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文档序号:763327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多根天线与多个无线系统的服务对应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无线通信装置中的衰落对策,在PDC(Personal Digital Cellular)方式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如图17所示地切换鞭状天线102和收容在框体101内部的内设天线103的分集。然而,在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方式的情况下,由于进行基于RAKE接收的路径分集,所以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由1根构成。
另外,过去,无线通信装置是对应于一种无线通信方式的装置,但是,由于便携电话及无线LAN等的其它无线通信方式也逐渐普及,所以越来越需要对应于这些多种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
因此,公开了一种如下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无线通信方法(例如,参照特开2003-32177号公报),作为根据使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切换使用的天线单元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在具有切换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无线通信方式、和使用这些多个天线单元的一部分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基于天线单元的展开状态,可以从自己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的功能中自动选择实际执行的功能。
另外,在国际公开第01/050636号小册子中,公开了在W-CDMA方式与PDC方式两种方式中可使用的分集方式的双模式便携电话机。
图18是表示这种双模式便携电话机的构成的框图。
在图18中,双模式便携电话机具有收发天线1501、接收天线1502、W-CDMA方式的发送电路1511及接收电路1512、PDC方式发送电路1513及接收电路1514、以及用于使天线1501、1502和W-CDMA方式的电路1511、1512或PDC方式的电路1513、1514选择性地结合的开关SW1至SW3及带通滤波器1503。另外,在以PDC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监视时,通过SW1将T2a和T3a之间接通,由此W-CDMA方式的接收电路1512基于用天线1501和天线1502接收的信号,监视来自W-CDMA系统的基站的信息,另外,在以W-CDMA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监视时,通过SW1将T1a和T3a间接通、通过SW2将T2b与T3b之间接通,由此PDC方式的接收电路1514基于用天线1501与天线1502接收的信号,监视来自PDC系统的基站的信息,在现在正接收的信号电平变低了时,可以迅速转换到其它方式。
然而,在特开2003-32177号公报中记载的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中,由于基于天线单元的展开状态切换成使用多个天线单元或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一部分,所以存在用户必须按照无线通信方式展开或收容天线单元的问题。
另外,在国际公开第01/050636号小册子中记载的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中,在以一种通信方式的通信中监视另一种通信方式时,存在对于监视的通信方式不能进行发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其不依赖于天线单元的展开状态,而按照通信方式可以自动地随时切换使用多个天线单元进行通信还是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进行通信,另外,对监视的通信方式可以进行收发。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其接收无线信号;第1信号处理部,其对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中至少任何一个接收到的、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第1无线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第2信号处理部,其对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中任何一个接收到的、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第2无线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系统判断部,其基于来自第1信号处理部和第2信号处理部的各输出信号,判断是以第1通信方式通信还是以第2通信方式通信;切换判断部,其判断基于第1天线单元的通信和基于第2天线单元的通信之间的切换;切换判断部在从系统判断部接收了选择第1通信方式的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第1天线单元和第2天线单元的分集;在接收选择第2通信方式的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基于第1天线单元或第2天线单元的无线通信。
通过这种结构,可以根据接收状况将通信中使用的方式自动切换为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和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按照通信中使用的方式,可以自动切换通信中使用的天线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天线切换部,其基于来自切换判断部的切换指示,将来自第1天线单元的接收信号和来自第2天线单元的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任何一个输出给第1信号处理部。由此,可以进行切换天线单元的分集。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第1通信方式是称为PDC方式的、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第2通信方式是称为W-CDMA方式或GSM方式的、不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由此,可以切换成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方式与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方式。
而且,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系统切换部,其将第1天线单元的连接目的地切换为第1信号处理部和第2信号处理部中任何一个;进行基于第1天线单元与第2天线单元的分集,而且,在系统判断部检测到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向系统切换部输出将第1天线单元的连接目的地变更为第2信号处理部的指示;而且基于来自第2信号处理部的输出信号,判断是否要切换到第2通信方式。
通过这种结构,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同时检测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在判断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更好的情况下,可以切换通信方式。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从系统判断部检测非通信期间且指示系统切换部向第2信号处理部变更之后,直至结束判断是否要切换到第2通信方式,禁止第1信号处理部进行通信。
由此,在第2通信方式接收状况的检测中可以可靠地防止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同步定时检测部,其检测第1信号处理部与第2信号处理部进行同步的定时;系统判断部在从第1通信方式切换至第2通信方式的情况下,直至同步定时检测部检测使用第2通信方式接收来自基站的告知无线链路的确立的通知的定时,在不是使用第2通信方式进行确立无线链路用的通信的定时,向系统切换部输出将第1天线单元的连接目的地变更为第1信号处理部的指示,使用第1通信方式进行基于分集的通信。
由此,第1信号处理部进行通信的同时,可以开始监视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中,在第2通信方式是W-CDMA方式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在基于第2信号处理部的无线链路的确立用的小区搜索期间,禁止第1信号处理部进行通信。
由此,由于即使超过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也可以继续W-CDMA方式的小区搜索,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可靠地进行小区搜索。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显示部,其显示基于系统判断部的第1通信方式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用户输入部,用户可以按照接收状况操作第1信号处理部与第2信号处理部的电源。
通过这种结构,基于显示内容可以手动操作无线通信装置的电源,可以根据用户的判断削减无线通信装置的消耗功率。
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具有进行采用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的第1通信方式的分集的步骤;在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监视采用第1天线单元的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步骤;检测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在好于采用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情况下,结束第1通信方式,切换到第2通信方式的步骤。
由此,可以按照接收状况自动地切换至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与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按照通信中使用的方式,可以自动地切换通信中使用的天线单元。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具有在切换至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后,并行地通过第2天线单元监视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步骤。
由此,可以监视第1通信方式而对第2信号处理部完全不产生影响。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第1通信方式是称为PDC方式的、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第2通信方式是称为W-CDMA方式或GSM方式的、不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
由此,可以进行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方式和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方式的切换。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中,接收状况是接收信号强度、BER(BitError Rate)、吞吐量、SNR(Signal to Noise Ratio)或CNR(Carrier to NoiseRatio)。由此,可以定量地检测接收状况。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具有在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禁止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步骤。
由此,在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检测中,可以确实地防止进行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具有如下步骤在第2通信方式是W-CDMA方式、监视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情况下,小区搜索期间禁止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
由此,由于即使超过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也可以继续W-CDMA方式的小区搜索,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可靠地进行小区搜索。
另外,本发明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具有检测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以第2通信方式将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发送给基站的步骤;在经过对所述RACH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响应时间后,中断对第2通信方式的监视,返回至第1通信方式的步骤,反复操作直至接收来自基站的AI(AcquisitionIndicator)。
由此,即使在为了监视W-CDMA方式的接收状况而进行的与基站的无线链路的确立期间,也可以继续基于第1信号处理部的通信。
如上所述,利用本发明,可以按通信方式自动地随时切换使用多个天线单元进行通信或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进行通信,而不需天线单元的展开状态的检测单元。而且,在以监视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收发变得可能。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B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显示部中的显示内容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动作的时序(timing)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W-CDMA通信动作的时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动作的时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动作的时序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表示现有无线通信装置的天线单元的结构的概念图。
图18是表示现有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201第1天线单元202第2天线单元203,403系统切换部204,304天线切换部205,305,405切换判断部
206,306,406系统判断部207,209,210第1信号处理部208第2信号处理部611显示部612用户输入部701同步定时检测部712波束形成部1301,1302电源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在图1中,无线通信装置具有第1天线单元201、第2天线单元202、在第1通信方式和第2通信方式之间切换使用的通信方式的系统切换部203、在第1天线单元201和第2天线单元202之间切换对于第1通信方式使用的天线单元的天线切换部204、判断天线切换部204的切换的切换判断部205、判断是以第1通信方式通信还是以第2通信方式通信的系统判断部206、处理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的第1信号处理部207、处理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的第2信号处理部208。
第1天线单元201连接于系统切换部203,发送或接收第1通信方式或第2通信方式的RF(Radio Frequency)信号。第2天线单元202与系统切换部204连接,发送或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RF信号。系统切换部203与系统判断部206连接,根据从系统判断部206所输入的信号,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到第2信号处理部208或天线切换部204。天线切换部204与切换判断部205连接,根据从切换判断部205所输入的信号,将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天线单元202或系统切换部203。
第1信号处理部207在从天线切换部204输入第1通信方式的RF信号的情况下,进行高频处理、载波处理、或甚至进行基带处理,输出中频信号、解调信号、或被解码的信号。另外,第1信号处理部207在输入编码的信号、调制信号、或中频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基带处理、载波处理、或甚至进行高频处理,将第1通信方式的RF信号输出至天线切换部204。
第2信号处理部208在从系统切换部203输入第2通信方式的RF信号的情况下,进行高频处理、载波处理、或甚至进行基带处理,输出中频信号、解调信号、或被解码的信号。另外,第2信号处理部208在输入编码的信号、调制信号、或中频信号的情况下,进行基带处理、载波处理、或甚至进行高频处理,将第2通信方式的RF信号输出至系统切换部203。
系统判断部206与第1信号处理部207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连接,比较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输出的信号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输出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等,判断应该选择第1通信方式与第2通信方式中的哪一个,输出将系统切换部203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或天线切换部204的信号。另外,系统判断部206将表示系统切换部203与哪一个连接的信号输出至切换判断部205。
切换判断部205通过由系统判断部206输入的信号知道系统切换部203与第2信号处理部208和天线切换部204中的哪一个连接。然后,在系统切换部203与天线切换部204连接时,切换判断部205比较用第1天线单元201接收的信号与用第2天线单元202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等,判断应该选择第1天线单元和第2天线单元中的哪一个。然后,切换判断部205对于天线切换部204输出将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系统切换部203(第1天线单元201)或第2天线单元202的信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通信方式是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PDC方式,第2通信方式是不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W-CDMA方式。
用图2说明如上所述地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无线通信装置处于等待状态时,通过系统判断部206控制系统切换部203与切换判断部205,连接第1天线单元201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连接第2天线单元202和第1信号处理部207。由此,系统判断部206使无线通信装置接收第1通信方式与第2通信方式两种方式的信号成为可能(步骤S501)。
接下来,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所输出的信号,判断是否在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502)。在步骤S502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508)。在步骤S508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对于两种通信方式判定为不在服务区(步骤S510),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8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判断只能以第2通信方式通信,无线通信装置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步骤S509)。
另外,在步骤S502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503)。
在步骤S503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判断只能以第1通信方式通信,进入步骤S506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503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及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判定以第1通信方式和第2通信方式中的哪一种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步骤S504)。这种判定基于第1通信方式和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进行,系统判断部206判定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505的“是”),系统判断部206控制系统切换部203,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天线切换部204,做成可以进行使用了第1天线单元201与第2天线单元202的分集接收或发送的结构(步骤S506)。然后,无线通信装置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步骤S507)。
另外,作为这种接收状况,使用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及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Bit Error Rate)、吞吐量、SNR(Signal to Noise Ratio)或CNR(Carrier to Noise Ratio)等。例如,系统判断部206在进行通话等需要固定的通信速度或实时性的通信的情况下,选择BER特性更好的通信方式,在进行数据通信等通信速度变化或不需实时性的通信的情况下,选择吞吐量高的通信方式。另外,在电池的剩余量少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切换到消耗功率少的通信方式的方法,或切换到费用少的通信方式的方法。
在步骤507中,在对第1通信方式进行分集的情况下,切换判断部205通过比较用第1天线单元201及第2天线单元202所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等,判定是用第1天线单元201通信还是用第2天线单元202通信。
另外,在步骤S505,系统判断部206判定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步骤S505的“否”),无线通信装置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步骤S509)。
接下来,系统判断部206在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步骤S507),控制系统切换部203与切换判断部205,间歇地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然后,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511)。在步骤S511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504,系统判断部206基于第1通信方式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进行是继续第1通信方式还是切换到第2通信方式的判定。
另外,在步骤S511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所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512)。在步骤S512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返回到步骤S507,继续以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在步骤S512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对于两种通信方式判定为不在服务区(步骤S510),并结束处理。
另外,系统判断部206在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时(步骤S509),基于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所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513)。在步骤S513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504,系统判断部206基于第1通信方式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进行是继续第2通信方式还是切换至第1通信方式的判定。
另外,在步骤S513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返回至步骤S508,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508)。
另外,在步骤501中的等待时,也可以从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接收状况的检测开始。在步骤S511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返回到步骤S507继续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或者,步骤S513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返回至步骤S509继续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
这里,下面说明在步骤S511间歇地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监视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的方法。
图14表示中断或结束以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为确认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以第2通信方式确立无线链路时,第1信号处理部207及第2信号处理部208发送或接收信号的定时。
PDC方式为了在发送时隙2001之后进行分集,设定接收信号电平测定信号2002(LM),经接收时隙2003至非通信期间2004(Idle)。在该非通信期间2004期间,经天线切换期间2005将第1天线单元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开始以第2通信方式确立无线链路。
这里,用W-CDMA方式无线通信装置与基站确立无线链路时,由于是基站间基本上是非同步的系统,所以需要首先确立进行小区搜索的下行链路,接下来,用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确立上行链路。但是,无线通信装置在位于W-CDMA方式的通信区域内的情况下,看作下行链路被确立,说明从上行链路的确立开始的情况。
图10是表示通过W-CDMA方式开始与基站确立上行链路时的动作的时序图。在W-CDMA方式中,与RACH对应的物理信道是PRACH(PhysicalRandom Access Channel)。无线通信装置将PRACH的前导码(preamble)发送给基站,多次间歇地发送前导码直至从基站接收表示检测到前导码的AICH(Acquisition Indicator Channel)上的AI(Acquisition Indicator)。无线通信装置一接收AI,就将PRACH的消息部发送给基站,进行所谓的上行链路确立的控制。
如图10所示,第2信号处理部208为了确立与基站的上行链路,发送PRACH的前导码1001开始同步处理。
其后,第2信号处理部208反复发送PRACH的前导码1002,多次间歇地发送前导码直至从基站接收表示检测到前导码的AICH上的AI。第2信号处理部208一接收AI(1003),就将PRACH的消息部(1004)发送给基站,确立上行链路。
之后,系统判断部206开始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确认。
关于第1通信方式,在被分时的非通信期间可以保证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确认或通信方式的切换判断结束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控制系统切换部203,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然后,在该非通信期间内系统判断部206基于来自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信号,进行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确认或通信方式的切换判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说明的是第1通信方式为TDMA/FDD方式中之一的PDC方式的情况,但是不限于此,在第1通信方式是PHS(PersonalHandyphone System)方式等的TDMA/TDD方式等分时的通信方式时,和PDC方式一样通过利用被分时的非通信期间,可以间歇地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另外,在第1通信方式是IEEE802.11b等SS(扩频)、或IEEE802.11a等的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方式等非分时的通信方式时,通过利用通信的非通信期间,可以间歇地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
另一方面,在存在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内不能处理完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确认或通信方式的切换判断的可能性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在开始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无线链路的确立前,控制第1信号处理部207不进行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例如,第1通信方式是IEEE802.11a的情况下,第2信号处理部208开始确立与第2无线系统的基站的无线链路后,系统判断部206控制第1信号处理部207不进行载波侦听。这种情况下,系统切换部203通过系统判断部206的控制,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第2信号处理部208一确立与基站的无线链路,就以第2通信方式开始通信,判断是否将通信方式切换至第2通信方式。
在系统判断部206判断为不切换至第2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在该判断结束的时刻,控制第1信号处理部207,以使能进行载波侦听。第1信号处理部207接收该控制后开始进行载波侦听,继续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
另外,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的通信为通话等需要实时性且不产生时间上的空闲的情况下,例如,系统判断部206进行控制,以使系统切换部203的连接目的地不会切换直至结束该通信,由此可以使得不影响通话。在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的通信状况劣化的情况下,即使在该通信结束前,通过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强制地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也可以应付通信途中的劣化。
另外,本实施方式如图3中所示,也可以是省掉系统切换部203的结构。这种情况下,天线切换部304具有2输入2输出,这点与图1中所示的2输入1输出的天线切换部204不同。
图3中,第1天线单元201与天线切换部304连接,发送或接收第1通信方式或第2通信方式的RF信号。第2天线单元202与天线切换部304连接,发送或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RF信号。
系统判断部306与第1信号处理部207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连接,比较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等,将表示是使用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还是使用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信号输出至切换判断部305。
切换判断部305与系统判断部306连接,通过从系统判断部306所输入的信号,获知使用第1通信方式和第2通信方式中的哪一个进行无线通信。然后,在使用第1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切换判断部305比较以第1天线单元201接收的信号与以第2天线单元202接收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等。然后,切换判断部305向天线切换部304输出将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1天线单元201或第2天线单元202的信号。另外,使用第2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切换判断部305向天线切换部304输出将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1天线单元201且将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天线单元202的信号。
在如图3所示地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可以省掉系统切换部203,所以通过减少部件,且与图1相比较减少一个开关,可以减低以第1天线单元201收发的RF信号的衰减或噪声的重叠。另外,与第1天线单元201同样,也是通过使第2天线单元202具有收发第1通信方式的RF信号和第2通信方式的RF信号的功能,比较第1天线单元201与第2天线单元202,在选择灵敏度更好的天线之后可以以第2通信方式通信。
另外,如图15所示,切换判断部205及切换判断部305也可以构成为输入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输出信号。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切换判断部205比较使用了第1天线单元201时的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输出与使用了第2天线单元202时的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输出。由此,与如图1所示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切换判断部205不需要处理RF信号。例如,第1信号处理部207具有成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等判断基准的信号的输出功能时,可以通过比较其输出来进行判定。
而且,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通过做成具有多个第1信号处理部的结构,还可以省掉天线切换部204。
在图4中,第1天线单元201与系统切换部403连接,发送或接收第1通信方式或第2通信方式的RF信号。第2天线单元202与第1信号处理部209连接,发送或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RF信号。
系统判断部406与第1信号处理部210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连接,比较从第1信号处理部210与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等,输出将系统切换部403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1信号处理部210或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信号。另外,系统判断部406将表示系统切换部403与哪个连接的信号输出给切换判断部405。
切换判断部405通过从系统判断部406输入的信号,获知系统切换部403与第1信号处理部210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中的哪个连接。然后,在系统切换部403与第1信号处理部210连接的情况下,切换判断部405比较从第1信号处理部209输出的信号与从第1信号处理部210输出的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BER等,对第1通信方式,判断使用第1天线单元201和第2天线单元202的哪一个进行通信。另外,第1信号处理部209、210在具有成为RSSI等的判断基准的信号的输出功能的情况下,切换判断部405通过比较它们,可以判定使用第1天线单元201和第2天线单元202的哪一个进行通信。在如图4所示地构成的情况下,与图3一样,与图1比较减少一个开关,由此可以减少用第1天线单元201收发的RF信号的衰减或噪声的重叠。另外,与如图1所示构成的情况相比较,切换判断部405不需处理RF信号。
如上所述,利用本实施方式,对于第1通信方式,可以进行使用了第1天线单元201和第2天线单元202的分集接收或发送;对于第2通信方式,可以进行使用了第1天线单元201的通信。而且,通过在通信断开期间间歇地检测基于另一个通信方式的通信状态,可以不依赖于天线单元的展开状态,在不同的通信方式之间,可以自动地切换通信中使用的天线数。而且,对于监视的通信方式也可以进行收发。另外,在如图3及图4所示构成的情况下,减少一个切换部,由此可以减少开关引起的损失。
另外,如果第1通信方式是进行分集的方式,则除了PDC方式以外,不管是PHS方式、IEEE802.11a、IEEE802.11b等的无线LAN方式等都可以,如果第2通信方式是不进行分集的方式,则除了W-CDMA方式以外,不管是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方式等都可以。另外,使用分集的天线不限于2根。第1及第2信号处理部也可以做成发送和接收时使用不同的电路的结构,可以实现本地振荡器、放大器等的电路共享、用DSP、FPGA等的基带处理部共享、基于使用重组设备等的小型化。另外,不限于RF电路部分,也可以包含IF电路部等的其它的电路部。天线单元也可以使用与第1通信方式、第2通信方式对应的多频带天线、指向性天线等。
(实施方式2)图5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5A中,由于从第1天线单元201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结构与图1中所示的结构及作用效果是相同的,所以省略详细说明。而且,与图1的结构不同的地方,是具有基于来自系统判断部206的信号显示信息的显示器等的显示功能(显示部611)。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显示部611,由此,如图5B所示,可以进行图2的步骤S510中的服务区外的显示记号601、步骤S507中的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显示记号602、步骤S509中的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显示记号603、步骤S504中的第1通信方式及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显示记号604。
另外,如图16所示,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还具有用户输入部612的情况进行说明。
用户输入部612与第1信号处理部207、第2信号处理部208、系统判断部206连接。无线通信装置的用户可以操作用户输入部612,用户通过操作用户输入部612,可以操作第1信号处理部207、第2信号处理部208、系统判断部206。具体地,可以进行对第1信号处理部207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的ON、OFF操作。对于系统判断部206进行控制,以使如果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电源是OFF,则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如果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为OFF,则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天线切换部204。
通过这样的结构,用户可以进行基于显示部611的显示的用户输入部612的操作。例如,在显示图5B的显示记号602时不能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以使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为OFF,在显示图5B的显示记号603时不能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以使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电源为OFF,由此可以使无线通信装置节省功率。
如上所述,利用本实施方式,通过显示多种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用户可以按照显示内容进行减少无线通信装置的消耗功率的操作。
(实施方式3)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在第1实施方式中,例示切换通信中使用的天线单元的选择分集,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合并分集。图6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具有波束(beam)形成部712,取代图4中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切换判断部405,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
图6中,波束形成部712与第1信号处理部209、210连接,具有控制从第1信号处理部209、210所输入的各个信号的相位及振幅的功能,在仅调整相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等增益合并,在调整相位及振幅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最大比合并。
另外,通过调整相位及振幅,可以进行使用第1天线单元201与第2天线单元202的波束形成,可以使天线模式变化。例如,等待时(图2的步骤S501)通过使用无指向性的天线模式可以提高接收概率,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图2的步骤S507)通过使用在人体方向无效(null)的天线模式可以进行难以受人体的影响的通信。
如上所述,利用本实施方式,对于第1通信方式,可以进行使用第1天线单元201与第2天线单元202的合并分集。另外,使用第1天线单元201与第2天线单元202改变天线模式,由此可以进行效率好的无线通信。
另外,使用分集的天线不限于两个。
另外,本实施方式对第1通信方式具有2个信号处理部,所以通过设置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用的信号处理部代替波束形成部712,在MIMO系统中也可以应用。
(实施方式4)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在图7中,具有同步定时检测部701,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不同。该同步定时检测部701与第1信号处理部207和第2信号处理部208连接,具有基于对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输出的第1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同步定时和对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输出的第2通信方式的发送、接收、同步定时,对系统判断部206通知系统切换部203与切换判断部205的控制定时的功能。即,同步定时检测部701一从系统判断部206接收开始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接收状况的确认的通知,就将所需的通信过程(process)的定时通知给系统判断部206直至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确认结束。
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基本上是与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间歇地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确认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处理(步骤S511)的方法不同,因此在下面进行说明。
图8是表示在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确认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动作的流程图。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第1通信方式为IEEE802.11a方式、第2通信方式为W-CDMA方式的情况。
另外,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由于第1天线单元201及第2天线单元202与天线切换部204连接,所以可以预先切断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
W-CDMA方式在进行小区搜索时,在电源启动时、切换时、等待时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不同,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已经假设从其它通信方式切换至W-CDMA方式的情况,所以对电源启动时和等待时2种情况进行说明。电源启动时,经过与基站的下行链路的确立、小区的确定诸如此类的阶段,检测小区,等待时以每一定时间检测最大接收电平的小区的步骤实施小区搜索。
在图8中,首先,在发生切换至第2通信方式的动作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判定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是否断开(步骤801)。
步骤801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由于第2信号处理部208处于以第2通信方式等待时的状态,所以认为已经以第2通信方式确立了下行链路,进入步骤802。其中,在需要检测最大接收电平的小区的步骤的情况下,在进入步骤802之前,有必要插入该步骤。
图9表示在步骤S802中,第2信号处理部208以第2通信方式开始上行链路的确立时的时序。IEEE802.11a方式进行如下控制在自律分散控制的情况下,使用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带有避免碰撞功能的载波监听多址接入)方式,在接收侧正确接收了数据帧时,在等待IFS(Inter Frame Space帧间隔)的时间之后,发送ACK帧(ACKnowledgment frame确认应答帧)并结束通信。另外,在正确发送了数据帧的情况下,进行如下控制等待IFS的时间之后,接收ACK帧并结束通信。
在步骤802中,在第2信号处理部208以第2通信方式开始上行链路的确立前,由于第1信号处理部207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所以如图9所示,第1信号处理部207从提供第1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基站正确接收了数据帧901的情况下,在等待IFS时间(904)之后将ACK帧902发送给提供第1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基站。而且,第1信号处理部207由于发送完ACK帧902后等待IFS时间,所以在IFS时间之间系统判断部206控制系统切换部203,以使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
在该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的切换结束后,第2信号处理部208发送在与提供第2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基站确立上行链路时使用的帧903,开始确立与提供第2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基站的上行链路。
另外,第2信号处理部208在以第2通信方式开始上行链路的确立前,即使在第1信号处理部207将数据帧正确地发送给提供第1通信方式的基站的情况下,也是成为与从提供第1通信方式的基站正确地接收数据帧的情况相同的定时,从提供第1通信方式的基站接收完ACK帧后,在IFS时间之间,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切换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开始确立与提供第2通信方式的基站的上行链路。
在步骤801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使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接通(步骤S807)。
接下来,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接通时,第2信号处理部208开始以第2通信方式确立与基站的下行链路。其中,开始下行链路的定时是基于来自同步定时控制部701的定时信息由系统判断部206来控制,以与图9一样的定时动作。
第2信号处理部208发送在确立与提供第2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基站的下行链路时使用的帧,开始确立与提供第2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基站的下行链路时,系统判断部206控制第1信号处理部207,以使不进行载波侦听等,直到下行链路确立为止不进行以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步骤S808)。接下来,以第2通信方式确立下行链路时,第2信号处理部208开始基于RACH的上行链路的确立(随机接入控制)(步骤S802)。
这时,由于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给基站的RACH是间歇的,所以系统判断部206在未发送RACH时,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切换至天线切换部204,可以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另外,系统判断部206使第1信号处理部207能够进行载波侦听等,可以再次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图11表示未发送RACH时从第2通信方式切换至第1通信方式的定时以及从第1通信方式切换至第2通信方式的定时。
系统判断部206可以从同步定时检测部701获知第2信号处理部208进行随机接入控制的定时。系统判断部206获知在第2信号处理部208发送PRACH的前导码1101后,至从基站接收AI1105期间,第2信号处理部208以什么样的定时发送或接收信号。系统判断部206接收该定时的通知或在第2信号处理部208不发送或不接收信号的定时,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切换至天线切换部204。切换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后,第1信号处理部207进行第1通信方式的帧1102的发送或接收及ACK帧1103的发送或接收。这时,系统判断部206由于基于从同步定时检测部701输出的信息,获知第2信号处理部208发送下一PRACH的前导码1104的定时,所以进行在必要的定时将第1天线单元201的连接目的地从天线切换部204返回至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控制。
然后,第2信号处理部208再次发送PRACH的前导码1104。反复这样的第1信号处理部207执行的第1通信方式的帧的发送或接收与第2信号处理部208进行的PRACH的前导码的发送,直至接收来自提供第2通信方式的基站的AI1105(步骤S803)。接下来,如图10所示,第2信号处理部208接收AI(1003)时,将PRACH的消息部1004发送给基站,确立上行链路(步骤S804)。
接下来,第2信号处理部208与基站进行通信(步骤S805),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输出的信号,比较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和现在继续通信中的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
以上是确认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时的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方法。
另外,以后的处理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系统判断部206判断应切换至第2通信方式的情况下,指示第2信号处理部208开始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另外,系统判断部206指示切换判断部205进行将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第2天线单元202的控制。由此,以后是通过第1天线单元201进行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与此并行,可以通过第2天线单元202进行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监视。
另一方面,在判断应继续第1通信方式时,再次反复从图2的步骤S505的处理。
如上所述,利用本实施方式,在从第1通信方式切换至第2通信方式时,利用直至以第2通信方式确立无线链路的时间,在不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定时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由此可以进行效率良好的无线通信。
另外,在IEEE802.11a方式进行基于来自基站的集中控制的接入控制的情况下,通过使信标(beacon)的定时为可以发送图11的帧1102的定时,可以适用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
另外,第1通信方式不限于CSMA/CA方式,只要是能够控制进行通信的定时的方式就可以。而且,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也可以适用于图3、图4、图5、图6中的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在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没有接通时进行小区搜索,但不限于此,在由于无线通信装置移动从而离开原有的小区的情况下(切换时),通过进行与本实施方式同样的处理,在以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状态下也可以进行小区搜索。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进行控制、以使在小区搜索期间第1信号处理部207不进行通信的例子,但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系统判断部206基于来自同步定时检测部701的定时信息管理规定的时间,间歇地进行小区搜索。具体地,在系统判断部206判断有必要进行小区搜索的情况下,将向第2通信方式切换的信号输出给系统切换部203的同时,同步定时检测部701将规定时间的定时通知给系统判断部206,即使小区搜索没有结束,系统判断部206也将切换信号输出给系统切换部203,返回至第1通信方式。作为这时的规定的时间,设为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内的时间,由此即使不控制成第1信号处理部207不进行通信,也可以继续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同时可以监视第2通信方式。
(实施方式5)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在图13中,具有电源开关1301、1302,系统判断部206通过控制它们可以控制第1信号处理部207与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接通和断开,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
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动作在通信等待时控制这些电源的接通和断开,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用附图进行说明。
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处于等待状态时的电源控制动作的流程图。该图12表示在接收在实施方式1中所示的图2的步骤S501中的第1通信方式与第2通信方式的两种信号的状态下,节省功率进行动作的过程(节省功率处理)。
在图12中,首先第1天线单元201与第2信号处理部208连接,第2天线单元202经天线切换部204与第1信号处理部207连接。而且,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1201)。该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S1202)。
在该步骤S1202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由于处于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及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的状态,结束节省功率处理,向图2的步骤S502转移。以后的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02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由于处于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但不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的状态,所以断开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开关1302(步骤S1203)。
接下来,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1信号处理部207输出的信号,每规定时间间歇地确认是否在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例如,系统判断部206判定低于接收功率等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开关1302接通(步骤S1205),并结束节省功率处理。
另外,在步骤S1201的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与步骤S1202相同,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输出的信号,判定是否在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步骤1206)。而且,在该判定结果是“否”的情况下,由于处于不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与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两种信号的状态,所以结束节省功率处理。
另外,在步骤S1206的判定结果是“是”的情况下,由于处于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但不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的状态,所以使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电源开关1301断开(步骤S1207)。
接下来,系统判断部206基于从第2信号处理部208所输出的信号,间歇地确认是否在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而且,例如,在系统判断部206判定低于接收功率等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电源开关1301接通(步骤S1209),并结束节省功率处理。
如上所述,利用本实施方式,在不能以第1通信方式通信的状况下,使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电源断开,在不能以第2通信方式通信的状况下,使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电源断开,由此可以实现无线通信装置的功率节省。
另外,在第1通信方式与第2通信方式中基于耗费功率等的参数预先设定优先顺序的情况下,在步骤S1202的判定结果是“是”时,可以按照该优先顺序进入步骤S1203或步骤S1207。另外,该节省功率处理也可以适用于在图3、图4、图5、图6中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
另外,在如步骤S1201或步骤S1204那样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接收的情况下,将第1天线单元201连接于天线切换部204,使用第1天线单元201及第2天线单元202两者可以确认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由此,可以提高系统判断部206的判定的精度。
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本发明的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对可以进行多种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无线通信装置是有用的,适用于切换至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和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进行通信。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单元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其接收无线信号;第1信号处理部,其对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中至少任何一个接收的、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第1无线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第2信号处理部,其对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中任何一个接收的、基于第2通信方式的第2无线信号进行接收处理;系统判断部,其基于来自所述第1信号处理部和所述第2信号处理部的各输出信号,判断是以第1通信方式通信还是以第2通信方式通信;和切换判断部,其判断基于第1天线单元的通信和基于第2天线单元的通信的切换;所述切换判断部,在从所述系统判断部接收了选择所述第1通信方式的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基于所述第1天线单元和所述第2天线单元的分集;在接收到选择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通知的情况下,进行基于所述第1天线单元或所述第2天线单元的无线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天线切换部,其基于来自所述切换判断部的切换指示,将来自第1天线单元的接收信号和来自第2天线单元的接收信号中的至少任何一个输出给所述第1信号处理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通信方式是称为PDC方式的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第2通信方式是称为W-CDMA方式或GSM方式的不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系统切换部,其将所述第1天线单元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所述第1信号处理部和所述第2信号处理部中任何一个;进行基于所述第1天线单元与所述第2天线单元的所述分集,而且所述系统判断部检测到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的情况下,所述系统判断部向所述系统切换部输出将所述第1天线单元的连接目的地变更为所述第2信号处理部的指示;而且基于来自所述第2信号处理部的输出信号,判断是否要切换到第2通信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判断部从检测所述非通信期间并对所述系统切换部指示向第2信号处理部的所述变更,至结束判断是否切换到第2通信方式,禁止所述第1信号处理部进行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同步定时检测部,其检测所述第1信号处理部与所述第2信号处理部进行同步的定时;所述系统判断部在从所述第1通信方式切换至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情况下,直至所述同步定时检测部检测使用所述第2通信方式接收来自基站的告知无线链路的确立的通知的定时,在不进行使用第2通信方式确立所述无线链路用的通信的定时,向所述系统切换部输出将所述第1天线单元的连接目的地变更为第1信号处理部的指示,使用所述第1通信方式进行基于所述分集的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2通信方式是W-CDMA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系统判断部在基于所述第2信号处理部的用于确立无线链路的小区搜索期间,禁止所述第1信号处理部进行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显示部,其显示基于所述系统判断部的所述第1通信方式与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和用户输入部,用户能够按照所述接收状况操作所述第1信号处理部与所述第2信号处理部的电源。
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进行基于第1天线单元及第2天线单元的第1通信方式的分集的步骤;在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监视基于第1天线单元的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步骤;和检测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在好于所述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时,结束所述第1通信方式,切换到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切换至基于所述第2通信方式的通信后,并行地通过第2天线单元监视第1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通信方式是称为PDC方式的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第2通信方式是称为W-CDMA方式或GSM方式的不进行基于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的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状况是接收信号强度、BER(Bit Error Rate)、吞吐量、SNR(Signalto Noise Ratio)或CNR(Carrier to Noise Ratio)。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以所述第2通信方式进行通信的情况下,禁止基于所述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步骤。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第2通信方式是W-CDMA方式且监视第2通信方式的接收状况的情况下,小区搜索期间禁止基于第1通信方式的通信的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以下步骤检测第1通信方式的非通信期间,以第2通信方式将RACH(RandomAccess Channel)发送给基站的步骤;和在经过对所述RACH的来自所述基站的应答时间后,中断对第2通信方式的所述监视,返回至第1通信方式的步骤;反复操作直至接收来自基站的AI(Acquisition Indicator)。
全文摘要
在判定不是通过第1信号处理部(207)的信号接收第1通信方式的信号、且通过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信号接收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的情况下,以第2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在判定接收第1及第2通信方式的信号的情况下,系统判断部(206)基于来自第1信号处理部(207)及第2信号处理部(208)的信号,判定用哪一种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在以第1通信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用第1及第2天线单元(201)、(202)进行分集接收或发送。由此,可以切换至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和不使用多个天线单元的通信方式。
文档编号H04W88/06GK1860822SQ200580001089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2日
发明者宫野谦太郎, 佐藤润二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