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98566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设置在音响、可视、导向装置等的车载设备的前面的开闭面板进行驱动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此类装置中,一般是将装置本体设置在车体侧面板的内部,形成装置本体的外壳的筐体的前面(面向车室一侧的面)设有开闭面板。开闭面板从形成于车体侧面板上的开口部向车室内露出。在开闭面板的内部形成用于插入·取出盘片状存储介质(以下称为盘片)的盘片插入口。盘片插入口在盘片再生时和停止时由立起状态的开闭面板遮掩,盘片插入时和取出时通过使开闭面板倾倒而向外部露出。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40882号公报)揭示了一种发明,即,在底板上设置凸轮孔,同时在可前后方向驱动的滑杆上设置导向孔,通过将臂部的销与凸轮孔和导向孔卡合,将滑杆的前端与设置在可动凸头的下部侧面上的第1支轴转动自如地连接,将臂部的前端与设置在可动凸头的上部侧面上的第2支轴转动自如地连接,在滑杆的前进初期阶段,将可动凸头以立起状态平行地前进后,通过转动可动凸头,可避免可动凸头与装置本体的抵接。
揭示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公平6-4612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车载用电子设备,其包括具有卡盘等插入口的设备本体;在前面形成显示部、开闭自如地设置在设备本体上、在关闭状态下使插入口露出的前面板;将前面板的一端部侧朝上下方向移动地进行导向的上下导向机构;将前面板的另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进行支承并朝前后方向进行移动的前后驱动机构;配置在前后驱动机构的前端上的操作装置。
揭示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3(特开平7-246886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车载设备用的操作装置,其包括前部具有开口部的筐体;转动自如地设置在筐体上且对开口部进行开闭的盖体;以及盖体关闭时收放在筐体内、盖体打开时可从开口部突出的内置操作体,在打开状态的盖体的双方形成配置有操作构件的操作面。
揭示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4(特开平7-263872号公报)揭示了一种操作部锁定机构,在构成操作部的面板或由面板操作的本体的一方、通过被锁定部和锁定爪将面板卡止在本体上的操作部锁定机构中,锁定爪转动自如地安装在轴上,将轴相对于面板或本体正面朝垂直方向移动自如地安装在另一方上。
揭示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5(特开2000-76838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车载设备用的前面板装置,即,将设置在可动凸头的两侧面下部的支轴转动自如地与将电机作为驱动源、朝前后方向进行往复移动的滑动构件连接,将设置在可动凸头的两侧面上部的导向销与设置在前面板的内侧壁上的朝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槽卡合,对在滑动构件与支轴的连接部分卷装有一对受扭螺旋弹簧的可动凸头朝立起方向进行弹性施力。
揭示了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6(特开2001-7542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车载设备用的前面板装置,即,将跟随不随可动凸头的移动的驱动齿轮的转动而进行伸缩的拉伸弹簧,设置在将电机作为驱动源进行旋转的驱动齿轮与被驱动齿轮驱动而将可动凸头在规定的立起位置与倾倒位置之间进行移动的驱动杆之间,另外,锁定杆由与驱动齿轮一体转动的凸轮板等驱动体驱动,进行相对于可动凸头的卡脱动作,闭门动作时,随着驱动齿轮的旋转,通过拉伸弹簧和驱动杆将可动凸头移动至规定位置后,通过驱动齿轮的进一步的旋转,边使拉伸弹簧拉伸,边将锁定杆与可动凸头的被卡止部卡止。
揭示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7(特开2002-15551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分割前面板,即,当驱动臂按下固定有下段前面板的驱动框架的下端部,则驱动框架上端部的诱导轴沿固定框架的凸轮槽下降,使下段前面板仰卧,使下段记录介质插入口开口,进一步使诱导轴沿凸轮槽移动,则按压连接框架的遊嵌槽下端,使上段前面板下降,被上部凸轮机构导向的从动轴将上段前面板朝上倾斜,使上段记录介质插入口开口。
揭示相关技术的专利文献8(专利第2996824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车载用AV设备的面板收放机构,即,通过将面板的显示面置于水平状态,使面板进行水平移动而进出于底板,通过以从底板突出的状态转动而使显示面垂直,在这种机构中,包括水平移动自如地支承于底板上的第1滑动构件;水平移动自如地支承于第1滑动构件并对面板转动自如地进行支承的第2滑动构件;支承于第2滑动构件并具有与设置在第1滑动构件上的齿条进行齿合的齿轮的水平驱动机构;转动自如地支承于第1滑动构件并与第2滑动构件和底板卡合、通过第1滑动构件与第2滑动构件的相对运动进行转动、通过该转动使第1滑动构件与第2滑动构件朝同一方向进行移动的转动构件。
传统的面板驱动装置如上所述,一般是将盘片插入口通过使开闭面板倾倒而对外部露出。但是,由于形成于车体侧面板的开口部的内面与开闭面板的前部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为了防止车体侧面板与开闭面板的同一面性受损,使开闭面板的前部外周朝外方伸出,将外形尺寸做得比筐体的前端外周大,在这种结构中,开闭面板立起状态下其前部后面与筐体的前面接触,故无法将开闭面板倾倒。因此,传统的面板驱动装置中,存在车体侧面板的开口部与开闭面板之间无法采用防止间隙产生的技术。
这一点,专利文献1中,将可动凸头以立起的状态平行前进后,通过转动来避免可动凸头与装置本体的抵接。但是,将臂部下端的销进行卡合的凸轮孔和导向孔形成于比底板高的位置,故不得不将臂部的位置提高相应的高度,相应地开闭面板的高度也不得不提高,故无法降低作为整体的装置本体的高度。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臂部的位置,实现装置整体高度的降低,同时使可动凸头即开闭面板开放时和关闭时的移动轨迹可变更,可实现开放动作的圆滑化,提高关闭动作后的开闭面板的密接性的面板驱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使从筐体的一侧面向筐体内外出入自如地设置的开闭面板以立起状态进行平行移动,在向所述筐体外移动后,通过将所述开闭面板倾倒移动,可使所述筐体的一侧面开放,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朝所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朝所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延伸的销子滑动路;沿所述筐体的底面朝所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连接构件;将所述开闭面板朝出入方向进行导向地设置在所述筐体底面的导向路;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开闭面板的侧部、且另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连接构件的第1臂部;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开闭面板的侧部、且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驱动构件的第2臂部;以及将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的连接销。
本发明,导向路设置在筐体的底面,且在筐体的底面和沿该底面移动自如的连接构件上设置连接销用的长孔,第1臂部的端部构成为在与筐体底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可安装在连接构件上,故可使第1臂部的高度降低得比传统的装置低,可实现装置整体的高度降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图3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连接销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驱动构件的前进动作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图7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图7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连接销的最前端位置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图10的侧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后退动作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图12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图12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驱动构件突出到最前方的状态的、与图3相当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的开闭面板的倒伏状态的图1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形态1图1是表示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连接销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7至图16是动作说明图。
在构成装置本体1的外壳的筐体2的前面设有由显示器构成的开闭面板3,在开闭面板3的后方立设有安装了盘片插入口4等的安装面板5。
另一方面,驱动构件7可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保持在构成筐体2的底面的底板6的上面的左右两侧,两个驱动构件7的各个前端部通过左右方向的横向材料8连接,整体形成为コ字形。在各驱动构件7上形成由前后方向的长孔构成的销子滑动路9,该销子滑动路9的前端部朝左右内方向弯曲。而且,侧板7a立起形成于各驱动构件7的左右外侧。
在滑动自如地载放了驱动构件7的底板6的前部的左右两个前部,形成由前后方向的长孔构成的导向路10。两个导向路10朝左右斜外方倾斜,而且两个导向路10的前端部朝左右外方向弯曲,同时两个导向路10的后端部与销子滑动路9的前端部重合。
连接构件11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保持在两个驱动构件7与底板6的上下之间。连接构件11的前端部由左右方向的横向构件12连接。在连接构件11的后端部形成左右方向的长孔13,两个长孔13的左右中间部与导向路10的后端部及销子滑动路9的前端部重合。而且,侧板14立起形成于两个连接构件11的左右外侧。
连接销15插通长孔13的左右中间部、导向路10的后端部及销子滑动路9的前端部的重合部分。该连接销15由插通重合部分的带凸缘的轴筒15a、嵌合在该轴筒15a上的摩擦环15b、螺合在轴筒15a上的螺钉15c构成。
辅助构件16前后方向滑动自如地配置在驱动构件7的侧板7a与连接构件11的侧板14之间。该辅助构件16形成为在左右(内外)两个侧面形成导向槽17的截面I形状,驱动构件7的侧板7a上突设的导向销7b滑动自如地嵌合在左侧的导向槽内,而连接构件11的侧板14上突设的导向销30滑动自如地嵌合在右侧的导向槽内,同时,在左侧的导向槽部的适宜处形成隔壁16a。驱动构件7的导向销7b可从后方与该隔壁16a抵接。
另外,在辅助构件16的前端部安装有弹性体31,在该弹性体31的上面突设有从下方支承倾倒的开闭面板3的承接部31a。而且,在辅助构件16的后端与筐体2的后侧面之间设有拉伸弹簧32,通过该拉伸弹簧32对辅助构件16朝后方施力。
在开闭面板3的左右两个侧面,上下一对第1及第2臂部18、19的一端部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轴18a、19a上。而且,第1臂部18的另一端旋转自如地轴支承于连接构件11的侧板14的轴18b上,第2臂部19的另一端部固定在驱动构件7的前端部上。最好在第1臂部18的另一端部上安装未图示的扭簧、防松垫圈或碟形弹簧,将第1臂部18朝上方施力。由此,可提高开闭面板3相对于筐体2前面的密接性,进一步防止开闭面板3的松动。另外,通过将松动垫圈18a安装在第1及第2臂部18、19的一端部上,能再进一步防止开闭面板3的松动。
设置在筐体2上的齿条20a·小齿轮20b是用于使驱动构件7前进·后退的,齿条20a与一方的驱动构件7连接。另外,正反动力通过未图示的动力传递系统向与齿条20a齿合的小齿轮20b传递。安装在驱动构件7的后端的导向轮22与形成于筐体2的底板6的后部左右两侧部上的前后方向的槽21卡合,可使驱动构件7在左右不摆动的状态下圆滑地进行前后方向滑动。
下面对作用进行说明。
在图4所示的开闭面板3的立起状态下,若将设置在开闭面板3的前面的未图示的操作按钮接通,则未图示的电机动作,从而驱动齿条20a·小齿轮20b,驱动构件7由此向前方进行移动。接着,如图7至图9所示,卡合保持在销子滑动路9的前端部的连接销15与驱动构件7一起沿导向路10前进,连接构件11也随之开始前进。
这样,与连接构件11连接的第1臂部18也开始朝前方移动。同时,固定于驱动构件7的第2臂部19也开始朝前方移动,故开闭面板3也朝前方进行平行移动。但是,对连接销15进行导向的导向路10如上所述朝斜外方倾斜,故第2臂部19比第1臂部18先行移动。因而开闭面板3以稍向后方倾斜的状态进行平行移动。
如图10及图11所示,当连接销15到达导向路10的前端时,连接销15从销子滑动路9的弯曲部脱离卡合,朝销子滑动路9的直线部进行移动。因此,如图12及图14所示,即使驱动构件7继续朝前方移动,连接销15也不朝前方移动,保持静止状态。换言之,连接销15相对于驱动构件7进行后退。而固定于驱动构件7的第2臂部19继续前进,故面板3边前进边逐渐向后方倾倒。该开闭面板3开始倾倒时,开闭面板3从筐体2的前面朝前方离开,故不与筐体2的前面接触。
如图15及图16所示,通过驱动构件7的前进,连接销15相对后退,当到达销子滑动路9的后端时,由未图示的传感器对此进行检测,使未图示的电机停止。由此,齿条20a·小齿轮20b停止,故驱动构件7也停止。此时,开闭面板3处于倒伏状态,盘片插入口4处于露出状态。
另一方面,当驱动构件7朝前方移动规定距离后,驱动构件7的导向销7b从后方与辅助构件16的隔壁16a抵接。由此,辅助构件16克服拉伸弹簧32的施力与驱动构件7一起开始朝前方移动。驱动构件7停止前进,在开闭面板3倒伏的时候,辅助构件16将其前半部从筐体2的前面向前方突出,倾倒的开闭面板3由安装在该辅助构件的前端部上的弹性体31从下方进行支承。
当完成了盘片的插入或取出后,未图示的电机反转,驱动构件7开始朝后方移动。此时,驱动构件7的导向销17b所卡合的辅助构件16被拉伸弹簧32朝后方施力,故驱动构件7的开始后退时的后退移动得到了助力。
通过驱动构件7的后退,开闭面板3进行与上述相反的动作。将其简述如下,开闭面板3边向后方进行移动边逐渐立起,连接销15到达销子滑动路9的前端部得到卡合保持,当连接销15开始沿导向路10移动时,开闭面板3以立起状态进行后退。不过,因为导向路10如上所述朝斜外方倾斜,故以上端部比下端部稍许先行的可动轨迹、在倾斜的状态下向后方平行移动。因此,开闭面板3的上端部比有驱动力作用的下端部先行与筐体2的前面接触。由此可提高开闭面板3对筐体2的密接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导向路设置在筐体的底面,且在筐体的底面和沿该底面移动自如的连接构件上设置连接销用的长孔,第1臂部的端部构成为在与筐体底面大致相同的高度可安装在连接构件上,故可使第1臂部的高度降低得比传统的装置低,具有实现装置整体高度降低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将导向路构成为相对于上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朝斜外方倾斜,以使连接销所连接的连接构件的后退移动距离比驱动构件的后退移动距离大,故开闭面板在开放时成为下端部比上端部先行的可动轨迹,以倾斜的状态向前方平行移动,关闭时成为上端部比下端部先行的可动轨迹,以倾斜的状态朝后方平行移动,因而具有可实现开放动作的圆滑化和提高关闭动作后的开闭面板的密接性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将辅助构件移动自如地设置在上述筐体内,而该辅助构件构成为以延时方式与驱动构件的前进移动连动,通过朝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进行前进移动,一部分从筐体的一侧面向前方突出,对倾倒的开闭面板进行支承,故具有能稳定和牢固地对成为倒伏状态的开闭面板进行支承的效果。
本发明,将对辅助构件朝后方施力的弹簧构件设置在筐体内,开闭面板朝关闭方向作后退动作时,所述辅助构件对驱动构件开始后退时的后退移动起到助力作用,故具有稳定和迅速地进行开闭面板朝关闭方向的后退动作的效果。
本发明,将辅助构件从筐体的前端部突出时对倾倒的开闭面板进行支承的弹性体设置在所述辅助构件的前端部上,故可由弹性体承接处于倒伏状态的开闭面板,具有开闭面板不会损伤,能可靠地得到支承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将从筐体的一侧面向筐体内外出入自如地设置的开闭面板,以立起状态进行平行移动而向所述筐体外移动后,通过将所述开闭面板倾倒移动,可使所述筐体的一侧面开放,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所述筐体内、朝所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驱动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构件上、朝所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延伸的销子滑动路;沿所述筐体的底面朝所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移动自如地设置的连接构件;将所述开闭面板朝出入方向进行导向地设置在所述筐体底面的导向路;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开闭面板的侧部、另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连接构件的第1臂部;一端部转动自如地轴支承于所述开闭面板的侧部、另一端部固定于所述驱动构件的第2臂部;以及连接销,该连接销贯通形成于所述连接构件的长孔,通过将一端部滑动自如地保持在所述导向路而另一端部滑动自如地保持在所述销子滑动路上,将所述连接构件与所述驱动构件连接,所述开闭面板立起时,处于与所述销子滑动路的前端部卡合保持的卡合位置,所述开闭面板开放动作时,所述驱动构件朝与所述开闭面板接近的方向前进移动,到达所述导向路的前端部后、从所述销滑动路的前端部脱离卡合,可在该销子滑动路内相对性后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导向路相对于所述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朝斜外方倾斜,以使开闭面板朝关闭方向进行后退动作时,与连接销连接的连接构件的后退移动距离比驱动构件的后退移动距离大。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辅助构件移动自如地设置在所述筐体内,该辅助构件以延时方式与驱动构件的前进移动连动,通过朝开闭面板的出入方向进行前进移动,使一部分从筐体的一侧面向前方突出,对倾倒的开闭面板进行支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对辅助构件朝后方施力的弹簧构件设置在筐体内,开闭面板朝关闭方向作后退动作时,所述辅助构件可对驱动构件开始后退时的后退移动进行助力。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将辅助构件从筐体的前端部突出时对倾倒的开闭面板进行支承的弹性体,设置在所述辅助构件的前端部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车载设备用的面板驱动装置,将从筐体的一侧面向筐体内外出入自如地设置的开闭面板进行平行移动而向筐体外移动后,通过将开闭面板倾倒移动,可使筐体的一侧面开放,将导向路设置在筐体底面,该导向路对连接构件与驱动构件连接的连接销进行导向,开闭面板关闭时,连接销处于与销子滑动路的前端部卡合保持的卡合位置,开闭面板开放动作时,驱动构件朝与开闭面板接近的方向前进移动,连接销到达导向路的前端部后,连接销从销子滑动路的前端部脱离卡合,可在销滑动路内相对性后退。本发明能使装置整体的高度降低。
文档编号H04N5/64GK1604728SQ20041008513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3日
发明者高桥泰, 浦泻吉博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