消息328,最后以确认消息334的形式,作为对所调用的通信业务的回复消息在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上被接收。如果被叫通信单元拒绝建立连接,则拒绝的原因包含在以XML格式传递给第一业务接收器SC1的(在这种情况下为否定的)确认消息334中。
如果在第一业务接收器SC1出现了肯定的确认消息334,则类似地在时刻t13,...,t16反向的确认消息336,338,...,342分别由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发射到通信单元TERM上。当这个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同意进行通信连接时,该第一业务接收器SC1发射采用XML格式的第一确认消息336。
接着,在第一业务接收器SC1和被叫通信单元TERM之间建立一个直接的有用数据连接PLD1。
图4在进一步根据图2的功能单元情况下,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建立主叫的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和被叫的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之间的连接时交换信令消息和控制消息的按时间顺序的流程图。
时间线1、2、3、4和5按照这个顺序被分配给第一业务发送单元SC1、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二接口IF2.1、第二业务发送单元PRX2的第二接口IF2.2以及通信单元TERM。时间线1、2、3和4从上到下发展变化,以致于较晚的时刻t比较早的时刻t所处的位置低很多。
如果譬如在现有的实施例中应在2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则不需要第一逻辑级LYR1的功能单元。从主叫的业务接收单元SC1的角度看,在与按照图4的实施例一致的情况下实现与第二逻辑级LYR2的通信。
在时刻t0,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调用一个通信业务“呼叫”以与在参数中指定的通信伙伴建立通信连接。这种调用通过一个包括其它参数的请求消息410由业务接收单元SC1发射给所分配的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并且由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一接口IF2.1进行接收。由于在第二逻辑级LYR2上的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中,已通过前面所实现的业务接收单元SC1的注册而已知,所述的业务接收单元SC1使用哪种编码方法(编译码器),或已知其应用的优选的顺序,所以业务接收单元SC1不需要在前面所实现的请求消息410中说明这些参数,并且在每次进行的方法调用时也无须额外地说明。
业务发送单元PRX1接受连同请求消息410一起发射的业务调用的请求,并且处理包含在请求消息410中的参数。根据所递送的用于识别被叫通信用户、即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的参数,对于业务发送单元PRX1来说特别明显的是,被叫用户与主叫用户一样都属于第三逻辑级LYR3。
随后,在时刻t1,发射一个请求消息412以调用在属于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的业务发送单元PRX2上的通信业务。这个请求消息412除此之外还包括进行通信连接必要的参数,并且由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一接口IF2.1发射到第二业务发送单元PRX2的第二接口IF2.2上。
在时刻t2,由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一接口IF2.1传递确认消息414给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该确认消息414在专业术语中通常也称之为“确认”消息414。这个由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通过第一接口IF2.1发射的确认消息414通报了正在处理和请求消息410启动的连接建立。
在时刻t3,由第二业务发送单元PRX2的第二接口IF2.2将请求消息416发射给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这个请求消息416具有一个XML结构,并且可选地在通过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加入其它管理参数情况下,将用于建立通信连接或“呼叫请求”的利用请求消息410启动的请求,直接转发给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
在时刻t4、t5、t6所发射的信令消息418、420、422在成功地检验了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已准备接受连接愿望后,通报连接愿望已实现的信令,该信令在常规通信单元中利用呼叫信令实现。由于这个原因,信令消息418、420、422也用“振铃”表示。
如果被叫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的用户接受连接愿望,则在时刻t7、t8、t9由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分别将确认消息424、426、428发射到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上。在此,以类似的方式,第一个以XML格式建立的(也用“OK”表示的)确认消息424,最后以确认消息428的形式,作为对所调用的通信业务的回复在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上被接收。如果被叫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拒绝建立连接,则拒绝的原因包含在(在这种情况下为否定的)确认消息428中。
如果在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上出现肯定的确认消息428,则以类似的方式在时刻t10、t11、t12由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分别将反向的确认消息430、432、434发射到第二业务接收单元SC2上。
在图3中,在进一步根据图2的功能单元情况下,示意性地示出了在建立主叫的通信单元TERM和被叫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之间的连接时交换信令消息和控制消息的按时间顺序的流程图。
借助按照图5所示的实施例再次以如下为根据,即借助SIP通信协议规定使用主叫的通信单元TERM进行消息交换。但是,通信系统CSY中具有的通信协议、特别是SIP或H.323,基本不影响有效地实施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特别是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也可在有多种不同的通信协议的情况下实现,如已经就图1所示作了清楚地说明那样。
时间线1、2、3、4和5按照这个顺序被分配给通信单元TERM、SIP通信主控计算机SRV所属的第一实施单元BL1、第一业务发送单元PRX1所属的第一接口IF2.1、SIP通信主控计算机SRV所属的第一接口IF1以及第一业务发送单元SC1。时间线1、2、3、4和5从上到下发展变化,以致于较晚的时刻t比较早的时刻t所处的位置低很多。
在时刻t0,第一通信单元TERM发射一个SIP格式的请求消息510以建立与通信伙伴的连接,该请求消息510也称之为“SIP邀请”。这个请求消息由通信单元TERM发射给其所属的SIP主控计算机SRV,并且由其处理单元BL1接收。该处理单元承担SIP代理的作用。在请求消息510中用参数指定的通信伙伴、也即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不受SIP通信主控计算机SRV的处理单元BL1管理,因此,请求消息510由SIP通信主控计算机在时刻t1以尽可能不变化的处理消息512的形式转发给第二逻辑级LYR2、准确地说转发给在那里的业务发送单元PRX1的第一接口IF2.1。
从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的角度看,在具有第一接口IF2.1的第二逻辑级LYR2中的功能单元象一个代理那样起作用,也即所有的在下面所述的双向信令消息通过该逻辑级LYR2。
在时刻t2,在前面所得到的请求消息512通过通信主控计算机PRX1的第一接口IF2.1被转发给SIP通信主控计算机SRV的接口IF1。这种转发作为消息附件实现,该消息在其它情况下以规定用于这两个接口IF2.1、IF1之间的通信的格式实现的、譬如以XML格式实现。
在第一逻辑级LYR1中,根据消息514的这个附件识别出一个“SIP邀请”请求、因而识别出通信协议SIP中的邀请请求,并且在时刻t3通过接口IF1将一个用于调用通信业务“呼叫”的按XML格式的请求消息516发射到通信主控计算机PRX1的第一接口IF2.1上。
在第二逻辑级LYR2上的业务发送单元PRX1中,识别出用于所管理的业务接收单元SC1的通信业务调用(一个所谓的呼叫请求),接着在时刻t4,相应的按XML格式的请求消息518由通信主控计算机PRX1的第一接口IF2.1发射到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上。
在操作员或软件应用为接受通过请求消息518所请求的通信连接作出决定之前,在时刻t5将一个信令消息520(也可用“振铃”表示)发射到通信主控计算机PRX1的第一接口IF2.1上。
在时刻t6,这个信令消息520以被转发的信令消息522的形式转递给第一逻辑级LYR1或转递给接口IF1。
对在第一接口IF1上得到的信令消息522进行分析,并且将一个相应的(按照SIP约定用特征数“180”归类的)SIP信令消息524移交到起SIP代理作用的处理单元BL1。
在时刻t8,这个SIP信令消息524以另一个SIP信令消息526的形式由处理单元BL1转递给SIP通信单元TERM。
如果被叫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的用户接受连接愿望,则下面在时刻t9,...,t12由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分别将确认消息528,530,...,534发射到通信单元TERM上。在此,在时刻t9,...,t12所交换的确认消息528,...,534相当于在相反的方向上的从图3中已知的所交换的确认消息528,...,534,不同点在于消息只通过在第二逻辑级LYR2中的作为代理起作用的接口IF2.1传送。
在此,在时刻t9,确认接受连接的通信业务的第一次调用(“响应”或“OK”)以确认消息528的形式首先被发射到第二逻辑级LYR2中作为代理起作用的接口IF2.1上,该接口IF2.1将这个确认消息528在时刻t10以确认消息530的形式移交给接口IF1。对在第一接口IF1上所得到的确认消息530进行分析,并且将相应的SIP确认消息532(在SIP术语中也用“OK”表示和按照SIP约定用特征数“200”归类)移交给作为SIP代理起作用的处理单元BL1,从那里起这个SIP确认消息532在时刻t12最后作为SIP通信单元TERM的SIP确认消息534被移交。
如果在SIP通信单元TERM上出现一个肯定的确认消息534,则类似地在时刻t13,...,t17由SIP通信单元TERM分别将反向的确认消息536,538,...,544发射给第一业务接收单元SC1。
权利要求
1.用于在面向分组的通信系统(CSY)中控制通信连接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以在各个预置的通信协议的所交换的信令消息基础上控制通信连接;-至少一个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以在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进行双向通信业务调用的基础上提供建立连接和控制连接的通信业务;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中装有-接口,该接口通向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以及通向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装置,该装置用以描述所获得的信令消息的特征,用以提取包含在信令消息内的参数和用以分配给一个通信业务;-装置,该装置用以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的通信业务调用后随之产生至少一个信令消息。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它被布置为用于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和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之间进行通信的代理主控计算机单元。
3.按照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由多个单独的信令消息的序列组成的信令消息。
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以用于按照SIP协议交换信令消息。
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以用于按照H.323协议交换信令消息。
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成功地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在业务接收单元(SC1、SC2)之间和/或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和分配给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的通信单元(TERM)之间,进行有用数据的直接交换。
7.用于在面向分组的通信系统(CSY)中控制通信连接的方法,包括-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以在各个预置的通信协议的所交换的信令消息基础上控制通信连接;-至少一个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以在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进行双向通信业务调用的基础上提供建立连接和控制连接的通信业务;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中规定下列步骤-在通向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的接口上交换至少一个信令消息,描述包含在所包括的信令消息内的参数的特征和提取该参数,并且分配给拥有一个接口的通信业务所述接口被,分配给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用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交换通信业务调用,并且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的通信业务调用后随之产生至少一个信令消息。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被布置为用于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和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之间进行通信的代理主控计算机单元。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个信令消息由多个单独的信令消息的序列组成。
10.按照权利要求7-9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规定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以用于按照SIP协议交换信令消息。
11.按照权利要求7-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规定至少一个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以用于按照H.323协议交换信令消息。
12.按照权利要求7-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功地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在业务接收单元(SC1、SC2)之间和/或在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和分配给通信主控计算机(SRV1、SRV2)的通信单元(TERM)之间,实现有用数据的直接交换。
13.按照权利要求7-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业务是一些Web业务。
14.具有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分配给至少一个业务发送单元(PRX1、PRX2)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时,用以实施权利要求7-13之一所述的方法。
15.具有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分配给至少一个业务接收单元(SC1、SC2)的计算机系统上运行时,用以实施权利要求7-13之一所述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在面向分组的通信系统(CSY)中控制通信连接,包括通信主控计算机,其用于在通信协议的所交换的信令消息的基础上控制通信连接,以及包括业务发送单元,其用于在用业务接收单元进行双向通信业务调用的基础上提供建立通信连接和控制连接的通信业务。在业务发送单元中规定使用通向业务接收单元以及通向通信主控计算机的接口。此外,设有装置以描述所获得的信令消息的特征和提取包含在信令消息内的参数和分配给一个通信业务,以及设有装置,以在业务接收单元(SC1、SC2)的通信业务调用后随之产生信令消息。
文档编号H04Q3/00GK1604584SQ20041008521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30日
发明者M·希伦布兰德, H·米勒, P·米勒, 袁冶 申请人:西门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