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32220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例如传真机、扫描仪和复印机等的图像装置的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读取装置已经用于例如传真机、扫描仪、复印机等图像装置中。在图7中示出了这种图像读取装置的实例,该图为示出了传真机80内部构成的中心剖面图。在图7中,双点划线81表示文件82的进给路径。在沿着进给路径81进给的文件82上的图像通过CIS(接触图像传感器)84来读取。该CIS84固定在下盖85上,同时该文件82保持在CIS84和文件夹持器86之间,其中该文件夹持器86位于该CIS84上方。该文件夹持器86通过上盖88支撑,可在图7中垂直方向上大致移动,并被压缩弹簧90向下推压。在第2003-125140号日本专利临时公开文件中披露了类似结构,其中设置白色基准板,同时该基准板被推向CIS。
通过朝CIS84推压可移动的文件夹持器86或者白色基准板,该文件被压向该CIS84并被定位在该CIS84视野深度内。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朝向CIS84的元件(在图7的技术中的文件夹持器86或者在第2003-125140号日本专利临时公开文件中的白色基准板)需要是能够移动的,并要被推向CIS84,这样就必须提供允许元件移动的空间,同时必须在该上盖88上设置支撑可移动元件的机构,导致上盖88的尺寸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至少从某些方面来说,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可正确读取文件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而不需要增加装置上盖的尺寸。
以下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方面,这些方面可包含或者可不包含在各种实施例/改型中。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下描述中描述了各种连接关系。需要注意的是,除了特别指出以外,这些连接关系通常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的,说明书在这方面并不进行限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对形成在进给文件上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该装置包括对形成在该文件上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单元;朝向该图像读取单元、以在图像读取单元和其本身之间保持进给文件的文件夹持器;支撑该图像读取单元使之可朝该文件夹持器移动的支撑机构;以及朝该文件夹持器推压该图像读取单元的推压单元。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该图像读取单元(例如,CIS(接触图像传感器))由可向文件夹持器移动的支撑机构支撑,并通过推压单元推向该文件夹持器。这样,该文件夹持器不需要安装成可移动部件,同时,不需要保证允许文件夹持器移动的空间,或者提供具有可使文件夹持器移动的机构的上盖,由此避免了该上盖尺寸增加。
该文件夹持器可设置使该图像读取单元读取白色的白色元件。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可以使该图像读取单元读取和识别白色。例如,上述的白色基准板、一条白色带、印成白色的上盖等都可用作白色元件。
该支撑机构可包括支撑轴,该支撑轴设置在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在垂直于文件进给方向的方向上延伸,以支撑该图像读取单元;以及设置在该图像读取单元上以保持该支撑轴的保持部。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该图像读取单元安装成可通过该支撑轴和保持部旋转,借此,该结构可简化,该图像读取单元可朝文件夹持器平稳移动,同时很容易对图像读取单元定位。另一方面,把该图像读取装置设计成使该图像读取单元与该文件夹持器平行会带来各种问题,例如,平移(translating)该图像读取单元机构复杂、难于保持平行度、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倾斜以及难于对该图像读取单元进行定位。顺便提及的是,该支撑轴既可以是垂直与该文件进给方向的一个轴,也可以是两个轴(例如,分别位于该图像读取单元两端附近)。该保持部既可直接设置到该图像读取单元上,也可以借助于其他部件。
该图像读取装置还可包括包括该保持部并直接固定到该图像读取单元上以保持该图像读取单元的保持架;配合部,该配合部相对于该图像读取单元从和保持部相对的保持架的一部分上伸出;以及接合部,该接合部设置在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当该文件夹持器从该图像读取单元分开时,该接合部通过与配合部配合来限制该图像读取单元旋转位置。
在如上结构的该图像读取装置中,该图像读取单元可轻易安装在该装置的主体上。具体地说,通过使保持部保持该支撑轴、使该图像读取单元在抵抗推压单元的推力方向上旋转,并且使配合部与接合部相配合,即可完成安装。
该图像读取单元可包括布置在与该文件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图像拾取装置。该保持部可位于该文件进给方向上该图像拾取装置的上游侧。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该图像读取单元的图像拾取装置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保持部的下游侧。这样,该文件和图像读取单元之间的摩擦作为一个微小的力,使该图像读取单元在离开文件夹持器的方向上旋转,从而使该文件被平稳地进给。
该图像读取装置还可包括一对进给辊,该进给辊固定在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以进给文件,其中通过在与文件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读取框架,实现该图像读取单元,而通过一对框架接收部件实现该保持架,其中该框架接收部件在垂直于该文件进给方向的方向上保持该读取框架的两端。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该图像读取单元设计成读取框架,同时该读取框架的两端通过一对框架接收部件来保持,借此,易于确保该图像读取单元和一对进给辊之间的平行关系。
该框架接收部件中的每个均包括基部和一对壁,其中读取框架的每个端部安装在该基部上,而该一对壁从该基部向上延伸,在文件进给的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在该文件进给方向下游侧的其中一个壁具有上边缘,该上边缘的形状设计成能与该文件接触,以支持该文件。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该进给文件通过该框架接收部件壁的上边缘支撑,借此,防止该文件进给到不正确的位置(例如,在该图像读取单元下面)。支撑该文件的上边缘是位于文件进给方向的下游侧的框架接收部件壁的上边缘。由于该保持部位于该图像拾取装置(读取框架)的上游侧,所以下游侧壁的上边缘的移动距离比上游侧壁的上边缘的移动距离长。由于支撑在上边缘上的文件移动较长距离的,该上边缘与被支撑机构支撑的图像读取单元的移动同时进行,同时该文件始终被稳定地支撑。
该对进给辊可位于框架接收部件壁的下游侧,以邻接该壁,而其中该框架接收部件位于该文件进给方向的下游侧。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经读取框架的图像拾取装置读取后的文件首先通过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下游侧的壁的上边缘支撑,然后通过一对进给辊进给,从而可以稳定地性实现图像读取、文件支撑和进给。
可通过设置在该保持架上的弹性臂部来实现该配合部,以与位于该下游侧的框架接收部的壁邻接,该弹性臂可包括倾斜表面和调整表面,其中该倾斜表面能与该接合部接触,而当该接合部越过该倾斜表面时,调整表面能与该接合部接触,以限制该图像读取单元的旋转位置。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该图像读取单元可容易地安装在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具体地说,通过在与压缩弹簧推力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该图像读取单元,接合部首先与该倾斜表面接触,然后越过该倾斜表面,从而使得该调节表面与该接合部相配合,从而限制了该图像读取单元的旋转位置。如上所述,很容易完成该图像读取单元在主体上的安装。
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游侧的每个框架接收部的壁与读取框架的每一端如下结合在一起,这是利用形成在它们之一上的凸起和形成在另一个上与该凸起配合的配合孔来实现的。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利用形成在该框架接收部上的壁的凸起(或者配合孔)和形成在该读取框架上的配合孔(或者凸起),该读取框架和框架接收部结合在一起。因此,可容易地实现该读取框架和框架接收部的结合。由于带有凸起(或者配合孔)的壁是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游侧的壁(而不是在用其上边缘支撑该文件的下游侧的壁),因此可简化每个框架接收部的结构。特别是在具有连接在下游侧的弹性臂部的上述结构中,可有效地减小每个框架接收部结构的复杂性。
该支撑轴可具有类似椭圆的截面形状(在垂直于其中心轴的平面上),而该椭圆是通过沿着距中心轴相等距离的两条平行线,从一个圆上把两个外围部分去掉而形成的,并且该保持部可具有能与具有该椭圆截面形状的支撑轴的一部分配合的开口。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通过使具有椭圆截面形状的支撑轴一部分与该保持部的开口配合,可以轻易地使保持部保持该支撑轴。
该图像读取装置还可包括上盖,该上盖覆盖该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的上部,并带有文件夹持器。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该文件夹持器不需要安装成可相对于上盖移动的部件,由此避免需要增加该上盖尺寸。
该上盖可设计成相对于该主体可打开和闭合,并且该可打开/闭合的上盖的支撑点在文件进给方向上和支撑轴位于图像读取单元的同一侧。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可打开/闭合的上盖的支撑点在文件进给方向上位于该图像读取单元的上游。这样,该文件和该文件夹持器(带有上盖)之间的摩擦作为一个微小的力,使该上盖(文件夹持器)在离开该图像读取单元的方向上旋转,从而使文件平稳地进给。
该图像读取装置还可包括间隙形成结构,其中该结构在文件夹持器和图像读取单元之间形成预定间隙。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与文件夹持器和图像读取单元之间没有形成间隙的情况相比,可更平稳地进给柔软的纸。另外,间隙形成结构将在该图像读取单元和文件之间的距离保持在图像读取单元的视野深度内。
该间隙形成结构可通过一体形成在文件夹持器上并能与图像读取单元读取表面接触的一对突起而实现。
在如上结构的图像读取装置中,利用突起即可实现使软纸平稳进给的间隙形成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方面,提供了一种对形成在进给文件上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该装置包括;下主体;可相对于该下主体打开/闭合的上主体,在该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限定了文件路径的一部分。该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上主体和下主体之一上的图像读取单元;设置在上主体和下主体中的另一个上的压板元件,当读取图像时,文件被夹在该图像读取单元和压板之间;推压单元,该单元朝该文件夹持器推压设置在下主体上的图像读取单元和压板元件中的一个。
根据上述结构,设置在图像读取装置下主体上的图像读取单元或者压板被推向另一个部件。这样,不需要在上主体上设置推压机构,因此可使上主体的尺寸紧凑。


图1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性实施例的作为图像读取装置的传真机内部构成的中心剖面图;图2示意示出了沿着图1所示A-A线的传真机肋和CIS(接触图像传感器)的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传真机下盖的平面图;图4A和4B为每个均示出了图1中所示传真机的保持架结构的透视图;图5A和5B为示出了可旋转支撑该CIS的机构的说明图;图6A到6C为示出了该CIS和其中保持架固定到该CIS上的状态的透视图;以及图7为示出了传统传真机内部构成的中心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的传真机。
图1为采用根据本实用新型说明性实施例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传真机内部构成的中心剖面图。在该传真机1中,CIS(接触图像传感器)11经由保持架13支撑在下盖15上,以围绕支撑点P旋转,其中该保持架13在水平方向(与图1纸面垂直的方向)在两端保持该CIS11。该保持架13分别通过压缩弹簧17被向上推压,借此,该CIS11的上表面北推向上盖19。该上盖19设计成可围绕支撑点R与操作面板20一起旋转。
图2是沿着图1中所示A-A线的围绕CIS11的传真机1一部分的剖面图。在图2中,省略了象保持架13的部件细节,在垂直方向的比例被放大,在波浪线之间结构的部分被省略。肋21形成在该上盖19的下表面,从而在肋21两端的突起23将与CIS11的上表面11a接触,从而提供了文件的进给路径25,并且软纸也可沿着在上盖19和CIS11之间的进给路径25通过一对进给辊27和28(参见图1)被平稳地进给。在突起23旁边的位置上,该进给路径25的高度为0.45mm,而在该CIS11中心处为0.65mm。
图3为下盖15的平面图。用作保持架13旋转的支撑点P的两个支撑轴31位于下盖15的前部(图3中底部),彼此共轴。附图标记“33”表示一对弹簧支撑件,推压保持架13的压缩弹簧17(图3中没有示出)连接在该支撑件上。
图4A和4B为示出了保持架13结构的透视图。两个保持架13分别在与两个支撑轴31之一对应的水平方向(图2中水平方向)上设置在CIS11的每一端上(参见图5B)。在图4A和4B中,以不同视角分别示出了在右手侧的其中一个保持架13。在左手侧的其中另一个保持架13具有与图4A和4B所示保持架13大致平面对称的形状。由合成树脂制成的每个保持架13具有基部53(CIS11安装在该基部53上)和从基部53向上延伸而彼此面对的一对壁55和57。彼此面对的两个壁55和57被布置为与文件进给方向平行。壁55的上边缘59(在文件进给方向的下游侧)制成可与文件接触,以支撑该文件。具有如下所述结构的配合部43与壁55相邻形成。
该配合部43包括倾斜面63和调整面65,其中该倾斜面63可与接合部45接触(参见图1),而在该接合部45越过该倾斜面63后,调整面65可与用于限制该CIS11旋转位置的接合部45配合。该配合部43能朝保持架13内部移动,并通过弹性部44的弹性而返回到初始位置,其中该弹性部44与该配合部43一体形成。简单地说,该配合部43形成为一个弹性臂部。
保持部41形成在壁57(在文件进给方向的上游侧)上。该保持部41保持一个相应的支撑轴31,从而使整个保持架13围绕该支撑轴31旋转地被支撑,其中该支撑轴31与该CIS11一起限定了旋转轴(在图1中所示的支撑点P)。在旋转过程中,配合部43(图4A和4B)与形成在该下盖15上具有钩状的接合部45(图1)配合,从而限制该保持架13的旋转角度。在该壁57的内表面上,凸起67和69设计成与该CIS11的孔(在后面说明)配合。孔71穿过壁57而形成,用于把保持架13固定(例如通过螺纹联接)到该CIS11上。
图5A为示出了左保持架13与该CIS11和上盖19一起的左侧视图。图5B为该下盖15的中心剖面图。该保持部41具有如图5所示的类似“C”的截面形状。该保持部41的开口47的宽度为2.6mm。该保持部41的内径为4.05mm。同时,该支撑轴31具有类似椭圆的截面形状(在与其中心轴垂直的平面),如图5B所示,通过沿着距中心轴相等距离的两条平行线,从一个圆上把两个外围部分去掉而形成椭圆。在两个平行线之间的距离d(在后面称为支撑轴31的“宽度”)为2.5mm。限定该支撑轴纵向侧的圆的外径为3.95mm。这样,开口47的宽度设定成比支撑轴31宽度略微大,同时保持部41的内径设定成比支撑轴31的外径略微大。为了把保持架13连接到支撑轴31上,以便通过该支撑轴31可旋转地被支撑,该保持架13保持为该开口47宽度方向平行于该支撑轴31,并将该支撑轴31通过该开口47放入到该保持部41内。在图5A中通过顺时针旋转该保持架13,直到该配合部43与该接合部45(参见图1)配合,该保持架13可旋转地通过该支撑轴31被支撑,这样限制了保持架13在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如上所述,保持架13(与该CIS11一起)可轻易连接到下盖15上。
在图5A中上盖19闭合的状态,该CIS11通过上述凸起23被向下推动,使保持架13在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使得该配合部43和接合部45彼此分开。在上盖19朝向该CIS11的一部分上,敷有白色带51。该白色带51为固定到该上盖19上的弹性白色元件,用作压板(platen)。具体地说,该白色带51的一部分粘接到文件进给方向的略微上游侧处上盖19的倾斜表面“f”上,使白色带51的另外部分在该CIS11的图像读取位置Q处自由移动。当该上盖19闭合,并且在该上盖19和该CIS11之间没有文件存在,白色带51靠近其自由端的部分与图像读取位置Q接触,从而使得白色图像通过图像读取单元被读取和识别。当读取文件时,该文件进给到该白色带51和该CIS11之间的图像读取位置Q,使该白色带51向上抬起。
在该CIS11的图像读取位置Q,图像拾取装置布置在与图5A纸面垂直的方向上。由于该图像拾取装置在文件进给方向上位于保持部41的下游侧(该CIS11的旋转轴P),文件和该CIS11之间的摩擦作为一个微小的力,使该CIS11在与该突起23(肋21)分离方向上旋转,从而使该文件平稳地进给。另外,由于该CIS11连接到该保持架13上,而保持架1提供了从该CIS11的旋转轴P到图像读取位置Q的较长距离e(例如,没有通过水平翻转图5中CIS11而缩短距离e),即使当保持架13旋转时,在该图像读取位置Q处的图像拾取装置也不会过度倾斜,这样,无论文件厚度如何,也能实现稳定的图像读取。
图6A为该CIS11的透视图。图6B为示出了保持架13已经连接到该CIS11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6C为从不同角度观察带有保持架13的CIS11的透视图。在该CIS11侧面的每一端上,形成配合孔73和75(对应保持架13的凸起67和69分别插入到该孔内)与螺纹孔77。如图6B和6C所示,利用配合孔73和75以及螺纹孔77,可将该保持架13连接到该CIS11上。
在上述传真机中,该CIS11被保持架13和支撑轴31支撑,可朝上盖19(肋21)移动,并通过压缩弹簧17朝着肋21被推压。在该结构中,保持文件的肋21不需要安装成可移动部件,同时不需要提供使肋移动的空间或者为上盖19提供可使肋21移动的机构,这样,就不需要增加上盖19的尺寸。
另外,该CIS11被安装成可通过该支撑轴31和该保持部41而旋转,从而简化了结构,并且,该CIS11可朝肋21平稳地移动,易于对该CIS11进行定位。
可打开/闭合的上盖19的支撑点R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该CIS11的上游。这样,在该文件和该肋21之间的摩擦作为一个微小的力,使该上盖19(肋21)在使之离开该CIS11的方向上旋转,从而使得文件被平稳地进给。
由于该CIS11的两端通过一对保持架13支撑,则在该CIS11和该一对进给辊27、28之间的平行关系就很容易保证。该进给辊27和28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该CIS11的下游。经该CIS11的图像拾取装置读取的文件首先被该保持架13的壁55的上边缘59支撑,然后通过一对进给辊27和28进给,其中该保持架13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该CIS11的下游侧,从而防止该文件被进给到不正确的位置,使得可以很稳定地实现图像读取、文件支撑和进给。
该CIS11易于连接到该下盖15上。通过在与该压缩弹簧17推压力相反的方向上旋转该CIS11,该下盖15的接合部45与该保持架13的配合部43的倾斜面63接触,然后越过该倾斜面63,使得该配合部43的调整面65与该接合部45配合,从而限制了该CIS11的旋转位置。如上所述,很容易完成该CIS11和下盖15的连接。
由于CIS11的图像拾取装置在文件进给方向上位于保持部41的下游侧,文件和该CIS11之间的摩擦作为一个微小的力,使该CIS11在与肋21分离的方向上略微旋转,从而使该文件被平稳地进给。
由于利用了形成在该保持架13的壁57上的凸起67和69(或者配合孔)和形成在该CIS11上的配合孔73和75(或者凸起)使该CIS11和保持架13结合在一起,该CIS11和保持架13的结合易于实现。由于带有凸起(或者配合孔)的壁是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壁57(而不是在用其上边缘59支撑该文件的下游侧的壁55),可简化该保持架13的结构。
通过使具有椭圆截面形状的支撑轴31的一部分与该保持部41的开口47配合,可容易地用该保持部41保持该支撑轴31。
由于肋21的突起23,在该肋21和该CIS11之间形成预定间隙,与没有形成间隙的情况相比,柔软纸可更平稳地进给。利用肋21,CIS11和文件之间的距离被保持在该CIS11视野深度内。利用这种简单的结构(即突起23),可形成实现平稳进给柔软纸的间隙。
尽管在上面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性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的示意性实施例,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型、设计变化等。例如,以在上述实施例中的传真机1形式的本实用新型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可以复印机、扫描仪等实现。
图像读取单元不限于该CIS11,因为也可采用其他装置。尽管在上述传真机1中,白色带51用作白色元件,但该白色元件也可通过白色板状元件、印成白色的上盖19等来实现。
权利要求1.一种用来对形成在进给文件上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用来对形成在所述文件上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单元;文件夹持器,所述文件夹持器朝向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设置,以用来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所述文件夹持器之间夹持进给文件;支撑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使之可朝着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移动的支撑机构;以及用来朝所述文件夹持器推压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推压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文件夹持器带有使所述图像读取单元读取白色的白色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连接到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以在垂直于文件进给方向的方向上延伸,用来支撑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以及连接到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上用来保持所述支撑轴的保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包括所述保持部并直接固定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上并用来保持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保持架;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相对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从保持架上和保持部相对的一侧上伸出;以及接合部,所述接合部连接到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当所述文件夹持器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离开时,所述接合部通过与所述配合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旋转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者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包括布置在与所述文件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图像拾取装置,以及所述保持部在所述文件进给方向上位于所述图像拾取装置的上游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一对进给辊,所述进给辊固定到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以进给文件,其中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包括在与文件进给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读取框架,以及所述保持架包括一对框架接收部件,其中所述框架接收部件在垂直于所述文件进给方向的方向上保持所述读取框架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每个框架接收部件均包括基部和一对壁,其中所述读取框架的每一端安装在所述基部上,而所述一对壁从所述基部向上延伸,以在所述文件进给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位于所述文件进给方向下游侧的其中一个壁具有上边缘,所述上边缘的形状设计成能与所述文件接触,以支持所述文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的一对进给辊设置在所述框架接收部件壁的下游侧,以邻接所述壁,而其中所述框架接收部件位于所述文件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配合部包括弹性臂部,所述弹性臂部设置在所述保持架上,以与位于所述下游侧的框架接收部的壁邻接,并且所述弹性臂包括倾斜表面和调整表面,其中所述倾斜表面能与所述接合部接触,而当所述接合部越过所述倾斜表面时,所述调整表面能够与所述接合部接触,以限制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旋转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位于文件进给方向上游侧每个框架接收部的壁与所述读取框架的每一端是利用凸起和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配合孔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所述凸起形成在所述壁和所述读取框架的所述一端中的一个上,而所述配合孔形成在所述壁和所述读取框架的所述一端中的另一个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10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支撑轴在垂直于其中心轴的平面上具有椭圆的截面形状,并且所述保持部具有能够与具有所述椭圆截面形状的支撑轴配合的开口。
12.根据权利要求3-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覆盖所述图像读取装置的主体上部,并带有文件夹持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上盖设计为可相对于所述主体打开和闭合,以及所述可打开/闭合的上盖的支撑点在所述文件进给方向上和支撑轴位于图像读取单元的同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在文件夹持器和图像读取单元之间形成预定间隙的间隙形成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读取装置,其中所述间隙形成结构是通过一体形成在文件夹持器上以便能够与所述图像读取单元的读取表面接触的一对突起来实现。
16.一种对形成在进给文件上的图像进行读取的图像读取装置,包括下主体;可相对于所述下主体打开/闭合的上主体,文件路径的一部分限定在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之间;连接到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之一上的图像读取单元;连接到所述上主体和下主体中另一个上的压板元件,当读取图像时,所述文件被夹在所述图像读取单元和压板之间;连接到所述下主体上的推压单元,用来朝所述文件夹持器推压图像读取单元和压板元件中的一个。
专利摘要提供了一种能正确读取文件上的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而不需要增加该装置上盖等部件尺寸。CIS(接触图像传感器)通过保持架和支撑轴来支撑,使之可以朝上盖(肋)移动,并通过压缩弹簧被推向肋。在该结构中,保持文件的肋不需要安装成可移动部件,并且也不需要提供允许肋移动的空间,或者提供具有可使该肋移动的机构的上盖,从而无需增加上盖的尺寸。
文档编号H04N1/04GK2792052SQ20052010772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7日
发明者池田明广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